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2节

  感谢“书友20180216010110752”、“书友20221229033868944”、“甜甜的薯片9”、“书友20170628213123863”、“豆不荳”、“觋意”、“风之哀殇5”、“取一个好名字怎么这么难”、“污丰的粉丝”、“书友151017191601761”、“百万册”、“陌卜”、“书友20220513141336336”的月票。

  感谢“想要瞌睡的龙”、“书友161213222948648”、“书友20220412200433039”、“李舟”、“大汉二十六帝仍在”、“时光凉人心”、“情殇难劫”、“书友20220513131336336”、“lorkchen”的推荐票。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39章 赐婚

  “前亲军都指挥使冯大人的女儿?”严凌闻听宫人的话,不由地瞪大了眼珠子,冯指挥都去世这么久了,他女儿还没有成亲吗?

  此时已经是至正二十七年三月,严凌被关在自己的府里已经长达两个月了。

  当然,他也乐得休息。反正自己这功劳,老朱是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

  就是没想到,这一天,吴王突然派人传来消息,说是之前说好的亲事有了眉目,是前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的女儿。

  准确来说,这不是消息,是通知,赐婚,臣下哪有拒绝的?

  就是不知道对方长啥样。虽然严凌也做好了政治婚姻的准备,但是毕竟第一次成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主要是在这个时代,正常点的都是十五六七就嫁了,这妹子嫁不出去,该不会是因为长得太磕碜啥的吧。

  想到这里,严凌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老朱该不会坑我吧。

  算了,就算不好看,反正娶的又不是公主,纳几个妾就成。他只好这般安慰自己。

  冯府那边,一样炸开了锅。

  吴王赐婚,这本应当是天大的好事,然而冯府的众人却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能把自己已经二十四的女儿嫁出去,同时还能和西吴政权的重臣结成姻亲,这本来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

  问题就在于当事人,冯淑真,她却不一定愿意。

  冯国用生的这个女儿,虽然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样子,却是生得一副坚毅的性子,认准的事情轻易可改变不了,甚至她的父亲都曾经称赞她,“有元帅夫人(马秀英)之风”。

  冯国用最巅峰的时候,一度是元帅朱元璋身边的红人,每天门庭若市,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和这位亲军统领结为亲家。然而在许多青年才俊的提亲之时,冯淑真却是一个也瞧不上眼。

  “若父亲执意要女儿嫁给他们,那女儿宁可出家,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这是她的原话,也正是冯夫人与冯成所担心的。

  要是冯淑真到时候倔气一犯,出家了,这事儿本身是正常,但这个时间点上,正好吴王赐婚的时候你冯家如此做派,不仅得罪了严凌,更是不给吴王脸面,本来就不富裕的冯家直接雪上加霜。

  “试试吧。”冯夫人叹了一口气,声音无奈中带着些许的期许,“严大人,也是一方俊才呢,说不定就对了那个妮子的眼。”

  冯成也是叹气,为今之计,只有如此了。

  他轻轻推开了自己妹子闺房的房门。

  水墨风的房间,轻纱掩盖着素白的床榻,整洁的环境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一个身着彩衣的女子正端坐在桌旁,手中一卷《春秋》,身旁一盏清茶。

  三千青丝在脑后挽成桃花髻,她的体态修长,眉眼如画。垂眸书卷,素手托腮,竟似仙子落凡尘,不类人间俗世客。

  闻声转头,见是自己的兄长,她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好看的微笑。

  “哥。”声音清脆如同黄鹂。

  冯成张了张嘴,面对自己这个过分有主见的小妹,他总感觉被压了一头,此时声音不由地低沉许多:

  “小妹……我有一事说与你听……今日我去面见殿下,他听说你还没有婚姻,于是便想要赐一门亲事与伱。”

  “嗯?”柳眉倒竖,冯淑真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模样,她张口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但转念想到是那吴王的主意,于是还是咽下了到嘴边的话,淡淡道:

  “哥,你知道我的。”

  “小妹……这是殿下赐婚……”冯成的声音有些艰涩。毕竟在他看来,之前的青年才俊已是足够优秀,小妹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劳什子的什么英雄,纯粹就是不想嫁人而已,如今如此逼迫,一向性子刚强的小妹,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冯淑真沉默了。

  如果此时站在身前的是她的父亲,那她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告诉他若是再相逼,那她宁可出家。

  一般的平凡男子,她可是一眼都不想多瞧。

  然而此事事关家族,她还真不能就这么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可是她最亲的两个亲人。

  难道真的要……

  她的手轻轻抚过额头,顿觉心乱意烦。

  不,不,大不了……

  手掌握紧,指甲用力在白嫩的手掌上掐出了印子,她咬了咬红唇:

  “是谁?”

  冯成立刻道:“是殿下的重臣,前平章政事,严凌严大人。”

  仿佛是担心她不满意似的,他赶忙接着说道:“严大人如今也不过三十有六,且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为座右铭,一直不曾有过婚配,其人也是有勇有谋,既有战功,亦有文治,声名远播于国境,称得上是一时豪杰。如今虽因明王事暂削官爵,但起复想必是早晚……”

  “噗嗤。”

  冯成的话未说完,便听见了一声轻笑。

  他呆滞地抬起头,看见自己妹妹的眼睛弯成了两个月牙儿,一笑,天地仿佛失去了颜色。

  次日,吴王正式下诏,赐冯国用之女冯氏与严凌为妻。

  这一举耐人寻味,在废其官职不久的情况下又施恩于他,似乎是抚慰,又好似在暗示着什么,有心人更是察觉到了这位前平章政事,如今的区区庶人在吴王心中非凡的分量。

  不过对于当事的两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吴王此诏一发,那此婚已成定局,两个人的终身大事这般注定。

  但是却不能立刻成婚,毕竟现在还在“国丧”期间。

  至少等上一年吧。

  ——

  严凌在休息,可是西吴军却并没有停下他们征服天下的脚步。

  平吴之师回到应天之后,朱元璋的第一次大封群臣开始了。

  右相国李善长,封宣国公;左相国徐达封信国公,赐彩叚表里十一匹;平章政事常遇春为鄂国公,赐彩叚表里十匹;平章政事汤和赐彩叚表里八匹,其余等将士,皆有封赏,一时军心大振。

  十二月,汤和领军南征,克福州,次年破延平,生擒陈友定,押至应天斩首,福建遂定;至正二十八年二月,廖永忠携大胜之威进逼广东,何真见大势已去,遣使奉表迎降,粤地亦平。

  南方悉定,半壁江山入手。

第40章 立国大明,建元洪武

  至正二十七年,西吴元年,十二月。

  吴王大殿。

  吴王朱元璋高坐上位,群臣叩拜于下。

  左相国李善长(元朝以右为尊,此时朱元璋已下令崇古制,复以左为尊,李善长由右相国改为左相国。)是第一个,身后群臣排列,全部跪倒在地上,李善长恭敬地呈上一份书表(即劝进表),而身后的汪广洋手上托着一件明黄色的龙袍,刘基手中托着一方玉玺。

  “殿下您勇智自天,聪明冠世,起兵横扫六合,拯救黎民于水火,率楼船西上,假帝军灭而国倾;命将军东征,伪王城破而就缚,这是天下将要归于您的形势啊!臣李善长等人顺应民意,上表恭请您即早称尊,以安民心,开万世之太平。”

  朱元璋听闻此言,似乎很是震惊,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了两步,表情很是难受地说道:

  “之前我即王位,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你们逼我的。现在你们又推举我当皇帝,这却是万万不能,我的德行浅薄难以当此大任。”

  群臣整齐划一的叩首,在李善长的带领下再度说道:

  “天上降下圣人,本来就是为民的。殿下您即王位已有三四年,便是天命所归的征兆。昔日汉高帝诛项籍,便接受了群臣的劝进;今天殿下您除暴乱、救生灵,德施天下,天心已有归属,万不可违背,臣等今日,以死相请!”

  朱元璋还是摇头拒绝,摆出了一副“这皇位有毒,你们不要害我”的样子。

  群臣却不气馁,又进行了第三次劝进。

  这一次,朱元璋终于松了口:

  “现在天下尚未平定,兵革未息,我本来是想等到天下之已定后再商定大位,奈何伱们苦苦相逼,我也只能顺从你们,但是一切须得遵从礼仪,绝不可以轻率。”

  吴王朱元璋,自此正式接受帝位。

  ——

  吴王的御书房里,端坐着西吴政权的几位重要文臣。

  他们在商讨新朝的国号。

  此前已经有很多个方案了。

  如汪广洋建议以“吴”为国号,然朱元璋不屑与三国孙吴此一割据政权相提并论;刘基又提出,吴王起于皖地,可以“皖”为国号,但亦被朱元璋所拒绝。

  众人一时无言,只能拿出古籍翻找,同时绞尽脑汁想着好听而又富含意蕴的国号。

  “咚咚。”就在这时,木门响了两下,一个宫人弯身走了进来,在吴王的耳旁低声说了句什么。

  朱元璋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道:

  “宣!”

  在众臣的注视之中,一席素袍的严凌快步走近。

  奇怪的是,一个庶民出现在堂堂吴王的宫殿里,却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诧异,似乎这一切顺理成章。

  “草民严凌,叩见吴王殿下。”严凌端端正正地跪下行礼。

  “平身。睿轩,今日叫你来,是为商讨国号一事。可有什么想法?”朱元璋说完,李善长已经接过话头,将刚刚重臣的讨论情况告诉了他,避免他再说出那几个已经被否决的国号。

  答案对于穿越者而言是现成的。

  不过,要是脱口而出,朱元璋肯定是不会拒绝他的这个提议,毕竟这本来就是人家属意的国号,但那之前的几位大臣如何自处?你随口一言就被采纳,他们苦苦思索被拒绝,难道他们都比不过你严睿轩的才华吗?

  于是他先是假装思考了一会儿,又拿起几本古籍翻阅了一下,这才施施然地开口道:

  “殿下,日月行天,亘古不变,王朝万载而仍昌,便以“大明”为国号,以“明”之火德,克“元”之金德,如何?”

  王朝一直就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如周乃火德,秦乃水德,水克火,秦遂代周;宋为木德,元以金德代宋。

  大明,以其火德,取代元朝。

  朱元璋闻听此言,猛得一击掌,叫好道:

  “好一个日月行天,亘古不变!好,好!孤的王朝,将要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睿轩,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刚刚孤的心里,也是想着这“明”字,此乃天意也!如此,便以“大明”为国号!”

  “至于年号,百室(李善长)的建议颇合孤之心意,便以‘洪武’为号!”

  ——

首节 上一节 22/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