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第92节

就算是铁嘴,咱都能给你撬开!

如此想着……

朱元璋便指着那依旧挂在墙上的《鸣冤书》,“瞅瞅,你儿为了给你一家伸冤,拿着咱给天下人颁布的《大诰》,抬棺鸣冤,抱着死志,写下了这《鸣冤书》!”

“大骂咱登基之后,所做之错连连!”

“其中三措,宗室、废宰相、还有现在的蓝玉案……”

“骂咱独夫!”

“说着大明国运,累积累累冤死之人的血债!”

“还说将来是因为咱发动了蓝玉案,来日天子易位,百官高呼万岁!”

“……”

此刻。

朱元璋的每一句话一出。

面前的苏镇安,就再也无法保持镇定脸色!

终于,在朱元璋最后一声询问下。

“你猜,这都已经两天过去了,咱如何处置他?”

此问一出。

“噗通”一声。

苏镇安顿时跪在地上,一脸惊惶道:“小儿无知,冒犯圣上,求陛下开恩!”

“看看,这不是会说话吗?”

朱元璋冷笑一声,“咱还以为你真是个哑巴。”

“不过,你所犯蓝玉案,你知不知道,本就是全家抄灭的十恶不赦大罪!”

“你求咱开恩,有用吗?”

苏镇安抬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草民没有参与蓝玉案,这大明……也根本就没有蓝玉案。’

朱元璋没有计较他的称呼,什么草民也好、罪臣也罢。

这都不重要!

他的问题才重要:“你与蓝玉是何关系?”

这一次。

苏镇安答道:“大明立国之初,草民是常遇春大将军麾下小卒,因为受伤得以回京休养,并且分到了五军都督府、前军指挥使司下。”

“凉国公有恩于臣!”

“是怎么个有恩法?”朱元璋问道。

“凉国公昔年,为常遇春大将军亲兵营中的指挥,吾等病退老卒,还有战死抚恤,都是他来负责。我叔父,我弟弟,都为大明战死。是他们带回了尸首,并且给足抚恤金,才得以安葬!”

“我苏镇安,才得以在京城成家。”

朱元璋挥手道:“咱不是要听这个……咱要听关于苏怀,关于你的那些信!”

苏镇安抬头,“怀儿?”

“对!就是那个怀儿!”

朱元璋挥动衣袖,步步紧逼。

“怀儿非吾亲子!”

“咱知道!”

“怀儿曾受过凉国公大恩!”

“咱也知道!”

“怀儿是个好孩子……”

朱元璋表情大怒,“你是拿咱在开涮,咱不管他是不是什么好孩子!”

“那陛下要问什么?”

朱元璋怒道:“信?你的那些信?”

“只有你给蓝玉的信,为何不见蓝玉给你的信?”

……

此时此刻。

一旁的朱允炆看到这里,只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他还记得之前。

娘亲就给自己说过,在《鸣冤书》之后,皇爷爷就突然把蓝玉叫来了这里,一封密谈询问。

虽然不知道具体内容。

但好像,还和苏怀有关?

而现在,皇爷爷又继续询问,这苏怀的父亲。

好像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关于其身份?

苏怀能有什么身份?

养子!

养子就养子呗!

朱允炆想半天,都想不通,这又有什么身份?

值得如此大惊小怪!

……

而此时,苏镇安的回答也继续响起。

“凉国公从来没有给我送过信,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无意中见到草民,或者是家里的老仆传话。”

“而这些年来,也就少数几次,还是发俸抚恤的时候,其随口提起!”

“草民感念凉国公恩德,只好写信相告……”

朱元璋怒道:“这些话,你看咱信吗?”

他知道,再这么问下去,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因此,他索性直接问出了自己最关注的问题!

“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如何想的,就算按你所说,你一个百户之家养起来的儿子,能有如此大的胆魄和阅历,对咱这大明国策,针砭时弊,还给出所谓的解决之法!”

“国朝这么些年来,能当得上这个狂生,也就只有一个当初,给咱上书《太平十策》的解缙!”

“咱本以为他的确是可造之材,但接触几年才发现,年轻气盛,所言多夸夸空谈!”

“但解缙,解氏一族人家是士绅大族,其父亲,其祖父也是地方乃至当朝的大员。”

“你的那个苏怀又凭什么?”

“还能说出比之解缙,更为妥善的削藩之策,还敢妄谈废除宰相、诸藩之乱、四民之祸、科举选士之弊!”

一连说出了这么多。

朱元璋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想问出的问题。

“咱就猜到了,这苏怀,本就是淮西一派,从早年就暗中培养的棋子!”

“其目的,就是要乱咱的大明!”

苏镇安高声道:“陛下多虑,若非蓝玉案,怀儿现在还在家中,如何谈乱大明?”

“今日不乱,来日必乱!”朱元璋吼道。

此刻。

朱元璋看了看一旁待着的朱允熥。

他知道,即将说出来的,很有可能就会扰乱这位当朝太孙之心。

如非得以,他并不想让太孙知道这些。

从而陷入担忧之中。

“你先下去!”

而此时,朱允炆正听得心神摇晃。

苏怀?身份?乱大明?

他凭什么?

正想继续听下去,结果皇爷爷突然就要让自己离开?

他心里有些不愿。

但看着皇爷爷不容置疑的眼神,他还是点头,带着万分不解的疑惑眼神,再度看了一眼苏镇安。

随后便走出谨身殿。

而朱元璋给蒋瓛使了个颜色。

蒋瓛顿时知情。

他自己也走出去,并且这谨身殿方圆百步之地,断然不会有一个人存留。

如此!

在整个谨身殿内,都只剩下两人的时候. ....

老人才收敛情绪,但一字字从嗓音间吐出的时候,却依旧带着难言的情绪波动。

“咱出身淮西,定鼎天下之时,身边也尽是淮西之辈!”

“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就认为,这天下就应该是淮西主导,坐镇天下。”

首节 上一节 92/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