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第59节

  今天曹玮改善了伙食,弄了十几只烧鸡过来犒劳这些忙碌了数天的匠人们,不多,但足够让众人都吃上口油腥。

  大明的第一辆小火车制造完成了……

  严震直啃着个鸡腿走了过来。

  这些天严震直也出了不少力,时不时的就会过来帮忙,今天下午再次过来,就是为了看看火车能不能如期完工。

  集众人之力,经过最后半天的调试,小火车已经能顺着枕木轨道跑了。

  “想清楚了吗,这功劳真要分给我一半?”严震直在捧着大碗大口吃饭的曹玮身边蹲下,问道。

  “之前不是早就和你说了吗?”曹玮奇怪的瞥了他一眼,“这次你也不少出力,放心,我不是那等过河拆桥之人。”

  严震直咧开嘴笑了。

  曹玮得性子太难捉摸,听他再次亲口确认,他这心里更踏实一些。

  以严震直的眼光来看,曹玮这次造的火车可以说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他能参与在火车的制造之中,并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很重要!

  严震直甚至觉得凭借参与制造火车,足够他在青史中留名!

  他是个文臣,青史留名什么的,那可是毕生追求啊!

  现在,机会就摆在了他的眼前!

  只要等明日在朱元璋的寿辰上,汇报出火车制造成功即可。

  三两口将手中的鸡腿啃个干净,严震直又问道:

  “之前你说拿了陛下两盏琉璃杯,那又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从没见过?”

  曹玮放下碗,从怀中掏出一个古怪模样的东西递给严震直,“呐,弄好了,就是这个。”

  严震直拿在手中反复打量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见两个透明的琉璃片被一圈铁线缠绕,后方还伸出两个长长的棍子。

  “曹小兄弟,这是啥?”

  曹玮终于将一碗稀的稠的塞进肚中,打了个饱嗝。

  “这叫眼镜,也叫老花镜,能让年老之人看东西看的更清楚。”

  “两个价值连城的琉璃杯,伱就弄了个这玩意儿?”严震直顿时皱起眉,颇有些无奈。

  其实眼镜这个东西,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有了记载。

  但因为其制造工艺不够,制作原理不够正确,所谓的眼镜就是两个形状怪异的水晶片而已,戴上也并不能让人看的有多清楚,时间久了还会让人头晕,实乃鸡肋之物。

  直到明末有一个名叫孙云球的人出现,致力研究光学理论,才逐渐完善了眼镜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至于在此之前的眼镜……实在是作用不大,自然也不

  会广为流传,就连严震直都只是听说过,却没见过。

  这也是为什么严震直听到曹玮将两个琉璃杯做成了眼镜,会感到如此震惊。

  曹玮嘿嘿笑道:“老严稍安勿躁,我这眼镜跟一般的眼镜可不一样,绝对让陛下满意。”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曹玮心里也没底。

  眼镜这个东西,无论是老花镜还是近视镜,都是有度数的。

  要配制不同度数的镜片,就要有大量的琉璃才行。

  而曹玮只有两只琉璃盏,只能做出一副老花镜,不可能兼顾所有的老花眼。

  为了最大限度的让这副老花镜足够实用,曹玮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他在正坎村中找了十多名老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老花眼,一边打磨琉璃镜片,一边找这些老者试用,直到多数人都说戴上能看的更清楚了,曹玮也就不再继续打磨了。

  曹玮找了十几个老花眼来做实验,朱元璋的老花眼总不能如此与众不同吧?

  “你……唉!”严震直无奈的叹口气。

  事情都到这地步了,他说什么也没用,只希望曹玮说的是真的吧。

  严震直将眼镜递了回来,曹玮却摆摆手。

  “陛下的寿辰我不能到场,你便代我将这眼镜献给陛下吧。”

  严震直想了想,是这个道理。

  况且琉璃杯是曹玮问朱元璋要的,朱元璋肯定清楚眼镜是出自谁之手,也不存在冒抢功劳这一说。

  “行,我便替你献上去。”严震直将老花镜揣进怀中,妥帖的放好。

  随后,严震直站起身。

  “那我便先回去了,明日可是要起大早的。”

  曹玮朝他拱了拱手……

  出了制造坊的门,严震直才想起来,不抢功劳归不抢功劳,但万一这老花镜让朱元璋不开心,到时自己不是替曹玮背了锅?

  摇了摇头,严震直继续往回走,没回头。

  曹玮愿意把制造火车的功劳分他一半,已经是很讲道义了,这点小事……也就无所谓了。

  朱元璋就算看不上这老花镜,最多也就骂两句……

  天边最后一抹红色消失,匠人们开始回到住宿的屋子里休息。

  曹玮也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没过一会儿,有人来敲门。

  曹玮打开门,外面站着的是宋平,他的手里拿着几张纸,上面写满了字迹。

  自从曹玮给了宋平那个编书的任务之后,宋平就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疲惫。

  白天宋平跟着大家伙忙活,到了歇息的时候,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开始编书,热情高涨的可怕!

  曹玮让他不用那么急,等朱元璋的寿辰过去之后,有了足够的时间再弄。

  然而宋平却说自己忍不住,规劝了几次之后,曹玮也就由他了。

  看来老宋家对编书一事还真有些讲究,有远超常人的精力和天赋!

  “大人,这是今日我编写出来的养蚕要术总结,请您过目。”

  曹玮哪里懂得养蚕之法,只能从头到尾顺着捋,再在看的不明白的时候询问宋平,正好也让宋平查漏补缺。

  宋平也很喜欢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乐此不疲。

  此时两人都没有意识到,

  他们现在做的这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终有一天会为大明掀起一股狂风浪潮……

第70章 寿宴

  一夜无话。

  当第二天的朝阳从东方露出头来的时候,整个皇宫城都已经在忙碌了。

  在奉天主殿内,礼部侍郎仁亨泰正指挥着一众下属,操持着各种东西的摆放。

  自从洪武二十三年,上一任礼部尚书李原名以老致仕,礼部尚书这位置就一直空到现在。

  这次朱元璋的寿辰办好了,仁亨泰说不定就能往上走一走。

  对于这次寿辰,朱元璋曾言一切从简,但从简也要有从简的章法,故而他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朱元璋的这次寿宴。

  寿宴是从中午开始,上午半天的时间足够仁亨泰将一切都安排好,只要这次寿宴不出纰漏,基本上礼部尚书的位子就稳了!

  “快快快,麻利点!”

  仁亨泰丢下一句之后,来到殿外四处巡查。

  他们不光要安置朝中百官和众多藩王的席位,还要将皇城内几乎所有的主路都铺上红毯,以彰显喜庆。

  要将整个皇宫收拾得金碧辉煌喜气洋洋,光靠礼部人员是不够的,还有一部分是鸿胪寺调过来的人手。

  和以往寂静无声冷清的皇宫相比,现在的皇城内随处可见来回奔忙的身影,确实是增添了许多的活力。

  午时,

  寿宴的一切布置都安排好了,开始有人陆续到来。

  秦王朱樉、晋王朱榈、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这些藩王应当是早就聚到了一起,此时一股脑说说笑笑的来到大殿。

  与他们前后脚来的,还有蓝玉、冯胜、傅友德、曹震等王侯伯,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

  想来也是,朱元璋的寿辰何其重要,所有人肯定都是早早的就在等着午时到来。

  只用了不到一刻钟,所有能出席此次寿宴的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安稳的坐了下来。

  这么多人来参加朱元璋的寿宴,光是在奉天殿内是排不开的,在殿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坐席,那是给一些官职不高,地位不怎么紧要之人安排的。

  殿内坐的自然都是非富即贵,身份显赫之人,就比如朱棣这些藩王,蓝玉等异姓王侯,和其他的高品阶大官。

  众人落座之后,开始三三两两的交谈。

  “四哥,你瞧……”

  朱橚的位置离朱棣很近,坐下之后,他靠近朱棣低声说了一句。

  朱棣顺着方向看过去,就看见了前两日还曾谈论过的朱允炆。

  不知为何,此时的朱允炆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有些精神不振的样子。

  在朱允炆旁边,还坐着一名少年,看起来和曹英是有几分相似,但身上多了一股抑郁之气,眼神有些飘忽。

  正是皇孙朱允熥。

  “今日是父皇的寿宴,先不去管他们。”朱棣说道。

  朱橚点点头,回想起前两天朱棣跟他说过,朱元璋绝对不会立朱允炆为储君,而当他

  开口询问原因之后,朱棣却什么都不说了。

  难道……

  储君的人选其实是朱允熥?

  但这个荒诞的想法让朱橚感觉更加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59/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面向古代的直播

下一篇:我霍去病,大破匈奴,被周姐直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