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41节
要知道原时空蓝玉凭借捕鱼儿海大捷的功绩,都直接拜大将军,封凉国公。
朱元璋正为这件事情思虑的时候,第二波大捷也跟着来了。
..................
漠北,元廷。
听到手下上报王保保岭北大败投降明军的消息,元主怒不可遏,大声斥骂道:“王保保手底下可是有十几万的兵马,就算是十几万个馒头,他们明军也吃不了这么快,这才多少天!”
“这怎么可能呢?!”元主开口反问道。
“陛下,齐王之前在军报上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由于接连败退,兵马损失严重。当时在向朝廷求援的时候,在奏报里就提到兵马已经不足10万。”哈刺章继续开口汇报道。
“岭北一役,齐王兵马死伤三万多人,孤立无援下,除了投降再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哈刺章一脸痛心疾首,要是当时元主肯听他的劝告,出兵增员的话,如今就不会是这个结局。
现在王保保倒了,岭北丢了,元廷最大的壁垒轰然倒塌。
元廷已经是危若累卵。
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就像之前赤察儿和王保保讲的那样“等到那朱皇帝的大军真来了,我想那些权贵,得有一半投降那些明军,另谋富贵!”
此时此刻,元廷这边就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在与明军暗通款曲,表忠心的。
元主这几天就连觉都睡不安稳,生怕哪天晚上睡着了脑袋就给人割了去送到明军大营求封赏。
“呐哈出那边为什么没有出兵!这是公然抗旨吗!”元主一想到这,无比气愤道。
哈刺章开口回报道:“据开元王奏报,辽东那边,明军也有军队,拦住了他们。”
可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完了,一切都完了。
元主全身瘫软,跌坐在皇座上。
这时他脑海里忽然生出这么个预感,北元,要亡在他手里了。
...................
王保保之前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不要打着以邻为壑的主意,那样会死得很惨。
此时身处辽东的纳哈出后悔不已,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当年元朝灭亡后。
一共还有三股元朝的残余势力并未被消亡,而这些残余势力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
第一股,也就是最强的势力自然就是元廷。
元大都被攻破,元顺帝逃亡漠北,被称之为北元。
第二股势力,就是蒙古云南王王禅盘踞在云南的一支武装。
最后一股,就是占据辽东的纳哈出。
纳哈出以开元(今辽宁开原)城为中心,拥有一定的实力与地盘,被元廷任命丞相,封为开原王,帐下有二十余万民众,其中能打战的战士大概在8万人左右。
如今就连王保保都败了,元廷一灭,大明这边下一个要收拾的人就会是他。
..................
夜。
京城。
坤宁宫。
皇后的寝宫,灯火却一直亮着。
朱元璋和马皇后坐在床前,他们面前则是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大明地图,其中一些地方已经被贴上了纸条。
而朱元璋手中则是一张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个人名。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年刚开国朱元璋准备给那批和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封爵时,也是如此。
后宫不得干政。
可遇到重大的事情,他还是习惯性和马皇后一起。
更何况,今天这事,还涉及家事。
当然事先一定说好,做决定的只能是他朱元璋。
让马皇后坐在身旁,只是为了自己心安。
经过两人的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朱元璋很快就将手中的纸条纷纷贴在了身前的地图上。
最后只剩下朱棣一张纸条。
朱元璋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原本已经把它贴在了蒙古草原上,最后又是将其拿了回来,重新贴在了北平城。
因为此时朱元璋还未想清楚,漠北这一大块地到时候如何处理。
“要不要给守谦也封一个,他一直养在宫中也不是办法,也算是对他文正的一些补偿。”马皇后忽然开口道。
听了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沉默了。
并没有马上回答。
说朱守谦可能有人不熟悉,可提到他的父亲朱文正,对于熟悉明史的一定会知道。朱元璋的侄子,开国功臣。
其中最大的功绩,便是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要是没有朱文正,如今坐天下的或许就是陈友谅了。
朱文正后来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欲投靠张士诚,被朱元璋得知,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
他的儿子朱守谦则是直接被接到了宫中,由马皇后抚养。
算起来,是朱元璋的侄孙。
大明地图上贴的九人全都是皇子,按理来说也只有皇子才能分封亲王。
如果给朱文正的儿子也封王,就等于是开了一个口子。
给他封了,到时候杨宪又该如何处理。
朱元璋犹豫了。
“此事再议。”
“睡了。”
说着便真的上床睡觉去了。
马皇后不知道朱元璋此刻心中所想,可既然一开始已经说好了,做决定是朱元璋,她便也不再多嘴,起身吹灭了灯火。
..................
相府。
自从之前出了税赋造假案之后,那群淮西勋贵们终于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如今的相府,与往日相比显得有些冷清。
只有胡惟庸还是和往常一样,几乎每日都前来拜会。
毕竟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师徒关系,朝野上下人尽皆知,也无需因此而忌讳些什么。
“恩相,北边大捷,看来彻底攻破元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胡惟庸开口道。
胡惟庸所讲的,几乎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李善长微微点了点头。
“恩相,难道就不着急吗?”胡惟庸见李善长一脸平静的样子,着急问道。“到时候,等到杨宪班师回朝,以他这次的功绩,甚至有可能直接封王。这些日子,已经有大臣之间在传这件事了。”
“着急?着急有用吗?”
李善长伸手摸了摸胡须,开口道:“难道你还能飞到漠北草原,直接把他的功绩给占了不成。这是既定事实,不说杨宪了,眼下我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恩相,不知是什么大事?”胡惟庸疑惑道。
“皇上心里有桩烦恼,几位皇子都已经长成了,如何安置他们才最有利于大明王朝。”
“皇上之前提了几次封王,最后却都不了了之,为啥?这次又让四皇子殿下随军出征,你想想又是为了什么?”
李善长自问自答道:“自汉朝封王引发七国之乱以后,这封王就是大忌。皇上知道,只要提了,就必招文武百官反对。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出来抗骂名,作为中书省左丞相的我就是最佳人选。”
“惟庸啊,替我拟一道折子。这道折子啊,你可得用心拟。我想要说几句皇上想说,而却又不便说出口的话。”
“相国吩咐。”胡惟庸低首道。
“此奏的核心,就是奏请皇上,以大明千秋大业为重,举贤不避亲。即刻敕封诸皇子,为各地藩王。”
“好!恩相对皇上是一片忠心啊,属下敬佩。”胡惟庸开口赞叹道。
李善长能够坐到文官之首,自然是有他牛逼的地方在。
.................
就在京城风云变幻的时候。
远在万里之外的漠北草原,属于明军的第二波胜战来了。
明军的大炮,直接把元庭轰懵了。
几轮炮火下来,直接击坠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元庭。
猛烈的炮火,让原本还处于摇摆状态的元庭贵族们彻底丢掉了侥幸的念头,直接投向了杨宪这边。
杨宪大帐内,收到的投诚信,一个大箱子都装不下。
让杨宪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杨宪率兵破城,一道消息从元廷传来,元主自缢身亡。
北元众大臣开城门,自缚出城投降。
事情的真相是,元主死于他杀,众大臣买通了皇宫里的宫女,宫女们趁着元主睡着了,合力将其活活勒死。
嘉靖帝见了,直呼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