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130节
“撒尿!”
···
两边的法家弟子和儒家弟子就这要在太学的一个道路上互相辱骂,而旁边就是笑着看热闹的墨家弟子和道家弟子。
“蕙儿,这些学派的敌意这么大的吗?”一个房间里,汉帝和皇后正在有滋有味的看着这两派弟子之间的大战。
皇后笑着道:“这算什么,当年在朝歌莪经常看到,还有争辩到最后上演武斗的。”
汉帝双眼发光,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问道:“真的?”
皇后笑道:“当然,不行陛下你看明日,那些老学究的辩论还要更精彩。”
汉帝搓着手,十分期待道:“生平仅见啊,要不是蕙儿你拉着我来看,我还看不到这么精彩的东西,我还以为这些读书人都是一条心的呢?以为只有儒家内部才分为几派。”
皇后笑了,但没有说话,夫妻二人就这样偷偷地,津津有味的看着这群精力旺盛的各派弟子相互辩论。
二月五日
汉宫的大钟响起,群臣来到未央宫觐见汉帝。
处理完一些琐事,汉帝道:“今日是太学辩经大会,除了各府衙主官,其余的人都回去吧,各府衙主官随朕前往。”
在那些级别不够的官员羡慕的眼光下,各部主官跟随着汉帝的车撵前往城北的太学。
太学内,各家大佬,皇后,太后都已经坐定了,就等着汉帝到来,皇后还在和太后窃窃私语,不知说的什么,太后笑意不断。
“皇帝到!”
在场的众人,除了皇后和太后都起身恭迎道:“恭迎陛下!”
“诸位免礼!”
汉帝来到主位,左边是皇后,右边是太后,自从结婚后,汉帝开始蓄起来胡子,不过还短,只有一点印子。
大臣、大贤等人都坐下后,汉帝望着高贤满座,开心道:
“诸位都是各家学说的执牛耳者,单个拎出来,都是治国之良道啊!如今大汉初立,正需要各位积极献言献策的时候,还请各位不要吝惜你们的想法,畅所欲言,朕在此下令,不管说什么,除了污蔑皇室的言论外,一切都无罪。各位,开始吧!”
首先发言的是儒家谷梁派大儒叔孙通。
第一百七十二章 满座皆高贤,出言皆金莲
举行辩经大会的地方在新修建的太学聚贤殿,聚贤殿的大小与未央宫皇帝举行朝会的大殿小不了多少,形状外廓呈正方形,内廓呈圆形,大殿高度大概有五米,分为两层,中间有一个圆形石台,大概一米多高,石台四周有石阶方便演讲者上台。
四周以石台为中心,陈列着草蒲团,在坐南朝北处,有一处突出的阁台,上面是专门为皇家或尊贵之人设立的看台,汉帝和他的家人都坐在上面,此外还有特邀嘉宾,白公白卿和其子已经贵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白骏。
聚贤阁座位有上千,此时只是坐满了一半,但这一半人几乎聚集着整个大汉最聪明的人,如果损失了,整個大汉甚至于诸夏文明都会停滞五十年之久。
叔孙通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向着四周行礼,然后朗声道:
“我之学问,皆源之《春秋》,然此《春秋》非彼《春秋》,我先给各位阐述一下儒家的传承吧!如今世上所有的各家各氏的《春秋》都是给儒家先圣孔子所著的《春秋》注释,原因是孔子所著太过深奥,非天资聪颖之人或有大儒言传身教不可入门。
其大致分为四派,有我所学之《谷梁春秋》由儒家先贤谷梁子谷梁赤,根据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教导后所注;有《白氏春秋》由儒家先贤白子白师所著;有《公羊春秋》则是由儒家先贤公羊子公羊高所著;
还有《左氏春秋》这部书有些特殊,非是儒家先贤所著,而是儒门弟子借助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史书,总结编撰而出。这大概就是我儒家的几家传承。
而我《谷梁春秋》主张尊王,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即天下之民心都归服于天子,天下才能大治,才能使天下之民循其礼,教之仁。
因此天子应该是世人的榜样,世人应该都遵循天子的行为为自己的准则,故而不应当限制天子的行为,因为天子是民所推选,其行为自有规律,自有道理。
其次天子也应当体恤庶民,不能轻易的发动战争,故人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战争一起,民赋徭役必然增多,民生必然多坚,故而天子应当重民生而轻战事。
最后我谷梁派重视宗法之情,效古而预今,只有家睦,业才能兴盛,而天子更甚,只有兄友弟恭,为天下做表率,皇室能够稳固,天下又怎么会混乱呢?
而想要家族和睦,就要修仁,即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一切皆有礼可循,一切皆有礼可依,做父亲的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有做儿子的样子,为君就要君王的样子,为臣就要有臣子的样子。···”
叔孙通巴拉巴拉的说了一个时辰,终于是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学派优势说完了,下面的很多人不断的拍打着蒲团旁边的木地板,大喊着:“彩!”
就连汉帝也
十分高兴,虽然其中有些观点不认同,但是大多数还是深得汉帝之心,于是也不断拍打着旁边的地板,为自己的老师叫好。
第二位上场的是郑石,是研究《白氏春秋》的大儒。
上台照例向着四周行礼,然后道:“适才,叔孙先生已经将儒家的传承说的很清楚了,故而我就不再在这里过多阐述,大家都知道,我修的是《白氏春秋》,那我就讲讲《白氏春秋》。
《白氏春秋》是儒门先贤白师所著,白师是先贤白庭之子,父子二人都师从先师孔子,是我儒门中不多的父子皆师从孔子的弟子。
孔子著《春秋》之时白师子和白庭子都在,故而他们都是最接近孔子思想的人,这么说我想没人不同意吧,其次《白氏春秋》中融合了大量的真实发生的事件,这都得益于白氏百千年的藏书,这十分有利于普通人理解先师孔子的理念。
另外,因为白子父子二人身份的特殊,学习《白氏春秋》的儒门弟子可以在白国之内运用所学,而无须如同其他儒门弟子一样,四处求仕反而屡屡碰壁,结果不能积累很好的实践经验。
反观白儒弟子则不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白儒弟子在白国内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治政经验,因为有白氏在秦时,拼尽性命保护下来的典籍和书札,故而也有着天下最完善治政体系,不会显得稚嫩。
下面说说我《白氏春秋》的主要观点,即君要仁,民要仁,我派先贤孟子所著《孟子书》其言,民贵君其次,不管天子是否同意,这天下是有无数百姓汇聚起来的,这是事实。
故而引伸了,作为君主对下要轻徭薄赋,要解放百姓,要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如此,这个国家将无人可动摇。
其次,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意叔孙先生的一部分观点,我们认为家庭要和睦,这对于天下十分重要,而我们并不过分强调男主人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女主人的重要性也是一样。
这点可以从历代白国国内的现状,以及如今朝歌的繁荣可以证明,我们认为女主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主人一样重要,特别是一个是否优秀的女主,能够决定这个家族或家庭是否走向兴盛和衰落,古有言:日月同辉,独阳不生独阴不长。
对于诸夏与外夷的关系,我们主张内王外霸,即国君对自己国家的子民,应该实行王道,要将子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国君对待外夷,应当实行霸道,要将他们尽力压制住,然后以教化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教化,再给以教训,直到他们同意我们的观点。···”郑石也说了大概一个时辰,有许多人第一次听《白氏春秋》的观点,比起谷梁学派的太柔,公羊学派的太刚,左传的太过于客观来说,白传这种刚柔并济的学说很符
合一部分人的心理预设。
特别是白传中关于对待女子的态度的观点,引起了吕后的兴趣,她一直以为白传和谷梁学派一样,都是一些执政观点的区别,故而以往都是拿来当处理政务的工具书,今天一听,原来女人在天下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她一下子来了兴趣。
等到郑石下台时,吕后也十分高兴的拍打着地板,与其他人不断说着:“彩!”
引得汉帝频频侧目,不由得想,母后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也没见她这么喜欢《白氏春秋》啊!倒是皇后,因为接触的多,倒没有很深的感触,但也配合着敲打地板。
从拍打地板的声音和持续度来看,很明显,《白氏春秋》比起《谷梁春秋》更具有市场,叔孙通不禁有些苦笑,好在之前儒家已经说好了,先放下以往的恩怨,先让儒学挤出其他学派,在太学中占据地位之后,再论他们之间的学术争端。
第三个不再是儒家的大贤,而是纵横家的大师,他上台先说自己学派先贤苏秦和张仪二位的战绩,然后陈述外交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最后说出了自己认为大汉对待匈奴的态度,以及对待其他外夷的态度与手段。
汉帝也是十分认可他们对于匈奴和周围外夷的手段,当场任命这位纵横家大师为典属国下属的典丞,秩一千五百石。
其他有心想要出仕的人一看眼睛都红了,于是之后的宣讲就更加的激烈,有才从工地赶来,脚上和身上泥迹未干的墨家大师,
有举止一板一眼的法家刑律大贤,有一身煞气,才从边疆赶回来的兵家大家,也有走路悠哉不急不躁的道家高人。
有拍打叫彩者,有后靠吹嘘者,有朝台上扔鞋子的,也有演讲演讲着,就与台下面红耳赤争执的。
有台上在讲,台下已经打起来的,不过好在有汉帝在场,叫来了亲卫军把他们分开,可是还是有被打进太医院的,
汉帝也是见识了,这群平时的好好先生,在对待异端和异说时,能爆发出来的力量有多么大,好在进来的人都被没收了佩剑,不然还不知几人入院,几人入土。
这场历史上最宏大的学术辩论持续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汉帝将所有的政事都交给了左右丞相和太后处理,自己就带着皇后坐镇聚贤阁,防止出现意外。
而白公早在第七天就支持不住了,早早的就向汉帝请求归国,汉帝见白卿实在疲惫便允许了。
三月五日
于是这场体力与智力的比拼,在今日正式宣布结束,前半个月,主要是上了年纪的学术大佬之间的比拼,后面大佬们体力跟不上来了,只好回舍室休息,让麾下弟子代替出战,于是后半场的战斗极为激烈。
不同于前半场大佬们或是因为体力,或是因为修养,或是因为性格的原因,辩论都在限定的范围内,刀光剑影都在话里话外,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出来。
而后半场,这些大佬们年轻的后生弟子上场后,便展示出了他们身为年轻人的一面,
除了日常嘴炮以外,还有人不知羞耻,见对面的人与自己年纪相差大,便利用自己年纪轻,一直用言语刺激对手,自己也一直不同意结束,
裁判只好让他们去一边辩论,派了个年轻的裁判陪他们熬,让接下来的一场继续上场,
最后这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成功利用自己年轻能熬夜的优势,在第五日,换了十几个裁判后,
将对面一个五十出头,比自己大三十岁的,大器晚成的大派优秀弟子,熬进了太医院,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正因为这个人,随后的学派基本上三十岁以上的人很少上场,四十岁以上的几乎没有。
到了时间,汉帝让这些学者下去休息,并说十日后,将展示最后的结果以及博士人选。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汉匈冲突,修武侯病重
三月十五日
各派弟子在聚贤阁齐聚,不过各家大佬汉帝并没有让他们来,只是派出门下弟子,以显示自己对于大贤们的尊重。
汉帝并没有亲自来,而是派出郎中令白骏,代替自己前来宣布旨意。
白骏站在之前汉帝坐着的高台上,身着汉朝文官的朝服,戴着的冠帽上插着的两簇白色羽毛将他彰显的尊贵,下方几百个各家弟子恭敬的等待着白骏的宣旨。
见到人来的差不多了,白骏缓缓打开一卷黄布帛,朗声宣布道:
“大汉皇帝,奉天,制曰:朕听闻昊天之国,必文治武备,缺一不可,今大汉初立,民生凋敝,百里之地,竟不足千户之民,更有甚者,百里无人烟。
朕痛心疾首,不断视察己身,乃知文治不通,百姓无礼可循,无地可食,乃有今月于长安聚贤阁之辩。朕召集天下贤士齐聚长安,经过一月辩驳,朕终有结论。
朕设立太学,希望大汉人人知礼而守法,进而百姓禀衣而足食,故设立博士六十位,愿各位不吝惜自己的学识,将先贤之术尽皆传下,致使大汉文风昌盛,百姓安乐。
今有博士者:北海郡高密人郑石、鲁国薛县人叔孙通···雁门郡马邑人周贺。
今设太学准许经书:《春秋》《诗》《尚书》《易经》《庄周》《孙子兵法》《礼》《道德经》《刑律》《汉律》《纵横》···共计一百零八部。
如故事”
“草民等谢过皇帝陛下!”堂下的几百各家弟子代替自己的老师躬身接受了汉帝的册封,然后托举着博士服和博士玉令的宦者跟着他们前往被任命为博士的大贤舍室。
被任命为博士的儒家占据了三分之一,道家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余的法家、兵家、纵横家、墨家等等占据了剩余的三分之一。
而儒家中白儒占据了三分之二,其余的学派占据剩余的三分之一。道家中,研究道经中治政的道学派占据了三分之二,崇尚修身的,偏向于教派的,如同太行白德天师观,这种道教派只占据了三分之一还不到。
成功被任命为博士的学者带着弟子留在了长安,而其他人则各回各家,长安城又陷入了平静之中。
三月二十五日
第一批六百人太学生进入太学,开始了他们为期三年的太学生涯。他们中有各大家族的子弟,有勋贵彻侯的后代,有诸侯王的后代,也有各个大臣的后代,
平民出生的很少很少,是郡县向中央举孝廉,汉帝见这几個是农家弟子,感念其孝顺,便特许他们入太学学习。
十月五日
汉帝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大汉的太子刘恭出生了,顺带着还有一个公主,名叫刘莺。
汉帝十分高兴,下令大赦天下,并对在这一日生育的女子赏赐粮十石,布五匹,由各地郡县长官报与中央,由中央下发。
十一月
匈奴右贤王入侵雁门郡和代郡,由于雁门郡守和都尉沉浸于和匈奴人互市的利益,放松了对匈奴人的防备,被匈奴人乘势攻破关隘,一路疾驰进入长城以内在汉地大肆烧杀抢掠,紧接着又窜入代郡,打了代王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汉帝册封南宫卫士令白羽为车骑将军,带着十万大军驱逐入侵的匈奴军,并驻守长城,防备匈奴。紧接着下令撤销雁门郡郡守和都尉,押回长安问罪,任命新的有能力的大臣和有武功在身的勋贵为雁门郡新任郡守和都尉,
又向代王刘恒发去问责书,要他全力守城,等待中央军到达。代王刘恒接到问责书后,只觉得倒霉,但也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坚壁清野,各部严守城池,不得随意外出。
上一篇: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