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78节

  大明水师对于这些小股倭寇,都是碾压,真正意义上的碾压。

  面对大明水师,这些倭寇就连有效的反击都做不到。

  他们手中的弓箭,连大明水师的战船都碰不到分毫。

  逃?

  他们的这些小船都是由渔船改装而来,速度根本比不上大明水师这些真正的战船。

  没多久时间,便是被追上,然后落入了包围。

  打打不过,逃又逃不了。

  眼看求生无路。

  这些倭寇也迸发了心中的狠劲,大声喊道:“和他们拼了!”

  于是,一艘艘船只朝着前头的大明战船撞了过去,试图撞出一条生路。

  五艘船只,视死如归。

  在洪武步枪和弓箭的攻击下,最后只剩一艘破损不堪的小船冲出火力圈,撞向了大明水师的战船。

  大明水师眼看着,倭寇们划拉着小船朝自己而来,不退反进,指挥船上的水手,反而迎头而上。

  一高一低,一大一小。

  两艘船就这样狠狠撞在了一起。

  砰!

  咔嚓!

  两船相撞的瞬间,倭寇的小渔船,瞬间四分五裂。

  船上仅剩的倭寇全都落水。

  开什么玩笑,大明水师这边即便是小型的战船,苍山船,也是正儿八经的的战船,有精铁装甲包裹,又其实倭寇这些由小渔村改造而成的小破船可以比的?

  这场海上遭遇战,双方可以说是刚一见面,便已经分出了胜负。

  倭寇大部分都被当场击毙。

  倭寇几艘船上仅剩的一些物资,自然全部收缴。

  最后徐达让人从水里把那几个落水的倭寇给捞了上来,虽然有海图在,不过有人直接带路会更加方便。

  而且即便是到了那边,也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人。

  这点徐达心中很清楚。

  之后在前往日本岛的途中,徐达又是碰到了好几股倭寇。

  其中有刚从日本岛出发,准备去大明沿海地区劫掠的,也有一些是刚刚从大明沿海地区劫掠成功,带着劫掠而来的丰厚物品准备回日本享受后半生的。

  这些家伙无一例外,全都被徐达麾下的大明水师碾碎。

  他们船上劫掠而来的那些布匹、食盐、琉璃器......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全都成了徐达他们的战利品。

  .........................

  京城。

  此时距离徐达他们出航已经过去了七天。

  魏国公府。

  偌大的国公府,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

  徐达这一次出征实在是太过突然,而且还是远征海外。

  大厅里,徐家几个兄弟姐妹聚在了一起。

  “姐姐,爹爹会没事吧,如今外面都在传,说前元元世祖在位时,如此强大,可三次远征日本都已失败收尾,说咱们大明水师这一次远征同样是凶多吉少。”徐增寿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开口道。

  一旁的徐允恭也是皱了皱眉,开口道:“问题不在这,主要是这次远征日本做的准备时间太短,咱大明如今本就没有擅长水战的将领,父亲也不精于此道。也不知道是谁谏的言,今年刚刚打了两场大战,竟然又要发动出海远征?!”

  徐允恭年岁要比徐增寿大上不少,这些年也随军打了一些战,这几天刚从云南回来。

  他知道更多军中的内幕。

  如果不是时间不凑巧的话,他一定是会随他父亲出征的,也就不用在这担心了。

  海上不比陆地。

  在这个时代,只要上了海,消息传递几乎就断绝了。

  随着徐达他们出海时间越久,京城这边各种流言就越多,真真假假。

  对于李善长和胡惟庸他们来说,是巴不得徐达打了一个大败仗回来,到时候他们就能够借此对杨宪发起攻击了。

  只要杨宪倒了,到时候陛下又将像以前一样,重新信任他们。

  坐在主座的徐妙云,心里最担心的反而还不是他弟弟他们讲的那些。

  战场上有危险不假,可朝堂何尝不是另一个凶险万分的战场。

  徐妙云并没有听到,徐达临行出发前,朱元璋对他说的那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因此她反而更担心自己的父亲回来后,到时候功高震主,日后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不要瞎想,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在爹爹回来前,守好这个家。”徐妙云开口道。

  “这些日子,切记约束好下人仆役。”

  “是,大姐。”徐允恭和徐增寿异口同声道。

  徐妙云知道在这个时候,父亲不在,她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自己绝对不能在弟弟妹妹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慌乱。

  只是徐允恭和徐增寿他们走后,夜里剩下她一个人,徐妙云自己内心还是感到一丝不安。

  就在她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

  如果是他的话,或许能够解开我心中的疑惑。

  徐妙云走出屋子,抬头了一眼天上的月色。

  圆月当空。

  不知不觉间,又要到一年中秋了。

  徐妙云心里下了决定,准备明天去一趟扬州。

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

  第二天。

  徐妙云在安排好府里的事情后,和妙锦简单交待了一下去向,便是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扬州的轨道列车。

  等到徐妙云来到扬州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她直接去杨国公府,通报了姓名后,很快便是被人迎了进去。

  这个时候,杨宪正在调试着刚到手的天文望远镜,经过这些日子不断实验改良,实验室终于是把这玩意儿做了出来。

  他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着徐妙云,并未问对方的来意,开口就是一句:“徐小姐,还没吃饭吧?”

  徐妙云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坐了一天的列车,刚到的扬州。”

  “那来的时间刚刚好,一起吃个晚饭吧。”杨宪开口笑道。

  徐妙云顿了一下,立马从善如流,开口道:“那妙云就叨扰杨国公了。”

  客随主便,即便徐妙云心中有再多问题,杨宪既然开口了,她就不会拒绝。

  从看到徐妙云第一眼,杨宪就确定这妮子心中有心事。

  这一点从二人吃饭的时候,再次得到了印证。

  而且杨宪大抵上还能猜出徐妙云是为何事而来。

  只是他并未点破。

  用完餐后,徐妙云随着杨宪来到府中庭院。

  徐妙云看到杨宪继续摆弄一个长长铜筒,长筒下面还有一个架子,印象中下午来的时候,见到杨宪,他也在摆弄这东西。

  徐妙云不由好奇心上来,只是她耐住了性子,并未开口询问。

  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

  杨宪一边继续调试着手中的天文望远镜,忽然开口道:“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这些日子京城一定会很热闹吧。”

  徐妙云点了点头,道:“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举办很多场中秋诗会,很多文坛儒林的大家都会出席。”

  “诗会啊。”杨宪感慨一声,穿越在明朝,唐诗宋词没得抄,这种盛会他大概是没机会参加了。

  徐妙云没有听出杨宪话里的意思,继续开口道:“今年京城最大的诗会,潜溪诗会,由宋濂宋学士亲自主持,到时候肯定又会有名篇问世了。”

  对于这些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天上的那轮明月,几乎就是他们的精神伴侣。

  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骚客,将他们的满腔心事讲给那轮明月,最后化作一首首绝世名篇,滋养丰富着华夏精神文明世界。

  杨宪的那句感慨,让徐妙云误会成杨宪是对无法亲自去参加诗会儿感到遗憾,毕竟在外人看来杨宪不仅出身翰林,而且还是刘伯温的高徒。

  “希望月色吗?”杨宪这边终于调试好,抬起头看着徐妙云开口问道。

  “喜欢。”徐妙云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口道。

  毕竟在古代,这轮明月蕴含着太多的意象。

  “想看看真正的月亮吗?”杨宪笑道。

  “真正的月亮?”徐妙云愣了愣,然后就见着杨宪朝他招了招手。

  徐妙云带着疑惑走到杨宪身旁,这时杨宪已经让出了位置。

  徐妙云站在了大型的天文望远镜前,在杨宪的指导下,眼睛凑了上去。

  那两尺多长的天文望远镜,正好对向了天空的那轮明月。

  通过天文望远镜,徐妙云看到的是一处处坑坑洼洼的环形山坳。

  “这是?”徐妙云退了出来,看着杨宪开口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78/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