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第202节
“臣遵旨。”大臣们高喊道。
“诸位刚搬到北平,肯定有些不习惯,不过各位大臣一定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国事不等人。朕快来北平的时候,看到郑和的奏折,他告诉朕超大型的船只已经下水了,海军可以上船实战演练。但是呢,现在02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实战演练的。这让朕颇为头疼。”朱标皱着眉头说道。
“现在周围国家跟大明都很友好,我们如果贸然发动战争,怕是会引起周围其他国家联合攻击。”徐达说道。
“徐将军说得有理。虽然大明两三年没打仗了,国库充足,但是一旦发动战争,受苦的又是老百姓。”张廷玉说道。
“除了发动战争,训练海军的海上作战能力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徐达问道。
“要练出最好的海军,那就必须实战。”朱标说道,“徐将军,你对这个应该更有话语权。”
“皇上,老臣明白要想练出精兵,那都是要经历战争洗礼的。但是贸然发动战争,老臣担心周边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徐达说道。
“为了师出有名,我们肯定不能主动挑起战争。朕认为东洋倭国是离我们大明海岸线最近的国家,可以拿他们练手。”朱标说道。
“皇上,您是有什么两全之策吗?”张廷玉问道。
“朕是这么想的,既然船只下水试航,就可以载上海军,去东洋倭国海岸线晃悠。一方面去侦查敌情,另一方面去示威挑衅,再一方面就是检测下船的性能如何。”朱标说道。
“皇上英明,这个办法老臣认为是最佳方法。”徐达说道。
“其他大臣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朱标问道。
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吭声。“既然没有人有更好的办法,也没有人反对,那这事就这么定下来。”朱标说道,“你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奏报的吗?”
下面鸦雀无声,朱标说道:“今天下朝后诸位大臣先不要回去,朕安排了午膳,用过后再回去吧。”
“谢主隆恩!”大臣们跪下来磕头道谢。
朱标让身边太监宣布退朝,回到了乾清宫。郑和的奏折虽然批阅好了,但是朱标还没让太监取走。
朱标看着自己之前写的批注,犹豫了再三,增加了一句话:“千万不能成为首先开炮的一方。”
朱标这才让太监把奏折取走,让通政司派人送到郑和手上。
御膳房给大臣们准备的午膳很快就开席,按先皇朱元璋的作风,吃食一律从简。朱标也不想铺张浪费,皇帝的权威并不需要靠吃食的高档与否来体现。
朱标也是跟大臣们吃一样的东西,没有让御膳房区别对待。对朱标来说,对吃的东西并不计较。大臣们看到朱标跟他们吃一样的东西,心里还是有些异样的。
用完午膳,大臣们离开皇宫。朱标回到乾清宫,把桌面上的奏折都批阅好,决定去妲己那里。
朱标有一段时间没去妲己那里,还有些想念。只是妲己美虽380美矣,没有灵魂,像个花瓶一样。朱标会宠幸她,但是没法交心。
妲己看到朱标过来,开心得不得了。但是给朱标行礼后,妲己美丽的大眼睛就充满晶莹的泪水。妲己抽泣道:“皇上已经很久没来臣妾这里,臣妾日日夜夜念着皇上。”
“朕也想着你啊,所以今天过来找你。你这梨花带雨的样子,让朕很是心疼。别哭了。”朱标拉住她的手,把她带到自己的腿上,用温柔的语气说道。
妲己用手中的帕子把眼泪擦干,然后偎依在朱标怀里,说道:“皇上,臣妾就是忍不住。”
“朕知道。朕是皇上,国事繁忙。你看朕一有空就来找你了。”朱标说道。
“嗯,臣妾今天见到皇上心里是很开心的。”妲己抱着朱标说道.
第五百零四章郑和出海
朱标安慰了妲己几句,又说了些体己话,两人就安寝了。一夜无话。
过了三天,朱标批阅过的奏折送到了郑和手上。郑和看到奏折上朱标的批注,眉头紧锁。皇上又不让他主动开炮,又要挑衅东洋倭国,这让郑和有些为难。如何挑衅能激怒对方又不落把柄?
郑和把几个幕僚都叫过来,一同商量如何挑衅东洋倭国。姓赵的幕僚说道:“要不船开过去扔石头?”“这个怎么跟小孩子打架一样?再说,我们的船要开到多近,才能把石头扔到他们那里,还能激怒他们?”郑和摇了摇头。
“我有个提议,叫几个嗓门大的,站在船头辱骂他们,而且要用东洋倭国语言辱骂。”钱姓幕僚说道。
“叫骂这是个办法,但是要找到懂得东洋倭国语言的人还是比较难的。”郑和说道。
“说难也不难。东洋倭国时不时有人偷渡过来生活,他们在东洋倭国生活太难了,所以划着小船过来。这些人跟沿海渔村的人通婚了,也就有不少人学会了东洋倭国的语言。”赵幕僚说道。
“那你们去找几个嗓门大的,会用东洋倭国的语言骂人的人一起到船上去。我们带他们去叫骂,看看效果如何。另外,我看三天后就让海军们登上这新建的超大型船只,直接向东洋倭国的方向驶去々` 。”郑和说道。
“郑大人,这新船取名了吗?”钱幕僚问道。
“还没取名。你i这倒提醒我了,我要上奏折问皇上这新船该取名叫什么。”郑和笑着说道。
“那我们先出去找人了。”钱幕僚和赵幕僚说道。
“你们忙吧。我写奏折。”郑和说道。
郑和写了份奏折,上面描述了他的具体做法,顺便让皇上帮忙给新的船取个名字。写完奏折,郑和就让人送去北平。
钱幕僚和赵幕僚很快就找到好几个懂得东洋倭国的语言的人,男的女的都有,都是大嗓门。
郑和让他们各自用东洋倭国的语言骂几句,虽然听不懂,但是声音洪亮,颇有气势。郑和挺满意,跟他们说道:“你们先回家去,三天后一早在码头上见。”
三天后,郑和带着随从出现在码头。新的超大型船只已经在码头上候着,他亲自训练的海军已经登上船只,各司其职,等待郑和新的指示。
钱幕僚和赵幕僚找的那几个用来骂人的渔民也已经登上船只,被安排在船舱里的一个专门的房间。
郑和登船后,吩咐船长起锚开船。这艘有史以来最大的船缓缓驶出港口。这艘船从船舱底部到甲板总共五层,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叫做中楼,船尾部有一座三层的艉楼,
郑和住在船尾二楼的深处,三楼是神堂用来供奉妈祖,一楼是舵手的操作间。
最底层装满了用来维持船体稳定的砂石,二三层装满了货物和食物,可以说是整个航行的关键。上面一层是顶到甲板的这一层,除了左右设有大炮之外,中间三千多平方米的空间是给船上八百多名随行人员住的地方,每个人的空间差不多有4平方米。船头是供一百多名水手生活的地方。
这艘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与船桨不同,郑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好钱的)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船只出了港口,开始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郑和站在船头,看着远方。这是这艘船第一次下水,郑和心里也没什么底。这么大的船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船只,像座移动的城堡。虽然说大船在海面上行驶很稳,但是如果打仗的话目标太大,很容易就会被击中。为了防止船身的木头被轻易击穿,郑和命工人们给木头包上不容易生锈的铁合金皮.
第五百零五章挑衅东洋倭国
船只靠着海面上的风力在匀速前进,有水手根据风向风力调整船帆。郑和在船头站了一会,就回到自己的船舱。
在海面上行驶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郑和怕三千士兵们无聊生事,命令卫长们带各自的士兵们在船上操练。这船只的甲板面积足以容纳三五千人同时操练。虽然在船上操练,但是卫长们还是把士兵们练得每天只想睡觉,没有精力想其他的事情。
船航行的速度不慢,东洋倭国离八闽的海岸线并不太远,过了七天,在船头就可以看到东洋倭国停在码头的战船。
郑和命船长把船速降下来,慢慢靠近东洋倭国的战船。郑和拿起望远镜,看到战船上并没有士兵。码头上倒是有不少渔船在进进出出。码头附近也没看到东洋倭国的士兵和军营,郑和心里有些犯嘀咕:这东洋倭国380这么自信吗?以为没有人来码头攻击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是大海深处的岛国,不用担心别国会开着战船来打仗?
话说回来,他们确实有优势,易守难攻。如果邻国要来攻打东洋倭国,需要派很多战船和补给船。如果侵略的士兵们不能迅速登陆,那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人类和自己建造的船只在海洋上没有什么优势,只要一场台风,就可以让船只覆灭。
郑和心想这大概也是皇上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吧。毕竟东洋倭国离自己本土这么远,如果没有准备充分,或者没有合理的理由,直接开战的话,士兵们士气会受影响,就不能及时抢滩登陆。(acda)那失败就是会全军覆没。
郑和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海军和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建造出来的船只被彻底毁坏。
郑和的船离码头越来越近,站在船头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战船上的木头的磨损。郑和让那几个负责用东洋倭国语言叫骂的渔民站在船头,拿着用纸围成的喇叭状的东西放在嘴边,大声冲岸边叫骂。
刚开始东洋倭国的渔民们还没在意,后来随着船只越靠越近,叫骂声听得越来越清晰。东洋倭国的渔船开始停下来,有一些脾气火爆的渔民开始对骂,两边都骂得不亦乐乎。
大明的这艘船只吃水线比较深,不敢离码头太近,怕搁浅,于是停在离岸边还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东洋倭国的渔民们看到这么庞大的船只,并不敢驾驶渔船靠近他们。两国的人就用语言互相攻击。
郑和听不懂他们骂什么,但是他看到东洋倭国的渔民越来越生气,叫骂声越来越难听,他知道这个办法起了一定作用了。现在就等着有好事的渔民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东洋倭国的官员,这样东洋倭国就会派官员或者直接派他们的海军开着战船过来交涉。
两边对骂持续了半个时辰,郑和让他们先停下来休息,船只也先远离码头。郑和让他们第二天同一个时间继续骂,一直骂道东洋倭国有更多反应再说。
海面上风平浪静,郑和他们心里毫无负担地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同一个时间,船上的渔民们继续朝东洋倭国岸边的渔民叫骂,这次东洋倭国的渔民们更激动了,甚至有不要命的渔船冲到郑和他们的船只附近,朝船上扔鱼叉。
郑和看到这种情景,心里笑开了花。这火要拱得越旺越好,最好东洋倭国的战船直接开过来,朝自己的船只开炮。据郑和的情报,东洋倭国的战船上的火器杀伤力很低,对他这艘超级船只的伤害很有限。而大明这艘船只上装了大明最先进的火器和鱼雷,几个炮弹就能炸沉一艘普通战船。
第二天两国渔民又骂了半个时辰,大明的渔民停下来回船舱去了,可是东洋倭国的渔民们还在叫骂。郑和哑然失笑,这东洋倭国渔民还挺有气性嘛,都不怕自己让人轰一发炮弹让他们闭嘴。
就这样叫骂到第五天,东洋倭国的岸边终于出现了他们的海军。郑和粗略估计了下,有两百个人,只见他们上了停靠在码头的战船,然后战船缓缓驶出码头。郑和让船上的士兵们迅速集结起来.
第五百零六章 剑拔弩张
东洋倭国的战船驶出码头,朝郑和的船方向航行。郑和集结好士兵们,站在甲板上等着东洋倭国的船只到来。
甲板上的明军海军士兵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剑拔弩张的气氛弥漫着整艘船。郑和穿着全套盔甲,站在船头,看着东洋倭国的战船慢慢靠近。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东洋倭国的战船离大明船只只有十丈的距离。郑和右手按着腰间的佩刀,神色凝重。
东洋倭国战船船头站着一个将领模样的人,突然对着郑和用东洋倭国的语言叽里呱啦说了一通。郑和听不懂东洋倭国的语言,让之前叫骂的渔民过来翻译。渔民跟郑和说那将领问郑和他们为什么辱骂东洋倭国的渔民们?
郑和跟渔民说:“你去跟他们说,东洋倭国的渔民把大明的鱼都捕捞走了,大明百姓没有鱼吃了,所以我们才开着这艘大船过来讨回公道。”
渔民把郑和的话翻译成东洋倭国的语言说给对方听,东洋倭国将领听到郑和说这样的话,气急败坏地又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渔民跟郑和翻译说这将领说东洋倭国离大明甚是遥远,东洋倭国的渔民们也从未去大明的沿海捕捞鱼,怎么就把大明的鱼都捕捞完了?
郑和跟渔民说:“总之,这附近就只有东洋倭国的渔民会出海捕鱼,没有其他国家的渔民去海里捕鱼。现在大明的渔民没有鱼吃,要东洋倭国的渔民赔偿。”
渔民跟东洋倭国的将领把郑和的话用东洋倭国的语言转述了过去,东洋倭国的将领哭笑不得,说了几句话。渔民跟郑和说,这东洋倭国的将领说我们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让我们赶紧回大明去,不要逼他们使用~武力。
郑和笑了一下,说道:“跟他们说,这次不讨回公道,我们就不走。”渔民把这句话说给东洋倭国的将领,东洋倭国的那个将领气得满脸通红,用狠厉-的语气说了一通。
渔民跟郑和说,东洋倭国的将领说他回去请示将军,让将军来定夺。
郑和点了点头。
东洋倭国的战船回到了岸上,郑和让士兵们不要松懈,大船依旧停在海面上。现在这个结果是郑和所期盼的,看来叫骂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东洋倭国的百姓真是太容易被激怒了,一点点忍耐度都没有。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东洋倭国的战船又朝大明的船只驶来。靠近后,战船上的将领对郑和说了一通。渔民跟郑和翻译说这将领说他们的将军命令郑和和他的船只离开这里,不然就不要怪东洋倭国的炮火不长眼。
郑和笑着对渔民说道:“你跟他说要是我们不从,就待着,他们准备怎么样?”
渔民把郑和的意思转达给东洋倭国的将领。将领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堆话。渔民跟郑和说他们说既然我们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等着被东洋倭国的炮火轰炸吧。
0 ··求鲜花··· 0
郑和笑了笑,不说话。东洋倭国的将领看到郑和这副表情,转身离开了船头。东洋倭国的战船船身伸出几门大炮,对准了大明的大船。
郑和命船长将船只稳住,士兵们先远离船舷。他没准备让船长开着船离开。为了能师出有名,他决定赌一把。这艘大船是大明最好的工匠建造出来的,船身包着的铁皮是可以抵挡住一般的炮火。郑和也想趁这个机会试试这艘船只的抗轰炸能力多强,能不能抵挡住这东洋倭国的炮火。
... ........ 0
东洋倭国战船的大炮很快就发射出火弹,直接朝大明的大船打来。东洋倭国的战船比大明这艘五层楼大船矮小了许多,火弹只能打到大船的船身,根本没办法落到甲板上。火弹无法击穿船身厚厚的铁皮,落到了海里。
郑和命士兵们不能反击,看看东洋倭国有什么后手。他不想反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次他只要这一艘船,一旦反击,东洋倭国要是把全国的战船都调过来轰炸,就算大船再耐炸,也经不起被他们的战船围困几个月。
远离国土在海面上作战最怕的就是被围困,因为在海面上被围困,不像在陆地上那么容易逃脱才.
第五百零七章郑和诈败
这次只是一次试探,东洋倭国的战斗实力郑和和大明都不清楚,只能用这种办法去判断他们的实力。
东洋倭国的战船朝大明船只发射了无数的火弹,可是丝毫没有伤害到大明的战船。东洋倭国的将领看到这样子,下令停止射击,回到码头。
郑和看到东洋倭国那战船回去是准备搬救兵的样子,命船长起锚回大明。幕僚们有些不解,郑和笑着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次我们只有一艘船,如果真的开“三八零”战,我们并没有优势。等我们回去后,我禀告皇上情况,让皇上定夺要不要带着舰队过来攻打东洋倭国。”
“还是郑大人高瞻远瞩,我等狭隘了。”幕僚们说道。
郑和笑了笑没有说话。这次试探还是有收获的。这东洋倭国的火弹杀伤力一般般,连自己这艘船的船身都无法造成伤害。要不是担心被东洋倭国的战船们围困,他这次就可以把东洋倭国攻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