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334节
不要说,为什么前线的军队,不反过来进攻圣彼得堡,夺回主动?
一句话,没有补给,而且对面的罗刹帝国军队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只要他们敢退,那么罗刹帝国的军队就敢冲过来。
再加上士兵们都在忧心后方的家人,不敢随意进攻。所以,他们这些军官根本就没有选择,只能选择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
布派的领袖知道,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稳定布派这个基本盘,不能让布派这个盘崩了。
于是布派的领袖只能同意那些军官保留自己的财产,然后交出军权。
对于布派领导人的提议,那些军官们没有选择,只能同意。
于是,在1919年的1月20日,布派彻底接管了前线几百万大军的指挥权。
这个时候,尼古拉也知道,面对一个新对手,还是一个拥有广大底层百姓支持的对手,即便对方军队是最混乱的时候,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去触碰一个新生国家,那么即便自己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对方。
最大的可能就是罗刹帝国维持住目前的局势。
而一旦时间拖得越久,就对尼古拉来说,就越不利。
于是,尼古拉只能向布派请求停战。
第 543章 尘埃落定
现在的尼古拉已经年过半百,他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
由于战争的原因,导致国土丢失,让原本脾气不好的尼古拉二世,变得更加的狂躁。进而开始酗酒。
毫无节制的酗酒,最后就导致了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血脂,高血压,酒精肝,外加一点点的尿毒症。
于是乎,这位原本该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沙皇的尼古拉二世病倒了。
再加上现在的罗刹帝国风雨飘摇,物资匮乏严重,也没有实力再继续打下去了。
所以,尼古拉二世让自己的丞相与布派签订了停战条约。
随着外部威胁的消失,罗刹帝国和布派共和国开始准备恢复一下生产情况。
罗刹帝国由于现在属于是大夏帝国北方屏障,受到大夏帝国的保护条约影响,大夏帝国在战后对罗刹帝国进行了援助。
这就让已经快要崩塌的罗刹帝国稍微稳住了局面。但是西伯利亚这块地,基础设施实在是太过于薄弱,所以,罗刹帝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反观布派共和国这边,虽然由于当权阶级与西方各国不一样。一个代表着工人,农民这样的底层阶级,另外一方则是资本阶级。所以西方各国其实对于这个新出现的布派共和国并不待见,甚至还有一些敌视。
所以,指望欧洲各国给予援助,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布派共和国所占领的地区,是原本罗刹帝国的核心区域,也是他的工业区,所以在这里,想要恢复生产其实还很容易的。
现在布派共和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农民没有土地,收到上层压迫严重。
于是布派共和国在外部没有战争,内部初步掌握军队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清洗。
而清洗这把大刀,第一刀就砍向了军队。
布派共和国上层首领很清楚,他下面要做的事是什么,如果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来支撑自己的改革,那么布派共和国这个新生的国家,就很有可能覆灭在反抗的浪潮中。
布派上层首领并不希望自己这个国家,会出现开倒车的情况,所以他需要掌控绝对的控制权。
改革的事,具体怎么操作的,林逸并不知道,他只知道,整整半年的时间,布派共和国就有上百万人被审判处死,或者是被流放。
可以说,这半年,整个布派共和国的军队体系,基本上都是人人自危,生怕第二天,就有一队宪兵,冲进自家的大门,然后直接把他们带走。
但是,这半年的清洗,也可以说是效果显著。因为通过这半年的清洗,两百多万布派共和国军队,对布派共和国领导人保证了绝对的忠诚。
而在保证军队的忠诚之后,布派共和国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的大资本,大地主。
于是,大刀再一次举起,这一次又是杀得人头滚滚。
大量的资本阶层遭到了审判,然后直接处死。
工厂被收归国有,土地也被收回到国家手里,他们只给了这些大资本和地主两个选择,要么交出他们的财产,要么就是审判,处死,没收一条龙。
在腹地的大资本没有逃出去的可能,而那些身处边境地区的大资本和地主则是想尽办法想要逃出这个国家。
对此,布派共和国直接派兵驻扎在边境,只要遇上带着资产想要逃走的,直接开枪击毙对方。
这样看来,布派共和国的做法是不是很粗鲁,很不讲道理?
但事实确是,通过这些手段,布派共和国国库变得富裕了。底层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而这,就进一步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支持。让底层百姓看到了希望。
于是,布派共和国的凝聚力,竟然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强大。
而拥有了高昂凝聚力的布派共和国,又有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周围国家的敌视。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布派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但是他偏偏依靠着自身的改制,变得强大起来。
相比较罗刹帝国来说,布派共和国明显拥有更好的社会风气和积极性。百姓们为了布派共和国,开始努力工作,人们的脸上也拥有了笑容。
而相比较周围的国家,还在想着办法恢复国力来说,布派共和国这个成立最晚的新生国家,却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不过,布派共和国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周围国家对他们的仇视。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布派共和国代表着底层百姓,而周围的国家却代表着大资本,大地主这样的上层。所以双方本来就是天生对立。
可这个时间段,怎么说呢,就是布派共和国选择的时间非常好。
周围的国家刚结束一战没多久,还在努力恢复当中,国民反战情绪很高。所以即便周围的国家再怎么敌视布派共和国,也没有选择动武。
不能选择动武,那么他们就只能想办法去制约布派共和国,不让他们的势力往自己国内蔓延。
于是,包括汉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内的国家,纷纷开始暗中支持布派共和国国内那些上层阶级。
大夏也决定加大对罗刹帝国的支持力度,希望他们能够将布派共和国的影响力,控制在乌拉尔山一带。
在这样的情况下,布派共和国内部,再一次变得不稳定。
一些大资本阶级,在得到国外资本的支持之后,开始用金钱去腐化,拉拢布派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可是这些军队都是被清洗过的,士兵们也都是贫苦出身,这就导致拉拢策略收效甚微。
在经历了一年的动荡之后,布派共和国终于全面清理完毕,真正意义上掌控了整个国家。
而做完这一切之后,布派共和国才算是安分了下来,不再清洗。这让布派共和国周围的国家松了一口气。也减小了对布派国内的反抗力量的支持。
从1911年开始,一直到1920年9月,东欧这块土地,才算是真正的迎来了和平。
但这种和平的代价,却是2000多万人的死伤和原本雄踞亚欧大陆的罗刹帝国分裂成为布派共和国和罗刹帝国为代价。
这种代价,不可谓不大。简直可以说是让人胆寒的那种。
第544 章 想要出逃的小泉次郎
其实,在布派共和国进行内部清洗的时候,大夏是有机会阻止,并将布派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是出于对那个国家的热忱,林逸觉得还是应该让他出现才是最好的。
毕竟,他本就向往那个国度,但是奈何他现在所处的环境,必然是需要跟他站在对立面的。
可即便是这样,林逸觉得还是应该让她出现,并让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能会有人说,明知道那个国度很危险,很有感染力,为什么还要让它出现?
难道就不怕对方的思想,传递到大夏?给大夏带来困扰吗?
说实在的,临沂还真的不怕。
至于原因嘛,还是因为帝国现在所处的环境,跟原本历史上的不一样。
在原历史时空,当时的大夏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架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在那个环境之下,出现这种思想很正常。
可是现在的大夏呢?对外是世界列强之一,还是最强的那一波,暂时没有外敌的压力,对内,百姓富足,社会阶级矛盾小。
通过商税,减免农税等政策,林逸已经将国内的贫富矛盾缩小到最小化。即便是最贫困的家庭,也由国家进行补助。
可以说,在现在的大夏境内,因为贫穷,饥饿而死人,简直是一个天大的新闻。
而大夏底层百姓又是属于那种,你只要给条活路,百姓就不会选择造反的民族。所以,林逸不觉得现在的大夏,还有滋生那种思想的土壤。
既然连土壤都没有,就不存在说,会有那样的思想,让大夏变红。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有了那种思想,也只是大夏众多思想派系中的一员,不太可能将整个王朝推翻。
既然如此,林逸还要去限制对方干什么?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方的思想,并不是说从布派共和国出现之后才有的,这种思想早就出现了,只是布派共和国是以这种思想成立的第一个国家。
以前都没有出事,现在就能出事了?
别说什么布派共和国会以武力输出他们的思想,比武力,现在的布派共和国还远不是大夏的对手。
毕竟,无论怎么讲,大夏还是远东的霸主,是世界级列强之一,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粮食产量都稳居世界前三的存在。
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会担心对方武力输出?
在看到东欧地区尘埃落定,林逸就把目光投向了已经打了两年多的樱扶战争。
之前就说过了,樱花国采用偷袭的办法,将四国岛夺了下来。而后因为不明大夏的态度,于是放缓了进攻,两国隔着丰予海峡对峙。
而在这个时候,米利坚联系上樱花国,暗中表示愿意支持樱花国收复故土,完成统一的想法。
樱花国这边,由于自己国内资源匮乏,大夏又经常卡它的脖子,所以早就有了依靠另外一个列强,壮大自己的想法。
现在米利坚主动找上门,樱花国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米利坚开出来的条件,也不算过分。
只是需要樱花国开放国内市场,准许米利坚商人在樱花国内投资建厂。
同时也要保护米利坚商人在东亚地区的利益。
而米利坚可以为樱花国提供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和粮食。
这对于已经一穷二白的樱花国来说,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于是,在大正天蝗首肯之下,寺内征一代表樱花国与米利坚暗中签订了条约。
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份条约的内容,在三天后已经放在了林逸的书桌上。
为了让樱花国膨胀一下,林逸直接让方孝无视了这份条约,只是让隐藏在樱花国的特工,密切关注米利坚每次运过来的物资数量。
在林逸故意放水的情况下,米利坚开始往樱花国运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