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408节
约翰帝国也不在乎那一点损失,他们要的是,约翰帝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出应对汉斯帝国强大空军的办法。
进而加强国民对于国会的支持度。
换一句话说,就是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可以应对汉斯帝国的空军的武器,以免国民对于国会失去信心,进而开始反战。
只要这些临时改装出来的战舰,能够支撑到他们把新式战舰建造出来,也就可以了。
第661章 斯特拉斯堡中心要塞
就在约翰帝国还在商议如何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国民丧失信心,进而开始准备依靠商船改造航空母舰的时候。
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的的大军已经开始朝着莱茵兰共和国的边境开始集结。
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各派出了30个师的大军,准备从东西两个防线开始进攻。
不过很明显,这些财团的嗅觉非常的灵敏。
他们在开战前,就已经开始秘密转移全国的物资,并且搬运到了蒂永维尔要塞当中。而在汉斯帝国进攻丹麦王国的时候,
这些财团就知道,战争已经打响。
于是莱茵兰共和国发布紧急命令,要求全体国民在三天内,全部搬迁到蒂永维尔要塞之中。
这就导致,高卢和汉斯帝国的军队在边境集结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同样的,他们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个莱茵兰的军人。
对于莱茵兰共和国的动作,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早已经知晓。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意。
在他们看来,莱茵兰共和国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
他们被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夹在中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逃走。
即便是躲进蒂永维尔要塞,又能如何?那不过是坚固一点的乌龟壳而已。
负责前线指挥的将领,是费舍尔家族的现任当家人,也是汉斯帝国的陆军上将,曼弗雷·路德维希·冯·费舍尔。(还有没有人记得他?)
曼弗雷知道,帝国为了能够攻破蒂永维尔要塞,动用了12门列车炮,还有两个空中师。
如此强大的火力,曼弗雷不相信蒂永维尔要塞能够扛得住。
很快,在1931年1月1日的时候,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最高统帅部,同时给双方的军队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朝着蒂永维尔要塞进攻。
此次攻势,被定名为“新年攻势”。
接到统帅部的命令来,曼弗雷下令,以帝国第三装甲师为全军先导开进莱茵兰共和国境内。
同时,保加利亚国民第一师,汉斯帝国国防军第107师,奥地利高地步兵师成品字形往前推进。
然后在北线,曼弗雷命令右翼军团10个师,从亚琛地区,进攻卢森堡境内,朝着蒂永维尔要塞进攻。
而在南线,由于地理问题,所以曼弗雷打算配合高卢帝国先拿下莱茵兰共和国的南部地区。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蒂永维尔要塞的情况。
之前说过,蒂永维尔要塞,其实是依托原来的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之间国境线构建的。
而主要塞是在整条防线的北段,靠近卢森堡地区。这就导致,在南部地区有大片地区。
再往南,靠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区。莱茵兰共和国以米卢斯为中心,打造了南部的防御要塞。
注意,这里说的是以米卢斯为主,并不是说只有米卢斯一个城市。
米卢斯要塞群包括米卢斯城,巴特贝灵根和沙尔丝塔特。以这三个城市为中心点,构建了一个三间防线。
同时,这三座要塞,东面是汉斯帝国,西面是高卢帝国,而他们的南面则是瑞士。这三座要塞,被莱茵河从中间贯通。
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河流防线。
正常来说,以这三个城市构建的防御要塞,再加上有莱茵河阻挡,无论是汉斯帝国还是高卢帝国想要进攻,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可是现在,却是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这就导致莱茵兰防守的压力有点大。
而在莱茵兰共和国中部地区,也有一个防御要塞,那就是斯特拉斯堡中心要塞群。
斯特拉斯堡作为莱茵兰共和国建国后的首府,在莱茵兰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加强防御。
他是整条蒂永维尔要塞最早开始建立的一段,也是整条要塞的核心区域。
其实按照西方命名规则来说,这条要塞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斯特拉斯堡要塞,而不是蒂永维尔要塞。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该地区的防御是有多么的严密。
只不过,后来建造的时候,蒂永维尔要塞,成为了规模最大,可容纳人口最多的要塞群,所以才将整条要塞命名为蒂永维尔要塞。
按照帝国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北线的蒂永维尔要塞将交给汉斯帝国全权负责。而南线的米卢斯城则交给高卢帝国。
两边都是十三个师的规模,就可以完全围困住这两处的要塞。
至于中间的特拉斯堡要塞,则需要动用34个师的兵力,外加10门列车炮。
还是那句话,别看斯特拉斯堡要塞,并不像北线或者南线那种,采用的是要塞群。只是一个单独的要塞堡垒。
但是这里的防御丝毫不弱于其他两处。
整个城市的地下,都被掏空,成为了一座要命的战场。
曼弗雷在安排好部队进攻蒂永维尔要塞之后,就带着汉斯帝国的主力开始朝着斯特拉斯堡要塞前进。
当曼弗雷带着汉斯帝国的大军,抵达斯特拉斯堡外围的时候,他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住了。
只见以斯特拉斯堡为中心点,这些YT人将方圆十公里的地区,全部变成了暗堡群。
这些暗堡,一个个都是属于半埋在底下,只露出堡垒顶部大概半米的样子。
而且顶部都是采用的混凝土建造的,其厚度,曼弗雷目测足有一米。
而且暗堡与暗堡之间,每一座都有数道铁丝网阻拦。
甚至曼弗雷还怀疑,这地下还埋满了地雷。
曼弗雷透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这些堡垒还不是统一的标准。其中有一些堡垒,明显要比旁边的堡垒大上一圈。
曼弗雷猜测,那些大一些的堡垒里面,是一些重武器,例如小口径火炮之类的。
看到这样的场景,曼弗雷头皮都有一些发麻。
这样的防御,如果采用强攻,那得有多少人,得死在这里?
但是统帅部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他尽快发起进攻。曼弗雷也只能咬了咬牙,准备先去试探一波再说。
于是,在曼弗雷的命令下,汉斯帝国西部兵团17个师,将全军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对着斯特拉斯堡外围东岸防御阵地展开了炮击。
莱茵河对岸的高卢军团,见汉斯帝国已经对斯特拉斯堡发动了进攻,他们也不甘示弱,对着斯特拉斯堡要塞西岸的阵地发动了攻击。
第662章 邀请大夏舰队访问
高卢帝国和汉斯帝国集中所有的火炮,对着思特拉斯被外围阵地,展开了猛烈的炮火攻击。
炮弹如同雨点一样砸向斯特拉斯堡外围阵地。
可是由于这些暗堡建的非常低,几乎与地面平行,只比地面高出了半米左右的样子。
所以火炮对于这些暗堡的威胁并不大。
这一次的火炮攻击足足持续了半天的时间,打剩下的炮弹壳堆积在一旁,已经形成了一座小山。
看着整个外围阵地,像是被犁了一遍,整个外围阵地到处弥漫着硝烟。
曼弗雷派出三个步兵团试探着进攻看看。
结果这三个步兵团的士兵,刚刚走到最外面的那层防御圈的时候,就遭到了要塞外围暗堡的猛烈攻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暗堡之中,几乎每一个暗堡里面,都架设了一把机枪在不停的扫射。
打的那些进攻的汉斯帝国士兵,根本抬不起头。
在丢下上千具尸体之后,这些试探士兵们,只能无奈的选择撤退。
虽然曼弗雷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当实际情况摆在他前面的时候,他依旧惊心不已。
最后,在跟统帅部商议过后,曼弗雷只能改变策略,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慢慢拔出这些暗堡。
话分两头,就在欧洲那边已经战火四起的时候,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依旧还算是克制。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东亚地区的和平,已经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了。
自从大夏帝国召开东亚军事会议,组建了华盟,却把樱花国排除在外之后。
樱花国全体上下也都知道了战争不可避免。
同时,樱花国与米利坚,约翰帝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差不多都算是摆在了台面上。
1930年11月,樱花国和米利坚签订《双方友好条例》。
1930年12月,两国再次签订《米樱安保条例》。
在这两份条例中,如果说友好条例大家还算是遮遮掩掩。那么米樱安保条例则是一份赤裸裸的军事条约。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樱花国自从上次战败后,并没有沦为大夏的藩属,所以樱花国其实是有独立与他国签订条约的权利的。
这一点,也不知道是当时大夏忘记了,还是大夏故意为之。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米利坚和樱花国签订了一份不是军事条约的条约。
然后米利坚就觉得自己硬气了,开始大规模武装自己的军队。
在米利坚的帮助下,樱花国联合舰队恢复了实力,拥有8艘战列舰,17艘巡洋舰和其他大小战舰30余艘。
一跃成为了整个亚洲排名第二的海军强国。
而从1930年12月25号,欧洲战场开打之后,樱花国却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
说鉴于欧洲那边不稳定的局势,避免欧洲战争波及到亚洲,樱花国愿意与大夏召开一次高级别的对话。
邀请大夏帝国能够派出高级别官员到樱花国召开一次安全防务方面的军事会议,以避免两国之间,有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
同时,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樱花国愿意与大夏帝国一起,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亚洲秩序。
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沟通和交流,樱花国诚恳的邀请大夏帝国联合舰队与樱花国联合舰队一同进行一场军事演习和军事访问。
这句话,翻译过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樱花国觉得欧洲打起来了,他不想跟大夏为敌。
所以,两国高层之间直接展开高级别对话,划分两国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