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61节

  那天子的威严何在?

  所以,刘伯温绝不可能同意。

  “所以,陛下错了。”

  朱标微微抬起眼眸,看向李善长与刘伯温,一字一句道。

  陛、下、错、了!

  这个四个大字,如同洪亮钟声,响彻于刘伯温与李善长的脑海之中,直接将他们吓得动弹不得,眼中满是惊骇。

  而且,就连殿中的太监侍女,眼中都是满是震惊,随即,便是连忙跪倒在地,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但浑身依旧哆嗦。

  这种话,可以随便听?

  这一旦惹得朱元璋震怒,对于朱标可能就是一顿责罚,但他们这群下人就得死了!

  “殿下慎言!”

  随即,李善长从惊骇中回过神,便是直接起身,看向朱标,急忙出声道。

  自古,子不言父,更何况,朱元璋与朱标,还不是普通的父子,其一言一行,更是代表天家,决不能错。

  就像是朱元璋可以承认自己的错,但臣子决不能提半句,不然,就是死罪!

  毕竟,天下皆知,皇帝不会错!

  而朱标除了是儿子,还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臣子,所以,父子君臣,朱标都不能说出那句,陛下错了!

  “慎言?”

  “韩国公,难不成慎言就是看着陛下犯错,而不开口?”

  但朱标的眼中,却是泛起一抹冷光道:“况且,这般官场习气,仅仅是罚俸一年,官降一级?”

  “若真是这般了事,难道,陛下没有错!”

  朱标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座太和殿!

  李善长与刘伯温张了张嘴,却是连一句话都说出口,只得沉默。

  就连萧寒都是微微侧目,今日的朱标,那骨子里溢出来的霸气,完全不输朱元璋,太可怕了!

  “在其位,谋其身。”

  “孤既然坐在这个太子的位置上,行事作风,只会以国法为先,没有半点私情可言!”

  “况且,事情是孤做的,所以,他们要怨,要恨,要诋毁,孤一身当之!”

  随后,朱标又是微微攥了攥拳头,好似自言自语道:“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孤就是要惩处这些臣子,让天下人都看一看,我朱家的天下,没有贪官墨吏的容身之处!”

  骤然间,一股锋芒入骨的杀意,自朱标的身上散发开来,足以得见,太子之决心,不容动摇。

第68章 刘伯温,进退两难!(求追读!)

  “听候太子殿下差遣。”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那李善长与刘伯温便是齐齐看向朱标,微微躬身。

  “御史台配合中书省,对其弹劾杨宪的官员,一一排查,一切以国法为准。”

  朱标的眼眸冷厉,随即,便是看向李善长与刘伯温,轻声道。

  “遵旨。”

  李善长与刘伯温,就算是人精,但面对此时的朱标,哪里还敢反驳,便又是躬身道。

  看来,朝廷的这场腥风血雨,是无法避免了。

  “启禀太子殿下。”

  “既然是御史台配合中书省严查,不如将官员补缺这份差事,也交给李相国与刘中丞,殿下,觉得如何?”

  萧寒又是一步踏出,看向上方龙椅上的朱标拱手道。

  “好。”

  “严查补缺,缺一不可,交由两位大人,孤也放心。”

  朱标点了点头,嘴角微微扬起,随即,看向李善长与刘伯温道:“李相国,刘中丞,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遵旨。”

  李善长与刘伯温心中一凛,眼中皆是闪过一抹苦笑,方才看向朱标拱手道。

  朱标哪里是商量的语气?

  这语气根本就是不容拒绝。

  “嗯。”

  “朝廷官员任用,事关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就靠两位大人费心了。”

  朱标又是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那一抹熟悉的笑容,那是往日般温和道。

  “应该的。”

  李善长与刘伯温又是对视一眼,随即,便齐齐说道:“殿下,既然要彻查,就不用马虎,那老臣便先行告退了。”

  “嗯。”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当即起身,又是看向萧寒道:“肃宁侯,替孤送送李相国与刘中丞。”

  “遵命。”

  萧寒并未拒绝,随即,便是看向李善长与刘伯温,轻声笑道:“李先生,诚意伯,请。”

  “肃宁侯,请。”

  相互谦让一番,萧寒这才将李善长与刘伯温送出太和殿。

  而后,萧寒站在太和殿的门口,望向漫天大雪,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随即,便是转身回了太和殿。

  至于,李善长与刘伯温,那可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随即,便是相互道别,各自离开。

  “相国,太子殿下传召,究竟所为何事?”

  李善长刚刚踏上马车,坐在里面的胡惟庸,便是急忙问道。

  “恭喜了。”

  李善长坐进马车之中,又是微微捋了捋胡子,方才看向胡惟庸说道:“不日,便可以升为左丞了。”

  “真的?”

  胡惟庸的身子一震,便是看向李善长,声音更是微微颤抖道。

  “老夫还能骗你不成?”

  李善长端起一旁的热茶,轻轻抿了一口,这才瞥向胡惟庸道。

  “惟庸多谢老师栽培。”

  胡惟庸还以为是李善长为自己开口,便是连忙起身,看向李善长大礼拜道:“学生绝不忘老师之恩。”

  “起来吧。”

  李善长大大方方的受了胡惟庸一礼,才摆了摆手道。

  的确,李善长并未开口,胡惟庸升为左丞,完全是太子朱标与萧寒的决定。

  但胡惟庸升为左丞,的确是李善长一手促成。

  为何?

  华夏上下几千年,一向讲究迎来送往,讲究相互之间的人情来往,所以,李善长帮了萧寒,那萧寒自然不能无视李善长的人情。

  “太子殿下召见,就仅仅是为了惟庸升迁之事?”

  胡惟庸起身,又是坐回到一旁,这才看向李善长又是问道:“虽然是中书省变动,但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还惊动了您。”

  的确,中书省的人事变动,但最多派人告知李善长,不至于让李善长亲自来一趟,所以,胡惟庸这才会疑惑。

  “诚意伯刘基,刚刚离开。”

  李善长掀开车帘,看向窗外的风雪,又是轻声道。

  “太子殿下,还召见了刘伯温?”

  胡惟庸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又道:“难不成,朝廷出事了。”

  “嗯。”

  “还是大事。”

  李善长放下车帘,点了点头道:“殿下监国,准备让御史台联手中书省,彻查弹劾杨宪的官员,将这些趋炎附势的官员,挨个清算。”

  “嗯!”

  胡惟庸的瞳孔一缩,便是想开口,可还不待说出口,李善长又是摆了摆手,打断道:“老夫知道你想说什么,陛下的确罚过,但太子监国,太子要清查,你又能如何?”

  “别看我们这位太子殿下,看起来温文敦厚。”

  “但是骨子里的果决狠辣,完全不输陛下。”

  李善长的嘴角,又是闪过一抹感慨道:“大明有福了。”

  虽然不知今日朱标干了什么,但从李善长感慨的语气之中,胡惟庸知道,朱标一定做了让李善长心服口服的事。

  “那该如何清查?”

  胡惟庸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是看向李善长道:“这其中,可还有我们的人。”

  “你参与了弹劾杨宪的事?”

  李善长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锋芒,随即,问道。

  “不敢。”

  “陛下的心思,学生可拿捏不准,更不敢胡乱猜测,所以,并未参与弹劾。”

  胡惟庸连忙摇头道:“而这其中的一些臣子,的确是我们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学生从未参与,更是没有丝毫隐晦的暗示。”

  “那便弃卒保帅。”

首节 上一节 61/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