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私房钱被娇妻李秀宁曝光

大唐:私房钱被娇妻李秀宁曝光 第239节

自诩为自己人才的挺多的,放眼天下人才还是很多,但是一个君王必须要用恰当的制度将这些人才选到自己身边。

而在隋唐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才制度是很差劲的。

因为他用了一个非常不利于皇帝的选拔制度,那就是荐举制度。

这个制度特别有助于世家的养成。

那些家族他们都会罔顾皇帝的利益,他们只会在乎自己家族的利益和自己所在小集团的利益,他们举荐的人才全是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对国家有利的。

举荐制指的是要求现任的高级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按照固定的时间期限、条件和名额,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举荐认为适合担任官员的人,并为之背书,即加入一位官员举荐的人证明不合格,这位官员就会收到相应的惩罚。如果单纯地从表面上看,举荐制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问题,但在实际运用当中却难以避免的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弊端,其中一个特别严重的,甚至贻害至今。

第一个弊端,忽视专业性。

举荐制秉持的原则是德才兼备,所谓的德,指的是人的品行和道德观念,才呢,指的才学、学术成就,即对儒家奉为经典的书籍和历史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以及写文章和书法的水平,只要能满足上述标准,即使是对政府的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都能得到举荐。但是,却偏偏没有任何专业性的要求!

要知道,无论是三公九卿这些中央官员,还是郡守刺史县长县令等地方官员,所处理的日常事务都具有相当专业性,比如九卿中

排名第一的太常,掌管汉帝国的礼仪、占卜、天象等事务,精通礼制和掌握一定程度的天文学知识肯定对职务更加有帮助。而像负责管理皇家马场和马匹的太仆,负责法律事务的廷尉,负责财政的大司农等,都是非常专业的职位。

然而,在强调道德优先,忽视专业性的举荐制度之下,往往导致了外行领导内行一一任命的主官对专业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他的助手和下面的小吏则要专业的多。隋唐开始将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但是考试内容集中在儒家典籍的内容上,依然忽视专业性,以至于在两千年后的现在还屡见不鲜,并闹出无数的笑话,带来数不清的麻烦,造成巨大的危害。

第二个弊端,任人唯亲徇私舞弊。

这个弊端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只要看看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々?…”显而易见(赵好好),选拔、任命的是朝廷官,得到的人情和效忠却是自家的,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是必然之选。

当然,对于汉朝这样人口众多,疆域广袤的国度,需要相当庞大数量的官员来维持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如何选拔出这些官员本身就是个难题,汉代在摸索中前行,犯下错误在所难免,也不应苛责。

可悲的是后续那些王朝,竟然从来没有从根本上革除弊端的想法和尝试,任其贻害至今.

第459章坚决取缔世家的九品中正制!

从魏晋时期一直到隋唐时期,很多皇帝都耿耿于怀的世家统治,其实就是由于一个不正确的人才举荐方式而产生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荐举制度以及更加离谱的九品中正制度,世家也不会发展的那么猖獗。

虽然卢枫本身是范阳卢氏的旁系子弟,也算世家子弟,但是卢枫想要坐稳江山就知道,像这种九品中正制度举荐制是不行的。

虽然也可以允许下面让人举荐人才,那必须要经过卢枫面试才行,那是可以允许一部分举荐人才。

因为也不可否认,下面会有没有选上的真正有才的人,但是如果从一个大概率来说,荐举制度还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扩容自己家族的势力,所以这个制度总体来说还是733要淘汰的。

因为按照汉朝政府的这种思路,人才是由地方上的官员或者家族推荐的。举荐人才的权力,掌握在那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手里。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做到相对公平。但时间长了以后,人都有私心,自然更愿意举荐自己家的人。

就这样,世家开始出现了。

从汉朝一直到隋朝,中间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很多世家也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这些世家,号称‘国可以灭,家不能亡’。这些世家的存在,既是中央政府统治地方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威胁。此后的千年时间当中,双方的恩恩怨怨,那就实在是太多了。

再之后,到了三国时期,魏国对这套制度进行了改良,创造出了一套’九品中正制’。不过,九品中正制的本质,依然是推荐制度。而且,这种推荐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世家大族在这套体系中的作用。所以,从三国后期到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再到后来的南北朝,世家大族的地位,越来越显赫。而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几乎把持了所有上升的通道,普通平民百姓,再一次失去了晋身的阶梯。

就这样,历史到了隋朝。

到了隋朝之后,隋炀帝因为觉得世家大族把持选官,实在是威胁太大,所以创造性地提出(cede)了一个新的想法:干脆直接公平考试,谁考的成绩好谁做官!

这套制度,就是后世所谓的科举制度。

不得不说,单纯以考试名次来确定优劣,确实比推荐制度更加公平。不过,这种制度也严重威胁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地位。科举制施行后,隋炀帝也彻底失去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不久之后,隋朝就灭亡了。

隋朝灭亡后,历史来到了唐朝。

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隋朝的绝大多数制度,同样也包括科举制。而且,唐朝在隋朝创建的科举制上面,再次进行了改良。不但对考试科目进行了细分,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武举。随着科举制的逐渐完善,科举成了平民最佳的上升通道。相比参加科举,当兵杀敌容易死,造反风险更大。而如果选择经商做生意,不好意思,中帼古代是农业社会,统治者一般都对商人持打压态度,商人的社会地位极低,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所以,从唐朝开始,科举就成了底层读书人最佳的上升通道,同时也几乎成了唯一的上升通道。考上了就能做人上人,考不上就只能继续做平民.

第460章科举制也有致命缺陷,读书人唯独不感谢皇室!

当卢枫不用荐举制度,难道就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吗?

卢枫纵观世界,好像发现我们国家的科举制度在古代的时候还是比较领先的制度,还是方便与培养比较专业的官僚才能维护这个王朝的统治。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有很多人能够举出科举制度的弊端,特别是到明清时期这个弊端更加的明显。比如禁锢思想。

但是对于卢枫这样的皇帝来说,科举制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皇帝并没有亲自参与到这个选拔,只是最后的里面选一下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

其实广大的科考考生们还是以为他们要忠诚于他们的考官,选拔他们的那些人人,资助他们读书的商人-集团。

他们会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他唯独不会感谢皇帝,他们觉得这是皇帝应该的,并不知道这是皇帝给他们的恩赐,他们很多人甚至会崇拜感谢孔子将孔子的后人孔府当成神圣之地来-崇拜。

是的,孔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

他们读书人勾结在一起,特别是在明朝的时候将皇帝逼的之后弄出宦官来对他们对抗。

归根结底这个科举制度选拔的一系列的所谓人才到头来全变成自私自利贪污受贿,道貌岸然的一群衣冠禽兽,而且跟着皇室对着干就是来维护他们的利益。

到了宋朝,科举制的地位被进一步强化。宋朝实行两种选官制度并行的制度,一种是参加科举考试,另一种是出身高贵凭借祖荫。而对于那些出身底层的普通人来说,参加科举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且宋朝重文轻武,参军入伍被视作是低端选择,所以绝大多数平民都不会选择参军。连参军杀敌这条路都被堵死了,科举这条路,自然也就更加吸引大家了。

宋朝之后的元朝,因为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科举制并不是太过重视。元朝基本继承了唐宋的科举制度,但考试的次数并不多。而且,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十分敌视,不允许政府内有太多汉人做官,所以科举这种制度,在元朝并没有发挥出太多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元朝缺乏向上的通道,所以不到百年之后便灭亡了。

而到了明朝之后,科举制的地位,则被进一步强化。明朝基本取消了恩荫制度,不管是平民的儿子,还是当朝首辅的后代,只要想出来做官,就必须得参加科举,只有考中了才能做官。而且,明朝对科举的推崇,几乎达到了一个顶点。比如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非翰林不能入阁。对于科场舞弊的容忍度极低,只要发现作弊,从主考官到考生,所有相关人员,哪怕是当朝首辅,一样要问责。

????求鲜花.

这样的制度,对于平民考生而言,自然是更加的公平。但同时,明朝的科举制度,也开始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明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皇权,取消了科举考试当中的其他科目,专考八股文。这种考试,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虽然对中央集权确实有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后来的清朝,几乎也完全照搬了明朝的科举制度,这两个朝代在科举制度方面,差别不大。

所以,在明清两代,只要你想做官,科举考试就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选择。一场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考中了就能当官,如果名次特别好的话,还有机会做大官,而且机会特别大。考不中的话,那就只能一辈子做底层平民,没有任何权力或是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热衷于科举,甚至为科举考试付出一生,自然也就毫不稀奇了丈.

第461章原本科举的人才多半非蠢既坏!

除了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并不忠诚于皇室之外,他们对于明清时期世界大势的了解也是非常落后的。

因为在原来那一世的科举制度所选拔的人才,考的内容全都是几百年前的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里面讲的东西,全都是虚无缥缈的做人道理,都是叫人做伪君子,那里面并没有告诉你怎么样去脚踏实地的治国平天“七三三”下,那样培养出的人才要么是无用的,要么是坏了心肠的,要么是全无用处。

可以说,他们多半是非蠢既坏!

真正有用的人才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所以卢枫对于原来那一世的科举制度是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他会取他们的精神,然后形成自己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标准化的考试禁锢了考生的思想,传播有利于国家统治的思想而除去不利于统治的内容,考生不能

自由发挥,逐渐丧失思想和进取意识。

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知识分子集中精力放在科举考试上,严重脱离实际,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对于自然及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师门关系盛行,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科举考试也腐败,庶族阶层的仕途渺茫。

科举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书院由独立的组织逐渐依附科举,科举考什么内容、如何考都会影响到书院。

科举考试并非完全公平。科举考试逐渐腐败,许多优秀的人才尚未被发掘,贫苦人家没有钱参与科举考试,女子不能参加科举。

首先,无论是察举还是九品官人法都是需要考试的。所以科举带来的优点其实不在于此,而科举的缺点也不仅仅是考试内容问题,考试内容问题只是很多问题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

我认为科举带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导致一大群没有根基的做题家上台。而当这些人把握住社会最高权力时,往往会带有强烈的投机属性。在他们心中,只要有钱有官,到哪都是大奶奶。反正天下是朱家的,爱新觉罗家的.…最典型的就是晋商,空有钱财,但没有稳固的地盘(既没有根基),影响力明显不复汉唐世家,对王朝毫无忠诚可言,也不在乎自己在当地的名声,反正当官科举就好了,老夫辣么有钱,还怕请不到优秀的做题家?下面怎么品论他们也无所谓。赚钱么,和新老板谈就好了,和老朱家谈,和老爱家谈,

反正一样都是谈。

这就导致即不像魏晋的堡主,也不像唐末的河朔三藩镇。他们最起码要守卫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和入侵者鲜卑和契丹打一打。明末晋商卖老朱家,资助后金,清末卖爱心觉罗家,帮大英贩卖鸦3.4片。

汉唐豪强,门阀士族有雄厚的背景,而且由于身家性命就在当地或是政权。他们的政治投机性就比较弱,无论是投降或死战,往往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政治倾向。他们最起码也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保卫一下。而察举制度或者九品官人法里的清议制度,要多多少少顾及一下自己在当地的名声问题.

第462章新皇登基,六部科举考六科!

卢枫想要弄的科举制度是六部每一个部单开一个科,根据每一个部门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然后出考题。

等他们专业考试通过之后,然后才有资格再去参加总文化考试。

这就有点借鉴于后来的艺考,你艺术考试都没有通过的话,你参加高考考过也不行。

你专业课没有通过,你去参加文化课考试就没有什么意义,这文化课考试就有点相当于原来的科举考试,但是难度会稍微降降低一点,不会像原来的八股考试那样死板教条,更多的是一些常识和一些策论,还是后市的公务员考试的制度?

卢枫就要从现在开始选拔专业22人才属于六部的专业人才,而且地方上面也是如此,每一个行政等级里面都有六部,比如说一个县里面除了县令县怎么做爱?下面是六个部门。

然后通过科举考试成功的人会分到乡镇级的六部,然后逐个往上升。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初期的勋贵几数战死,科举文官一家独大,科举有了全面推开的基础,八股文应运而生。明朝中期就是科

举开始全面推开的时候,而中帼是衰败恰恰开始于明朝中期,(大约成化年间)。清朝则让考试内容更加的僵化,只允许用四书五经的东西回答。(两宋科举终究只是高官才需要,还带有大量的中古时期之残余,所以常被人戏称为贵族科举,比如锁式厅,且不冲击大官推荐也可以做到。整个宋朝科举官员也就四分之一,但是最高级的文官大都都是科举出身)

所以两宋的最高权力者们并不像明清一样,还是带有一些家庭实力的。而明初则是科举和推荐并存。(朱元璋本人不完全相信种田做题家)所以不像明末一样被建州一发入魂。

由于考试内容的高度和实际不符合,于是造成皇帝与胥吏共天下,再也不复汉唐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最典型的就是明清的绍兴师爷,刑名师爷和钱粮师爷。但为什么不让绍兴师爷当县官呢?因为县官普遍没有背景,且异地任职,好控制。师爷是当地人,不能掌握最高权柄。

由于胥吏无法科举,无法投射中央,则拼命捞钱。官员不需要地方或者中央清议,只要考试考的好就可以当,德性什么的无所谓。这就造成官民高度对立,对立之后则把锅推给中央。也导致这些官员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发展什么的无所谓,我赶紧在我任上捞钱即可。

我个人其实最推崇汉唐制度,尤其两汉的察举制。这种制度下选举出来的人,即便能力不佳,也很难是投机分子。况且东733汉即便是最惨的时候,曹刘孙依然实现了对外的扩张。因为在东汉官员想要世袭,就必须要有硬实力,因为世袭是没有制度保证的。

但南北朝的恶化恰恰就是九品官人法用法的异化,以阀阅取人,这就和前秦贵族没有任何区别,世袭一旦有制度性保证,那么中帼第二波的贵族的丧钟也就敲响了,他们再也不需要像自己的前辈们一样,努力种田,经营自家庄园,努力读书,以求高官,努力练武,以求上阵杀敌。只要自己姓王,姓陆,姓杨就可以了。至于种田读书练武等脏货累活,去吧,你们这些寒门.

第463章新皇登基,可不想明朝那样财政破产亡国!

卢枫还非常在意的一个事就是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关键到这国家的财政能否完整的推进下去?

如果国家财政不能维持的话,这个国家就会崩溃,像明朝就是亡于财政崩溃。

其实其他朝代有很多也是如此。

如果国家财政没有问题,能够维持着官员和军队这个朝廷就继续能够维持下去。

这样一来呢,该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卢枫首先要了解一下,原来唐朝时候用的税务制度。

唐朝建立初期,为了安置流亡百姓、恢复因长期战乱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唐朝中央政府承袭隋制,以北魏均田制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种名叫“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在均田制下,每名成年男丁到二十岁时都可以“授田百亩”,由其一直耕种,直至死后还田,由政府将田地再行分配,而政府的赋税制度也以均田制为基础进行征收。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百姓流亡和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均田制开始逐渐瓦解,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々~调”赋税制度也随之崩溃。

唐德宗建中元年,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困境,在宰相杨炎的主导下唐朝政府正式开始推行“两税法”。所谓“两税法”,即将“租庸调”中的各种赋税加以合并放在田赋之中,在春夏两季以货币形式分两次进行统一征收。由于种种原因,在施行过程中“两税法”可谓是弊病丛生,但就是这么一个弊病丛生的赋税制度却从中唐一直延续到明代,中间跨度长达八百余年,那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在“租庸调制”之下,百姓每年要缴纳的赋税和需服的劳役项目是很清楚且稳定的。

所谓“租”,就是政府每年征收固定租额的粮米,我们称之为“粟米之征”;

所谓“庸”,就是每一位成年男性公民每年都要无偿为国家服义务劳役,即为“力役之征”;

所谓“调”,就是各地人民将本地土特产作为一种贡品上缴中央,而这其中因为主要以丝织物和麻织物为主,我们将其称之为“布帛之征”。

关于租庸调之额度也有明确规定。关于赋税方面,唐高祖武德二年,皇帝下诏天下百姓每丁“?…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关

于劳役方面,每一个成年男性每年则需替国家服劳役二十日即可。

“两税法”虽然将“租庸调”的赋税和劳役加以合并分两次缴纳,但久而久之政府便慢慢将税收制度改革的来历忘得一干二净,导致税收项目混杂一团。

唐朝末年,由于(赵好好)统治集团生活的日益腐化和藩镇割据造成的天下混战局面,中央政府财政支付愈来愈多,入不敷出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每年在征收完两税之后,遇到政府要用钱和劳役的情况,免不了又要重新进行“力役之征”和“布帛之征”,但是这两个项目在两税中早已征收,现在再次对这两项进行征收势必加剧百姓负担.

首节 上一节 239/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之科技强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