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第212节
王自新从财务部出来,心如乱麻,心情烦躁,突然间想在烦躁的闹市转一转,感受下民间的烟火气。
王自新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路太过顺风顺水,虽然平时行事处处加小心。
但行事风格确有些飘飘然了,把自己代入了当局者迷的角色,换句话说王自新沉迷在了权利的快感之中!
其实想想也是,王自新两世为人都是年轻人,而年轻的心,谁不向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权利快感!
王自新的一些情况,南京这边,下边人就算有些传闻,话事人的身边人捕风捉影情况下,也不敢在耳边瞎说,伴君如伴虎,再这样人跟前说他锦衣卫首领的坏话?是嫌活得长吗?
黄埔的张将军,更不用说了,怎么也有点香火情分,更有欣赏的意味在其中,所以王自新几次接触根本就感觉不出什么!
张将军就算提醒王自新也都是含蓄的温和之语,不像孔部长这么具有攻击性,说白了就是不客气!
除了王自新接触的几位有交集的顶级大佬,其余人都是现如今跟王自新平辈,不夸张的说就是平起平坐。
王自新如何行事,在那些人跟前也用不着解释什么,"我的一言一行自有我的道理,"甚至一些场合,王自新还可以代表了话事人对外传达的意思!
这位孔部长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跟王自新没有任何关系,公事公办的顶级大佬,王自新一点关系跟人家都套不上。
之所以,王自新这有惊无险的把事情办下来了,这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何部长提前打了一个电话的缘故。
要不然,还真不好说,换做没有根脚之人,一定会被吃的一点不剩,能保住命没准都算命硬!这就是王自新在在财政部出来时的心情!
直到今日,王自新才算见识到了四大家族的冰山一角,也不得不让王自新更加小心。
听这位孔部长的意思,自己早就已经是被端上餐桌的菜了,围着餐桌的食客就等个合适的时机,等一位大佬的一声令下,大家就可以分而食之了!
怎么能让王自新不心惊胆战,以王自新对那位便宜老师的了解,何部长会为了自己跟诸位大佬斗得死去活来吗?真不好说,没准会再一次把他卖了也说不定!
惊出一身冷汗的王自新,这才切实的感觉到了高级政治的残酷,此时的王自新想起了后世的那句流行的打油诗总结: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情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怨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事业的最高境界是无悔
处事的最高境界是无名
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知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欲
坐在车上的王自新,掐灭了手中的烟,苦笑一声想道:
“可笑自己还在沾沾自喜的想在后边布局坑陈家兄弟一把,见好就收吧,能卖个人情就卖个人情吧,自己这斤两差老远了!”
王自新这才算是误打误撞,逃过一劫,这就好比和珅当初的下场,皇上在缺钱的档口。
这时有人向皇帝提议,杀了你身边的某人,就能缓解这个财政紧缺的地步,你猜皇帝会怎么想?
同样的道理,王自新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啊!
有可靠统计显示他有个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啊!世人不知道王自新养了十万的部队,花出去了那么多钱啊!
王自新之所以还能这么安稳,上海滩张啸林的那份大概三千万的资产,一直在那扔着,王自新没有去动,其他大佬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这些闻到血腥的鲨鱼,得一点一点的吃,都想着多吃一口!
王自新盘算知道自己情况的大概还有两个人,那对某人父子和宋梓文一定知道,这几个人一直都在政府和商界,王自新暗自盘算,也没准还会有几个人知道!
王自新步入官场才几年,有些真正高层的隐秘,后世都不会有记载,不深入其中,王自新根本就打听不到。
这都够让他头疼的了,王自新没想到有一天,钱多了也会成为他的困扰和阻力.......
接下来的几日,王自新没有再关心工作,而是在南京卖力的开展了政治社交活动。
自从王自新那日悟明白一些事情之后,王自新决定要高调做人,低调做事!把自己的关系砸瓷实些。
得到了财政部的支持后,王自新丢出这么大一块肥肉,不可能全部用来讨好各位大佬,自己肯定也要结交些有用的人脉。
像黄埔的李明灏,虽然官职不大,但跟王自新相交莫逆,两人之间的来往小恩小惠就不提了。
李明灏在黄埔系中下层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王自新南下时,人家二话不说就给你写了几封推荐信,这还不算,另外支援了黄埔各个学期的花名册,这一般的关系谁能私下给你抄录走?
人家把你当朋友,你有了赚钱的买卖,自己发财去了?
可以说你攀上了高枝,就把当年的朋友忘却,王自新也办不出那样的事,相识于微末的友谊......“嗯!错了!王自新起步就没有青萍之末,全都是大开大合!
另外一位就是话事人家的姜公子,二人又是同龄,这位公子哥在国外呆了些年,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他的那一份王自新肯定要亲手奉上,虽然这位姜公子刚刚步入官场,但人家的老爹把这位当成接班人培养,所以这花钱地方怎么可能少的了!
王自新自然愿意在来上一份锦上添花,何况二人也不是初次打交道了,而且王自新跟其来往是得到话事人认可的,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往姜公子跟前凑合的!
王自新陪同了姜公子两天,联络联络感情是必不可少的,南京的娱乐节目跟上海滩相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这其中,娱乐设施硬件就相差很大。
上海滩在那个年代,受租界的影响,本身又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繁华程度和文化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第435章 采金公司成立
南京虽然是国民政府的国都,但是相对比下来毕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这边的上流社会,在南京生活的也都是政界上的大佬,所以相对比上海滩也就保守许多。
南京城没有上海滩那些酒吧、舞厅的开放,这里都是些含蓄内敛的上层舞会,更多的像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不是上海滩那边的放松和放荡!
王自新陪同姜公子参加了几场舞会,也认识了各个大家族家的公子小姐。
算是混了个脸熟,王自新陪在姜公子身边,始终保持一副严肃的模样,不苟言笑,姜公子等人经常开玩笑说他是个“无趣”的人!
其实王自新是故意做出这副做派,也是有意的维持这份关系的同时,跟这些公子小姐保持些距离。
那些纨绔子弟心性不定,经常跟他们混迹在一起,万一在一些场合落了王自新的面子,王自新又不能把其怎么样,岂不是很郁闷,自己找不自在!
第二日,在一个都是年轻人的一个舞厅,王自新跟姜公子在雅座聊天,看着舞池内的男男女女,享受着这个年代独有的慢节奏舞曲,二人惬意的饮着洋酒!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稍显稚嫩的面孔朝他们这边走来,王自新诧异的望了一眼,又不自觉的把目光挪开!
按道理说,以他俩的身份地位,一般人是靠不过来的,王自新留了心眼儿,来人他又不认识,直勾勾的盯着对方,万一把人家盯毛了,那人出言不逊自己岂不是下不来台。
王自新用眼角余光观瞧,只见来人留了一个中性分头,白衬衣上打了个领结。
这人来人到了近前后,姜公子仿佛很随意的为王自新介绍:
“唉!给你介绍个人,这位是我表妹,孔令伟!”
王自新在听到这几个字时就感觉头皮发麻,面上却装作不动声色的向其点点头,表示打过招呼!
既没有跟着上去热情的叫表妹,也没有起身握手,王自新的意思就是萍水相逢,点头之交也就行了,再说王自新知道,这人虽然男士打扮,其实是个女人!
王自新刚刚走神了,根本没细听蒋姜公子所介绍的表妹称呼,就听见“孔令伟”三个字了!
“表哥,这人谁啊?这么拽?”
听到这话的王自新更是气的七窍生烟,瞥向舞池的目光,翻了白眼!
“王自新,我朋友!行了你去玩吧,不用管我!”
“哦!就是他啊?”
孔二小姐,然后越过自己表哥,对另一边就坐的王自新道:
"喂~~~!我告诉你啊!我父亲说的那事可不作数,算你还算识相,这次看在表哥的面子,我就不为难你了!"
王自新做出一个后世OK的手势,都不想说话,想着就这样打发了这个孔二小姐,免得拉低自己的智商,简直是太中二了,问题少年的代表性人物!
但孔二小姐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王自新不得已的出声道:“OK!”
“切!净搞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说完话头也不回的转身而去,只留下王自新对着姜公子露出一脸茫然般的苦笑。
王自新陪了姜公子两天后,二人散了之后,王自新又亲自去了趟宋府,宋梓文没有在家,而是在上海滩的家中。
王自新跟这些大佬打交道心里有点犯怵,跟孔部长的接触下来,算是长了些记性。
亲手写了封信,把情况介绍了一番,在信中解释道:
“因还需赶往重庆,主持投产工作,遂未能赶往上海滩拜访宋董事长,待忙完工作,必登门拜见!若宋董事有指示可以让军统带话!”
王自新没有登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宋梓文再来一次孔部长式的问话,刨根问底,有些事王自新还真不好多做解释,毕竟是说多错多!
宋梓文此人无论是能力和背景都是顶级的,可以说话事人的王朝,全靠当初宋梓文出面向各国政要借款支撑。
此人对商业上的认知,在这个时代的国内是无人能与之比肩的,而且宋梓文就算去了美国,也是罗斯福的座上宾。
话事人夫人之所以几次去美国筹集善款,不是夫人有多厉害的手腕,有一部分也是看在宋家的面子!
王自新不想跟这个人产生过多的接触,生怕被此人看出破绽,别看因为内战的事宋梓文此人跟话事人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两家的关系一度很紧张。
这个时代上流社会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是爱国的,但不是说爱国之人就都是跟自己是一条路上的人,背后捅刀子的事是时有发生的。
后世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能比我好!换言之,我希望国家强盛,前提是,在我手中的国家!国党大部分高官当时就是这么执行的,也是这么做的!
王自新走完了一圈的人情关系,陈氏兄弟家中,立法院孙院长家等等,这些王自新一个没落下,都亲自一一的拜访!
之后王自新深居简出,谢绝访客,起草了一份公司的章程,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形成完整的规划材料,还得话事人签字盖章认可,此事才算完美成型。
话事人虽然对军队指挥甚至有些时候会到团、营一级,自认为是统帅级的指挥,无人能及。
但是话事人有一个是他自己不得不承认的短板,就是民生以及财政商业方面的施政能力,民国的税收前期全部都是宋梓文带人一手规划的,后期是孔部长执行的!
要不然,话事人也不会容忍宋梓文和孔祥稀这样的亲戚在国内为所欲为,政府对这些商业依仗实在是太大了。
王自新在起草计划之初,明确的提出要求,产出一半的药品必须向民间成体系的销售,价钱随行就市,跟国际接轨,最起码得保证国内药品的供应!
换句话说,就是能吃的起的花得起钱的人必须得能买到,不能有价无市的束之高阁!
王自新认为这么做是有必要的,因为国外也缺少药品,这些就认钱的买办,很可能干出有奶便是娘的事,反向的把药品销售到国外。
在王自新的奔波努力之下,最后终于皆大欢喜,成立一个公司,国家占一半股份,就是财政部,其余股份被各个大佬瓜分,公司非常大气的命名为采金公司!
.......
第436章 蠢得要死之人
多亏王自新在制定之初就未雨绸缪,果然不出所料,话事人的智囊团强烈反对把工厂设置在重庆,提出把化工厂设在南京为了监管方便。
王自新做出解释:"毕竟设备运过去已经开始了安装,若是再次拆卸下来,若是有损坏,咱们不见得可以仿制出来,而且影响生产。"
最后在王自新坚持下,还是落户了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