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12节

  夜,陈友谅收集了残兵,绝望地发现,自己已经只剩下不到二分之一的兵力了。

  这也是他家底厚,虽然伤亡这么惨重,但是由于跑得快,还是剩下了相当的实力。

  然而,这些士兵的士气极其的低落,更有许多人在之前的战斗中被火炮与火铳、箭矢打伤,哪怕此时坐在大营中,依然可以听见外面的哀嚎声。

  龙椅上的陈友谅皱了皱眉头,旁边的侍从已经心领神会地走了出去。

  不多时,外面的惨叫声便消失了,那侍卫带着一身血气走了进来。

  众将对视一眼,不由地有些胆寒。

  大汉皇帝环视了一遍四周,他是有意为之的。陈友谅的军队并不是靠忠诚等聚合的,完全是靠着他的实力,才镇压住了这群徐寿辉的旧部。

  现在遭到惨败,他首先要做的是立威,这点他很明白,不然很有可能,某位将领会把他的头颅当做在新势力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眼见众将领已经被震慑住,他才慢悠悠地开口:

  “诸位,对于之后的作战,有什么看法啊?”

  在座的十几名将领面面厮觑,相对无言。

  咱都败成这个样子了,您还不想着退兵依托坚城进行抵抗,难道还想打下去?

  良久的沉默,让陈友谅有些不满,他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阴鹫的眼神扫视过众将,所有被他注视到的将领都不由地低下了头,内心一阵恐慌。自从白天的失败之后,陈友谅的脾气是愈发的喜怒无常了。

  终于有将领开口,打破了沉默。

  “陛下,要不,咱们从北边抽调士兵过来吧?现有的部队士气低落,恐怕是难以继续作战了……”

  北边,即荆南地区,那里是大汉与元朝接壤之处,陈友谅虽然大举东进,然而在此地依然留有重兵,以防备元军南下。

  他说得其实没有错,用汉军那些已经被吴军吓破了胆的残兵败将去对敌,指不定还要输得有多难看呢!调那些士气尚且高昂的军队过来,单从鄱阳湖的战局来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闻听此言,陈友谅却狠狠一拍龙椅的扶手,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

  “好胆!竟敢出此言!若是元军南下,大好河山岂不是再度沦落?!!拉下去,斩首示众!”

  立时便有数名亲兵上前,将那将领拖下,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只是提一个建议,竟然就惹来了杀身之祸,在“饶命”的哭喊之中被削去了头颅。

  “北兵绝不能动!再有妄言者,皆斩!”陈友谅气喘吁吁的,眼珠通红。他一屁股坐了下来,瞪视着周围的将领。

  “纵然,纵然朕最后真的……朱元璋取了天下,这江山,多少还是汉家王朝的……”他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呢喃道。

  众将面面厮觑,这下子是真的不敢说话了,陈友谅的暴戾吓着了他们,同时也更加确定了陈汉政权的摇摇欲坠。

  很多人已经起了别样的心思。

  陈友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诸位,不必担忧,朕已有破敌之法。”他咧嘴,露出一个极具危险性的笑容。

  “朕获悉,朱元璋那主舰,被刷成了白色。明日我等集结重兵,直冲那白色舰船,擒杀朱元璋,何愁敌军不破?”

  众将猛然抬起头,看向陈友谅,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还有机会!

  “明日,诸军当奋力向前,死战不退!待此战结束,在座列位皆有封赏!擒朱元璋者,封异姓王!”陈友谅大手一挥,这是他维持住自己集团的第二个手段——功名利禄。

  这一招很奏效,在有了一个看似可靠的计划之后,汉军将领们再度有了信心,尤其是那裂土封王的诱惑,更是让人难以抵御。

  “尊上命!”他们齐声喝道。

  第二天,汉军再度扬起风帆,向吴军发动了进攻。

  然而当吴军的舰船毫不示弱地迎上来时,已经准备好争夺那王位的将领们却傻眼了。

  吴军之中,竟然齐刷刷得一片白色,十艘战船中,倒有六七艘被刷成了白色,根本不知道朱元璋的旗舰在哪里!

  而有了之前那张定边单骑冲阵的前车之鉴,朱元璋那帅旗早已隐藏,只有吴军内部的人才知道哪艘是主舰,汉军想要斩首,但却压根就无从下手!

  汉军将领们傻眼了,他们没想到这一出,然而吴军却不会等他们,再度发起了攻势。

  陈友谅的舰队一如既往的高大,然而此时的他们已经损失了太多的战船,而且士兵们士气底下,吴军利用汉军舰船笨重、转弯困难的弱点,用大量的中型船只进行“狼群”攻势,汉军根本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更离谱的是,由于汉军舰船太大、隔音效果太好,哪怕是战船甲板上的士兵都已经被杀光了,下面摇橹的将士依然呼号依旧,卖力地驾船,导致无法形成合力,被逐个击破!

  仅仅一个上午,汉军再度大败,无数的兵器、旗帜与尸体被从船上丢下,竟尔遮蔽了鄱阳湖的湖面!

  汉军几乎是成建制地投降,甚至连将领都失去了反抗的意志,陈友谅狼狈地带着最后的军队,退回自己的营寨。

  双方再度展开对峙,只不过此时的形式彻底逆转。

  过了几天,陈友谅又收到了一个令他崩溃的消息。

  在洪都打得他心态炸裂的朱文正再度用一把大火,葬送了自己的所有粮船。

  这下是真的没得玩了。

  八月,陈友谅收拢不多的残兵败将,正式开始撤退。

  然而打蛇不死的道理朱元璋还是懂的,当汉军自南湖嘴试图逃回武昌时,被早已经等在此地的吴军阻击。

  此时的陈友谅,相比于来时的战船千艘,遮天蔽日,已经只剩下了区区一百多艘的破船。

  他集合了所有部队,试图突围而出。

  双方大战不止,顺流激斗,一直到了泾江口。

  严凌带着百余艘船只,扼守在这里。

  他望着那激战的双方眯了眯眼睛,陈友谅的旗舰赫然在目,那大旗之下,大汉的皇帝正在亲自指挥作战,振奋士气。

  严凌命令自己的座舰靠过去,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他对着自己的部下下达了命令:

  “对着那只船,放箭。”

  严凌船上数百名士兵同时弯弓搭箭。

  而在那无数支箭羽之中,有一支,射向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从眼睛,贯脑而过。

  一代枭雄,就以这样一个并不轰轰烈烈的方式落幕。

  陈友谅是元末南方三大势力中反元最激烈的,朱元璋和张士诚都有过与元廷暧昧的记录,只有陈友谅没有,从始至终,他都视元廷为仇敌。

第22章 吴王!朱元璋

  !

  陈友谅死了,时年四十四。这个时候距离他称帝,仅仅只有四年。

  不知道他在死前,有没有想起他父亲的话:“你只是一个捕鱼人,我不愿意你去图谋什么大业,与我父子于水上一世,便已经足够了。”

  或许他当初若是没有起兵,不至于壮年而死。

  不过这轰轰烈烈的一生,从一渔家子,到一方诸侯,却也颇为传奇。

  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有张定边。他拼死护卫着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突围,在武昌称帝,将陈汉又延续了一段时间,然而在这个有了严凌的时空,张定边却没有全身而退,当场被杀,自然就没有了那勇将率部突破重围。

  于是,自太子陈善以下,陈理及整个大汉的高官被全部一网打尽,有些人哪怕是逃得掉,却也是看清楚了大势,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投降。

  由于双方都是属于红巾军体系的诸侯,所以将领们投降起来也没有什么背德感,再加上陈友谅弑杀徐寿辉的行为也着实不得人心,所有说各地几乎是传檄而定。

  就连陈友谅的丞相张必先与兄长陈友才,也都先后投降。

  等到十月的时候,原大汉境内的所有州县基本归降,朱元璋的地盘与势力大涨,一跃成为当时南方最有实力的诸侯。

  朱元璋志得意满,论功行赏,此战中奋勇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严凌由于护驾等功劳,位及诸将前列,赏田万亩,金银无数,其下常遇春、廖永忠等人,赏田数千亩,也各有金银,一时间,皆大欢喜。

  接着便是返回应天了,苦战过后,将士们已经十分的疲乏,而朱元璋,也迫不及待地和阔别已久的妻子和孩子们重逢。

  此时已经八岁的朱标,七岁的朱樉,五岁的朱棡,三岁的朱棣,两岁的朱橚。

  看着没比自己大几岁的朱元璋已经有了足足五个儿子,堪称战斗鸡,严凌也有些感慨。

  毕竟他还打着光棍儿。

  当然,严家早就已经打算给他谋一门亲事了,但是严凌因为知道自己寿元悠长,再加上现代人思维一时间没有转过来,觉得没必要这么早结婚,就一直没有成亲,这一拖,就拖到了他投奔朱元璋,这下子就更不可能成亲了。

  毕竟你怎么着至少也得回庆元路再成亲吧?可是那里是方国珍的地盘。

  虽然双方有那么一份香火情在,但是自己一个另一方势力的重臣,频繁出入人家大本营,未免也太不给方国珍面子了。

  这事情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现在老朱创业路上最大的敌人已经被铲除,严凌终于是放下了心来,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了。

  或许,也该找一个漂亮妹妹,延续下香火了?

  隔壁周家那个小姑娘,长得可是标志,前凸后翘的……不不不,现在的身份有点不搭……至少得是一方重臣的亲属……

  我要不等等朱元璋的女儿……

  呸!朱元璋长女,未来的临安公主生于至正二十年,这差着好几轮呢!严凌赶紧晃了晃脑袋。

  就在某人开始发春的时候,朱元璋也很快在短暂的温存之后,从温柔乡里挣脱了出来。

  他第一个召见的,便是刘基。

  因为正是这个人,在当初张士诚围攻安丰时,执意反对他出兵相救。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的时候,张士诚突然派自己的手下吕珍攻击在安丰的刘福通与韩林儿,朱元璋得到了刘福通的求救,并且决定出兵,这个时候,正是刘基坚决反对。

  “一者,国公若是救出丞相(刘福通)和明王(韩林儿),国公该如何自处?二者,若是陈友谅趁机犯我边境,岂不是危险?”

  朱元璋没有听他的意见,然而事实证明,刘基的话极其正确。他在安丰救出了韩林儿,一时之间却是无所适从,曹操当年挟持个正牌皇帝,诸侯也没一个鸟他的,现在不过是一地盘基本丧尽的韩宋皇帝,除了给脑袋上顶一个家伙之外,没有半点好处。

  第二点就更不必说,朱元璋带兵一走,陈友谅就来了,要不是他的好大侄足够坚挺,朱元璋此时家可能都丢了。

  于是朱元璋召见了刘基,感激道:

  “吾不听先生之言,险酿成大祸啊!”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和陈友谅这样强大的敌手为敌,过程不仅惊险,也极大地违背了朱元璋当初定下的稳扎稳打的策略。

  而此时,朱元璋的另一个谋臣朱升,也来到了他的面前。

  朱升是朱元璋于至正十八年,亲赴其草庐邀请而来的,事实上,这个人并没有浪费他的一番苦心,正是他,为朱元璋定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让朱元璋在自己的地盘上经营许久,成功进入了决赛圈。

  而现在,他是来请朱元璋称王的。

  面对朱升的话,朱元璋有些疑惑:“先生,伱不是说要低调发展吗?”

  “不,国公,如今时候到矣。纵观天下,已无敌手,此正是建国立邦之时,以安群臣之心,获大义之名分,逐鹿于天下。”

  蛇在攻击前,会把脖子后缩。

首节 上一节 12/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