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672节

  “请太上皇放心,这个事情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只需要给百姓、商人一些象征性的奖励即可,办法很多,比如荣誉匾额、一些生活物资或者直接奖励现银子!”

  “这是第一次,也不适合给得太多太高,要不然下次可就真不好给了!”

  听完欧阳伦的办法,朱元璋缓缓点头,虽然把钱给出去,他还是很心疼的,但是一想到这些银子花出去后,大明百姓能够跟大明拉近距离,增加认同感,这就很值了。

  “既然你都考虑周全了,那咱就不再多说了,剩下的事情你看着安排!”

  “一般将领和士兵的奖励你也一并安排了吧,至于蓝玉和九大藩王的事情,咱和皇帝会亲自确定的,你就不用管了。”

  朱元璋最后做出决定。

  这一次征伐北元大胜而归,朱元璋也是打心眼里面高兴,虽然没能彻底灭掉北元,会有些遗憾,但也是狠狠打击了北元的嚣张气焰,经此一役之后,北元将会彻底失去对大明的进攻威胁!

  但一想到蓝玉在战役期间所做的违反军规军纪的事情,朱元璋脸色又立马垮塌下来!

  朱标见自己父皇是如此神情,心里也是不由得担忧起来,他可不想好好的庆功宴,变成屠戮之宴席。

  .....

  因为身上有好几件事情压着,欧阳伦从太乐宫离开之后,就立马往内阁赶去。

  “去,把兵部、礼部的两位尚书请来。”

  “是!”

  很快,兵部尚书唐铎和礼部尚书吕昶赶来。

  “见过欧阳首辅。”

  “见过驸马爷!”

  礼部尚书吕昶、兵部尚书唐铎分别对着欧阳伦行礼。

  “两位尚书大人都比我年长,无需行大礼,打个招呼就行了。”

  欧阳伦看着两人对着自己行九十度大礼,也是连忙开口道。

  “多谢欧阳首辅(驸马爷!)”

  “不知道驸马爷这个时候叫我们二人来,是为了?”

  “我本来也不想劳烦两位的,只不过我刚刚从太上皇、陛下那里过来,太上皇和陛下都给了我个任务,那就是给除了蓝玉以及九大藩王外的三军将士以及此次帮忙的商人、百姓,论功行赏!”

  “咱们三个得好好合计一下,尽快拿出一份奖励名单来。”

  欧阳伦缓缓道。

  “原来是这事。”

  “既然是太上皇、陛下安排,我等自然是全力配合!”

  “只是咱们给三军将士定奖励,这和商人、百姓有什么关系?”

  兵部尚书唐铎、礼部尚书吕昶当即一脸疑惑的看向欧阳伦。

  “此事是这样的....”欧阳伦不得不花了一点时间,将他和朱元璋、朱标的对话讲述了一遍。

  听完欧阳伦的解释,两人这才算是明白过来。

  “欧阳首辅,既然是太上皇、陛下一起同意的事情,我等本应该落实好就是,只是....下官担心的是....给百姓、商人荣誉和赏赐,具体该如何发放,若是让下面的官府自行发放,怕是会出不少纰漏。”

  礼部尚书吕昶头发胡须花白,一脸愁容道。

  听到吕昶的话,欧阳伦立马明白了吕昶的意思,笑着道:“老吕,你怕不是担心其他的,而是担心下面有官员会贪了这笔钱,根本发不到百姓手里吧?”

第616章 朝廷真的是好啊!(求订阅!!)

  见欧阳伦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担忧,吕昶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欧阳首辅,下官正是这样想的,给百姓和商人赏赐奖励,这绝对是好事,下管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可发放奖励若是管理不好的话,根本发不到百姓手里去。”

  “就连军费都会被层层克扣,更别说是百姓的奖励了。”

  吕昶颇为无奈道。

  “恩,老吕你说得有道理!”

  欧阳伦点点头,他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其实这个问题放眼历朝历代都存在,国家的掌权者想要为百姓做些好事,给百姓们一些好处,但这些好处中间隔着庞大的官僚机构,奖励发下去,经过层层的克扣,最后能有多少落到百姓手里,实在是难以控制,但绝对会比预设的要少很多,甚至是没有。

  即便是欧阳伦面对这个问题,也有些头大。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唐铎也开口道:“驸马爷,下官也觉得吕大人担忧得很有道理,咱们是想为百姓某些福利不假,可若是努力半天,好处福利都落到了那些贪官口袋里面,这不仅伤咱们的心,也是伤百姓的心,到时候百姓会骂娘的!”

  “据下官所知,在咱们大明朝堂内就那么一部份官员,他们就是喜欢截留朝廷给百姓的拨款,变着法的将这些本该用在百姓身上的钱挪作他用,手段及其高明,即便是抓到了,也没办法定贪污!”

  “有这些官员带头,其他官员会如何行事,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巨大的利益,能够做到不参与,就已经难能可贵!”

  说到这里,兵部尚书唐铎刻意停顿一下,见欧阳伦、吕昶都没有打断他的意思,当即继续说道:“另外现在正是征伐北元的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庆贺,但凡与蓝玉有些关系的官员,一个比一个神气....下官可是听说,这些官员可都私下聚了好多次了,等蓝玉回来之后还要大肆庆祝!”

  “想必这些官员行事只会更加大胆,这奖励发放到百姓、商人手里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话音落下,内阁衙门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虽然兵部尚书唐铎话里没有提及一句“淮西党”,但是无论欧阳伦还是吕昶都很清楚,兵部尚书唐铎说的就是淮西党!

  淮西党作为长期掌控朝堂的一大政治势力,盘根错节!

  而且淮西党的官员正是喜欢克扣挪用朝廷给百姓的钱,他们挪用得相当聪明,不会直接就将这些钱放入自己的口袋里面,而是以官府的名义用掉,比如修缮官府衙门、提高衙门官差福利,甚至是那这些钱去修路修桥....因为把钱直接给百姓是最不赚政绩的做法,提高衙门衙役福利能能笼络人心,修桥修路那就是活脱脱的政绩!

  没被曝光就就行做,即便是被曝光了,也不能说他贪墨!

  兵部尚书唐铎、礼部尚书吕昶都将目光落在欧阳伦身上,等待着欧阳伦的表态!

  欧阳伦自然是明白两名尚书的意思,当即开口道:“无需在意这些!”

  “朝廷有朝廷的制度,做事有做事的章法,谁要是坏了规矩,自然有大明律法办他,若是因为担心这事办不好,那就不去办...这本身也是一种贪污腐败!!”

  “不过既然你们提出这个问题,那咱们就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

  “这样...对于要嘉奖的百姓、商人,一律以刊登报纸的形式发出来,至于担心嘉奖的人太多,而没办法一次性的统计完,这事也简单,咱们有国家级报刊、有行省一级的报刊,有州府县一级的报刊,分区域全部刊登出来!上级监督下级!”

  “报刊监督官府!”

  “百姓拿着报刊发布的名单以及自身身份证明、卖粮捐粮单据直接到就近的银柜去兑换,钱...直接从户部划拨到银柜,绕开各级衙门!”

  “如此不就解决问题了么!”

  呵呵,咱弄了这么多的机构,为的就是解决像今天这种事情,这些都是工具,解决这些问题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听到欧阳伦的建议,兵部尚书唐铎、礼部尚书吕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驸马爷,这个办法也太棒了吧!”

  兵部尚书唐铎兴奋道:“百姓直接去银柜领取,银柜是单独的部门,不归地方衙门管,这些官员就是想要插手都做不到啊!”

  “欧阳首辅这办法,相当于是直接绕开了办事官员,他们能做就是全力配合!妙!妙啊!下官佩服!”吕昶也是连连称赞。

  “不光是如此,百姓若是在银柜开了户的,现场就可以把钱存在账户上,上面的钱随时可以领取!根本不用担心钱被别人拿走!”欧阳伦继续道:“从这点来看,完全可以理解为朝廷借助银柜这个平台,将钱直接发到百姓的手上,能敢贪?谁又能贪?”

  “即便是想贪,咱就让他贪不着!”

  欧阳伦也算是为官十多年了,对于大明的官场情况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虽说在朱元璋对于贪腐官员的强烈打击下,大明官员上不敢明着贪,但是暗中贪的官员不再少数。

  特别是在地方上,朝廷鞭长莫及,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贪污这种事情如何能够杜绝!

  毕竟人性如此。

  其实欧阳伦即便是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也不敢确保百姓就能够全额领取到朝廷赏赐的银两,正所谓钱财动人心,那些挪用百姓钱款习惯的官员又如何忍得住一大口肉从他们的嘴里给飞掉?

  必然会找个种办法来和百姓抢钱。

  不过欧阳伦却是一点不急,以前是百姓和朝廷之间隔着各级官府,各级官员掌控着中间所以朝廷和百姓的联系,朝廷是什么政策、是什么意思,只有官府进行传达。

  但是现在有报刊媒体了!

  将获得赏赐嘉奖的百姓商人名单刊登在报纸上面,为的就是将朝廷的意思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

  百姓自然清楚他们该得多少,如果这数对不上,自然会讨要说法,一个人缺钱或许是弄错的,但若是一群人都被弄错了,那么当地官府必然有猫腻!

  欧阳伦要的就是这一点!

  给百姓认亲现实的机会,也让百姓有发声的渠道!

  “老吕,对报刊的管理是划归在礼部衙门下面的,这次你可得亲自盯着这事,报刊媒体这边要做得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让百姓都知道他们积极参与这次的征伐北元的决定是正确的,是他们保卫了国家!”

  “多写几篇歌颂大明百姓的文章!”

  “对于将士咱们也不能忽视,这次是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这才打败了北元大军,他们是无可争议的主角,给将士的赏赐一定要足够!”

  “请首辅放心,这事就放在下官身上了!”

  吕昶听到欧阳伦这么一说,那也事立马应下任务。

  “兵部这边对于将士的功劳和奖励也要尽快拟定清楚,绝对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有功的将士!”

  “是,下官这就去办!”兵部尚书唐铎也是赶紧应下。

  “恩,那事就先商议到这里,你们都下去做事情吧!”

  欧阳伦点点头,接着伸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不行了,早上被太上皇、陛下叫去太乐宫,出来之后我都没回宗人府,就又来到这内阁衙门办差,忙得连口水都没有喝!”

  “我也是困得不行了!”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话,你们千万别客气,直接说就是!”

  “好了,那我就先走了!”

  “恭送驸马爷(首辅大人)!”兵部尚书唐铎和礼部尚书吕昶连忙行礼送行。

  .....

  天渐渐冷了下来。

  大明即将进入寒冷的冬季。

  也因为到了年尾,很多事情都到了总结整理的时候,各个衙门也是越发繁忙起来,很多事情都需要在年千就处理好,要不然那就是渎职!好不容易努力一整年,不能在这最后关头给搞砸了!

  各个衙门当中,又数户部的任务最重,而且其他部门也都盯着户部、

  一个是统计的各项数据,另外一个就是明年的预算!

  再加上大明在这年内,一个是开建了京平铁路,一个是征伐北元!

  这两个大事情让户部的统计汇总工作变得更为的繁琐。

首节 上一节 672/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