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58节

  王绾,隗状,冯去疾这些巨头没有动作,他们还要分辨一下始皇帝到底什么意思。

  但在他们的眼神示意下,有些臣子站出来了。

  这些臣子也不怕触怒始皇帝,他们就算被迁怒,也不会死。

  枪打出头鸟,第一个跳出来找茬的是嬴成蟜,要开刀也是开嬴成蟜。

  只见从属于廷尉府,李斯这个廷尉的直属下属,一千石年俸的廷尉正站了起来,拱了拱手。

  “敢问李廷尉,此全制何人用过?用在何地?何时所用?”

  廷尉正的职责是辅助廷尉,简单来说,就是副廷尉。

  如果廷尉不在,廷尉正就是廷尉府最大的。

  李斯看着自己的下属,眼神冰冷。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廷尉府的廷尉正,这无疑是在打他李斯的脸。

  “陛下将用!用在秦国!此时将用!”

  秦朝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开始了。

  嬴成蟜内心呼了口气——没白忙活,终于开始有不同声音了。

第60章 朝堂上的辩论

  朝堂上的辩论,已经持续一炷香的时间了。

  嬴成蟜前面还听听,只是没多久,他的思绪就不在朝堂上了。

  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一步,引发群臣争论,他已经做到了。

  那第二步,如何才能让群臣支持郡县制呢?

  表面上看,此刻完全可以照搬原来的剧本,说出封地先全给自己,然后过几年等侄子们长大了再分封出去。让群臣两权相害取其轻,主动选择郡县制。

  毕竟,除了李斯和自己的出场调换了下顺序,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同。

  可行,但不是完全行。

  这样虽然能让群臣捏着鼻子承认郡县制,但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君臣相和。

  因为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群臣有极大一部分会认定李斯是嬴政小号。

  西方管这个叫首因效应,就是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会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不容易接受。

  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面见孙权。

  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面黑短髯,形容古怪,心中先有不快。

  于是以“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的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即使鲁肃苦苦相劝也无济于事。

  庞统又去投奔刘备,刘皇叔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于是打发他去东北一百三十里的耒阳县就任县宰。

  庞统两次自荐均未获得成功。

  主要原因就是未能给孙权和刘备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没有得到重用,才能也无从发挥。

  而在此刻,在李斯先跳出来,已经被群臣认定是嬴政小号的情况下,自己跳不跳都不会让群臣释疑。

  因为李斯提出郡县制明显不符合他的自身利益。

  而做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蠢货,一种是圣人。

  群臣不认为能上《谏逐客书》,一力推动郑国渠建造,想出郡县制的李斯是蠢货。

  同样也不认为,辗转三国,传言夜入牢狱杀师兄韩非的李斯会是圣人。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嬴政不选郡县制。

  只要嬴政选郡县废分封,群臣就是会想李斯是嬴政小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是人心,亦是人性。

  那可不可以为了群臣之心,影响嬴政不选择郡县制?

  先不说自家这暴躁老哥嬴政同不同意,要真这么干了,那自己就是罪在当代,亦在千秋。

  近观。

  实行郡县制,才能实现秦国完全,彻底的统一,使得朝堂对于地方有绝对的控制力。

  远看。

  郡县制有效地保证了华夏国土完整,抑制民族分裂,使华夏之百姓人人具有大国观,一统观。让华夏一直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轮回。

  而不是如欧洲查理曼大帝所打下的法兰克王国一般,在分裂成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国后,再也没能合起来。

  我们这片土地上,有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八十三皇齐上阵”的割据动荡,也有过“五胡乱华,靖康之耻,联军侵华”的血泪耻辱。

  但这都只会是一时,而不是一世。

  割据动荡过后,我们会迎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的盛唐。

  血泪耻辱过后,我们会迎来武悼天王冉闵发布的“杀胡令”,会迎来“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大明,会迎来罗布泊那颗惊天动地的蘑菇蛋。

  华夏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活到现代的国家,华夏民族能够长盛不衰,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而郡县制,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个道理,从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自己明白的很。

  君臣相和,那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锦上添花。

  这一点还是清楚的,不会把郡县制与君臣相和本末倒置。

  但这就难办了,因为这两个本身就是对立的,属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嬴成蟜暗叹好几口气,又想一刀结果了李斯了。

  就在嬴成蟜努力思考的时候,李斯已经辩倒七位秦臣。

  在稷下学宫时,李斯就曾以一人论辩整个学堂,博得堂前堂后一片彩声。

  如今到了秦国,他的对手换成了从学宫学子换成天下一等精英。

  一脸刻板的李斯依旧不减昔日风采,七辩七胜。

  但今日,站在群臣对立面的他,却注定得不到满堂彩。

  看着自己这边的人一一败退,王绾腿脚发酸,有些坐不住了。

  始皇帝一直听到现在还没下结论,王绾现在确信李斯不是始皇帝安排的了。

  “不行周之分封,无宗室子弟镇守边疆。若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于我秦国上演,何人救驾?李斯!你本楚国一小吏,稷下学宫一学子,来秦短短数年就掌了廷尉一职。陛下待你不薄,绾真不知你这厮有何缘由,偏要为我大秦埋下如此祸根!”

  王绾方才虽然一直在观察始皇帝,但也没有漏了李斯所说的每一个字。

  他注意到李斯讲述的郡县制里,似乎并没有针对王权受到臣子威胁时的反制措施。

  所以他瞄准这一点,上来言辞就是犀利无比,进攻型十足。

  这形象一点都不像是为始皇帝守好基本盘的内政丞相,而像是一位攻城拔寨的将军。

  前面站起来的秦臣,虽然和李斯争辩激烈,但大抵还是在言分封制的长处,郡县制的短处,是正常争论。

  而王绾就不然,他上来不仅说郡县制的弊端,他还给李斯扣上不怀好意的帽子。

  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是指战国初年,陈国妫姓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两个例子都是臣子篡位君主的典型。

  在分封制这个制度下,有人造反,被分封的诸侯是有义务帮助天子平叛的。

  而郡县制,在这方面似乎就比较薄弱了。

  王绾指责李斯明知如此,却故意遗漏此环节,就是不想让秦长久。

  这还没完,还没等李斯应答,左丞相隗状也站了起来。

第61章 请陛下明鉴!

  刚才还和王绾势不两立的隗状,一双蓝眼紧盯李斯,给王绾做补充道:“李廷尉曾为吕不韦那奸贼门客,可是忘不了你的主君。为报知遇之恩,欲颠覆秦国以为那奸贼报仇乎?”

  这下子,连李斯要图谋不轨的缘由都编出来了,且听上去有鼻子有眼的。

  双丞相联袂下场!

  王绾和隗状上一次联手,还是劝始皇帝不要贬谪嬴扶苏的时候。

  两个丞相,很好。

  李斯神情凝重起来,内心涌起一丝灼热。

  他发明郡县制并提出来,反对分封,就是想要当上丞相的位子。

  两位丞相联手,唤作旁人可能会心生惧意,但李斯心中,却是战意!

  “我大秦以法治国,左相若真肯定斯有叛逆之心,今日大可奏明陛下的,不知左相可敢?”

  李斯的这句话,让隗状这位胡人丞相眼中直接生出凶厉之色,真的对李斯动了杀心。

  这句话听上去没有什么大不了。

  实际上,李斯这句话大为凶险!

  他要和隗状赌命!

  不只赌他们各自的命!

  还要赌他们三族的命!

  秦法规定:如果有一个人被另一个人举报有罪,那么当被举报者无罪时,举报者将受到他所举报罪名的惩罚。

  听起来有些绕口,举个例子就是:张三说李四杀了人,最后官府调查发现李四没杀人,那么张三就要被官府以杀人罪论处。

  放在这里,就是隗状如果此时正式向始皇帝说李斯想为吕不韦报仇,是叛逆。

  那么按照秦律,如果调查后没有找到李斯要叛乱的证据,那隗状就要以叛逆罪论处。

  历朝历代对叛逆的处罚都是最重的,秦朝的做法是:夷三族。

首节 上一节 5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下一篇:亮剑:从土匪到美械王牌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