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第65节

  “你跟着来……”曹玮抬头,发现朱元璋正看向自己。

  “”

第77章 上架感言

  不知不觉,这本书到了上架的日子了。

  在起点码第一章字的那天,历历在目,当时是非常紧张激动的,好在后面有兄弟们喜欢吊子的书,感谢!

  作为一个起点新人,吊子一直都竭尽全力,想要写出足够有意思的剧情,让大伙看的舒服,以后也会如此。

  说说最近,吊子一直在被折磨。

  不知道是三阳还是什么玩意,从这个月11号开始,吊子的喉咙就一直肿胀,发炎,期间还高烧吊了几天水。

  好在这几天炎症下去了一些,让吊子能好好码字。

  其实是不想卖惨的,但吊子的收入来源只有写小说。

  只能在此求一求读者大大们的订阅。

  习惯养书的读者大大们也给个首订支持一下。

  更新的话……上架之后每天六千字打底吧。

  吊子也想时不时的爆更万字,让读者大大们爽一爽,但奈何手速不支持,只能尽力……

  至于求月票和打赏加更,打赏是大可不必的,吊子不靠打赏,读者大大们也能省些钱。

  月票的话,照抄一下别人吧,就五百月票加一更,以免真有大大投了月票,吊子不去更新。

  自从三年疫情之后,吊子的身体就一天天虚弱,身边朋友亲人好像也是这样,前天舅妈还住了院,总之大家伙的病五花八门。

  对此,吊子深感健康的不易。

  说一千道一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吊子在这里祝各位读者大大能遇难呈祥,身体健康,龙马精神,感情事业双丰收!

  今天大家就不用继续等了,吊子明天尽量多整两章。

  以上,就是吊子想说的全部了,再次厚颜无耻的求一求订阅~

第78章 大明应当开海!

  朱元璋的寿宴是午时开始的,过了这半天时间,再次回到皇城的时候,天边已经挂起了晚霞。

  御书房。

  所有的藩王和大臣们已经各自离去,只有曹玮一人被朱元璋拉着到了这里。

  在灯火通明的御书房中,曹玮直直的立于案前,朱元璋则坐在伏案之后,头戴老花镜,揣摩着眼前一些奏疏上的字眼。

  以往没有老花镜的时候,天一黑,朱元璋看的就越不真切,就算是靠近了烛台,也要很吃力的眯着眼睛,才能勉强看清书纸上的小字。

  今日戴上了老花镜,朱元璋几乎不怎么费力就能辨别奏疏上的文字都写了什么。

  这让朱元璋一时感到格外的轻松,再一次对老花镜这个神奇的小东西感到十足的满意。

  抬起头,看向案前站着的曹玮,曹玮朝他咧了咧嘴。

  自从上次曹玮拒官归家后,现在是两人第一次的面对面交流。

  “今日说了给那些匠人们的赏赐,你想要什么还没说,现在四下无人,说说吧,省的你嘴上不说,心里怨咱小气。”朱元璋开口道。

  “陛下惦念,草民惶恐!”曹玮恭恭敬敬得把腰弯成九十度,“能为陛下出力,为大明添砖加瓦,草民就已知足,又哪里敢腹诽陛下。”

  “不过……”曹玮话头一转,

  “既然陛下这么说了,草民自是不敢不从,草民想要的不多,只希望在自己走后英儿能过的好点,陛下若是肯再赏赐草民个百十两白银,草民就心满意足了,日后业定然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

  朱元璋有些无奈的点点头。

  从某种方面来说,曹玮称得上是烂泥扶不上墙。

  研造火车这样一份大功劳,足够他封侯做官,可曹玮却只要那区区百十两白银,该说他胸无大志吗?

  “这个自然可以,只要能将那承载千人的火车研造出来,莫说是百两,就是千两白银,咱也给得!”

  “这会儿咱叫你过来,就是要问问伱,那可承载千人的火车,要多久时日能研造出来?”

  火车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元璋会如此上心是理所应当。

  “白天那些武将们的话你也听到了,火车对大明很重要,必须得早日造出来,你可能给咱个大概时间?”

  曹玮听完,脸色古怪起来。

  要造出能承载千人的火车,在技术方面来说是不难的,毕竟西郊的匠人们已经有了经验,要做的只是依照经验将火车的一系列等比例放大,然后再将其传动方式加以改良便可。

  然而,造火车虽然不难,但想要将火车实际应用却极其困难!

  不说别的,就是铺设铁路轨道这一件事,对于毫无经验的大明,其中就有着千难万阻。

  曹玮在西郊可以用枕木搭建轨道以做临时之用,但真正的铁路轨道必须要用钢铁才行。

  大明此时的炼钢术

  弊端太多,产量太少,这就是个问题。

  还有铺设轨道横贯两地,必然会遇到各种复杂地形,遇到沟河怎么办?遇到山脉怎么办?是修桥搭路,还是挖山断石?

  搭桥还行,但现在的大明,可不具备在群山之中挖铁路隧道的技术条件……

  曹玮脸色沉重的朝朱元璋拱了拱手,“陛下,此事还容草民仔细思量一番,再给陛下确切的回复。”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从曹玮脸上看到认真严肃的神色,一时皱起了眉。

  “嗯?怎么,莫非此事很难?那你说说难在哪里,咱该如何给你一些帮助?”

  朱元璋是真的想让大明能早一日通车。

  曹玮叹了口气,道:“陛下有所不知,今日在西郊制造坊,用来让火车跑动的轨道乃是草民用枕木临时搭建,可枕木经不起常年的风吹雨打,要想修建合格的火车轨道,须得用钢铁才行。”

  朱元璋听完,脸色也沉了下来。

  木材和钢铁,其中的花销可是天壤之别……

  算一算大明此时的国库,修建铁路轨道着实有不小的压力。

  “另外,铁路轨道铺设,还可能遇到各种山川河流之险,这其中该如何应对,也得细细斟酌。”

  朱元璋听完,身子缓缓往椅背上一靠,面无表情,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这么说……那可承载千人的火车就算造出来,也难以实际应用?”

  此时,朱元璋已经没了一开始的高兴劲儿,反像是被泼了盆冷水。

  原本以为火车这等神器出现,能让大明从此不惧外敌侵扰,但细说出来,却哪哪都是问题,让人觉得难以实现。

  这天底下,还真是没有白捡的好事……

  “虽然有难度,但也并非不可行,”曹玮沉吟片刻后,忽然出声。

  朱元璋闻言,又坐直了身子,“你说说。”

  “草民曾于一本书中看过一种特殊的炼钢之法,可大大提升钢铁产量,且操作简单,要满足铺设铁路的钢材是不难的。”

  “至于山川河流之险,只要事先做好规划,总能找出适合铺设轨道的道路来,但此事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陛下心中要有准备。”

  这番话总算是让朱元璋又看到了点希望。

  “既是如此,此事要尽早提上日程。”

  “草民明白,明日草民便去编纂那炼钢之法,但此事还要勘察各地地形,草民力微,难以做到,还需陛下拟一道圣旨,令各地官员相互配合,找出最优的一条线路用来铺设轨道。”

  朱元璋默然片刻,忽然笑了起来,“你可是给咱出了个难题啊!”

  曹玮一愣,“陛下此话何意?”

  “你可知,要铺设一条横贯大明的铁路轨道,要花费几何?那可不是一笔小数。”

  曹玮尴尬一笑。

  这就是位置不同的问题了,他依照朱元璋的命令,只管研造火车,至于经费,本就该由朱元璋去头疼,没道理曹玮做着力工还要操着当家的心。

  不过曹玮身为穿越者,对这种情况,他还真有话要说。

  “陛下,要想解决铁路的经费问题,其实也不难,只是这法子草民怕说出来陛下怪罪。”

  “你只管说,咱不怪你。”

  “陛下忧心的是国库开支,而国库关乎大明全国的经济税收,提升大明的经济水平,各方税收也会随之提升,则问题迎刃而解。”

  “但大明国内的经济已经形成闭环,难以再有显著提升,只能向外寻求突破之法。”

  朱元璋皱起了眉,“你的意思是?”

  曹玮正色答道:“开海!”

第79章 御赐牌匾,朱元璋亲笔!

  “开海?”

  朱元璋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寒了下来。

  “为何谈及开海?”

  大明是个禁海的国家,起码在此时的的洪武年间,是一直有“片板不许入海”的海禁的。

  而且这道禁海令,还是朱元璋这位大明皇帝亲自于洪武初年颁布。

  此时曹玮忽然提到开海,无异于在质疑朱元璋,令他心中不悦。

  曹玮感受到了朱元璋语气的冷淡,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陛下息怒,草民并非是在此无端生事,而是因为开海对于大明确实有多种益处。”

  “陛下忧心国库开支难以为继铺设轨道,然而开海通商便可获得巨大利益,陛下应当知道,我中原的丝绸瓷器在海外各国都是千金难求之物,但在国内却只能说是平平。”

  “只要开通海贸,商人们出海贸易,轻易就能赚取大量利润,到时朝廷的税收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光此一点,大明就有了开海的理由。”

  “除此之外,草民早年间曾遇到一位云游四海的高人,他行走世界各地,见过海外各种高产作物,有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亩产可高产达千斤!”

  “如此高产之神粮,大明理当引进国内,大力推广,以保天下黎民再也不受饥寒之苦。”

首节 上一节 65/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面向古代的直播

下一篇:我霍去病,大破匈奴,被周姐直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