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51节

  不知不觉间,竟然就看到了深夜。

  朱棣不仅不觉得累,反而是越看越兴奋。

  明记书肆之前出过一本《红楼梦》,朱棣也看过,当时只是翻看了几眼,便是随意将其丢到了一旁。

  在他看来这种脂粉气如此重的书,没甚意思。

  朱棣这辈子的志向是在沙场,很显然《三国演义》对上他胃口了。

  董卓篡权,各地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形成十八路诸侯联军之时,看得只叫人热血沸腾。

  朱棣恨不得扛着他心爱的洪武步枪,亲赴前线,一枪将董贼的脑袋瓜子给崩开。

  一直到第二天,天空微亮,鱼肚泛白。

  该到上早朝的时候。

  朱棣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像极了作者菌学生时代在宿舍躲被窝熬夜看了一宿小说的情况,那个时候斗破刚出,正是网文的黄金时代。

  朱棣赶忙让下人们进来帮忙收拾朝服,然后就这样直接顶着个熊猫眼,上朝去了。

  ..................

  奉天殿外。

  群臣早就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

  “蒙王殿下!”

  “拜见蒙王殿下!”

  ......

  见到朱棣,台阶两侧的官员纷纷给朱棣请安,朱棣强撑着精神,一一回礼,有些恍惚地走到殿门口。

  殿门口最前排,站着的是几位皇子。

  “老四,怎么了,昨晚没休息好吗?气色这么难看。”朱标伸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关心道。

  “见过大哥。”

  “见过二哥、三哥。”

  朱棣抬起头看着众兄弟关心的目光,尴尬道:“没事,刚从漠北回来,还有些不适应,习惯半夜惊醒。过段时间就好了。”

  总不好说他堂堂一个亲王,是因为通宵看一个话本小说,而导致没休息好吧。

  “等会儿,我让张御医去你府上看看,给开一些安神的药。”朱标动作语气,尽是大哥对弟弟的关切。

  即便他这个弟弟如今已经成了亲王,可就算朱棣日后成了雄踞一方的藩王,在朱标眼中仍旧是那个永远没长大的弟弟。

  “开朝!”

  太监唱喝声从殿内响起时,奉天殿大门开启。

  在朱标的带领下,所有人鱼贯而入。

  大殿上。

  淮西武将们,一个个脸上均是露出期待的神色。

  因为他们知道,朱元璋将在此次朝会上,宣布出征云南和辽东的人选了。

  朱元璋看着殿下众人。

  他这帮子老兄弟们心中在想些什么,朱元璋再清楚不过。

  “任命沐英为征南将军,朱棡为副将出征云南。”

  对于这个旨意,那一众淮西将领显然是不满的,可却没人开口。

  因为这旨意合情合理,挑不出丝毫毛病。

  沐英确实有这个资格,他年少从军,元至正二十二年,年仅十八岁的沐英便已经担当军事要任,先是当朱元璋的帐前都尉,后来又被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

  之后又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

  大明建国后,洪武三年。

  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

  要知道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天下初定府中积务繁积。沐英年纪虽轻,聪明敏悟,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毫无遗漏。

  徐达、邓愈这些老前辈,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其余人眼红也没用,沐英根脚硬的很。

  可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才会心生不满。

  可旨意已下。

  因此众人只能眼巴巴盯着,征讨辽东的名额了。

  可一直等到散朝,朱元璋都没有宣布征讨辽东的事宜。

  让一众淮西将领,空欢喜一场,脸上满是失望之色,有些甚至是不满。

  散朝后。

  朱元璋让人叫住了朱标和朱棣。

  回到御书房后。

  朱元璋脸色立马变得难看了起来,他开口道:“老大,方才在大殿上,你看到那些人脸上的表情没有。”

  “真是奇了怪了,朕的这帮子老兄弟们,好像手里头不捏着兵权,不让朕有所忌惮,就过不了踏心日子了。”

  “他们越是恋栈手中的兵权,我就越不能轻易如他们愿。”

  朱标没有开口搭腔。

  因为他知道朱元璋是在说气话。

  尤其是在看过那张世界地图之后,朱标知道,日后朱元璋是不可能完全不用他的这帮子叔伯的。

  这么多皇子之中,真正有战场经验的人还是太少。

  他的那些弟弟们尚需要时间成长。

  等到朱元璋气发得差不多了,转头看向朱棣,发现了他的黑眼圈,开口问道:“老四,你眼睛怎么了?”

  朱棣只能是将那番谎言又说了一遍。

  朱元璋问起了朱棣扬州行的见闻,朱棣将杨宪和他讲那番话一字不落复述了一遍,甚至连那本《三国演义》的小说书稿也没落下。

  听了朱棣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杨宪讲的都是正理,你按他说的去做没错。不过老四,你要记住一点,你才是那个做决策的人。”

  “儿臣明白。”

  朱标和朱棣从御书房退出去后,朱标开口向朱棣讨要了《三国演义》。

  方才朱元璋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朱标注意到了,而有关杨宪的一切,朱标都是格外的关注。

  在他看来,能够出现在杨宪书案上的书稿,绝不仅仅只是一本普通的话本小说那么简单。

  是夜。

  东宫,侧妃寝宫。

  吕氏正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今日是她侍寝的日子。

  “娘娘这么漂亮,我如果是太子殿下,肯定天天来。”贴身丫鬟紫夕一边用梳子给吕氏梳头,一边开口笑道。

  “口无遮拦,我什么时候教你这么没规矩了,太子殿下也岂是你能置喙的。”吕氏责骂道,不过说这话时,她脸上是带着笑意的。

  显然紫夕的话,让她很是受用。

  “娘娘。”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官站在屋外禀报道。

  “是太子殿下要来了吗?”吕氏开口问道。

  贴身丫鬟紫夕打开了门。

  “太子殿下,让我来和娘娘您通传一声,让你今晚不用等殿下了。殿下还有很多政务没有处理完,今晚应该是要在书房过夜了。”屋外的内侍官躬身道。

  “......知道了。”吕氏在听到这消息的瞬间,脸上的笑容凝固,沉默了良久,这才开口回道。

  ........................

  朱元璋这头还在沉迷世界地图。

  朱标则是开始研究起了《三国演义》。

  而一场悄无声息的灾难就这样发生了。

  杨宪发现大明宝钞贬值了,而且贬值得厉害,已经贬值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乃至更低。

  已经出现崩盘前兆了,这比原时空要提早太多了。

  之前吏治改革的时候,大大增加了国库开销。

  朱元璋当时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印大明宝钞。

  当时杨宪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头,便已经对朱标讲过此事,说加印一事不能再继续了。

  经过朱标的劝说,再加上琉璃生意的起色,渐渐填补了官员俸禄增加这块空白。

  原本加印工作已经停止了。

  可之后为了准备北伐,研发和制作军火,需要投入大量财力。

  当时朱元璋给朱标讲的是“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你和杨宪讲,让他放手去干。”

  没想到朱元璋口中的办法,仍旧是让宝钞提举司加印大明宝钞。

  现在征讨云南,又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

  朱元璋想到的,还是加印宝钞。

  敢情老朱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印钞机了。

  如今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

  民间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抵制收取大明宝钞的情况了。

首节 上一节 151/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