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120节
“嗯....朕觉得欧阳伦这样分配也没啥问题,人家前期投资那么大,现在终于是赚钱了,咱们跳出来抢果实,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朱元璋看了一眼郭资,“前几天,永安府因为‘入海文书’而上交的一百万银子不是已经入国库了么?还有今年永安府已经给了好几次印花税银,差不多也有两百多万,再加上朝廷正常的税收以及派遣徭役的钱,今年国库应该是很充裕才对,用不着你这样什么钱都要吧。”
听到朱元璋居然为欧阳伦说话,郭资万分震惊,也有些尴尬,毕竟朱元璋说得对,现在的国库比去年好了不知道多少,依稀记得他这个户部尚书刚上任的时候,国库就和他的钱袋子一样干净,到处想办法搞钱,想办法拒绝给钱。
现在这一年都过去大半了,国库里面最少还有几百万两银子躺着,说话的底气也是足了,只不过....这钱谁会嫌多啊!
既然皇帝陛下都开口了,郭资也不好再要钱,“陛下说得对,臣明白了。”
朱元璋可不是好心帮欧阳伦说话,主要还是看在那两百万两的份上,这两百万两完全是他的私人投资,最后前回来那都是要入他的内帑的,一句话,从来就没有这么富裕过!!
而且这只是一次的分红而已,他现在可是远洋舰队的股东,只要远洋舰队还在,那他就能一直有钱,似乎比卖辣椒/香皂/买债卷还要赚钱!!
现在的情况相当于是欧阳伦养出了一只下金蛋的鸡,朱元璋也是拥有人之一,自然不会让郭资代表的国库来横插这一手,毕竟国库已经没有那么困难。
钱的问题解决,朱元璋对于欧阳伦带领远洋舰队剿灭倭寇的事情颇为好奇。
蒋瓛自然也是将远洋舰队在菊花岛战役中的表现一五一十的描述出来,这其中可不光有毛骧的情报,还有方鸣谦/马和/马云/叶旺等人的奏报,所以描述十分全面精准,让朱元璋听得那叫一个声临其境,热血沸腾!
朱元璋虽然表面还能保持平静,但是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
欧阳伦这家伙真是深藏不漏,就连指挥海战也能轻松取胜,真是大涨大明王朝国威!这在朱元璋心里妥妥的加分项啊!
“陛下,欧阳驸马的舰队仅仅出一半的力量,就将由三十多艘战舰组成的倭寇舰队歼灭,当时海面上一片火海,据观看到这一幕的人描述,就如同天上的太阳落在了海上一样,那远洋舰队的炮火宛如神罚!”
“之后还活捉了倭寇头领足利直义,这家伙是东瀛目前最强大家族足利氏的家主的弟弟,以及走私集团首领王直,好像还有东瀛当代天皇的女儿/儿子,他们在欧阳驸马面前只能是摇尾乞怜!”
光是描述,蒋瓛都有些上头。
朱元璋听完也是热血不行,“哼哼,看来欧阳伦那小子果然说得不错,这东瀛人就是天生贱种,你弱他就要想着欺负你,但你强,强大到能让其恐慌,再狠狠教训他们一顿,那他们就会像狗一样听话!”
“朕真该早机会好好收拾一顿东瀛,打断他们的脊梁,让他们再也不敢进犯大明疆土!”
说实话,在这之前,朱元璋对于东瀛还是颇为担忧的,过去在面对倭寇袭扰边疆,大明水师很少占在便宜,大明这边的战报很难看,再加上北元一直没有解决,南方也需要开疆拓土,光是倭寇就都这么强了,那要是东瀛岛上本土的军队出手,大明该如何抵御?
所以朱元璋将倭寇之患当成了劲敌,没有必胜把握,不会轻易出手。
但是欧阳伦和倭寇的“菊花岛战役”,算是扭转了朱元璋的一些看法。
听完“菊花岛战役”的描述,不光是朱元璋惊讶震撼,李善长/郭资等大臣也是一样。
“陛下,恕老臣直言,欧阳驸马简直就是个全才!如此能力怕是整个大明都找不出第二个!”李善长丝毫不吝啬自己夸赞之语,“陛下当初钦点欧阳伦为状元,并将之招为驸马,真乃是神来一笔啊!”
咳咳——
被李善长这样一夸,朱元璋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当初点状元前,根本没看到过欧阳伦,至于驸马...那完全是安庆公主哭着求着要嫁给欧阳伦,当时他是一万个不愿意!
当然这些都已经过去,朱元璋自然不会说出来。
选择欧阳伦作为驸马,那就是朕英明神武/高瞻远瞩/眼光独到!
哈哈!
见状,郭资/蒋瓛等人也是连忙开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欧阳驸马乃是千年不遇的人才!”
.....
永安府。
啊丘——啊丘——
欧阳伦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乖乖!到底是谁在背后议论我.....”
(ps:中秋快乐!国庆快乐!)
第146章 善长搞关系,皇后岳母神助攻!(求订阅!!)
太和殿内。
面对李善长/郭资等大臣对欧阳伦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的拍马屁,朱元璋很是受用。
不管如何,欧阳伦是他朱元璋的女婿,现在女婿做出成绩,他这个岳父脸上有光。
欧阳伦的确很不错啊。
虽然贪了点,但在其他方面简直就是一骑绝尘,让人都不忍心对其贪这一点指责,如果说欧阳伦的能力是一个“木桶”,那么最短的那根板是“贪”。
“这小子还很年轻,要走得路还很长,你们也算是他的长辈,也不能光看到他的长处,也要看到他不足的地方,今后得多多提醒帮助!”
朱元璋笑着道。
李善长等人自然是点点头。
“说到这里,臣还要汇报,欧阳驸马和信国公关系突飞猛进,平日里面都是贤侄/二叔称呼!”
“另外欧阳驸马和辽东都司都指挥同知刘益更是直接结为了异姓兄弟。”
蒋瓛如实说道。
咳咳....
“这小子....搞关系的能力也忒强了点吧。”
“那汤和眼界高得很,就连自己的诸多儿子他都看不上眼,居然才和欧阳伦在一起几天时间,就这么熟络了?”
“罢了罢了,算起来,欧阳伦和汤和之间本来就是叔侄关系,相互之间的称谓没有关系。”
“倒是这个刘益还真是个滑头,当初朕招降纳哈出被拒绝,这家伙瞅准时机主动投靠,这次估计也是看到了欧阳伦的能力和实力,起了攀附之心.....”朱元璋眼中泛着思索的光芒,继续道:“不过也好,辽东之事虽算不得头等大事,但若是没有处理好,也会成为大的祸患。”
“李善长,此事你怎么看?”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笑着道:“陛下既然心里已经有决断,老臣就不再多言了。”
“朕就要你说呢?”朱元璋沉声道。
“臣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善长连忙拱手。
“你就是比刘伯温更懂事,说吧。”朱元璋微微一笑,胡惟庸当上丞相之后,便各种专权结党,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不过胡惟庸做的事情还没有达到朱元璋必须要处理的地步,上次与李善长一同出行永安府,让朱元璋想起了过去和李善长一起战斗的时候,便又将李善长召回朝廷继续用着。
目前李善长的职位是取代了陈宁为左御史大夫,管理御史台,而陈宁则是降为右御史大夫,古代以左为尊,陈宁这算是由御史台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
这算是对胡惟庸比较温和的警告,一来有李善长坐镇御史台,胡惟庸便无法让御史台成为其对付政敌的利器,二来李善长是胡惟庸老师,又是淮西一党真正的领袖,无论是胡惟庸还是淮西一党,都不会有任何异议。
“陛下,以老臣看,永安府和辽东都司毗邻,过去经常受到北元暗探甚至北元军队的袭扰,这些年情况越发好转,暗探/山匪清缴一空,经济环境越发好,若是能够成为辽东乃至北伐军队的大后方,说不定...辽东之事可定!”
朱元璋微微点点头,“你分析得不错,如今永安府被治理得不错,也有余力帮助到辽东都司那边,欧阳伦和刘益联手,朕应该也能少些麻烦事,不过朕也不指望他们两个真的能够彻底平定辽东都司,只需要辽东那边不出大乱子,能够让朕好好收拾北元就好了。”
李善长想了想,继续道:“陛下,永安府由燕王殿下统领的瓦什么纳雇佣军战力不错,再加上永安府民风彪悍/武德充沛,说不定永安府不仅要出钱,还会出兵,再加上欧阳驸马手上还有一支几乎无敌的舰队,老臣以为欧阳驸马真要评定辽东并不是什么难事。”
“辽东的事情不着急,欧阳伦一个知府跑去指挥平定辽东,这言不顺名不正的,再说了....以你对欧阳伦的了解,你以为他会想去打仗么?”
额....
李善长细细一想,缓缓点头。
朱元璋说得还真对啊,他可是和欧阳伦打过交道的,简直就像泥鳅一样滑溜,让他去帮辽东打仗,要不是不给够好处费,欧阳伦动都不会动一下的。
“陛下圣明。”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议到这里,你们都退下吧。”朱元璋摆摆手,宣告这场关于“欧阳伦”的议论宣告结束。
“臣等告退!”
李善长/郭资/蒋瓛纷纷行礼退下。
“王忠你们也退下。”
“是,陛下。”王忠点点头,然后便将太和殿内站着的其他宦官/宫女带走。
很快,太和殿内就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环伺四周一眼,确定没有其他人后,朱元璋默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这上面记录了很多东西,有大臣曾经做的事情/说的话,在小本本后面的位置全部都是记录关于欧阳伦的。
朱元璋又从新看了一遍。
从最开始的各种罪责,随便拧出来一条都是死罪,到最后开始出现功劳,接着功劳记录越来越多,当然了罪责也记了不少。
但毫无疑问,欧阳伦的功劳早已盖过了罪责,而且朱元璋还发现,只从他和欧阳伦在开平县相遇后,不光开平县乃至永安府的发展越来越好,大明的情况也在一天天的变好,看上去欧阳伦不过是区区一州府的主官,对整个大明的影响相当有限,但若是细细去观察,就会发现,永安府就像是有一颗心脏一样,不光自己跳动得越发强劲,同时也在让大明越发从满活力!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永安府将会成为京城/北平/杭州等一样的繁华重要,甚至是超越这些,成为大明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朱元璋笑着,提起毛笔又在小本本写写画画起来,写的自然是欧阳伦与汤和达成合作,投资千万修建海防建组以及欧阳伦统帅远洋舰队歼灭倭寇足利直义舰队,并将其活着.....
“入门费....天上人间....鸿运赌坊....奢华府邸.....这怎是一个贪字能够概括的啊!”朱元璋又不免头疼起来。
也不知道未来欧阳伦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存在,比现在更贪还是说对大明更有用的能臣?
而且朱元璋还有一种担心,那就是其他的官员有样学样,都像欧阳伦这样,那他还怎么杀贪官?大明岂不是要乱套!!
就在朱元璋捧着小本本研究的时候,太和殿的大门被打开,一个人影走了进来。
“朕不是说了要一个人静一静的么?还不赶紧给朕出去!”
朱元璋怒喝道。
“朱重八你这话跟别人说还管用,但别对我说。”
“额....”听到这个声音,朱元璋立马知道来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原本凶恶的脸神收起来,同时也赶紧把手里的小本本收好。
“妹子,你不是身体不舒服在坤宁宫养着的么?怎么跑咱这里来了。”朱元璋陪笑道:“咱刚刚可不是针对你,以为是王忠他们乱闯呢。”
马皇后端着一碗莲子羹走了过来,“你一遇到什么事情就喜欢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饭也不吃,这身体怎么可能撑得住?”
“我就是过来看看。”
“赶紧吃了吧。”
对于朱元璋变脸,马皇后早已习惯,另外她还看到了朱元璋将小本本藏起来,不觉得有些好笑,“我说你也是当皇帝的人了,这么还是喜欢用小本本记录手下的得失?”
听到这话,朱元璋也不遮掩,直接把小本本逃出来,道:“妹子,这可是个好习惯啊!只有用本本记住,咱才不会犯错误,下面那些人也别想糊弄咱,咱就是最英明的皇帝!”
“是是,最英明的皇帝,那你能不能将你的那个小本本拿给我瞧瞧?最近又记了那些东西。”马皇后伸出手。
“去去,这是男人的事,女人少插手。”对于马皇后的要求,朱元璋本能的拒绝,但是想了想,还是递给了马皇后,“这东西也就是你能看,不过你可千万别说给别人!”
“知道了,这事关你皇帝的颜面嘛。”马皇后笑了笑,“要是那些大臣知道,他们的皇帝专门用了小本本记他们一笔笔,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哭!”
“当然得高兴,咱这也是为了做事公平!”朱元璋傲然道。
马皇后没有接朱元璋的话,而是翻开小本本看了起来。
前面她都没有什么反应,看到关于欧阳伦的记录后,脸上的神情丰富了不少。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