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赘婿

赘婿 第624节

与格物之学同行的是李频新儒学的探讨,这些理念对于普通的百姓便有些远了,但在中下层的书生当中,有关于权力集中、忠君爱国的讨论开始变得多起来。及至五月中旬,《春秋公羊传》上有关于管仲、周天子的一些故事已经频频出现在读书之人的谈论中,而这些故事的核心思想最终都归于四个字:

——尊王攘夷。

格物学的神器光环不断扩大的同时,大部分人还没能看清掩藏在这之下的暗流涌动。五月初五,福州朝堂解除老工部尚书李龙的职务,随后改组工部,似乎只是新皇帝重视工匠思维的一贯延续,而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背嵬军攻泉州等一系列的动作,同时在私下里,有关于新帝君武与长公主周佩一度在西南宁魔头手下学习格物、算术的传闻不胫而走。

在过去,宁毅弑君造反,确数大逆不道,但他的能力之强,当今天下已无人能够否定,景翰帝死后,靖平帝周骥被掳北上,当时江南的一众权贵在众多皇族当中选择了并不出众的周雍,实际上便是指望着这对姐弟在继承了宁毅衣钵后,有可能力挽狂澜,这其中,当初江宁的长公主府、驸马康贤等人,也做出了不少的推动,便是期待着某一天,由这对姐弟做出一些事情来……

这些半真半假的说法,在民间引起了一股奇异的氛围,却也间接地消解了众人因西南战况而想到自己这边问题的消极情绪。

五月初九,背嵬军在城内细作的里应外合下,仅四天时间,攻取泉州,消息传来,举城振奋。

这些,是普通人能够看见的福州动静,但若是往上走,便能够发现,一场巨大的风暴已经在福州城的天空中咆哮许久了。

从大方向上来说,任何一次朝堂的更替,都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这并不出奇。新皇帝的性格如何、理念如何,他宠信谁、疏远谁,这是在每一次君王的正常更替过程中,人们都要去关注、去适应的东西。

武建朔朝随着周雍离开临安,几乎等同于名存实亡,随之而来的太子君武,一直处于战乱的中心、无数的颠簸当中。他继位后的“振兴”朝堂,在惨烈的厮杀与逃亡中好不容易站稳了半个脚跟,武朝的国势已衰,但若从大义上来说,他仍旧可以说是最具合法性的武朝新君,一旦他站稳脚跟,登高一呼,此时江南之地半数的豪族仍旧会选择支持他。这是名分的力量。

武朝在整体上确实已经是一艘破船了,但破船也有三分钉,更何况在这艘破船原本的体量庞大无比的前提下,这个大义的基本盘放在此时争夺天下的舞台上,依然是显得极为庞大的,至少比临安的铁、吴等人,比刘光世、戴梦微等人,甚至比晋地的那帮土匪,在整体上都要超过许多。

无数大族正在等待着这位新皇帝理清思绪,发出声音,以判断自己要以怎样的形式作出支持。从二三月开始朝福州聚集的各方力量中,也有不少其实都是这些仍旧保有力量的地方势力的代表或是使者、有的甚至就是掌权者本人。

五月里,皇帝图穷匕见,正式发出了声音,这声音的发出,便是一场让无数大族措手不及的灾难。

尊王攘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位名叫周君武的新皇帝一直都在最为惨烈的环境中厮杀,在江宁他被百万士兵围困,破釜沉舟亲自上阵,才将宗辅稍稍杀退,杀退之后他在江宁继位,不久之后就要被迫放弃江宁,在江南辗转逃亡,在他的背后,无数的人被屠杀。他整改军队,一度选择集中权力,组织以家破人亡的底层士兵为骨干的监察队、军法队,这些动作,都情有可原。

人们在等待着他冷静下来,站在更高的大局方向看待全盘事物,从本质上来说,许多人等待着封官许愿,许多家族等待着在新的政治框架下从龙立功,这些家族有资源储备、有力量、有人才——这些人才是在过去的体系框架设想中培养的——只要新皇帝表现出他的大度,武朝的整艘破船,仍旧是这片海洋中数一数二的大船。

从二月开始,已经有无数的人在高屋建瓴的整体框架下给福州朝堂递了一篇又一篇的勾画与建议,金人走了,风雨停下来,收拾起这艘破船开始修补,在这个方向上,要做到完美固然不容易,但若只求及格,那真是普普通通的政治智慧都能做到的事情。

但高层的人们惊讶地发现,愚蠢的皇帝似乎在尝试砸船,准备重新建造一艘可笑的小舢板。

等待了三个月,等到这个结果,对抗几乎立刻就开始了。一些大族的力量开始尝试外流,朝堂上,各种或隐晦或明确的建议、反对折子纷纭不断,有人开始向皇帝构划此后的悲惨可能,有人已经开始透露某某大族心怀不满,福州朝堂就要失去某个地方支持的信息。新皇帝并不生气,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安抚,但绝不放开许诺。

此时的福州朝堂,皇帝对局面的掌控几乎是绝对的,官员们只能威胁、哭求,但并不能在实质上对他的动作做出多大的制衡来。尤其是在君武、周佩与宁毅有旧的消息传出后,朝堂的面子丢了,皇帝的面子反倒被捡回来了一部分,有人上折请愿,道这样的小道消息有损皇家清誉,应予制止,君武只是一句“谣言止于智者,朕不愿因言处置百姓”,便挡了回去。

心怀忧虑的官员于是在私下里串联起来,预备在之后提起大规模的抗议,但背嵬军攻取泉州的消息随即传来,配合城内舆论,连消带打地制止了百官的牢骚。及至五月十五,一个酝酿已久的消息悄然传出:

为改变过去两百年间武朝军队孱弱的现象,皇帝将以韩世忠、岳飞等人牵头,兴修“江南武备学堂”,以培养军中将领、官员,在武备学堂里多做忠君教育,以取代过往自我阉割式的文臣监军制度,眼下已经在挑选人手了。

这消息在朝堂中流传开来,尽管一时间并未落实,但人们愈发能够确定,新皇帝对于尊王攘夷的信念,几成定局。

国家安定时,要削弱军人的力量,君主的力量也需要得到制衡;待到国家危亡,权力便要集中、军队便要振兴。这样的想法看起来简单,但实质上却是两百年来治国方针的陡然转向。要“尊王攘夷”便不可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便会与“尊王攘夷”发生直接冲突。

至于五月下旬,皇帝整个的改革意志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无数的劝谏与游说在福州城内不断地出现,这些劝谏有时候递到君武的跟前,有时候递到长公主周佩的面前,有一部分性格激烈的老臣认同了新帝的革新,在中下层的文人士子当中,也有不少人对新皇帝的魄力表示了赞同,但在更大的地方,破旧的大船开始了它的崩塌……

五月底,宁毅在剑阁,大概知晓了福州朝廷在临安发动革新的一系列讯息,这一天也正值左家的使者队伍路过剑阁,此时作为使者领队,左家的二号人物左修权求见了宁毅。

左端佑去世之后,如今左家的家主是左继筠,但左继筠的能力止于守成,这些年来,作为左家旁系的左修权主理了左家的大部分事物,算是实质上继承了左端佑意志的传人。这是一位年龄五十多岁,样貌端方俊逸、气质温文儒雅传统士人,右额垂有一络白发,见到宁毅之后,与他交换了有关临安的讯息。

地方相隔两千余里,尽管金人撤去之后高层的讯息渠道已经开始通畅,但第一手的资料往往也有许多是假的,交叉对比,才能看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

“……小皇帝的这套连消带打,有些出人意料啊。”手头的信息只到江南武备学堂传闻的放出,大概对比一番之后,宁毅如此说着,倒也颇有些感叹,“先前岳飞兵逼泉州、围而不攻,私下里应该就是在与城内串联、联络奸细、劝降内应……谁能想到他进攻泉州,却是在为福州的舆论做准备呢,有意思,亏他及时攻下来了……”

左修权笑道:“听闻宁先生过去在江宁,曾与新君有过师徒之谊,不知今日知此消息,是否有些欣慰呢?”

“这些年过来,他跟周佩,挺不容易的。”宁毅道,“当初金人南下,我方绑架刘豫甩锅给武朝,他通过徐州方面把题目甩回来,其实就做得很不错。到江宁一战的破釜沉舟,他是真的长成顶天立地的男人了……其实当年他姐姐性格要强一些,君武性格是比较弱的,不容易,辛苦了……”

长久以来,由于左端佑的原因,左家一直同时保持着与华夏军、与武朝的良好关系。在过去与那位老人的多次的讨论当中,宁毅也知道,尽管左端佑大力支持华夏军的抗金,但他的本质上、骨子里还是心系武朝心系道统的儒生,他临死前对于左家的布置,恐怕也是倾向于武朝的。但宁毅对此并不介意。

他也知道,自己在这里说的话,不久之后很可能会通过左修权的嘴,进入几千里外那位小皇帝的耳朵里,也是因此,他倒也不吝于在这里对当年的那个孩子多说几句鼓励的话。

——能走到这一步,确实是辛苦了。

左修权点了点头。

“那宁先生觉得,新君的这个决定,做得如何?”

第九六五章 四海翻腾 云水怒(九)

夏日的阳光照射下来,剑门关城楼间,来往的旅客络绎不绝。除大战前最多的商人外,此时又有不少侠客、书生夹杂其中,年轻的书生带着意气风发的感觉往前走,中老年的儒者带着审慎的目光观察一切,由于城楼修葺未毕,仍有部分地方残留战火的印记,不时便引起人们的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华夏军原本持的是随意观看的态度,但到得后来,人群的聚集影响通路,便只好时不时地出来赶人

“保持秩序!往前头走,这一路到成都,有的是你们能看的地方——”

宁毅与左修权,便从不远处的山头上看下来。

“……那宁先生觉得,新君的这个决定,做得如何?”

左修权提出问题,宁毅笑了笑:“你们左家的想法呢?跟,还是不跟?”

“如宁先生所说,新君硬朗,观其所作所为,有破釜沉舟哀兵必胜之决心,令人慷慨激昂,心为之折。不过破釜沉舟之事之所以令人津津乐道,是因为真做起来,能成者太少,若由今日形势判断,我左家内部,对此次革新,并不看好……”

宁毅看着他,左修权顿了顿:“……但是,左家会跟。”

宁毅笑起来:“不奇怪,左端佑治家真是有一套……”

“叔父去世之前曾说,宁先生豁达,有些事情可以摊开来说,你不会见怪。新君的能力、心性、资质远胜于之前的几位陛下,可叹的是武朝得其太晚,但既然由其继位,那不论前方是怎样的局面,左家是要陪着去蹚一蹚的。”

左修权拱了拱手,言语诚恳,宁毅便也点了点头:“革新的逻辑是成立的……新君继位,笼络各方,看起来立刻就能继承正统的权力,但继承之后怎么办?修修补补,它的上限,今天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苟延残喘几年,面对着临安那帮傻逼,吴启梅刘光世这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你们可以打败他们、杀了他们,但不久之后还是死路一条,打不过女真人,打不过我……我坦白说,将来你们恐怕连晋地的那个女人都打不过。不革新,死定了……但革新的问题,你们也清清楚楚。”

宁毅的目光望过来:“这不是几家几户支持或者不支持的问题,如果放在经商上,这是整个游戏框架,人才培养体系不配套的问题。过去两百年的时间,武朝都是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框架里运作的,你们的人才培养,在无数的细节上都是与这个理论配合的。今天,武朝危亡在即,如同你们这些掌权人,并不是没有为武朝付出的觉悟,左家会跟着走,还有不少的大儒、有识之士会倾家荡产共赴国难,但是,你们下面的人呢?”

“在相对长的一个过程里,跟随君武走的人,要自觉地付出更多,而获得更少。左先生你们这样的高层,是使命感趋势,你们不要钱不要回报,但只是左家一系,牵动的读书人上千,顺带影响直接或者间接跟你们吃饭的人数以十万计,到了他们那里,关系到的就是每天的柴米油盐,为了皇帝你可以破家抒财,你还是不会饿肚子,但他们会。”

“这样的事情持续一久,大家就会越发清晰地看到中间的差别,投奔临安的,有点关系就能成为人上人,你们为什么不行,过去可以偷奸耍滑,今天的法纪为什么如此森严,以至于‘官不聊生’。然后他们会开始找原因,是因为你们动了国本,才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大家开始说,这样不行的……这世界上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动物,绝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目的掰理由,而不是认清了理由再去做某些事情,真能就事论事者,从来都是寥寥无几。”

“你们左家也许会是这场革新当中站在小皇帝身边最坚定的一家,但你们内部三分之二的力量,会变成阻力出现在这场革新当中,这个阻力甚至看不见摸不着,它体现在每一次的偷懒、疲倦、牢骚,每一炷香的阳奉阴违里……这是左家的状况,更多的大家族,就算某个老人家表示了要支持君武,他的家庭,我们每一个人思维当中不愿意折腾的那部分意志,还是会化作泥潭,从各方面拖住这场革新。”

“这就是每一场革新的问题所在。”

远处有熙熙攘攘的人声传来,宁毅说到这里,两人之间沉默了一下,左修权道:“如此一来,革新的根本,还是在于人心。那李频的新儒、陛下的江南武备学堂,倒也不算错。”

“许多问题不在于概念,而在于程度。”宁毅笑,“以前听说过一个笑话,有人问一老农,今日国家有难,若你有两套大宅子,你愿不愿意捐出一套给朝廷啊,老农欣然回答愿意;那你若有一百万两银子呢?愿捐否?老农答,也愿意。而后问,若你有两头牛,愿意捐一头吗?老农摇头,不愿意了,问为什么啊……我真有两头牛。”

左修权一愣,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武朝危殆,你问问天下人,要不要革新,大家都说,要啊。若要你少穿一件衣服,要不要革新,就不知道大家会怎样说了,若要让大家少吃一顿饭呢?还革不革新?有人说要,有人说不行,但真正复杂的在于,许多人会在说着要革新的同时,说你这革新的方法不对,这中间有真有假……小皇帝能让多少人付出自己的利益支持革新,能让人付出多少的利益,这是问题的核心。”

宁毅看着下方的过关的人群,顿了顿:“其实我说的这些啊,你们也都清楚。”

“只是不知道若易地而处,宁先生要如何作为。”

“哈哈……看,你也图穷匕见了。”

“以宁先生的修为,若不愿意说的,我等想必也问不出什么来,只是昔日您与叔父论道时曾言,最为喜欢的,是人于困境之中不屈不挠、发光发热的姿态。从去年到如今,福州朝廷的动作,或许能入得了宁先生的法眼才是。”

左修权的话语诚恳,这番言语既非激将,也不隐瞒,倒是显得坦荡豁达。宁毅看他一眼,也并不生气。

“……左先生,能对抗一个已成循环的、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只能是另一个生态系统。”

左修权蹙眉:“何谓……循环的、成熟的生态系统?”

“打个简单的比方,今天的武朝,天子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想法,已经深入人心了,有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在一个村子里,大人们生下小孩,即便小孩不念书,他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也会不断地接受到这些想法的点点滴滴,到他们长大以后,听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论,也会觉得理所当然。成熟的、循环的生态系统,在于它可以自行运转、不断繁殖。”

“今天武朝所用的儒学体系高度自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当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你要改成尊王攘夷,说皇权分散了不好,还是集中好,你们首先要培养出真心相信这一说法的人,然后用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人,让它如水流一般自然而然地循环起来。”

“今天的福州,从动作上看起来,小皇帝一开始的思路当然是没错的,以新儒学为尊王攘夷做注,给集权做准备,以江南武备学堂统一军方的控制权,让领军者变成天子门生……一方面,因为十几万的精锐兵权暂时集中在他的手上,无人能与之对抗,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才被女真人屠杀了,所有人痛定思痛,暂时认同了需要改革的这个想法,所以开始了第一步。”

“但接下来,李频的理论高度够不够给一个循环的、自恰的尊王攘夷体系做注呢?江南武备学堂宣传的忠君思维,是生硬的灌输,还是真的具备无与伦比的说服力呢?你们需要的是成熟的理论,成熟的说法,以打倒在事实上更加成熟的‘共治天下’的想法。只有当这些想法在眼下的小范围内形成了牢固的循环,你们才真的走出了第一步。今天朝廷发个命令,所有人都要爱国,没有人会听的。”

“一个理论的成型,需要很多的提问很多的积累,需要很多思维的冲突,当然你今天既然问我,我这里确实有一些东西,可以提供给福州那边用。”

左修权眯起了眼睛,见宁毅的目光似笑非笑地望了过来,心中的感觉,逐渐怪异,双方沉默了片刻,他还是在心中叹息,忍不住道:“什么?”

他看见宁毅摊开手:“譬如第一个想法,我可以推荐给那边的是‘四民’当中的民生与民权,可以有所变形,譬如合归于一项:人权。”

“宁先生,你这是……”

左修权忍不住开口,宁毅带着诚恳的表情将手掌按了按:“你听我说。”

左修权有点不想听……

……

“……我以前跟人说,我们的历史从古到今,几乎所有朝堂上的革新,都是党同伐异。有一群特权阶级形成了集团,有一个政治问题成为了病灶,怎么办?我们联合其他大臣,说服皇帝,去打倒需要打倒的问题。但这中间的问题在于,一旦你能打倒之前的利益集团,你所纠集的革新者,必然成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任何一个利益体系或者集团都会自动维护自己的利益倾向,这不是个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王朝几百年的治乱循环,一个利益体系出现,另一个打倒它,然后再来一个打倒上一个,有时候会短暂地缓解问题,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一定是不断积累不断加重的,等到两三百年的时候,一些问题再也没办法革新,王朝开始解体,从治入乱,成为必然……”

“……要打败一个利益体系,你只能成为更大的利益体系,解决一个问题,你自己就要成为问题……有没有可能改变这个最简单的游戏规则,过去做不到,但今天未必了,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政治游戏里,百姓从来不被纳入考量,就算有人说着是为百姓,但百姓分辨不出来谁好谁坏啊,他们参与不了斗争,就算参与进来,双方随便说点大道理,对他们进行一下欺骗,他们的选择也就无所谓了……”

“……但今天,我们尝试把民权纳入考量,如果民众能够更理智一点,他们的选择能够更明确一点,他们占到的份额不大,但一定会有。譬如说,今天我们要对抗的利益集团,他们的力量是十,而你的力量只有九,在过去你至少要有十一的力量你才能打倒对方,而十一份力量的利益集团,以后就要分十一份的利益……”

“……今天不同了,千千万万的民众能够听你说话,当然因为他们的愚蠢程度,他们一开始只能产生两分的力量,但你对他们许诺,你就能暂时借走这两分力量,打倒对面的利益集团。打倒之后,你是特权阶级,你会分走九分的利益,可你至少得实现一部分的承诺,有两分或者至少一分的利益会重新回归民众,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这是游戏规则改变的可能。”

宁毅的手指,在空中点了几下,目光严肃。

“……今天,福州的君武要跟整个武朝的士大夫对抗,要对抗他们的思维对抗他们的理论,就凭左先生你们一些理智派、热血派、一些大儒的激情,你们做不到什么,反抗的力量就像是泥潭,会从方方面面反馈过来。那么唯一的方法,把百姓拉进来。”

“……但是愚蠢的百姓没有用,如果他们容易被欺骗,你们反面的士大夫同样可以轻易地煽动他们,要让他们加入政治运算,产生可控的倾向,他们就得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里……过去也做不到,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我们有格物论,我们有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开始造更多的纸张,我们可以开更多的学习班……”

“……这些学习班不用太深入,不用把他们培养成跟你们一样的大儒,他们只需要认识一点点的字,他们只需要懂一部分的道理,他们只需要明白什么叫做人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让他们明白人人平等,而君武可以告诉他们,我,武朝的皇帝,将会带着你们实现这一切,那么他就可以争取到大家原本都没有想过的一股力量。”

“……这整个倾向,其实李频早两年已经下意识的在做了,他办报纸,他在报纸上尽量用白话写作,为什么,他就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更底层的民众,那些只是识字甚至是喜欢在酒楼茶肆听说书的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彻底的启蒙运动,把士大夫没有争取到的绝大部分人群塞进识字班塞进夜校,告诉他们这世界的本质人人平等,然后再对皇帝的身份和解释做出一定的处理……”

“……那么,你们就能够裹挟民众,反扑士族,到时候,什么‘共治天下’这种看起来积累了两百年的利益倾向,都会变成等而下之的小问题……这是你们今天唯一有胜算的一点可能……”

左修权看着宁毅,他听到‘四民’时还以为宁毅在抖机灵,带着有些防备有些好笑的心理听下来的。但到得此时,却不由自主地严肃了目光,眉头几乎拧成一圈,表情不自觉的都有些可怕了。

对面,宁毅的表情平静而又认真,诚恳直接,侃侃而谈……阳光从天空中照射下来。

第九六六章 四海翻腾 云水怒(十)

“……你们就能够裹挟民众,反扑士族,到时候,什么‘共治天下’这种看起来积累了两百年的利益倾向,都会变成等而下之的小问题……这是你们今天唯一有胜算的一点可能……”

五月底的剑门关,宁毅的声音响在阳光下的半山腰上,一旁的左修权目光严肃,五味杂陈。

在此时的华夏军势力当中,左家的地位特殊,也是因此,左修权能够在这里询问一些稍微出格的问题。当然,对于他们这个层次来说,只要摆明了态度,不在私下里搞实质上的越界,这些讨论都可以算是君子之辩。他在先前的话语之中其实有着些许的激将和得寸进尺,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这番讨论会走到眼前的这一步来,甚至在一时间,让他有些追悔莫及。

眼前的宁毅,竟还真的指出了一条道路、抛出了一个框架来,令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睿智如他自然能够隐约看见这个框架中能延伸出来的一些东西,若以福州朝堂的眼前的危机做考虑,这个方向竟确确实实提供了某种破局的可能性,然而在此之外的问题是,破局之后,他们面对的未来可能会变成更加恐怖和危险的东西。

民生、民权、民智……这是他在西南搞的那一套,还只是一小部分……

真是不该耍小聪明,不该问……也不该听的……

他心中叹息,沉默了片刻,方才笑道:“宁先生好计算,若福州那边真推广起这些,将来失败,便是为宁先生做了嫁妆。”

“若是失败了,就会这样。”宁毅笑容坦荡,并不讳饰,“但如果成功了,或许就能走出一条路来。”

左修权想了想:“……所谓对皇帝的身份和解释做出一定的处理,是指……”

“宣扬人权、平等的一个最大阻碍,在于皇帝跟普通人的地位肯定是天差地别,唯一有可能规避的方式,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在一定时期内皇帝的利益要与民众的利益高度统一,就像是今天,君武跟大家说,你们把力量借给我,我们打到那些分散国家力量的大族,集中力量后,再打倒女真侵略者,这样一来,在一定的时间内,皇权赢得最大的好感,可以获得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

首节 上一节 624/7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武松,开局迎娶潘金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