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 第383节
带方郡太守吴敦亲自带着当地百姓前来迎接。
土著都已经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现在的百姓,都是从青州和徐州迁徙过来的。
人口虽然不多,但比起他们在家乡时一无所有,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他们感激陛下的仁政,给了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老百姓纷纷献上了自己的蔬菜,草药,水果等物。
因为他们太热情了,刘辩只得停留了一天。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负责侦查的士兵突然发现,水面上来了一群大鱼!
“大鱼!好多大鱼!”
“我滴个乖乖,这起码得有上百头吧!”
“它们这是要干嘛?”
“不会是来袭击我们的战舰的吧。”
大鱼,也叫鲸鱼。
士兵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鲸鱼,既紧张又兴奋。
刘辩听到嘈杂声,带着妃子们出来观看。
只见水面上,
浮现出一个个巨大的脑袋,“噗~”一百多头鲸集体喷水的画面,极为壮观。
“陛下,突然出现这么多大鱼,是否要将它们驱逐?”
小将孙策前来请示。
他们担心,鲸会撞坏船只。
“驱逐?”
刘辩听后微微一笑,“那多可惜。”
……
第335章 陛下,又多了一种神通
鲸浑身都是宝,鲸鱼肉,鲸脂,鲸油,肝脏等器官,以及龙涎香等等,对人类都有很大的价值。
既然遇到了,自然不能放过。
这个年代可没有法律来保护这些大块头,
所以,
尽情的猎杀吧。
刘辩拿出自己的弓箭,从顶层跳了下去,来到甲板上,对身旁的将领喊道,“猎杀鲸鱼者,记功一件,赏美酒一坛!”
听到刘辩的声音,
将士们都兴奋不已。
功劳什么的他们不在乎,那一坛酒让不少人流口水。
巨型战舰辽东号上的张飞连忙走到床弩跟前,亲自瞄准远处的一头鲸,“好久没喝到陛下的酒了,都给俺打起精神来。要是俺能得到陛下的美酒赏赐,回去之后,每人赏一坛好酒!”
他开始调动士兵们,辽东号上面那一千多号士兵,立刻躁动了起来。
都是厮杀汉,哪有不饮酒!
“张将军!”
“张将军!”
士兵们摇旗呐喊,为张飞加油鼓劲。
“典将军!”
“典将军!”
旁边的渤海号上,也传来了士兵们兴奋的嘶喊声。
循声望去,只见典韦和张飞一样,亲自操控船上的床弩,瞄准远处的鲸鱼。
六艘战舰立刻分散开来,形成一条弧线,企图将鲸鱼们围在中间。
“咻!”
不知道是谁先发动了攻击,一比人胳膊还粗的箭,从床弩之上飞了出去。
精准无误的,扎在了一头鲸鱼的身上。
“昂——”
那头鲸鱼吃痛,发出巨大的惨叫声,尾巴疯狂的拍打着水面。
其他鲸鱼也纷纷受到了惊吓,开始鸣叫,
“昂——”
一百多头鲸鱼齐鸣,声音振聋发聩!
就在这时,
刘辩张弓搭箭,瞄准一头个体较大鲸鱼的眼睛,直接射了进去。
他的箭虽然比床弩小很多,可是威力无穷。
一箭,几乎射透了那头鲸鱼的半边脑袋!
鲸鱼吃痛狂吼,
然而即便它们遭到如此猛烈的攻击,它们依然没有逃窜,而是继续往这边冲过来。
“它们过来了!”
“放箭!”
将士们大声喊道,一时间,箭如雨下!
有的将领用绳子绑住铁枪,当作标枪投出去!
经过一轮激烈的战斗,最终猎杀了四头鲸鱼。
幸存的鲸鱼则继续朝着带方郡的海云县游去。
海水早已被血水染红,刘辩担心会引来鲨鱼,所以下令让士兵们把鲸鱼拖上船。
不过他很好奇,
这些鲸鱼为什么不逃跑,而是义无反顾地往岸边冲?
为了搞清楚这一情况,刘辩让锐眼神鹰带着一名瘦小的斥候跟了过去。
因为锐眼神鹰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无法表达出鲸鱼们去干什么了,必须要有人跟着。
虽然会降低它的飞行速度,但跟上鲸鱼和折返战舰都没问题。
鲸鱼被拖上船后,
刘辩立刻下令对它们进行解剖。
四头鲸鱼大概有一百多吨,按照这个时代的重量计量,将近九十万斤。
鲸鱼肉占总重量的二分之一,这些肉,足够士兵们吃上两三个月了。
所以解剖完了之后,刘辩留了两天的肉,其他的则装进了随身空间内。
士兵们以为他又施展神通,都顶礼膜拜,激动不已。
几十万斤肉,陛下仅仅一招手就不见了,
这不是神仙之术是什么!
同时也鼓舞了,他们心中必胜的信念!
第二日,锐眼神鹰带着斥候回来。
斥候告诉刘辩,那一百多头鲸集体冲上岸,等待潮水退去之后,它们全部搁浅了。
鲸鱼们不断地拍打着沙滩,发出临死前的悲鸣。
一百多头鲸集体自杀!
听到如此惊世骇俗的事情,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蝼蚁尚且偷生,这么大的鲸鱼,为何要自杀?
难道,
是被他们害的?
鲸鱼集体自杀虽然是个谜,但从古至今这个行为一直都存在。
公元前三十年写成的《汉书·五行志》记载,“哀帝建元三春,东菜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丈一尺,七枚,皆死。”
这是鲸鱼集体自杀最早的记载。
刘辩不想当科学家,去研究鲸鱼为什么自杀。
对他而言,
这是一件好事。
这些鲸鱼大的有四五十吨,小的也有七八吨,
一百多头加起来,可以解决几十万人的粮食问题!
带方郡还处在开垦阶段,粮食都是从幽州和青徐运过来的,费时费力。
这批食物来的正是时候。
他怕那些鲸鱼不能被及时发现,于是立刻让锐眼神鹰给吴敦传令,让吴敦带人去海滩边接收。
当吴敦和带方郡百姓得知此事后,连忙赶到鲸鱼集体自杀的岸边。
这个时候,
上一篇:亮剑:独自发展,我称霸了晋西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