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33节
别说这刚刚冒出来的格物派,即便是佛、道两家,也是要看儒家脸色行事,偶尔蹦跶一下。
格物派到了这片儒家文化最浓郁的土壤,能活?!
虽然格物学院,在刚开始出现在青州城的时候,引起儒家学派的一阵哗然,但是朱榑直接把格物学院,定位成培养工匠的地方。
而这些工匠,以后都是要为朝廷所用,为齐王府所用,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
齐鲁之地的一些泰山北斗,也曾到齐王府去了一趟,被朱榑给打发了回来。
而第2次闹起风波,则是格物学院宣布要派一千名学生,参与大明王朝的科举考试,又引起一阵反弹。
但是随着成绩出来,只有一名学生杀出重围,格物学院更是成为儒生满口中的笑话,根本不把格物学院当回事儿,也没有人觉得格物派有多厉害,会真的对他们造成威胁。
再加上朝堂上认可了格物学院,把那些跑到应天府投诉的儒家泰山北斗给打发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这齐王殿下现在未免也太猖狂了吧,就算要建新的格物学院,也不能建到曲阜这里来呀!
这不是打老孔家的脸?打儒家的脸吗?
这是要跟儒家分庭抗礼吗?!
虽然说整个曲阜,并非儒家一家独大,这里面也有佛道两家的庙宇。但在孔家的地盘,根本抬不起头来。
也就是老百姓去烧烧香,磕磕头,许许愿。真正在王朝大地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孔家的儒学文化。
格物学院选哪不好,非要选到曲阜,显得意味深长啊,更让齐鲁大地的大儒们气愤无比。
孔家自然也是坐不住的,消息刚传过来,整个孔府都要炸了。
不明白齐王殿下,到底想干什么,是试图动摇儒家的地位吗?!
说起来,孔家的子孙在朝中为官的并不多,而孔家如今的地位,象征意义居多,主要是帝王表达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对孔子的尊重。
毕竟,历朝历代的帝王,要控制这么多的百姓,靠的就是儒家文化的熏染,是帝王治国的一大利器。
但孔家子孙当官的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影响力啊。
甚至,当代大儒中,孔家的子孙也并不多,大部分孔家子孙都是乐于娶妻生子,享受荣华富贵,自己的水平,并不见得多高。
但人家地位摆在这里,孔家的人还没跳出来,其他的大儒就已经坐不住了,纷纷跑到曲阜来。
一时间,曲阜大儒云集,指着格物学院的工地,骂骂咧咧。
而实际上,朱榑也有自己的考虑,格物学院是必须要发扬壮大的。
而后面的科举考试,他也会想方设法把更多的人送入朝堂。
对格物派来说,有一关是必须要过的,那就是儒家的认可。
至于动摇儒家的地位,跟儒家打擂台?
别闹的老,传承几千年,被历代帝王所认可的学派,岂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朱榑现在根本不敢想,因为根本就不切实际。
但让格物派存活下来,在大明王朝四处开花,也未必不可行。
只要能在曲阜扎下根,其他地方,就不会存在什么阻力了。
朱榑特意选在曲阜这里建格物学院,可不是为了跟孔家打擂台,所以,他先给孔家的衍圣公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自然是对孔子的仰慕和对孔家的敬重。
随后,就表示格物学院同样要学习儒家文化,依旧是以儒家为尊,让孔家的人不必过于惊慌,格物学院依旧是培养匠人为主,但对于有志于朝堂的学生也会提供条件。
随后又表明格物派只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儒家主要经世治国,是总纲领,而格物派主要是负责探究万物真理,并加以实用。
让格物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更多的物品,比如大明王朝的新型武器,比如田地里新出现的农耕器具,以及水利的兴修,官道的修建,桥梁的建设等等。
各种理论,依旧是在儒家文化的大纲领之下。
随后,就表明齐王殿下和齐王世子,以后,就管着整片齐鲁大地,这里是自己的封地,而曲阜地位特殊,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子的出生地,要将这里打造成儒学圣地!
其规模,将不亚于济南府,青州城,以便后人瞻仰。
所以,齐王府将在曲阜大肆兴建。
而格物学院就是曲阜建设的主要力量,包括房舍、道路、桥梁,商贸等等各方面。
并以孔庙为中心,往四周扩散。
初步规划,将让曲阜的规模扩充10倍。
收到齐王殿下的信之后,孔家的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就说嘛,齐王殿下怎么可能派人来跟咱们打擂台呢?
要说真打擂台,孔家的人心里还真没底气,因为孔家的后人,并不一定都是儒家大儒,名声远不如宋濂之流。
大部分人的学问,其实都比较一般,只不过是沾了孔子的光而已。
这一看齐王殿下,如此言真意切,也便默认了格物学院。
但是孔家这边消停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儒家泰山北斗,却依旧坐不住。
他们把齐王殿下的这种行为,视为对儒学的挑衅!
于是,纷纷找到孔府,想让衍圣公亲自给陛下写奏章,不允许在曲阜建格物学院。
以孔家的地位,陛下想必会同意。
之前,儒家就想试图取消格物学院,这背后就有很多儒家大儒在推动,只是结果不了了之。
现在,格物学院居然要建到曲阜,他们怎么能忍受得了这眼中钉肉中刺。
衍圣公不想惹事儿,自己刚刚获得了皇帝的封赏,老朱家对孔家非常敬重,而齐王殿下最近这些年,更是屡立奇功,声名在外,老百姓一片叫好。
而且齐王殿下还亲自写了书信,详细解释了格物学院为何要修建在曲阜的原因,而最大的原因,就是要帮助孔家,把曲阜打造成儒家的圣地。
这对孔家的地位而言,并不产生根本性的动摇,而且还占了颇多好处。
于是,孔家决定不出面顶。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儒劝说无果,只好自己行动。
在众人的运作下,再次把这件事情推到了朝堂之上!
皇帝和文武百官哪会关注这等小事,这事被提到朝堂之后,都是吃了一惊。
这个老七,是真不消停啊!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161章 皇后觉得老七怎么样?!
这已经是格物学院,第2次在朝堂上掀起风波!
这一次动静,比上一次还要大!
在朝堂上,提起来的可不仅仅是不允许格物学院在曲阜建立,而是要再次重申一个观点,那就是彻底取缔格物学院。
说白了,是不允许格物派存活下来!
但事情的缘由,其实不难查清,一切争端,无非就是从格物学院开始在曲阜打地基那一刻开始的。
而这一次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居然占了上风,这让朱元璋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太子朱标,太师李善长等人,全部反对格物学院的扩张以及格物派的推行。
而太子朱标和太师李善长的影响力,几乎占据了整个朝堂。
只有武将这一个小团体,坚定的支持格物学院,因为北征军和南征军都从格物学院,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
另外,还有一小股文臣支持格物学院,认为此事,有些小题大做了。
但从人数上来讲,格物学院整体是处于劣势的。
双方在朝堂上,展开口舌之争。
当天,居然没有拿出决断,还要择日再议。
下朝后,朱元璋立刻招来锦衣卫,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试图了解更多细节,从各个角度剖析这件事情。
为何一个小小学院的建立,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锦衣卫收集到的情报,自然是更加全面。
朱元璋也终于知道,原来应天府又聚集了一大批的儒家大儒,而毫无疑问,朝堂上闹起的这场风波,也是由他们在背后所推动。
好嘛,上次只是找到两个言官发难。
这次,竟然找到了太子朱标,和太师李善长!
好大的手笔!
“都给咱说说吧,此事,什么看法?”朱元璋问起下面的大学士。
现在的大学士,就是后面内阁的雏形。但现在,这些大学士仅仅充当皇帝顾问的角色,权力不大。
相当于太子,还有下面一些817官员的幕僚,说白了,就是帮着出主意的。
现在,朱元璋对这些大学士,用的已经非常顺手。
一名大学士将奏章放在一边,坐正了说道:“陛下,臣认为,格物学院建在曲阜,之所以让这些大儒感受到切实的危机,是因为,他们认为格物派,会影响儒学的地位。
而这是这些大儒们所不能忍受的!”
朱元璋忍不住轻笑出声:“老七要动儒学?”
只要想起这个念头,朱元璋就觉得可笑。
老七那么懒的一个家伙,让他去北边打仗,他都赖在青州城享福,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跟儒学打擂台?!
在这小子眼中,只有赚钱和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那大学士也忍不住笑了:“臣认为,可能性不大。齐王殿下,恐怕自己都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风波。
格物学院建立之初,是因为青州城和齐王府,建立了大量的作坊,有诸多浩大工程同时施工,而这些,对工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极高的需求。
民间无法满足,齐王殿下这才动了自己培养的心思。”
朱元璋缓缓点头,对这点,他也深以为然。
这格物学院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这又是修路,又是扩建城池,又是纺织作坊还有各种跟海外贸易有关的作坊,以及开荒所导致的造船业崛起。
如此种种,哪块不需要大量的匠人,而且,很多地方,对匠人的技艺要求都比较高。
与其说,是齐王殿下一拍脑门,决定搞一个格物学院,不如说,是被形势推着走,才想出这么个解决办法。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