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128节
赵四眉头一皱,“这样可以么?出了省那可就不是欧阳大人管辖的地方,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那....”
“这能有什么问题,咱们可以找那种就和北直隶靠着的地方呗,走几步或者翻座山就到了,等做完活计再让他们回去就好,咱们只招募四百人,对于几个省来说,就如同在河里装一杯水而已,只要咱们小心一点不会有任何问题。”郑老板不以为意道。
“就是,咱们大明每年都会莫名其妙少不少人,也没见官府去调查,我也觉得老郑这个办法可行。”何老板继续道:“赵老板你要是决定了,我们二人陪你去周边省走一遭,走最近的路,往返不超过十天,到时候人/钱咱们都有,就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官府项目的承包商了!”
说实话,赵四心动了。
机会就在眼前,要是不把握好,今后或许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思索片刻,赵四当即做出了决定,点点头,“行,咱们就这么干了,走,上我的马车,我的马车又快又稳,现在就出发!”
于是乎,赵四/郑老板/何老板三人坐着马车就朝着外省而去。
“赵老板,你这马车怎么如何平稳,就算是行驶在土路上依旧坐着很舒适,这简直是我坐过最舒服的马车了。”
“这是‘红旗’马车,是永安府一家转身生产马车的商社生产的,欧阳大人和北直隶几乎所有官员都是这个座驾,不过我这个是入门低配版本的红旗一代,欧阳大人坐是豪华顶配版本的红旗九代!”
“连欧阳大人都坐的马车,肯定是好马车,我回去也买一辆。”
“我也买。”
“想要买红旗马车,光有钱还不行,你得对永安府有贡献,比如纳税达十万,捐款二十万或者是有重大立功,官府才会给你发方名额,我纳税额度其实不够,不过当初在修建水泥路的时候,我带着手下连续奋战,让道路提前通车,得到官府表扬,奖励了我这个名额。”
“原来如此,看来我们得加油为永安府做贡献才行。”
“越是听赵老板这样说,我越是想要拥有一辆自己红旗马车,这可是荣誉啊!”
.....
很快,赵四三人一路南下,进入到山东境内,并且来到了一个名叫富平的山村。
富平村位置比较偏僻,距离县城这些都比较远,平常都不会有人来。
当村民看到一辆奢华装饰精美/马脖子上还挂着一枚红旗徽章的马车进村后,立马围了上来。
赵四三人从马车中走出来。
“诸位父老乡亲,我们是从北直隶来的商人,如今北直隶要修建很多东西,需要大量的工人,谁家有壮劳力的,可以跟着我们去,能赚不少钱!”
“愿意去的,到我这里报名!”
闻言,村民们一个个眉头紧皱,十分警惕的看着赵四三人。
现场氛围多少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人群中才有人开口。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万一你们是骗子该怎么办?”
“这个请大家放心。”赵四指着脚下的马车,“这叫红旗马车,是北直隶永安府独有的马车,而且我还是永安商会的成员,是绝对不会骗你们的。”
“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我保证给你们每月开四两银子的工钱,而且在走的时候,还会提前预支你们一个月的工钱作为安家费!”
此话一出,村民们再次安静下来。
“我曾经去过永安府,那个的确是永安府的红旗马车,据说能坐红旗马车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这样的人没必要大老远来骗我们!”
村民当中有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像是村里的教书先生,“永安府的欧阳知府是个好官,不坑穷人,大家若是想赚钱的话,可以跟他们去。”
“先生既然开口了,他们应该不是骗子。”
“每月四两银子,我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啊!”
“跟你们去,真的给安家费么?”
赵四三人狂喜,连忙点头,“当然给!而且我们还可以找村长做个见证,咱们签订契约,白字黑字写在纸上!”
“那我去!”
“算我一个!”
“还有我!”
村民们纷纷举手。
富平村是个大村,现在又是农闲时节,四百壮劳力很快就招好,最后甚至又多招募了一百人!
赵四和村民们签订契约,发放安家费后,便带着五百人返回永安府。
有郑老板/何老板的财力支持,手下工人达到六百人,赵四的‘赵氏建筑’商社成功入选北直隶承包商名单。
赵四的成功,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毕竟永安府建筑圈子就那么大,相互之间都颇为了解,按照正常实力,赵四根本不可能成为承包商,一开始传言是赵四的准岳父,也就是建筑龙头商社‘开平建筑’的大掌柜帮忙走了后门,但是后面这位大掌柜亲自出来辟谣,之后大家又继续研究,这才发现了赵四成功的秘密。
这就让不少还差一些工人就可以成为承包商的老板看到了希望,于是纷纷依样画葫芦起来。
这下可就乱了大套了。
“什么?去永安府做工,一个月有四两银子?”
“这还是最少的!”
“那为什么之前官府叫我们去永安府服徭役,一分钱不给?还得自己掏腰包?”
“我哥就是被官府安排到永安府那边去坐徭役了,一分钱都没有!”
“这也太坑了吧,朝廷把我们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不行,我们也要去永安府做工!”
“对,不能让朝廷白赚我们,这钱得我们自己赚了。”
“欧阳大人是大好官,朱皇帝是狗皇帝!”
“嘘...小心点别让官府的人知道。”
“他朱元璋敢做,还怕咱们老百姓骂么?他朱元璋大概是忘了,他自己曾经也是个老百姓!”
.....
舆论风暴一遍倒。
在开平县搞基建,影响的顶多是一县或者永安府。
在永安府搞基建,影响大多还是在北直隶境内。
但是当整个北直隶都动起来了,那么影响的....可就是偌大的大明了。
一时间,朝廷徭役和永安府做工价格千差万别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北直隶周边数个省份的百姓都开始议论起来。
很多贫困百姓甚至开始集体离开村庄,朝着北直隶而去。
原本只是数百人,无论是村里乡里,还是县里,只要打理好,大家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
可当流动的人口上千上万的时候,周边县衙/州府的官员可都慌了。
大明律令百姓不得随意离开居住地,现在百姓聚众集体离开,有点类似天灾降临,百姓们拖家带口逃灾一般。
官员纷纷出动劝说村民返回,可并没有任何用处,百姓们知道北直隶生活会更好,又有欧阳伦的好官在,那是铁了心要前往,甚至还和劝返的官员发生冲突。
局面变得越发难以控制....
京城,皇宫。
随着与永安府的生意/印花税/投资远洋舰队不断产生效益,如今大明国库/朱元璋的内帑都充裕起来,人有了钱会变得轻松,大明和朱元璋也是如此。
而且徐达征伐北元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欧阳伦剿灭倭寇,彻底收复渤海海域,海防建设也在汤和的主持下紧锣密鼓的建造着....
可以说最近都是好消息啊!
朱元璋用完早膳,背着双手,哼着小曲,来到太和殿,这两天奏章都处理差不多,也没啥大事,等会可以去妹子坤宁宫坐坐,好久没和妹子亲热了。
正美美想着,刚踏进太和殿的朱元璋却发现龙案上堆满了奏章!!
咱眼睛花了么???!!
第154章 皇帝陛下,你女婿胡作非为,你管不?(求订阅!!)
“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再三确认,这堆叠成山的奏章啊是真的!
“朕昨天不是已经将挤压的奏章都处理完了么?这一晚上过去,为何堆这么多了?”
听到朱元璋的问询。
王忠连忙走过来解释,“陛下,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问了夜里当值的小太监,说这些都是今天早上下面送过来的,而且都是五百里加急的奏章,涉及山东/山西/河南等地!”
“山东...山西...河南....”朱元璋嘀咕一番,猛然抬头,“都是北边...该不会是北元打进来了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龙案前,拿起一份奏章翻阅起来。
嗯!?
看完第一本奏章,朱元璋顿时一愣,接着又拿起一本奏章,看完脸色逐渐阴沉,接着地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很快就将龙案上的奏章看完。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脸色也是越发难看起来。
“陛下,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您可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王忠小心翼翼道。
朱元璋没有回答,一双虎目瞪圆,眼中透着愤怒/惊诧/疑惑等复杂神情。
好消息,并不是北元打过来了,大明江山没有受到一点点缺失。
坏消息,这事又又和欧阳伦那小子有关!
堆叠的奏章都是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各布政使以及下辖各州府主官写的奏章,这些奏章内容极其相似,那就是参奏北直隶右布政使/驸马欧阳伦纵容境内商人到各地抢人的事情。
有的地方整村人被带走,没有被带走的也是主动要搬迁到北直隶去,在短时间内,这都成为了一种潮流,如同洪水一般,各地官员根本拦不住。
各地布政使都清楚欧阳伦如今受着皇帝的恩宠,直接找欧阳伦根本没用,所以统一写奏章来找朱元璋告状,意思也很明显,皇帝陛下,你女婿这样胡作非为,你管不管?要不是不管,那他们也管不了,今后你可别因为这事来找他们算账。
为了达到效果,山东/山西/河南三地布政使也是很默契的让手下的知州知府以及能够朱元璋上奏章的官员/乡绅/名士一起给朱元璋写奏章。
正常来说,这些奏章都要先去中书省过滤一圈的,但是中书省丞相是谁?胡惟庸啊!他看到这么多弹劾欧阳伦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只要是参奏欧阳伦的,他一封没拦着,全让人给朱元璋送来了!
也就成就了朱元璋来太和殿看到的景象!
短时间内,朱元璋脑海里思索了很多东西,对于胡惟庸的小手段,他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现在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件事情。
欧阳伦是怎么让百姓想要疯了一样往北直隶跑?
而且这些奏章里面说,如今不少百姓大骂他朱元璋是狗皇帝,称赞欧阳伦是大好官!
朱元璋不是被人骂过,比这骂得还要难听的,他都听到过,但是这次不同,那是百姓把他和欧阳伦做对比。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