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137节
曾少卿对于第四师的实力,有很深的了解,通过前两次跟西域军交手,发现对方也不过如此。
比不上小樱花和罗刹人的战斗力,既然这样,自己还跟他们啰嗦什么?直接打过去就行。
对于曾少卿的想法,京营的那名师长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于是两个师,三万多人直接就朝着乌城冲了过去。
而盛增仁也没有想到对方胆子这么大,竟敢直接略过中间所有城市,直接来打自己的乌城。
所以,他准备不足,没有能够提前出城,就被曾少卿带人把他给堵在乌城了。
这个时候,盛增仁终于有一些害怕了,于是,他派人去跟曾少卿联络,希望双方停战,自己还是愿意继续替大夏驻守边疆。
曾少卿听到盛增仁的提议,顿时气笑了。
他觉得盛增仁有一些看不懂当前的形势,明明是自己占优,他怎么就提出这么荒唐的提议?
难道他真的觉得,自己背叛大夏之后,还能够安然无恙?
于是,曾少卿也不多说,直接让盛增仁派来联络的军官回去,顺便让他给盛增仁带个口信。
让他告诉盛增仁,他没有资格能够跟大夏讲条件,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就是无条件投降,是生是死就看王爷和皇帝的意思。
另外一条路就是负隅顽抗,等着他的第四师,击溃西域军之后,把他押解到京城。
这两条,盛增仁都不想选,于是,他一边命令自己的西域军死守乌城,一方面向京城的某位大人物求救。
随后,他觉得还不保险,又想城内的约翰国,罗刹国的商人商谈,希望两国能够提供帮助。
盛增仁表示,如果两国能够给他提供帮助,他在独立建国之后,愿意对两国全面开放市场。
换而言之就是,盛增仁表示,两国只要愿意帮他这一把,他愿意将整个西域都变成两国的殖民地。
面对盛增仁开出来的条件,约翰国驻印度总督表示兴趣缺缺。
这名总督也不傻,他自然知道约翰国跟大夏达成的贸易协定。
那可是躺着就能赚钱的买卖,自己为什么要去帮助一个明摆着就要被消灭的盛增仁?
同时,帮助了盛增仁,注定会得罪大夏。
现在整个西方诸国都把大夏当成财神爷,都想着能够从大夏手里,多赚一些钱。他没事吃饱了跑去得罪大夏?
总督确信,只要自己真的得罪了大夏,那么约翰国内的那些资本,一定会想办法把自己送上绞刑架。
所以,约翰帝国驻印总督,非常果决的拒绝了盛增仁的提议。
同时,他还下令约翰国的军队,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一个西域军的人,跑到自己的地盘上。
而罗刹国那边,也差不多。毕竟他们也才从大夏手里赚了一笔钱,以后每年还能赚上一笔。
再加上,有了钱之后,现在尼古拉已经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想要尽快平定国内的叛乱。
他现在哪有精力去管盛增仁的死活?
所以,在得到尼古拉二世的明确回复之后,罗刹帝国高加索地区的总督,同样拒绝出兵干预。
面对两国明确的拒绝,盛增仁有一些绝望了,他把最后的希望,都放在了京城内的那位大人物。
可是,那名大人物根本就没有回复他,他发过去的信息就仿佛是石沉大海。
这个时候,盛增仁也才确定了,自己同样的被那位大人物给放弃了。
而且,对方连信息都不回,就摆明了是不想跟他再有任何联系。
感觉自己被抛弃的盛增仁,这一次真的是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绝望。
而人一般在绝望的时候,要么爆发一下,来个绝地反弹,要么就是彻底躺平。
盛增仁就是属于第二种。他选择彻底躺平。
盛增仁一边下令乌城内的守军,坚决抵抗,声称援兵即将到来,大家再坚持坚持,另一边他就是躲在自己的官邸享受。
在他看来,自己这一次战败之后,说不定连小命都要丢了,既然如此,那还不趁着最后的时光,享受一把?
他在下达坚守的命令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把所有的军务都交给了自己的副手。
既然盛增仁都这种摆烂,他的副手又怎么可能尽心尽力?
也就在曾少卿围困乌城的第三天,盛增仁的副手就选择投降。
而这个时候,盛增仁还在醉酒状态,曾少卿成功活抓了盛增仁。
自此,从出兵到活捉盛增仁,第四师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随着盛增仁被抓,也同样宣告,大夏境内,明面上的反叛力量被全部消灭。
但是,至于暗处的…
第223章 罗琛的想法
大夏帝国,京城。
太子太保罗琛府邸。
罗琛坐在一间书房当中,把玩着自己手里的玉扳指。
他已经在这里坐了一整天了,而他身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张电文。
而电文的内容就是盛增仁发给他,希望罗琛能够救他一命的电文。
没错,其实盛增仁是罗琛的一条狗,只是这条狗这几年有一些不听话。
所以,这些年,罗琛才跟盛增仁断了联系。
当他再一次看到盛增仁,想要继续投靠自己,但代价是让自己救他一命的时候。
罗琛其实也有犹豫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不救。
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盛增仁曾经选择过叛国,所以他不想救。
罗琛其实也是一个热爱大夏的人,但是他又跟林逸相互看不上眼。
怎么说呢,罗琛其实是一个文人至上的人,在他的理念当中,武人只是一群莽夫,只会把大夏弄得更混乱。
想要让大夏变得富强,还是得看他们这些读书人。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几十年的官宦生涯,让他在打下的朝堂之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大量的读书人,都投靠在了他的麾下,甚至将皇帝有的时候,有要对他退避三舍。
在罗琛掌控朝堂之后,他也开始试着改变这个古老的帝国。
新建学堂,鼓励贸易,与他国签订合约。
有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大夏稳定,他甚至主张可以让利给西方列强。
因为,他知道,大夏想要变强,就只能学习西方的科技,让大夏融入到西方世界。
但是,西方世界似乎并不愿意接纳大夏,每一次都是大夏退一步,西方各国就进一步。
其实,在多次被西方诸国出兵干预之后,罗琛也意识到,大夏需要一些武力。
于是,他才缓和跟武人的冲突,甚至接纳一些武人加入到文官阵营。
这其中就包括盛增仁。
而,他的这种接纳,其实更像是利用。
在他的意识里面,大夏必须是以文治国,而不是以武治国,想要建立西方那种军政府是更加不可能的。
所以,罗琛就又开始了一边拉拢军方,一边又打击军方的矛盾形态。
他拉拢的,都是选择听从他指挥的人,而且他们在己方阵营,地位很低。
而打压的则是那些不愿意听从他安排的。
所以,盛增仁背叛他,他不生气,因为他早就知道盛增仁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他们军人的话来说,如果盛增仁是个有骨气的人,会选择投靠自己?
既然无所谓了,那也就不存在生不生气了。
盛增仁想要重新加入,也没有问题,毕竟在罗琛看来,盛增仁手里有兵,又是驻守西域,还是有价值的。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盛增仁在背叛自己之后,又选择背叛大夏,这才是让他不能容忍的。
哪怕盛增仁是在他和军方之间反复横跳,他都可以救对方一命。
而现在,呵呵。
不过,现在罗琛思考的并不是盛增仁,因为在他看来,盛增仁就是个死人了。
他现在想的是林逸。
这个最近一两年才冒出来的睿亲王,似乎羽翼已丰。
他承认自己,以前看林逸的时候,有一些看走眼了。
原本他以为林逸只是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可是这两年他搞新军,搞得有声有色。
先是击败约翰和高卢的联军,后来又是收复咯关外,还重新夺回高丽,琉球,甚至还在樱花国的身上,狠狠来了一刀。
作为大夏人,他对于林逸很满意,因为林逸替大夏挣了一口气,但是作为军机大臣,太子太师,他又对于林逸很忌惮。
第一点,是因为林逸的实力越来越强,军方都有了隐隐约约想要投靠林逸的想法了。
如果,林逸真的充当了军方的代言人,那么大夏现在这么好的局面,就有可能会因此而丢失。
毕竟内斗消耗的可是大夏自己。
第二点,他担心林逸会架空整个大夏,建立一个军政府,一个只知道征伐的军政府。
如果说那样,大夏的结局一定不会太好。
而第三点,就是他担心林逸有可能会教坏太子赵熥。
赵熥可是罗琛从小培养,以后继承大夏的人物,怎么能够让他跟林逸走的太近,染上一些坏毛病。
其实,说白了,罗琛想要的是指额能够听从他的大夏,而不是一个由武人说了算的大夏。
别看大夏现在节节胜利,岛外罗琛看来,现在大夏已经在了一个危险的处境。
搞不好大夏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