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975节
事迹无不验证他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牧对此毫不知情,为确保春闱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进行,他特意安排安排吏部尚书马周,礼部尚书豆卢宽,侍中褚遂良为主考官,副主考官,全权处理春闱之事。
他么,注意力集中于军事。
李恪领军东征倭国,高句丽地区爆发起义,程咬金率军前去平叛,务必使高句丽三地早日恢复平静,保证李恪安心征战。再者李绩,李道宗,苏定方兵分两路,征战大食,拜占庭,乌古斯,目前消息难以传达,他能做的唯有靠沙盘同诸将分析。:筆瞇樓
然而,春闱之事依然出事了。
三月初。
春闱结束,事情没有像李世民,赵牧预料录取贤才,添补朝廷空缺。
反之秀才科寥寥无几,进士科,明经科选拔未达预期。
李世民闻讯,雷霆大怒。
唐军扩张,朝廷所控疆域越来愈大,急需贤才能人奔赴各地任职,传达王道,使四海臣服,怎奈春闱选拔区区十余名贤才,和李世民预期相差甚远。
赵牧收到消息时,对于马周,褚遂良,豆卢宽同情万分。
春闱,三人没有徇私舞弊,没有作女干犯科,相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往年严格录取贤达,怎奈选拔人才过于稀少。
归根结底,因朝堂科考制度过于严苛。
大唐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春闱属于常科考试,通常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工科,医科等。
今朝廷考试选拔人才,是以秀才,明经,进士为主,孰料...
不过秀才科历来难度超常,要求奇高,每年考试者寥寥无几,赵牧考虑过选拔贤才困难的问题,怎奈朝廷坚持宽进严出的政策,以保证选拔的人能力不菲。
至于明经,进士,难道不像秀才万里挑一,却依然坚持从优录取。
纵观大唐几百年,始终坚持物以稀为贵的选才策略,每年录取进士屈指可数。反观后世宋代进士烂大街,每年录取的进士多如牛毛。
特别是宋代学子张元多次科考未被录取,投奔西夏谋取前程,协助西夏军大败宋军,宋廷为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改革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
即使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从而导致冗官冗政,百姓赋税严重。
目前,大唐尚未发生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急需人才。
是日,李世民派宦官传旨召赵牧,房玄龄,马周,褚遂良,豆卢宽,长孙无忌进宫议事。
赵牧抵达书房时,即刻气氛森严,诡异,李世民翻阅科举录取的学子名单,猛地仰起头目光死死盯着赵牧质问:“赵牧,朕对于春闱寄予厚望,你拿这个糊弄朕?”
赵牧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此非他所愿,实乃马周,豆卢宽,褚遂良出题过于难,录取过于严苛,导致参加秀才科的人寥寥无几,明经科,进士科录取人数奇少。
何况,以前经常发生秀才科没有录取任何人的情况。
眼下朝廷急需人才,马周,褚遂良,豆卢宽不懂变通,依然遵照以前的严格标准择优录取。
赵牧内心苦,心知不给李世民合适的交代,让对方打消内心怒火,事情不好解决,无可奈何的说:“陛下,朝廷科举选人素来坚持宽进严出的策略,确保选拔的每名才子能力出众。
今欲大肆选才,需改变以往策略,偏向进士科,明经科,这么一来将改变朝廷推行科举制的目的。
我建议趁各地学子尚未离京,废弃秀才科,重新以进士科选才,争取录取几十名合格官吏。”
重新科考?
进士为主?
李世民闻之尚未吱声,长孙无忌急不可耐站出来:“陛下,科举关乎朝廷社稷,关乎陛下声望,重新科考容易让学子以为朝廷徇私舞弊,万不能重新科考。若重新科考,以前的负责人务必承担责任。”
难得赵牧做事露出端倪,自然要借机落井下石,狠狠敲打赵牧。
嗯?
褚遂良,豆卢宽,马周齐刷刷望向长孙无忌。
承担责任?
对方这是趁机打击他们吗?
特别是褚遂良,内心颇为不解,长孙无忌狠起来连自己人也不管不顾吗?
李世民瞥了眼长孙无忌,觉得对方过于小题大做。
有一点赵牧说的没错,大唐素来坚持严进宽出,物以稀为贵的选才策略,科举拔才历来严苛,今朝录取人数稀少和谁是科考负责人没有直接关系。
何况惩治赵牧,马周,豆卢宽,褚遂良焉能独善其身。
不过,赵牧把事情搞砸了,必须让赵牧出钱出力。
李世民不顾皇帝身份,当众敲诈说:“赵牧,若重新科考,各地学子滞留京城每日花销甚大,这期间日常花销怎么算,朝廷东西两地征战,府库内没有多余钱粮的,你说该怎么处理?”
第1279章 勾心斗角
地主家没有余了?
赵牧闻之,即刻料到李世民计划敲诈勒索,焉能让李世民得逞,马上反其道而行之说:“陛下,相较于开疆扩土,征战四方,选贤任能更为重要。也许朝廷没有充足的钱粮,但挤挤总会出来的。何况陛下内驽余钱不少,不至于拿不出几万纹银。”
“哼!”
李世民瞪了眼赵牧,忍不住怒哼了声,这货竟打起他内驽的主意。
边上,长孙无忌马上借机落井下石,高声说:“赵牧,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陛下有困难,你焉能不施以援手。”
“切。”
赵牧面露鄙夷之色,喝问说:“赵国公,你想抢陛下威望不成?”
“赵牧,你休要胡说?”长孙无忌气恼的驳斥。
赵牧淡定的说:“赵国公,科考素来为国选拔贤才,所有学子皆为天子门生。今年重新科考容易引起学子怀疑,若我再出钱举办,天下学子只知赵牧不知陛下,你居心何在?”
“我...”
长孙无忌没料到赵牧突然改变说法,气的哑口无言。
赵牧没有理会他,抱拳向李世民说:“陛下,我以为该宣布说由内驽掏钱,应试结束直接宣布所有秀才,进士进宫,您当朝选拔贤才,学子获得天子门生的称号,此等荣耀非但没有人怀疑重新科考,我相信所有学子争破头参加。
学子掌控舆论,陛下让学子受益,单凭重视考生,足以名垂千古。但凡学子人人传颂,试问天下谁人不识君?”
嗯?
有点意思!
李世民犹豫时,听闻赵牧所言,觉得赵牧说到自己心坎上了。
当初之所以让马周,褚遂良负责科考,皆因马周出身寒门,在寒门子弟内颇有几分影响力。而褚遂良乃天下文人代表之一,更容易号召学子参加科考。但凡依照赵牧的计划行事,自己内驽是破费了,但是收买人心,获得贤才。
一举两得。
不对啊?
李世民突然内心嘀咕,他计划让赵牧出钱的,为何经过赵牧三言两语自己有点心甘情愿出钱呢?
可恶!
李世民内心不悦,对赵牧非常不满,这货公然套路自己,懂不懂得君臣尊卑,翁婿大小。但他又希望依照赵牧的计划做事,高声说:“赵牧,既然你提出计划,重新科考务必更加突显皇恩浩荡,即日起你全权负责科考,包括出题,审核,长孙无忌从旁协助。
此事必须办的漂漂亮亮,不然你们两人回家种田阿吧。”
科举失利,让他内心尤为恼火。
今唐军所占之地越来越多,断然不能出现兵勇打下来的疆域发生无官可治的现象。.
闻旨长孙无忌微微歪头瞥向赵牧,本以为自己单纯作壁上观呢,孰料皇上把他也卷进来,态度更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不过,他担任中书令,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但凡科举处理得当,也许有机会安插亲近自己的人,最终收益匪浅呢。
赵牧同样愕然。
李世民竟然安排他和长孙无忌负责科考,这老匹夫近年来表面上同他有说有笑,私下时常给他使绊子,绝非什么好货。
何况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冤杀李恪,牵连李道宗,薛万彻等名将,手段之狠辣,绝非常人能比。
眼下没有机会把长孙无忌,褚遂良赶出长安,但决不能让他们在长安,在朝堂兴风作浪。
“喏。”
赵牧,长孙无忌各怀心思,齐刷刷作揖领命。
观之,旁边默不吱声的房玄龄突然出声说:“赵牧,科举事关重大,切不可掺杂私人喜好,导致二度科举付之东流,白白浪费陛下的心血。”
哦?
赵牧面孔表情稍微愣了下,随之恍然大悟,对方所言似有所指。
表面提醒他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做事,实则怕是警告长孙无忌,褚遂良手不要伸的太长。
赵牧眼角余光瞥向长孙无忌,对方正悄悄打量房玄龄呢,分明意识到对方言外之意。
“谢房相提醒!”赵牧作揖答谢。
龙椅上,李世民端坐,把书房内的情况尽收眼底,声若洪钟向马周叮咛:“马周,以吏部的名义发出告示,宣传科举之事,务必保证各地弟子留于长安。
对了,科举大考前借机举行诗会,辩论,争取提前物色合适贤才。”
“喏。”
马周抱拳领命。
诸事安排妥当,李世民徐徐起身,示意赵牧几人退去。
走出书房,马周快速追上赵牧,低声说:“楚王,今年科考考题难易程度同往年相近,却未能选拔到足够多贤才,陛下让你出题,是否要降低考题难度?”
降低难度?
说起来,赵牧尚未详细斟酌考题呢,目前尚未有合适的答案。马周突然询问,他稍作犹豫说:“不论是否降低考题难度,总归以治国为核心,容我回府好生思考,改日找你,房相和岑文本详谈。”
“好!”
马周微微点头。
边上,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窃窃私语时,见赵牧,马周低声细语,褚遂良肘子轻轻撞了撞长孙无忌,提醒对方注意赵牧二人,长孙无忌心领神会,疾步追上赵牧,捋着花白胡须说:“贤侄,科举选才兹事体大,既然皇上要求你我全权负责,贤侄可有良策?”
赵牧毫不犹豫说:“自然率先定下考试时间,早点拿出考试题目,越早完成陛下的交代越好。”
闻声,长孙无忌面容垮下来,余光白了眼赵牧,此言毫无营养,等同于没说。
他心似明镜,自己同赵牧矛盾日渐尖锐,纵使皇上从中调和,但他同赵牧之间难以回到从前融洽的关系。他是关陇贵族的代表,怎奈皇帝刻意打压关陇贵族。反而是赵牧飞速崛起,特别是神武军,长林军内聚集一批骁勇善战的悍将,出身遍布关陇贵族,河东,山东世家,江南士族。关键赵牧长期经营陇右道,封地为江南东道,他恐难一举扳倒赵牧,唯有等待赵牧不断犯错,引起皇上太子同百官的不满,再想法设法把赵牧撵出朝堂。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