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第10节
因为南京靠南,气候较暖,又加上周边水利条件充足,所以产量较之中原腹地,或者以北地区都要高上一些。
像河北等地,每亩地产量都在两百大几十斤,不到三百斤,产量低一些的也就将将两百斤左右。
而应天周边,或者再靠南一些,不说水稻,单论麦子,一亩地普遍要比北方高出个十几二十斤左右,能到三百斤出头。
而曹玮这十年
择优培育进行下来,那三亩地的产量还要再稍微高上那么一点。
能比正常产量高出起四五十斤左右,一亩地产量好的时候,能产粮食三百五、六十斤。
这多出来的四五十斤麦子,看起来实在是不多,单分出来也就是一小堆。
何况曹玮是现代人,他可是知道后世的高产粮食是怎样的。
一亩地小麦,稀松平常就能产个七八百斤,近千斤。
若是一些培育出来的高产种子,一亩地甚至能接近两千斤!
这样一对比,曹玮此时那三亩田地,每亩多出来的四五十斤实在不够看。
十年的时间,换来一亩地多出五十斤。
曹玮不知道自己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这五十斤得成果,如果让朱元璋得知,指不定会震惊成什么样子。
一亩地多产五十斤,那如果大明全国的土地,每亩产量都多上五十斤呢?
岂不是全国的粮食产量,整体提高了将近两成?!
曹玮此时并没有想那么多,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巡查完田里的麦子,便哼着小曲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曹英已经在焦急的等待。
今天是太子朱标于东陵下葬的日子。
除了皇室人员和朝中百官,应天府的百姓也可以自行前去追悼。
曹英自然是要去的。
那是他的生父!
曹玮虽然对这类事无感,但好歹是大明的太子下葬,他作为大明的一个平头老百姓去追悼一下也是应该的。
二人把房门锁好,并肩朝着东陵行去。
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百姓,也在朝着和他们相同的方向前进。
越到东陵附近,人就越发多了起来。
曹玮父子依靠着自己身体素质过硬,一路过关斩将的硬挤到了前方。
此时他们距离东陵场中央的百官们大概有一里的距离,看的很不真切。
百姓们是不允许靠的太近的。
所有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
忽然,一阵哀乐被奏响,声音响彻了整个现场,一股悲伤的气氛在疯狂的弥漫。
曹玮注意到,自己的儿子曹英,在哀乐响起的一瞬间,身子轻微一颤,就红了眼睛。
曹英的性格他是知道的,多愁善感也不是坏事,在这种氛围下,就连他都有些心头堵闷。
他抬手拍了拍曹英的肩膀。
曹英扭过头,用红着的眼睛望了他一眼,点点头,示意自己无碍。
此时,送葬队伍终于在东陵的主干道尽头出现。
朱元璋孤身一人,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虽然身形略显佝偻,但步伐坚定!
那般模样,就好像是在为他的嫡长子引路一般。
曹玮虽然由于距离较远,看不清朱元璋的面容,但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感慨。
大明的这位开国洪武皇帝,他的一生实在是不容易……
太子下葬,规模自然是宏大非常的。
直到朱元璋一路引着仪仗队前头到了东陵宫殿的门口,主干道上还看不见仪仗队的尾巴。
仪仗队的所有人员,皆身着素衣,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白色的长龙,平添几分萧瑟之气。
在东陵的宫殿门口,似乎有人在大声朗读着什么。
应该是悼文。
距离较远的百姓们自然是听不到耳中的。
百官分为两列,立在两侧,低头肃穆。
朱元璋站在他们中央,听着耳边的悼文,看着眼前的棺椁,心中不由得悲凉。
他抬起头向四周的百姓人群扫视,想要找寻某个身影。
但百姓们被隔的远远的,他又哪里能找得到?
悼文颂念结束,
朱元璋疲惫的挥了挥手,太子朱标的棺椁便在他的眼前被送往东陵深处……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
期间曹英一直在悄悄抹着眼泪。
葬礼一结束,曹玮便赶紧带着曹英离开。
再这么下去,曹英非把身子哭坏不可!
傻孩子,参加个追悼会就哭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亲爹死了呢。
第11章 天才之想
御书房。
朱元璋回到皇宫之后,也没有心情再进行朝会,而是将一堆奏疏挨个批阅了一遍。
作为大明的皇帝,朱元璋是足够尽职尽责的。
然而到了自己这边,却好像连用来伤感的时间都不够,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
处理完奏疏之后,他就那么靠在宽厚的椅背上闭目养神。
半刻钟后,他缓缓直起了身子,招了招手。
待太监总管到了近前,他沉声吩咐道:
“去,让人把严震直给咱叫过来。”
“诺!”
太监总管矮了矮身子,应了一声,快步到御书房外,对着一名小太监低声说了一句,而后复又回到朱元璋身侧站定。
很快,
门外便传来了工部尚书求见的声音。
“让他进来。”
朱元璋苍老的声音却听起来中气十足。
接着,一道身影拱着手走了进来,身着绯袍,袍上绣有孔雀图案,头上一顶短翅乌纱帽。
“微臣见过陛下。”严震直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朱元璋摆摆手:“免了。”
严震直这才挺直了身子,又开口问道:
“不知陛下此时召微臣见过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听完,却忽然扯了扯嘴角,面孔上的皱纹跟着被牵动。
此事说出来像个玩笑一般,但他又实在是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实现。
略一思索之后,朱元璋开口问向严震直。
“严爱卿,你可曾放过孔明灯?”
严震直听到这话之后,心中一顿,心思电转之间,就开始回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事。
他眼前的这位洪武大帝是何等人呐?
无论开国前后,那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人!
前几年还杀的朝堂上人头滚滚,人人自危!
此时却笑着问他有没有放过孔明灯?
孔明灯他自然是放过的,可他不信朱元璋这句话的含义就只是如此简单。
自从洪武二十四年,前任工部尚书秦逵致仕,他接替了工部尚书的职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朱元璋也曾对他交口称赞。
为何今日在给太子下葬之后,会突然找到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难道是他在东陵表现的不够庄严肃穆?脸上的表情不够痛心?
朱元璋要找个借口给自己穿穿小鞋?
有一说一,朱元璋对自己的后代好,对百姓好,可就是对手下的一堆官员不太好。
严震直会这么想,属于是条件反射了。
心思急转间,朱元璋的问题自然也是不能不回答的。
“回陛下,每逢元宵佳节,世人都会放孔明灯来祈福许愿,微臣也不能免俗,自然是放过那么几盏。”
“嗯……”朱元璋点点头,“你身为工部尚书,对于匠人们造的这些玩意儿应当比较了解。”
严震直终于察觉到朱元璋对他并无恶意,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再次一拱手,回答道:
“工部掌管天下营造之
上一篇:面向古代的直播
下一篇:我霍去病,大破匈奴,被周姐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