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157节

  阿什拉夫派人将马哈茂德的脑袋送给了衔尾追击的齐国人,并敬奉了数十辆大车的金银珠宝。

  他们请求获得帝国的“谅解”,敕免吉尔扎伊人的叛乱行为,让他们安然返回坎大哈。届时,吉尔扎伊人会允诺取消自立状态,重新归附帝国的统治,永不复叛。

  齐国人验明了人头,收了礼物,然后……继续引军追击,做出一副誓要将他们吉尔扎伊人一网打尽的架势。

  我勒个擦,齐国人太不讲理了。

  阿什拉夫见势不妙,继续带着人往东边逃,经过崎岖的山岭,跨过无边的荒漠,终于跑回了阿富汗。

  但在一路逃跑的过程中,吉尔扎伊人不仅遗失了大量“小黄蜂炮”和军械物资,还不得不丢弃了无数抢掠而来的珍奇异宝,白白便宜了追在后面的齐国人,最后宛如乞丐一般,惶惶然地抵达坎大哈。

  然而,让所有逃回的吉尔扎伊人目瞪口呆的是,坎大哈竟然被敌人攻占了!

  这個敌人是临近的喀拉特汗国和印度的齐国人,对方趁着坎大哈军力空虚之际,聚兵一万余,施施然地跨过两百多公里的荒漠,在吉尔扎伊人尚未逃回的时候,便卑鄙地将他们的老巢给端了。

  无奈之下,吉尔扎伊人在首领阿什拉夫的命令下(很大概率是自发性的),很快便化整为零,星散于山区之中。

  齐国人非常高调地在坎大哈进行了会师庆典,宣布坎大哈重归萨法维王朝统治之下。

  但齐国人的大军并未在坎大哈久留,在闻知高加索地区遭到俄罗斯入侵后,便又匆匆离去,仅留下一万余联军士兵镇守当地。

  可能是想要永绝后患、斩草除根,联军对坎大哈周边山区的吉尔扎伊部落展开大规模武装清剿,试图要将阿什拉夫等一干首领人物捕杀。

  在平原地区,或者在堂堂正正的两军对战,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联军往往会将武器落后,且缺乏有效组织的吉尔扎伊人打得狼奔豕突溃不成军。

  但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联军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反过来被神出鬼没、骁勇善战的吉尔扎伊战士打得狼狈不堪,损失连连。

  在长达数年的山区游击战中,有地方部落为依托,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地形为凭借,吉尔扎伊人频频挫败联军的清剿行动,并创造出数次大败齐军的战役。

  虽然,在诸多战果中,被俘获和击毙的齐国军人没多少,大部分都是印度仆从兵,但通过这种零敲碎打的胜利,让缺少武器装备的阿富汗人籍此缴获大量火器,有力地支撑了他们持久反抗外敌入侵的“圣战行动”。

  在遭到耻辱性的失利后,联军随后展开的大规模军事报复,又将更多的地方部落推向吉尔扎伊人一方,联合对入侵者发起袭击。

  尽管在多年的剿杀过程中,吉尔扎伊人也发生过内部纷争,阿什拉夫因为擅自弑杀马哈茂德,献媚齐国人,遭到马哈茂德的弟弟侯赛因的报复,发生一场激烈的火并,最终被杀身亡,使得吉尔扎伊人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反抗行动也陷入低谷。但囿于坎大哈省支离破碎的山区地形,他们还是保存了相当的实力,暂时蛰伏,以待后势。

  不过,坎大哈省的局势依旧紧张,波斯人也只是在主要城镇和绿洲恢复了既有的统治,在广阔的山区和谷地,仍然是地方部族的势力范围之内。

  当纳迪尔的使者、他的亲弟弟易卜拉欣·汗带着一支商团从赫拉特赶来坎大哈时,短短四百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沿途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部族武装割据势力存在,使得他们一行人硬是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克服了重重阻碍,才于7月28日这天的傍晚时分安全抵达坎大哈。

  这个时刻,坎大哈的景致宛如一幅恢宏的画卷,古老的城堡巍峨耸立,其尖顶与塔楼在朝阳下显得格外庄严。

  城墙是用石头和砖砌成的,坚固无比,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沿着城墙,可以看到一排排波斯士兵巡逻,他们身穿灰布军装,腰跨弯刀,背着一杆火枪,眼神警惕地盯着鱼贯而入的商队,恪尽职守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城市中心是一片繁华的市集,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齐国的香料、布匹、五金制品到金银珠宝,各种配饰,琳琅满目,商人们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市集的一角,有一座真神庙,其尖顶的圆顶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真神庙的门前,信徒们排着队进入,他们头戴白色头巾,身穿黑色的长袍,双手合十,虔诚地进行祈祷。

  而在城市的四周,是一片广袤的低矮灌木草原,一群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牧人手持长鞭,不时驱赶着那些靠近边缘的牲畜。

  登上塔楼,眺望远处,可见连绵的山脉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虽饱经战火,但此时的坎大哈城,依旧有壮丽的城堡和繁华的市集,有虔诚的信徒和熙攘的居民,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旅行者和商人。

  “你确定在坎大哈可以见到你们齐国高级别的官员?”

  入住一家规模稍大的旅社后,易卜拉欣·汗并没有选择带着人出去享受一顿美味的大餐,而是吩咐侍从到市集上买些熟食,准备匆匆吃了后,便要早早歇息,以缓解长途旅行后的疲劳。

  但他在等待饭食的空当,将随行的一名齐国军官召来,再次确认是否可以在坎大哈城见到能稍稍做主拍板的齐国高级官员。

  “我们齐国在坎大哈派驻了一位阿富汗专使,主要负责处理该地区的外交和侨民事务。”齐国驻波斯参谋团情报分析官、翎麾校尉(中校)符克东面无表情地说道:“即使他对你们的要求无法做出决定,也能迅速地向临近的印度总督或者驻印度外交事务部高级专员汇报。所以,无论怎样,都能给你们一个明确的回应。”

  “嗯,很好。”易卜拉欣·汗露出一丝微笑,诚挚地看着对方:“若是我们能得到你们齐国的积极回应,想来彼此以后定会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总督大人肯定会将你请到马什哈德,作为我们的军事顾问,指导和训练我们的新式军队。”

  “……”符克东嘴角抽了抽,一脸的苦笑。

  一个多月前,自己作为情报分析官,随波斯帝国军队前往呼罗珊征讨纳迪尔,却不想在马亚梅遭到纳迪尔军的伏击。战斗仅持续了半日,波斯军便被击溃,所有的部队无不蜂拥而逃。

  而自己却在纳迪尔军的骑兵追击下,未能及时逃脱,很不幸地被他们俘虏了。

  可能是出于对我们齐国的忌惮,或者是不想过分得罪我们齐国,包括他在内的数名被俘齐国军官并没有受到纳迪尔军的苛待,反而受到他们极高的礼遇。

  随着纳迪尔军胜利班师返回马什哈德,纳迪尔热情接见了他们这些被俘的齐国军官,态度温和,宽慰他们暂且安心留在呼罗珊,无需担心生命安全。

  未几日,纳迪尔将职位和衔级最高的符克东召来,请他作为纳迪尔的代表,随出访的一支使团前往坎大哈,帮着引荐拜访齐国高级官员,以商谈双方开展合作的事宜。

  本来在战场上被敌军俘虏,已然够丢人的,即使最后能安然返回,但肯定少不了会遭到军中同僚的讥笑和轻视,自己的军中职业生涯也是将大受影响,为此自己还一直郁结于胸。

  但没想到,这个纳迪尔竟然要通过他的身份,帮着引荐和拜会我齐国高级官员,以此获得与齐国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实现双方达成深入合作的目的。

  这对我们齐国而言,可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呀!

  别看我们齐国现在对波斯这般不遗余力地进行扶持,做出一副想要帮助萨法维王朝实现“伟大复兴”的模样。

  但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和自身战略需求,哪有什么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况且而言,我们齐国的战略定位是,致力于巩固和维持环印度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在印度洋扶持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呢?

  当初,齐波联军击败俄罗斯,夺取了高加索整个东部地区,波斯人曾趁机想要在该地区废黜那些羁縻性质的附属王国,纳入帝国直接管辖领地,将帝国的边界推到捷列克河一线,形成对俄罗斯和奥斯曼两国战略上的压制。

  但此举遭到我们齐国的反对,声称会激化当地民族和宗教矛盾,不利于萨法维王朝的边疆稳定。

  说白了,我们齐国不想让波斯人的势力太过膨胀,这要是助长了波斯人的扩张野心,让他们飘了,掉头就跟西边的奥斯曼人打起来,你让我们齐国人帮哪个?

  还有此次萨法维王朝劳师远征呼罗珊纳迪尔,虽然波斯人撇开了我们齐国人,想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事实上的领土统一。

  但我们齐国人未尝没存有几分“小心思”,想让波斯人在纳迪尔面前栽个跟头,吃个大亏,最好是让双方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让波斯处于分裂状态。

  如此,我们齐国才好上下其手,对波斯的内政、外交、军事以及经济商贸等诸多方面加以控制,将这个印度洋地区最为关键的一环,牢牢地握在手里。

  如今,纳迪尔在战场上表现出不俗的实力,证明他有能力可以在萨法维王朝面前分庭抗礼,掰掰腕子。

  更妙的是,纳迪尔还如此知情识趣,主动要来攀附我们齐国。

  那么,自己作为一个败军俘虏之将,若是能通过一番穿针引线,促成纳迪尔跟我们齐国达成合作,那岂不是可以籍此挽回几分自己的名声?

第257章 印度行

  1731年8月10日,正午时分,在无边的荒漠中,一支长长的驮马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沙尘滚滚,骄阳高照,使得周围所有的景象都变得有些模糊而虚幻,让人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马儿喘着粗气,不断打着响鼻,脚步也异常沉重,明显是不耐荒漠的恶劣环境。只有那些数量众多的骆驼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迈着坚实的步伐,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行进着,沙粒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

  荒漠中的气温极高,让人感到炙热的气息,人们流出的汗水很快就被蒸发掉了。驮队中的人们都戴着宽大的帽子,并用绵软的围巾将面庞完全遮护,以防止沙尘和阳光对他们的皮肤造成伤害。驮马两侧除了载有大量的货物,还携带了数量不少的风干食物和水源,以备不时之需。

  驮队中间还有三十多辆马车,全都堆满了货物,使得车轮驶过后,在荒漠上留下两道深深辙印。

  易卜拉欣·汗取出水壶,狠狠地往嘴里灌了两口,抬起头来,微微眯着眼睛,看了看刺眼的日头,嘴里发出低低地咒骂声。

  是的,他此时有些后悔带着人跟着这支驼队前往印度,去面见齐国驻印度地区的高级外交事务专员。

  按照齐国人的行程安排,他们从坎大哈出发后,将要穿过茫茫的荒漠戈壁,再翻越喀拉特汗国的崇山峻岭,来到印度河畔,随后坐船顺流而下,抵达齐国的西州总督府所在地津门,在此稍事休整几日后,便再次乘船,由海路进抵最终的目的地苏拉特,与齐国高级官员会谈。

  对于他们想跟齐国人接触,并双方展开深入合作的想法,齐国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让他们派几名代表前往苏拉特进行一番详细交流。

  为了自己的兄长能获得齐国人的支持,易卜拉欣·汗当即表示愿意代表纳迪尔,亲自赶赴苏拉特,与齐国高级官员会面。

  尽管纳迪尔几乎占据了整个呼罗珊地区,并且还将阿富汗的赫拉特地区纳入势力范围内,看着地盘是非常大,人口也算丰裕,加上还拥有五万余战力强大的军队,妥妥的展现出一副王霸之基。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作为纳迪尔军事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易卜拉欣·汗深知己方的最大弱点,那就是根基不深,且也未得民心,稍遇重挫,便会导致这个松散聚合的军事集团分崩离析。

  目前,纳迪尔表明上看上去似乎势头发展非常良好,征服了周边所有地方势力和部族武装,并将他们全都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军事和利益共同体,然后据地自守,与萨法维王朝遥相对峙。

  但是,纳迪尔军事集团是通过对领地及诸部族的武力威慑,然后极限压榨百姓和商人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力,再通过足饷厚赏笼络军队,最后以武力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才勉强维持住整个军事集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样一来,就必须不停发动战争,掠取更多的财富,以持续提振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并维系内部脆弱的联盟,继而才能巩固自己统治。

  倘若没有外部经济的支持和对外持续掠夺的对象,势必会缺少了相应的财力支持,纳迪尔军事集团也就会很快瓦解消散,无法再维持对呼罗珊地区的统治。

  你既然都不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了,那些山头林立的派系和各怀心思的部族武装凭啥要继续跟着混?

  难道你凭你纳迪尔丰神俊朗、魅力出众?

  所以,纳迪尔非常迫切地想要获得来自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帮助,以打破自身孤立无援的局面。

  毕竟,以一隅之地来对抗整個萨法维帝国,不论是从财力上来说,还是从军力上相较,纳迪尔都没有绝对把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更不要说,萨法维王朝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齐国,让人不由心生忌惮。

  八年前,齐国人以摧枯拉朽般的方式迅速击败了肆虐整个波斯帝国的吉尔扎伊人,表现出超强的战力,这让所有的地方割据势力无不噤若寒蝉,不敢轻易掠其锋芒。

  要是齐国人死保萨法维王朝,纳迪尔哪里还有一丝机会能席卷波斯,入主伊斯法罕,成就他的千秋伟业。

  十几天前,易卜拉欣·汗在跟齐国驻坎大哈外交专使会谈过程中,对方虽然就双方合作事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明确地重申了对波斯萨法维王朝既有的支持态度。

  齐国人的话语中国隐隐透出一丝警告,希望纳迪尔勿要向帝国中央政府发起军事进攻,试图推翻萨法维王朝,否则,齐国届时将会予以必要的干预。

  易卜拉欣·汗对此非常失望,即使他代表纳迪尔向齐国人允诺,在推翻萨法维王朝后,齐国人此前获得的所有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将不会受到丝毫影响,甚至,还会给予他们更多利益。但齐国人仍旧没有改变立场,坚定地支持萨法维王朝。

  无可奈何下,易卜拉欣·汗只能与齐国人商讨双方合作事宜,期望能获得他们财政援助和武器援助,以逐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此次前往印度,除了想落实和敲定上述问题外,他还想对印度地区实地考察一番,看看是否如外界所宣扬的那般,齐国人真的是那么强大,已经将这片广阔而富饶的地区纳入他们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

  尽管易卜拉欣·汗一直身处闭塞内陆腹地,但也能从不同渠道获悉一些外面世界的消息和传闻。

  整个印度次大陆人口亿万,物产丰裕,一直都被盛传为“流淌着无数黄金和珠宝”的地方。

  在这片地区,有齐国人的殖民领地,也有莫卧儿帝国、马拉塔帝国、迈索尔王国、科钦王国等地区大国,若说齐国人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控制了印度沿海部分领地,易卜拉欣·汗是认为有可能的。但要是说齐国人已完全掌控整个印度地区,他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齐国跟印度又不接壤,人口又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加上人种、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他们怎么可能会占领整个印度呢?

  最多就像是在波斯一般,通过对当地的统治阶层施加影响力,从而攥取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

  你总不能说,就因为齐国曾两度击败了莫卧儿帝国,还重挫了马拉塔帝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的实际控制?

  长途旅途是艰难的,也是异常乏味枯燥的,从坎大哈离开后,一路上向南,所经之处皆为漫漫黄沙和遍布碎砾的戈壁,暴烈的日头,强劲的狂风,时不时卷起的飞沙走石,仿佛使得整个商队都置身于地狱之中。

  在路途中,易卜拉欣·汗惊奇地发现,那些盘踞在沿途大大小小绿洲上的部落势力,似乎都非常卖齐国人的面子。他们不仅没有任何留难行为,反而会为他们这支驼队积极提供必要的食水补充,对商队里的齐国人更是极为客气。

  这固然有当地部落不加伤害往来商人的古老传统,但最大的原因恐怕是被齐国人的武力所慑服了。

  数年前,齐国人联合喀拉特汗国攻打坎大哈的吉尔扎伊人,定然在路过这片地区时,展示了强大的武力,并给予了他们应有的教训。

  否则,就凭阿富汗地区彪悍的民风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如何会这般讨好齐国人?

  夹在坎大哈波斯人和喀拉特汗国两大势力之间,而且地贫人瘠,哪有本钱敢跟齐国人相争。

  况且,往来通行的商人驼队也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外面世界的各种稀奇玩意和急需的粮食,多少也改善了他们的落后而又封闭的社会状态。

  这段艰难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两百余公里,但仍旧走了半个多月,就在易卜拉欣·汗感到万分绝望之时,整个驼队终于进入了喀拉特汗国境内。

  这个由俾路支人建立的汗国如今俨然已沦为齐国人的保护国,所有的内政、外交和军事基本上都被齐国人所控制。据说,就连汗国继承人的确立,也必须经得齐国人的认可和同意,方能“合法”地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当然,在齐国的支持下,喀拉特汗国也获得了快速而平稳的发展,统治的领土范围也从六十多年前刚刚从莫卧儿帝国独立出来了仅限于胡布河沿岸狭长一段,迅速扩张至整个俾路支地区,不但侵占了大量原属于莫卧儿帝国的领土,还向西延伸至波斯萨法维帝国的锡斯坦边界,成为该地区举足轻重且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国”。

  不过,对于这种毫无自主权力的傀儡汗国,易卜拉欣·汗是不怎么瞧得上眼的,事事都要依从齐国人的吩咐,要想做出某些重大决定,还得要看齐国人的眼色,想想都是很憋屈的。

  也不知道,这些愚昧而又野蛮的俾路支人为何会对齐国这般恭顺,甘愿成为齐国人圈在围栏内的一群“绵羊”。

首节 上一节 157/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下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