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72节

  朱标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墙下的情形,只觉得无比震撼。

  灾民还在继续涌来,如同潮水一般。

  下方不远处的赈灾粥棚,已经排了十几支长长的队伍,可显然还是不够。

  灾民比朱标预想中还要多。

  这次要不是有杨宪发明了土豆,他简直无法想象这灾情最后会如何收场。

  好在朱标提前调集了重兵,这才勉强维持住了秩序。

  他原本是想着亲自出城门去看看这些灾民的,这举动差点没把徐州知府王瑞南给吓死,连忙带着治下一众官员好一通跪,这才劝回来。

  太子殿下亲来赈灾一线,已经了不得了,这要是还去与这些灾民直接接触,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脖子上就是再多两个脑袋也不够朱元璋砍的。

  朱标这时看到眼下情况,也彻底打消这个想法。

  倒不是朱标害怕了,而是他不想让手底下这些当差的为难。

  下方。

  得到了救助的灾民们,有人因得救而大声欢呼,有人因一直紧绷的精神终于松下来而失声痛哭。

  还有那些小孩子们。

  这个年纪,本该无忧无虑的他们,此刻正紧紧抓着身边大人们的衣衫,不哭,不闹,安静地一起排着队。

  更有甚者,有小孩子拿着从粥棚端来的土豆粥,往自己母亲方向快步走去。

  “妈妈,有粥吃了,吃了就有力气了。”小女孩双手捧着土豆粥,将它递到了一个妇人嘴边。

  妇人艰难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女儿,尽最大力气,露出一张笑脸,轻声道:“囡囡,你吃。”

  小女孩红了眼,一路上她的母亲都是这么做的。

  因为口粮有限。

  只是这一次,小女孩坚定摇了摇头,开口道:“妈妈先吃,大老爷们说了,土豆粥随便吃,要吃多少,吃多少。”

  “妈妈你先吃,吃完了我再去拿。”

  听了小女孩的话,妇人这才张嘴喝了两口,两口热粥下肚,脸上终于有了几分气色。

  小女孩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一幕不时地在徐州城外的这个救灾点发生。

  从三晋之地一路走到这,这些参与逃荒的小孩们走的不仅仅是脚下的道路,同时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距离。

  短短的时日,他们仿佛就长大了一般。

  苦难,催人成长。

  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秩序才算终于稳定了下来。

  期间源源不断的土豆粥送到赈灾的粥棚,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朝廷说的话没有骗人。

  对于这些灾民来说,从逃荒之日开始,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得这么饱,吃得这么有尊严。

  他们自发地将有限的大通铺简易房留给了那些老弱妇孺。

  那些汉子们,则是就这么或躺或坐在简易房外的空地上。

  好在这时候,六月末,天气热。

  睡在外头,没有太大问题。

  再者说了,他们一路上就是这么过来的,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

  灾民们在吃饱了后,也终于是有气力了,大晚上的,天气热,一时间也睡不着觉。

  哥几个便是直接聊了起来。

第99章 仰望星空

  徐州城外,空地上。

  星空下,吃饱了的灾民,身上终于有了气力,坐在一起聊着天。

  像这样正常人的日子,他们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过过了。

  “那些官老爷们在做什么啊?”

  有人灾民注意到,徐州城的士兵们正在他们聚集点的周围,以及一些过道上撒上白色的粉末。

  “在撒生石灰呢,你下午没听官老爷们讲吗。说是要消毒,避免疫情产生。还有老鼠、死鱼死虾这些,一定不能吃!一旦发现死老鼠,立马向官老爷们上报。”

  “下午光顾着吃了,确实没仔细听。现在有这么美味的米粥喝,谁还吃什么老鼠和死鱼死虾啊。”先前那个灾民撇了撇嘴,开口道。

  在古代,与灾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样东西,那便是疫情。

  因为疫情这些东西,往往是从卫生脏乱方面开始出现传播的。

  这一点朱标在前往一线救灾的时候,杨宪着重交待了此事,甚至为此还直接写了一个小手册给他,告诉他急需要做的几个重点。

  目前还在夏天,寻找开阔通风的地方,迅速搭起能够遮阳避雨的棚房,供人休息。

  然后再在周围选择合适的地点挖出坑道,建立统一的茅房,排水沟。

  于此同时,与土豆一起运往救灾前线的,还有生石灰。

  用生石灰对灾民聚集点,进行里里外外的消毒。

  同时做好宣传,一旦发现死老鼠,直接找地方烧毁掩埋。死人,同理。

  如今有了土豆粥,自然不会有人吃这些腐败物了。

  除此之外,在最偏僻的地方,还专门设置了病患隔离区。

  朱标按照杨宪手册上的内容,派人对灾民们进行筛查。

  只要发现有任何生病的,头疼脑热。咳嗽痰多拉肚子什么的,立刻送进去,分重病轻病区,总之一定要隔离好。

  徐州城里的大夫,大部分也都已经被衙门征用,随时待命,对灾民进行救治。

  随时待命的还有早就提前准备好的一桶桶清洁水源。

  情况比杨宪预估的要好很多。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他们给这些灾民提供了充足的口粮,保证了这一步,后续也就不会出现灾民们吃什么死老鼠的事情。

  朱标听着手下的汇报,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要是大灾再加上疫情,那就真的不好办了。

  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另一边,星空下。

  灾民们的聊天还在继续。

  “下午我们吃的那个米粥里黄色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啊?真是好吃,我这辈子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一个灾民砸吧砸吧嘴,好似还在回味。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吃的那个东西叫土豆。下午我听官老爷们讲了,说这个是扬州的知府杨大人,从海外得来的作物。我们吃的这些土豆,也是从直接从扬州运过来的。”

  “扬州知府杨大人?好耳熟啊。”有灾民眉头紧皱,想了半天却是怎么也想不来自己是在哪里听过这人,按理来说他一个往上三代都是泥腿子的庄稼汉,哪里知道什么当官的啊。而且还是远隔千里之外的扬州的官员。

  不等他想起,这时身旁另一个灾民,开口说道:“二个多月前,不是有官差上门问过,问我们愿不愿意去扬州做工,说是管吃管住。”

  这话一出口,其他人立马也想了起来。

  “我也记起来了,当时确实有这件事,可我因为不想离开故土,所以没有答应,不过我邻居一家却是直接跟着去了扬州,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既然去了扬州,肯定天天有这个土豆吃吧。不知道我们明天还有没有的吃,好想再吃一次。明天还有土豆吃吗?”

  “不知道啊.......”

  “我当时要是跟着去扬州就好了,我父亲也不会因此饿死在逃荒路上,都怪我!”

  “兄弟节哀吧。话说明天还有土豆吃吗?有谁知道吗?”

  “不知道啊......”

  ......

  夜色越来越深了,聊天的声音也越来轻。

  老弱病残,妇孺孩子都住在通风的简易大棚房里。

  青壮年则一律在外面打地铺睡觉。

  这对于这些灾民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逃荒这一路走来,他们哪一天不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如今朝廷那边起码还给他们分发了草席。

  这已经是顶配的待遇了。

  灾民们躺在草席上,看着漫天的星辰,原本麻木无神的双眼,终于渐渐有了光亮。

  内心也跟着慢慢安定了下来。

  他们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

  又过了一会儿,鼾声渐渐响起。

  ..................

  随着灾民们睡去后。

  徐州府衙内,坐在书桌前的朱标,也跟着睡去,直到这时,手里还拿着杨宪交给他的那本救灾手册。

  夜里,离徐州往北,更远的地方,还有灾民正在往这边赶来。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便是醒来。

  城外的灾民们,比朱标醒来的还要早。

  他们此刻已经自觉地在粥棚外,排起队伍,等着吃饭。

  等到灾民们又是美滋滋吃完一顿美味的土豆粥后。

  朱标开始按照杨宪与他一起商量好的策略,开始对这些灾民进行分批疏散。

  让灾民们简单洗干净双手和脸后,让他们带上行李,以及徐州这边早已经准备好的水煮土豆,继续往南而去。

  那些实在是走不动的老弱病残,则是留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72/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