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76节
“我不回襄阳!
汝等害苦我啦!”
远远的,传来刘琮撕心裂肺的惨叫。
片刻后。
蒯越又拜访蔡夫人。
蔡夫人一听能回襄阳主事,十分干脆收拾行李离开。
一路无惊无险。
刘琮、蔡夫人回到襄阳。
蒯越携带联名书,开始一本正经说瞎话:“如今刘使君在江夏,与襄阳守望相助,正是先主所谋划。
荆襄群臣联名上书,恳请公子请刘使君救援襄阳。”
刘琮恨得牙痒痒。
但被推到这个位置,由不得他不求援。
于是派潘濬出使江夏。
第128章 刀刀避开要害,只判轻伤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距离火烧南昌已过去十天,四月悄然逝去。
五月来临。
刘璋、张鲁的军队积极备战。
江夏则平静如水。
根据秦操留下的方针,有条不紊募兵、练兵、种田。
主打一个休养生息。
清晨。
有消息传来,襄阳使者来访。
刘备亲自出面接待。
“在下潘濬,拜见刘使君。”潘濬拱手躬身行礼。
刘备对荆襄人才耳熟能详。
自然听过潘濬名声。
当即抬手虚扶,赞道:“备早闻先生大名,可惜未能一见,今日见到先生,了却一桩憾事。”
“使君谬赞。”潘濬谦虚回应。
两人客套一番落座。
想到此次出使的目的,潘濬有些难以启齿。
更为荆襄群臣感到不耻。
可职责所在,潘濬迅速平复心中不忿,不卑不亢道:
“先荆州牧临终前,曾将荆州托付于使君,使君可还记得?”
刘备轻轻点头,“自然记得,景升兄在世时,备受其大恩,岂能图谋荆州,故而拒之不受。”
“使君可还记得,荆州牧托您照料琦公子?”潘濬又问。
闻言,刘备面露哀色,“可叹琦公子自刎,备有负景升兄重托。”
说完,长长一声叹息。
铺垫的差不多。
潘濬正襟危坐,进入主题。
“以在下观之,南昌一战,使君虽获胜,损失定然不小。
现今张鲁在北,刘璋在西,东有孙权虎视眈眈。
江夏、襄阳危在旦夕。”
分析完双方面临的危机,潘濬语气一转,再谈双方优势。
“使君麾下不缺强将、谋士,但缺兵马、粮饷。
而襄阳地处南阳,南阳郡为天下第一大郡,人口两百余万,可提供充足的粮草及兵源。
奈何缺强将、谋士。
二者优劣互补。”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刘备一句话不说。
只是面带笑意作出倾听状。
正如军师所料。
襄阳派人求援……不对,听潘濬的口吻,更像寻求合作。
这不符合军师初衷。
一念至此,刘备温和一笑,“先生之意我已知晓,待我与军师商议后,再给先生答复。”
潘濬哪等得及,忙道:“不如请秦先生来此商谈。”
“唉~”
刘备叹了口气,“军师为大火所伤,正在长沙养病……”
闻言,潘濬心往下一沉。
江夏到长沙路途遥远,等刘备和秦操商量完,襄阳那群人,极有可能已经带着刘琮投降。
“荆州牧待使君如兄弟,琦公子以使君为叔父,还望使君看在这二人情义上,早做决断。”
说话间,潘濬双手合于额前,郑重行跪拜大礼。
晓之以理不管用。
只能动之以情。
潘濬深深埋起头,以掩盖面上的羞愧之色。
“先生请起。”
刘备上前扶起潘濬,“先生有所不知,军中之事,事无巨细,皆由军师做主,备绝不干涉。
军师定计休养生息。
备有心支援琮公子,却不能打乱军师的计划,有了……”
一言至此,刘备轻轻拍打潘濬手背,一脸欣喜之色。
“先生可亲往长沙,只要说服军师,定能解襄阳之危。”
潘濬怔怔望着刘备。
实在难以相信,身为主公,竟然将兵马交给手下。
真不怕秦子御叛变啊!
“先生意下如何?”刘备一脸真诚再问。
潘濬无可奈何点头应下。
刘备不再迟疑,召来陈到,命他护送潘濬去长沙。
陈到硬邦邦道,“请。”
潘濬跟着陈到离开。
等脚步声远去,刘备脸上笑意褪去,眸中透着森森寒意。
诸葛亮从屏风后走出。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潘濬手段不错,亮还以为主公会心软。”
事实上,刘备差点心软。
可一想到当初被追杀,害得军师、子龙拼死相护。
尤其是军师。
带着阿斗艰难求生。
多少次梦中惊醒,一想到军师白衣染血,便惶恐不安。
若荆襄世家直接求援。
刘备眉头都不皱一下,肯定能拖就拖,静待天子诏书。
至于诏书会不会来。
若出尔反尔,那便不是曹孟德了。
可现在问题是……
“啪~”
突然一声脆响。
刘备一掌拍在柱子上。
“无耻之尤!”
“景升兄曾是他们主公,他们不念一丝旧情,逼死琦公子,如今又挟持琮公子,匹夫底线何在!”
以刘备的好脾气,此刻也忍不住破口大骂。
说着连续拍打柱子。
上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