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54节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直接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侯”字。
“父皇,你要封杨卿侯爵?”朱标惊讶道。
朱标本人对于杨宪自然是无限看好的,别说是侯爵,他认为以杨宪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就算是封个公也是当得起的。
可他惊讶的是他父亲朱元璋会这么做。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农民起义成功的皇帝,其基本盘靠的是同乡好友。
一是刘邦,第二个就是朱元璋。
刘邦当了皇帝后,那一帮曾在村头喝小酒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比如夏侯婴、周勃、樊哙、萧何、曹参等。
朱元璋同样如此,为什么会有淮西勋贵这个词,就是因为他的淮西老乡大多都授了勋、封了赏。
不说其它,开国六公爵当中:李善长、徐达、邓愈、常茂(顶的父亲常遇春)、冯胜、李文忠,都是淮西人。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要进入公爵这个池子,不是淮西人,想都不要想。
封侯爵的,非淮西人,基本上也都是跟朱元璋跟的早的。
也就是他还未真正起势前的班底。
可以这样说,跟随朱元璋越早的人,后来受到的封赏就越大,毕竟,是一起扛过枪、一起挨过饿、一起杀过人的老兄弟。既然是老兄弟,那就得照顾一二了。
极个别除外,也都是对朱元璋夺下江山做出重大贡献的。
当然,刘伯温封不了侯,有他自己的原因在。
朱元璋看着朱标开口笑道:“我了解天德,他说杨宪居首功,那么杨宪就是此战首功。而且从他汇报的内容来看,杨宪还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他的军功不仅仅只是取得此次北伐的胜利,我更看重的是他发明的新型火药,有了这样的大杀器,北边鞑子何足惧哉。日后荡平漠北,指日可待。这样的功劳,封侯绰绰有余。”
“而且还有一点,老大,你要记着。”
朱元璋看着朱标,脸上笑容收敛,严肃道:“正因为杨宪的恩师刘夫子只是伯爵,所以杨宪必须是侯爵。”
“儿臣知道了。”朱标神情一凛,开口道。
“接着便是封号了,老大,你说赏个什么封号好。”朱元璋脸上再次扬起笑容,开口道。“既然杨宪发明的新型火药这么厉害,封他个神火候怎么样?”
“......”
朱标沉默了片刻,开口道:“父皇,杨卿的功劳可不仅仅只在军事上,除了新型火药外,拿最近的来说,就有羊毛加工。之前儿臣这边已经和他商议过,按照杨卿的方法,不出三年,我们大明子民,将无人再挨冻。”
“再加上最开始进献的制盐之法,沥青路,这一路走来,杨卿所带来的每一项新的举措,对于咱大明来说都好像是......”朱标斟酌了一下,接着开口道。“好像是一场场神迹。”
“不如把火字去掉,单封一个神字如何?”
“神侯?”朱元璋低声呢喃一句。
大明神侯,以神字为封号,这样牛逼的封号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以想见,一旦这个封号公诸于世,一定会震惊整个朝野。
朱元璋看着朱标,开口笑道:“老大看来十分看好杨宪。”
“是。”朱标抬起头,直视着自己的父亲,坚定回道。
朱元璋大为欣慰,大手一挥,开口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到时候这个封赏就由你亲自去给。”
..................
大明北征军队,凯旋而归。
杨宪上了一份奏折由徐达带往京城,以扬州事务繁忙为由,在扬州地界下了车。
虽然与杨宪相处不久,可徐达清楚眼前这个男人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再改变,因此也不再劝说,自己带着军队浩浩汤汤回京城复命去了。
有人受到封赏,就有人受到惩罚。
蓝玉贪功冒进在前,擅自欺辱扩廓王妃其木格在后,哪一项都是大罪。
如果换了其他人,怕是人早就没了。
而蓝玉毕竟有淮西勋贵和皇亲国戚两重身份在。
身为淮西一党的话事人,韩国公李善长更是直接进宫面圣,给蓝玉求情。蓝玉虽然有过,可破了扩廓王帐是事实,也擒获了不少元人俘虏,其中不乏有元廷的皇亲国戚,也算是一件功劳。
再加上,因为杨宪、徐达的缘故,毕竟先锋部队最终还是保了下来。
这才让李善长有了求情的余地。
“儿臣的面子,正因为蓝玉是国戚,那更应该要赏罚分明,真要听了韩国公的,宽纵了蓝玉。那才是真正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了太子这张脸。”
第73章 说话!
对于蓝玉的惩处,朱元璋并未听朱标的建议,而是选择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坐在那张椅子上,他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即便没有李善长出面,他最终也会这么做,李善长只是刚好给了他一个台阶而已。
而对于杨宪的封赏,不出预料,果然是震惊了整个朝野。
第一个上书反对的就是杨宪的恩师,御史中丞刘伯温。
五更天,早朝。
奉天殿。
朱元璋高居龙庭之上,左手边放着的堆成小山似的奏折,他俯瞰着下方群臣,伸出两根手指在奏折上有节奏地敲打着。
“看来大家对朕的决定,都很有意见。”
“陛下,北伐大胜,杨大人确实居功至伟,可封侯已是极尽殊荣。神侯之封号,确实有待商榷。”胡惟庸向前一步,开口道。
有人带头。
立马又有大臣站出来开口道:“陛下,神侯之称确实非常人能配得上,也非普通人能够承担得起。”
皇上又被称为天子,在群臣看来,除非是身负皇族血统的人,才能够配得上这个封号。
其余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
看这架势,反正就是要联合起来“逼迫”朱元璋改封号!
换一个软弱一点的帝王,看到群臣这副架势,还真的有可能屈服了。
可朱元璋,显然不属于这类皇帝。
他双手扶着龙椅,身子微微前倾,开口道:“今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冷一些,钦天监那边说今年冬日是三十年难得一见的凛冬。”
今年冬天比往年冷,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根本不用钦天监,冷不冷,自己还还不知道吗。
群臣不知道朱元璋忽然说这话的意思,只能是默默听着。
“朕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过冬的,胡惟庸,就由你先说吧。”朱元璋开口问道。
见皇上忽然提到自己,胡惟庸开口如实回道:“回禀陛下,家中就多烧一些炭火,出门在外,则是有陛下两年前赏赐的一件貂裘大衣。”
“潘御史,你呢?”
“微臣囊中羞涩,用不起貂裘大衣,只能多穿几件布衣。”潘隆云抖了抖官服,一身正气道。
朱元璋接着又是一连问了好几个大臣。
条件好一些的靠着赏赐的貂裘大衣,条件差一些的则是说多穿几件布衣,家里多烧些炭火。
事实上,其中不少人在朱雀街的明记成衣铺买了天价的纯白羊绒衫,当然这话是不敢说的。
而且他们之中大部分确实也是给家里夫人、儿女买的。
自己确实没穿,倒也算不上欺君。
为了装廉洁,一个个说的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要多难熬有多难熬。
“既然这个冬天,众爱卿都如此艰难,那么朕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朱元璋见氛围烘托的差不多了,开口道。“如此寒冬,那这天下的百姓又该如何度过?!”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低着脑袋,沉默不语,别说今年这种三十年一遇的凛冬了,就算是往年每年冻死的人数都有数千人。
只有穿越的杨宪知道,明朝的凛冬今年只不过是开始。
整个明朝时期,都处于“小冰河时期”。
从洪武年间一直到崇祯十八年,明朝一共发生了1101次自然灾害。
在这段时间之内,平均气温要比正常时间的气温低了好几度,同时天气呈现出较为极端的现象。
明朝景泰四年冬季开始,山东、河南等地便下起了鹅毛大雪。
同平常的大雪不同,这段时间的降雪频率尤其频繁,而且降雪量非常的大,持续降雪时间较长。
据记载雪深数尺有余,就连往年不会结冰的淮东之海,都结冰四十余里,堪称奇闻。
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中,被冻死的百姓数以万计,骤降的气温以及极端的寒冷让无数人感到恐怖,百姓苦不堪言。
在明朝,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棉质衣物的生产量无法满足人民需求,这也使得很多百姓在尚未添置新衣时,便已经被冻死。
“户部尚书吕昶,在吗?”朱元璋开口道。
“老臣在。”吕昶出列,躬身道。
“这段时间各地上报上来的冻死人数有多少了。”朱元璋沉声道。
刚才朱元璋忽然提起过冬这个话题,吕昶便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
这时朱元璋问起具体冻死人数,更是心底拔凉,只能是硬着头皮,回道:“回禀陛下,根据各地上报,目前冻死百姓人数已有五千余人。”
五千人!
这差不多已经是往年冻死人数总额了,可今年入冬才多久?!
可以想象,来年开春,等到整个冻死人数统计出来,那个数字将会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今年冬天是这个样子,你们能保证明年冬天不会更冷吗?”
朱元璋看着群臣,开口道:“如果有人能够彻底解决咱大明百姓过冬的问题,我把话放在这,立马也封你为大明神侯!”
“有的话,现在就站出来。”
在场群臣,每一个人都将脑袋埋得低低的,就连大气也不敢喘。
“说话!”朱元璋俯瞰着他们,站起身来,语气提高了几分,有些不耐烦道。
开玩笑,这个时候谁敢接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