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 第230节
果不其然,孔亢两家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其中。
屋檐之上,一只大眼始终观察着屋内的一举一动。
......
京城
乾清宫
内阁首辅王景略、吏部尚书萧何、兵部尚书诸葛亮、户部尚书方岳贡、刑部尚书李邦华、礼部尚书邱瑜、工部尚书施邦曜。
一位内阁首辅,六部尚书皆是齐聚于此。
“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朕今日召见你们一同前来,是想要听听你们对商税的看法。”
商税,此前朱慈炯便在朝廷上提过。
只不过所遇到的反对,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强烈。
但如今大明的税收实在过于单调。
基本上除了农业税,就再无其他了,导致大明这些年的税收简直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远远低于前朝。
得亏现在是国库充盈。
要不然单纯依靠税收,怕是连百官的俸禄都开不起!
大明重启商税,改革税收制度,必然是迫在眉睫之事!
就算是反对再强烈,这改革也一定要进行下去!
“陛下,据臣的了解,商税自从太上皇废除之后,民间商人可谓是富商越来越富,平民百姓越来越穷,国家财政一蹶不振。”
“所以微臣力荐,当重启商税,降低农业税,缓解百姓的压力。”
萧何主动出列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场的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都是一心一意希望大明能够增增日上的。
重启商税的好处,他们谁人不知?
但这废除商税毕竟是崇祯在位期间颁布的。
如今崇祯稳坐太上皇,还没有离世呢。
这要是将废除的商税重启的话,这不就是摆明了打崇祯的脸吗?
他们做臣子的,自然不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去打曾经效忠帝王的脸。
只不过他们这些老臣不打,可不代表一心只忠于朱慈炯的萧何王景略诸葛亮三人不打。
第295章 锦衣卫显神威,边境开战
“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萧何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只见王景略和诸葛亮一同出列进谏,向其余四部尚书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此时此刻,四部尚书也明白。
萧何三人赞同重启商税,对大明税收制度进行改革。
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
还有他们背后的皇帝陛下。
如今摆在他们的面前,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已经退位让贤,享受生活的太上皇。
还有一个便是正值春秋鼎盛之际的皇帝陛下。
相信聪明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方岳贡见此情形,也深知无法再装傻充愣了,只得俯身出列表态。
“微臣方岳贡,附议。”
紧接着便是其余三部尚书。
“微臣李邦华,附议。”
“微臣邱瑜,附议。”
“微臣施邦曜,附议。”
眼看着如今首辅以及六部尚书都赞同重启商税,改革税收制度的方针。
朱慈炯也欣慰的笑了出来。
“诸位当真是我朝股肱之臣,朕甚是欣赏啊!”
朱慈炯拍手称赞道。
朱慈炯是开心了,但方岳贡四人却是难过了。
今日一过,他们怕是免不了在民间遭到一众谩骂。
毕竟单单重启商税这一条,就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
挨骂,也纯属正常。
“好了,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你们这几天便趁早都给朕拿一个章程上来吧,朕到时候要一一过目。”
朱慈炯笑着给在场的七人布置任务。
方岳贡等人的表情此刻彻底垮了下来。
“是,臣等告退。”
伴随着诸位大臣转身离开,朱慈炯也结束了他忙碌的一天工作。
也是时候该享受这难得的夜生活了。
坤宁宫,永春宫。
到底选谁呢?
朱慈炯陷入了纠结之中。
就在朱慈炯陷入两难之际,小太监快步前来汇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前来觐见。”
“宣。”
宣,锦衣卫指挥使李少良觐见。
李少良原先只是朱慈炯王府的管事。
只不过在朱慈炯登基没过两天,朱慈炯便将锦衣卫指挥使的这个位置交给了李少良。
李少良于他,忠心绝对是够了。
至于能力嘛。
能将定王府管理的有条不紊,相信治理起锦衣卫,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少良身着一袭飞鱼服,尽显帅气神采。
飞鱼服,绣春刀,锦衣卫的标配。
只不过入皇宫不得带刀,所以朱慈炯没能看到李少良这一身标配,倒是有些稀罕。
得到召见的李少良,立即大步踏出,跨过宫门。
“微臣李少良,参见陛下。”
李少良恭敬的向朱慈炯行礼。
“平身吧。”
“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直接说吧。”
朱慈炯算是把李少良的性格拿捏住了。
自从李少良当上指挥使后,进宫面见朱慈炯的次数,简直少得可怜。
凡是有的,都是带着情况而来的。
李少良也不啰嗦,当即出声汇报道:
“启禀陛下,微臣安插在西宁县的探子回信,当地八大家聚众合谋,这里便是他们聚众合谋的全部过程。”
说罢,李少良从怀中掏出一份记录文书。
这份文书上面的内容乃是探子暗中将八大家合谋的过程全程记录其中。
八大家的一言一行,皆是记录在其中。
虽然做不到洪武、永乐年间的甚至可以将每个人当时的神态都描绘出来。
但也勉强能通过文书上面的内容,感知到当时他们所讲内容。
朱慈炯盯着文书看了许久,久久没有发声。
“好胆。”
“当真是好胆啊!”
八大家,朱慈炯甚至都没能记起这个名字。
如若不是今天李少良带着当地锦衣卫十万火急呈上来的文书,朱慈炯恐怕就任由自己眼皮子底下,有这么一群二五仔还存活着。
通敌卖国、走私、聚众恶意商业竞争。
哦,对了,还要再加上一条企图对国企动手!
朱慈炯看着手上这份文书,如同见了鬼一般。
他甚至想不通,难道是朝廷的刀不利了吗?
为何总有这么多人,想要通过铤而走险的方式来换取巨额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