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78节

  二月初

  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上党。很快上党就被攻破,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四月

  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对战。赵国军队凭借优秀的骑射本领,大量击杀了秦军的斥候,而秦国军队的斥候却斩杀了赵军的裨将。

  秦王此时想要凭借这一次战役打断赵国的崛起,于是下了不成功,绝不撤兵的命令,又派出了几乎全国的军队,总计六十万,而赵军则是四十万。

  六月

  秦赵两军野战,赵将廉颇果然不擅长野战,赵军兵败,被秦军接连攻破赵军的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

  被秦军攻占,不仅如此,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七月

  廉颇下令高筑营垒,让赵国的军队在军营外筑起了围墙,下令坚守在营垒里绝对不要出去应战,出去应战者斩立决。秦军见数次邀战赵军都没有反响,于是发起强攻,但是只夺下了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廉颇准备用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可是很快他的算盘就落空了,秦国居然召集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让秦国可以直接从水路运粮,其运粮甚至比赵国更快,更畅通。

  而赵国却相反,一开始就没想到变成持久战,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廉颇拖了两個月,但农事在即,一直僵持会导致赵国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

  同时将本来善于野战的赵军用于防守战,使得秦军可以顺利包抄赵国后方,不断骚扰赵国的粮道,让赵军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主动权。

  而赵军的数战不利,加上赵国的主将廉颇又数次战败,赵王却对廉颇以及廉颇的坚壁不出久拖不决的战术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赵国大军长期处在前线,国内粮草告急,于是赵王与楼昌、虞卿等大臣商议,想要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尽快决战。楼昌说:“大王,依臣之见,即使大王亲自到了前线,也不一定能大败秦军,不如派国内地位高的使臣去找秦国议和才是最好的方法。”

  而大臣虞卿则说:“大王,臣以为如果秦国下定决心要攻打赵国的话,和议恐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白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啊!”

  赵王认为楼昌的提议更好,准备派大臣郑朱前去秦国议和。但是虞卿还是不死心的说:“郑大夫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而楚国、白国则会以为赵国已经和秦国议和了,必定不会出兵救赵。秦国如果知道天下诸侯不救赵国,则议和必不能成功,议和不成,我军就危险了啊!还请大王三思!”

  赵王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派出了郑朱到了国求和。

  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同时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

  楚国提说秦赵两国已经在议和了,果然没有出兵。而白国则是因为前几年损失太大,还在舔舐伤口,当听说赵国已经派人前往了秦国,也就没有再关注赵国,还在全力恢复兵力和国力。

  这边,因为赵王对于廉颇越来越不满,而恰逢赵都此时传出,“廉颇很容易对付,其实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的言论

  于是赵王决定临阵换将,这时赵国的名将李牧因为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北方的胡人,远离朝中。而名将乐毅弃燕投奔赵国不久,才被封于观津,赵王认为其心未附。

  马服君赵奢因为之前击败秦军的名声太大,让赵王有所忌惮,因此赵王准备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任命为主将,于是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一听到说可以掌管几十万大军,于是高兴的说:“大王容禀,要是秦国派白起来的话,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何对付。而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括此人因为是赵奢之子,因此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与赵奢谈论战阵布设之道,就连赵奢也难不倒他,

  但是赵奢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

  因此这次赵王决定任命赵括为大军主将,蔺相如甚至包括赵括母亲都来谏阻,但是赵王却说:“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嘛!”

  于是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执意要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很快,赵括就率领着赵王从国内挤出来的五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准备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而另一边的秦国得知主将换成了赵括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也为了能一战定乾坤,于是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者格杀勿论。

  很快,赵括就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进攻秦军,而白起却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还以为对面的还是王龁,于是十分自信的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

  赵括命令军队强攻秦军营垒,决战就在此刻,但是秦军营垒十分坚固,赵军多次进攻都被打退,等到赵军停下来时,白起命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

  又命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插至赵军与赵军的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不仅如此,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而秦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被包围在长平,便亲自到河内郡,下令加封当地所有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以此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

  九月

  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已经饿得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见此情形赵括决定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群龙无首,剩下的士兵只好向秦将白起投降。此役,秦军同样损失惨重,伤亡二十余万。

第一百零一章 人屠,后路

  白国五百一十二年

  秦赵两军在长平大战,秦将白起大败赵军,四十余万赵军被秦军俘虏,赵王听后,连忙派遣使者去秦国求和,只要放还士兵,赵国可以献上土地。

  夜,长平,秦军大营

  此时秦军已经将赵军四十余万赵军的武器装备全部收缴完毕,赵军也在秦军的看管下,进入了战俘营地,当夜,白起接到了一封从咸阳而来的密信,看完后,白起背后冷汗直流,手止不住的颤抖。

  第二日,白起召集众将,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将赵军全部坑杀!”

  众将大惊,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

  有将领还想出言,被白起制止,白起说:“不必多说,我意已决,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于是秦军欺骗赵军挖掘大坑说要蓄水,等到大坑挖的差不多的时候,秦军将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推入大坑,用土埋葬,有赵军士兵奋力爬上大坑,却被秦军将士无情射杀,然后丢了下去。

  因为上面下了命令,四十万人头,都算在参战士兵头上,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只好请道友先死了。

  一时间,哭嚎声,怒骂声,祈祷声,哀求声···大坑中的赵军将士流露出了身为人的本性,如果观察得仔细,你可以在下面看到一切人类的表情和情感。

  白起站在远处的山坡上,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声音逐渐变小。

  “将军,为何要做这样天怒人怨的事,这可是要被万夫所指,被后代子孙唾骂的事啊!你这样做,如何能够回到族谱上去啊!”

  白起没有回答,旁边的偏将看不下去,讥讽道:“你难道就如此忠心大王吗?就算他让你剿灭槐乡,你也不会皱眉头吧!”

  白起终于看向偏将,这个偏将是他的同族兄弟,同样姓白,白起淡淡的说:

  “前几日夜晚,我收到了咸阳来的书信,说有人举报槐乡叛乱,而信中又说大王正在为这赵国的四十余万大军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将这些人放还回去,赵国还是那么强大,问我有什么主意吗?”

  偏将马上说:“槐乡叛乱?怎么可能?家里大部分子弟可都在军中服役啊!”

  白起轻轻的说:“重要吗?重要的是大王想不想槐乡叛乱罢了!”

  偏将突然无力了,好像失神一般喃喃道:“那怎么办?”

  白起叹了一口气说:“没事了,我已经解决了。”说完用手点了点坑杀赵军的地方。偏将提起精神望向那边,然后又猛地看向白起,脸色铁青的问道:“大王怎么能如此?”

  白起这时却笑了:“怎么不会?他可是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我啊!哪怕我脱离了宗族,那次出征不是在我身边安排副将监督我?就因为我姓白啊!”

  说完又看向偏将说:“我估计我命不久矣,仲儿就交给宗族

  了,我上不上族谱无所谓,请一定要将仲儿写上去啊!”

  偏将看向白起认真的说道:“将军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一定将白仲的名字让族老写上族谱,最后报到太行山中的。”

  白起听后放心了,看向远方说:“听说当今白氏家主也叫仲,真是同名不同命啊!”

  这次坑杀的举动耗费了秦军十天的时间才做完,最后只有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被白起下令放回赵国。

  天下突然传出秦将白起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坑杀的消息,有的还有些不信,想着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坑杀如此多的降兵。

  但是经过多种渠道证实,有人进入赵国,发现赵国家家素缟,户户哭嚎,一片悲凉的景象,看到这一幕,也由不得众人不信。

  于是天下一片哗然,天下所有诸侯都开始声讨秦国,一下子,秦国成为了天下的罪人,原本秦国还想一鼓作气,将赵国灭掉。

  但是突然得知白王在大梁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无道的秦国,口号是“伐无道!吊民伐罪!”

  列国纷纷响应,齐、燕、楚三国几乎倾尽全部之兵,而韩国也趁此脱离秦国,加入到联军之中。

  而秦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攻取了赵国的六座城池后,连忙回师。

  白国五百一十三年齐国五十万,燕国三十万,白国三十万,楚国五十万,韩国二十万,加在一起一共一百八十万,由白国的公孙拓率领,由大梁往秦国的函谷关而去。

  如果联军真的打到函谷关,秦军就会失去关东大片土地,秦国实力起码要掉三分之一。因此秦王只好全力迎敌。

  除了原来的六十万以外,秦王下达全国动员令,赐全国百姓爵位一等,抽出了四十万青状组成大军,合计一百万在荣阳等待联军的到来。

  联军抵达荣阳,双方都是拼尽了最后一口力气,如果这次还是挡不住秦军,六国是真的就没有了希望。

  秦国由秦王亲自坐镇,手下将领有白起,王贲,王龁,蒙武等,大多是通过秦国的军功体系上来的有经验的将领。而联军的将领因为赵国没有参加,好像断层了。

  看双方,秦军这边,即使是一百万大军,也是队形整齐,好似一個整体,再看联军,因为有一百八十万,就算白拓凭借诸多有实力的白国将领,也是管不过来,还有大军的后勤,也是十分的混乱。

  等到联军开道荣阳,已经十分混乱了,兵不知兵,将不知将,白拓每天就被淹没在一些军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还不能不处理,不处理,一定会成为大问题。

  一百八十万的大军,就好像一座移动的超级大都,白拓只能清楚的了解十万人团体以上的情况,对于底层士兵的一切,就只有靠管理十万人的将领去解决。

  这边,原本秦王还有些忐忑,害怕秦国崛起之

  势从自己这代断送了,可是看到远处混乱的联军,笑得十分高兴,就连眼泪都笑了出来。

  秦王问将领是否可以趁联军立足维稳,进攻?秦军将领看到联军的混乱,纷纷请战!秦王决定全军出击,于是秦国的百万大军如同一台战争机器,缓缓的向着联军碾压而来。

  但是联军这边,除了前面士兵看到了秦军进攻,发出了指令,后方的士兵完全不知道前面在干什么,甚至有的还在安营扎寨。

  很快,秦军撞向联军,联军竟然一触即溃,联军大溃,后方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只看到前面的在跑,于是跟着跑。就这样,目前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大战,就这样戏剧性的结束了。

  漫山遍野的联军士兵向着后面跑去,而后方则是黑压压的穿着黑色军服的秦军以小队的形式在追杀,从高空看去,就如同一个黑色大口在吞噬五颜六色的联军士兵。

  这场追逐赛持续了一天一夜,联军将领们也放弃了集结本国将领,直接撤到本国边境聚拢士兵。而秦军也在追逐后收兵回国,因为秦国经过连续的战争,国内粮草也到了强弩之末。

  白王白仲得知了联军的失败是如此的彻底,于是终于是知道了这天下的走向。于是召集公室子弟讨论白氏的出路,为什么不是白国,因为白仲认为,白国不一定还能保存。

  白府一个院子里,三十几个白氏子齐聚一堂,白仲在主位高坐,下方分别为太子光,公孙拓,其他的白氏子相对着三人围成了一个扇形就座。

  只见扇形左边大多是穿儒服的白氏子,右边多是穿墨衣的白氏子,中间的的这是不属于两边的白氏子,其中有一个老者十分的独特,在中间随意的坐着,好似要睡着了一样。

  “白朗!开会呢!”

  没错,这个懒散的老者正是学道的白朗,白朗听到提醒,连忙坐直身体,表示我在听,但是那一双微眯的眼睛,任谁也看出他根本就没在听。

  因为白朗的特殊性,所以也没有人再去说他了。

  此时的白仲已经九十三岁了,已然垂垂老矣,脸上的沟壑好似太行山最深的山谷。

  “啪!”秩序鞭响了,场上安静了。

  白仲那种老年人独特的声音缓缓发出:“开始开会吧!咳!咳!”

  咳嗽了一阵后,白仲继续说:“联军败了,我估计,秦国就要一统天下了,我白氏乃至白国该何去何从呢?诸位讨论一下吧!咳!咳!”

  有儒者说:“家主,我认为天下局势还没有明朗,六国依然存在,只要我们六国团结起来,我们还有机会啊!”

  有清醒的白氏子说:“不然!如今天下除了秦国,最强的就是赵国了,但是赵国经受了长平一役后,一定会元气大伤,不可能再和秦国争锋。

  而齐国素来不热衷于与秦国战斗,而且秦国燕昭王伐齐,齐国也是无法抵挡秦国的军队。

  燕国和韩国不必多说,连我们白国都不如,如何抵御秦国?至于楚国,楚国虽大,但他的军队实在孱弱,几次大战败多胜少。

  而我白国,在这些年的战斗中,不断的丢城失地,损失了许多将士,特别是国中的将领,在历次的战斗中损失十分严重,甚至已经断代了。

首节 上一节 78/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