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第338节
对此,诸葛逸还能说什么。
“既然伯父你都已经帮逸把事情准备好了,那侄儿顺势再提一个要求吧。”
“逸需要一批铁匠,工匠,奴隶!”
“所要的人数不多,铁匠和工匠加起来只需一千余人就够了,奴隶三千人足矣。”
“另外,马钧此人,侄儿希望能一同带走。”
铁匠,工匠一千人,还而已?
刘备听到诸葛逸这话,面皮忍不住一抽。
如果不是知道诸葛逸这位侄儿是在帮他编练新军,他都要以为诸葛逸这是奔着造反去了。
“伯治!”
“你训练新军所需的粮草,甲胄皆可由成都和当地郡府供应,你要铁匠,工匠,还有马钧干什么?”
“难不成你还要再额外打造一批甲胄?”
“如果是这样,你伯父我不多问什么,姑且算你新军需要新的甲胄列装,可三千个奴隶又是怎么回事儿?”
“你可别告诉你我伯父我……”
“那些奴隶你还有他用!”
看着诸葛逸,刘备面上哭笑不得。
他见过训练军队要兵要粮要钱的,结果到了诸葛逸这位大侄儿这儿……
好家伙。
不仅需要兵,粮钱,竟然还需要匠工和奴隶。
这对于刘备而言.
着实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看着一脸不解之色的刘备,再看看同样好奇着打量自己的张松,法正,以及父亲诸葛亮。
诸葛逸微微点头道:“伯父!”
“您所言不错,侄儿所要铁匠和工匠,的确是想要打造出一批属于新军的制式装备。”
“但在那之前,尚需要马钧带着他们实验一番。”
“若是成功之后,逸会第一时间把成果送往成都给您看。”
说出这话的时候,诸葛逸想到的高炉炼铁之法,包钢法,陌刀,横刀,大唐明光甲,以及后世几乎是冷兵器时代巅峰的大明军队甲胄等。
这些。
诸葛逸尚且没有成品,所以他只能含糊其辞的一言带过。
毕竟。
说的再多,还不如到时直接拿出实物给刘备看。
“至于那三千奴隶……”
“侄儿则是打算用来在军营周边开垦出一片田地,用来养猪种菜。”
“々.练兵练兵,光有米饭还不够,至少得让新军将士们的营养跟的上。”
“让他们每隔十天半月吃上一顿肉食补充营养,也只有他们营养跟的上了,侄儿才敢把他们往死里练。”诸葛逸说道。
“每隔十天半月,吃一顿肉食?”刘备无语的看着诸葛逸。
“伯治,养的那些猪生长的速度,跟的上五万大军食用消耗的速度吗?”
“就是寻常家境富足的百姓,都不曾有这种半月一顿肉食的待遇吧!”
闻言,诸葛逸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因为。
他还真有不少养猪育肥的手段。
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劁猪(阉猪)。
民间有句老话,猪不劁不胖,不劁心不静。
已经有足够多的实践证明,不劁的猪,吃的很多食物并没有转化为膘,而是化为了繁殖的精力和活力,根本胖不起来,是以显的瘦长。
母猪同样如此。
不劁的母猪,天天为了吸引公猪而躁动不安。
如果不配猪的话,只会郁郁寡欢,越吃越瘦。
而且。
劁了的猪,比起为劁了的猪,肉质上不那么腥臊。
虽然这种劁猪的手段,后世传言在东汉时就已经有了,还是华佗发明的。
可。
身处这个时代的诸葛逸可以帮华佗作证:
这个时代,可没有出现劁猪这种对猪而言,“惨无人道”的去势手段。
这口黑锅,华佗不背!
这般想着。
诸葛逸忽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华佗找来,让他帮自己养的猪……劁猪如何!
场中。
刘备看着笑出声的诸葛逸,他疑惑道:“伯治,难道备说的不对吗?”
“五万大军的肉食供应,猪的数量少了,或者生长的速度慢了,可未必能供应的上。”
对于刘备的追问,诸葛逸径直把自己刚才脑子中想的劁猪之法,说给了在场的刘备,诸葛亮,张松,法正四人听。
四人听后,看向诸葛逸的目光古怪至极。
好似。
在看一个变态。
劁猪,给猪去势,这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
暗地里。
几人却是把这个方法记在了心中,准备试上一试。
因为真若是如诸葛逸这般所言的话,就是下令号召益州百姓家家户户养猪,也不是不行啊!
良久后。
刘备叹了口气说道:“伯治,你也不用找什么华佗给你劁猪了闯。”
“你领兵离去时。”
“备在成都城中,再给你找几个名医带去。”
“让他们帮你操刀试行……咳咳,你方才所言的劁猪之法。”.
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汉昭烈遥祭大汉荀令君!
最后。
刘备还是全盘答应了诸葛逸提出的要求。
不但答应了。
更是将铁匠,工匠,奴隶的人数还翻了个倍。
无他,经年没经历过战乱的益州,家底是真的丰厚。
如今的西川可不像诸葛逸前世历史上的诸葛武侯北伐时,那般穷的哐当响,天天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同时。
这也侧面展现出了,刘备对于诸葛逸所练的第一批五万新军的看重。
对此。
诸葛逸非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的担子上的责任更重了。
得汉昭烈如此信任,他又怎好意思不全力以赴。
所以,在离开州牧府之后……
接下来的逗留成都的时日中,诸葛逸整个人忙碌了起来。
在父亲诸葛亮,以及早一步抵达成都的母亲黄月英担忧的目光中,直接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编写起了新军训练手册。
过程中。
诸葛逸尽力将这个时代的练兵之法和后世的练军手段,灵活的相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
尤其是后世宋朝时编纂的《武经总要》一书。
其更是作为重点的参考借鉴对象。
虽然历史上的大宋军队因为以文抑武的缘故,导致战力拉胯,但《武经总470要》里面记载的行军布阵,练兵之道……
用全都是干货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宋军同辽,金,西夏大军的作战中,虽然多数的战役因为文人的瞎指挥,导致了宋军大败。
但。
凡事不是绝对,。
终宋一朝,同样在不少的对外战役中,有文人亦打出过令人感到惊艳的大捷。
比如寇准,范仲淹,韩琦,种世衡等人,就是这类代表。
简直堪称文人中的猛人。
上一篇: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