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03节
一个喜欢说,一个真敢记。
收起纷乱心绪,荀攸开始分析战报:
“李典传来的战报,言明敌方打出‘军师中郎将’名号。
而秦操一般只称‘军师’。
此为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秦操善于奇袭,而且战必当先。
草船借箭之计虽奇,但秦操从头到尾都没露面,尤其是临走时那句话,更是画蛇添足。”
听完荀攸的分析,曹操静下心思索。
发现的确疑点重重。
那声“谁能赐我一死”,至今犹在曹操耳畔回响。
“原来如此。”
曹操眸中浮现寒芒,“定是江东鼠辈假借秦操名号。”
程昱附和:“主公所言极是。”
知道不是秦操干的,曹操心情明媚起来,大手一挥:
“些许箭矢无关痛痒,就当孤送于江东鼠辈,来日加倍讨回。”
豪迈的气魄令荀攸动容。
熟悉的主公终于回来了。
赶紧开始说正事,“主公,张辽昨日送来战报。”
曹操点头,“讲。”
“张辽从襄阳出发,沿途江陵、武陵望风而降,抵达长沙时,刘磐杀韩玄反叛,张辽损伤较重。”荀攸简单讲述情报。
曹操不以为意,“有多重?”
荀攸面无表情汇报:“战将战死二十余名,损失兵马近三千,张辽本人轻伤。
刘磐手下有一将名为黄忠,年过六十,手中一张铁胎弓百步穿杨,二十余名战将皆死于箭下。”
曹操一听有了兴趣。
前有秦操十五岁七进七出,今有六十老人百步穿杨。
荆襄之地为何尽出怪胎!
于是发文督促张辽,尽快镇压长沙叛乱,黄忠能生擒最好。
若不能生擒——杀。
真以为什么人,都能让他曹孟德魂牵梦绕嘛。
第79章 弩箭不是箭?连弩畅想
三天时间悄然而过。
时间来到二月份。
距离秦操和周瑜打赌,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个月。
草船借箭的故事,经过时间发酵,逐渐在江南大地传开。
同样传到了夏口。
夏口水寨中热火朝天。
大量士兵扛着碗口粗的桦木,来到指定的地点放下。
既能锻炼体能,又能搬运木材。
木匠忙着给桦木去皮,然后劈开分成小段打磨。
打磨成箭杆成捆成捆送走。
新建造的铁匠铺前。
铁匠从火中取出模具,待冷却后打开,倒出新铸的箭头。
箭头落入竹筐,发出“叮叮”轻响。
一些士兵挑着竹筐离开。
箭杆和竹竿堆放到同一地点,由制箭匠开始组装。
一眼望去。
水寨仓库中,箭矢堆积成山。
此“箭”非彼“箭”。
此箭长度只有常规的箭一半,且没有箭羽,箭头又细又长。
很显然,这是弩箭。
一黑一白两道身影,正在参观弩箭制作流程。
路过的士兵、匠人自发驻足行礼。
两人自然是秦操、诸葛亮。
诸葛亮收回目光,赞道:“多亏子御简化造箭流程,匠人效率大大增强,二十万支箭指日可待。”
说话时忽略造的是弩箭。
约定只说造箭,又没限制箭的种类。
谁说弩箭不是箭?
至于方法是是你想出来的。
没错,正是诸葛亮本人。
按照秦操原本设想,准备来一次草船借箭。
到时候站在船头,等曹军万箭齐发,不信射不死自己。
奈何情况不允许。
这个季节很难有大雾,水雾倒是能够代替,可江夏水军稀少,淋雨作战容易生病,耽误作战得不偿失。
还有更深一层原因。
诸葛亮知道他,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于是,以弩箭取代箭矢,改进制造流程的方案应运而生。
“废话少说,”秦操撇了撇嘴,“弩造的如何了?”
诸葛亮轻笑一声,“已完成一半,目前可连发八箭。”
秦操挑眉,“才八箭?”
面对打趣,诸葛亮也不恼,取出随身携带的图纸。
手持羽扇指着图纸解析:
“我军弓箭手不足,亮的设想是制造弓弩,并且是连弩。
连弩自古有之。
缺点是必须战前装填,射完后很难在战场上装填。
改进方案有两个。
一个是增加装填量,重量、体型成倍增加,不方便携带。
第二个是改造连弩结构,减少装填时间,经过不断改进,如今一名熟练的弩兵,二十息即可完成二次装填。
全是子御传授的知识功劳。”
说完,诸葛亮用羽扇轻拍秦操肩膀,满满都是赞叹。
秦操闻言微微一怔。
仅凭入门级力学知识,竟能将连弩改造成这样。
一旦完成改造,诸葛连弩射完八支箭,二十息后再射八支。
两轮齐射下来,敌人很难不被射崩。
天才果然不能以常理度之。
念及此处,突然一个设计闯入脑海。
“好设计。”
秦操微微一笑,“不过可以稍加修改。”
诸葛亮眼前一亮,“愿闻其详。”
“若能提前装好箭矢,比如……”
秦操顿了下,拿起三支弩箭,用指缝夹住,继续解释:
“将它们排列整齐,用东西固定住,需要装填时,直接插入或嵌入即可,省去装填时间。”
一边说着,将三支弩箭插进土里。
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
其实就是弹夹设计。
望着三支弩箭,诸葛亮微微眯起眼睛,一时陷入沉思。
半晌。
诸葛亮回神,击掌叫好,“好设计,亮已成竹在胸。”
突然语气一转,自信洋溢:
“亮已经有了眉目,待我回去和夫人研究一番,以夫人之才智,定能完善子御设计。”
上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