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05节
他把他自己原有的四千兵马,都划为骑兵,另有朵颜三卫的一千骑兵被分配到朱高煦营中。
朱高煦让徐祥统领五千步营,自己统领五千骑兵。
整军完毕后,当晚全军在会州休整,次日准备出发,救援北平,突袭南军。
朱高煦注意到,从下午开始,燕军中有哨骑大量的被派出去,寻找南军在北平方向的兵马位置。
分兵完毕,朱高煦出营,迎面看到王狗儿和脱鲁忽察尔、阿哈出等藩将在一起。
看到朱高煦,脱鲁忽察尔等纷纷抱拳:“高阳王。”
王狗儿也向他抱了抱拳:“高阳郡王。”
“诸位好,诸位好。”朱高煦笑眯眯的回应了声,也没和他多说话,大步离去。
分兵前王狗儿私下找过朱高煦,他有部落一千女真兵,想跟朱高煦。
但朱高煦一口拒绝,并且直言道,我是父王二子,上面还有世子,当尽量与军中大将保持距离,你跟着我对你没啥好处,你明白吗?
王狗儿是聪明人,想了想后就明白了,所以两人见面,现在都装不熟,也不多说话。
第133章 曹公曹公,曹尼娘的公
“轰”随着一声巨大的炮响,过了片刻之后,扑通,一颗实心弹重重砸在城垛上。
世子朱高炽在距离城门口大概一百五十步的位置,这边有个塔楼,可以避炮,他和一些重要的文官就躲在这里。
每次有大炮响起来,朱高炽都会情不自禁的全身一颤,然后他身上的肥肉都会颤抖起来,看上去还挺有节奏。
朱高炽的确很害怕,非常害怕。
但相较于害怕,他内心其实更加的愤怒和羞辱。
因为他现在才知道,三弟朱高燧也被父王带出北平城了。
二弟朱高煦勇猛能打,领兵出去也就算了,为何连三弟也被带走?
父王这是几个意思?
每当朱高炽透过前面的垛口,看着城外蚂蚁一样,漫无边际的南军,他就深深的感觉到害怕和无助,然后就是无尽的憎恨。
城下南军已经攻城大半个月,北平城内极尽能力的在防守,先后还发动所有守军和军户的家属前来参与。
燕王妃徐氏更是多次亲临城头,为诸将士们鼓气,更在北平城内征招精壮男丁和妇人做后勤工作,比如烧水,烧油,抬滚木等。
但因南军太多,连绵的不断的攻城,消耗了北平城大量的物资,打到现在,很多人家里的井沿石,舂米石等重物,都被拿出来当滚石用。
还好城中有老将顾成协守,顾成大概也知道自己投降过一次,不能再投降第二次,全力帮助朱高炽。
他当年随傅友德攻入四川,又在四川镇守多年,四川那地方全是石城,他的防守经验非常丰富,在他的统筹下,还有丘福、唐元、张信、陈圭等诸将的支持,倒也暂时没有被攻破。
但这也只是暂时而已,南军有五十万人马,连绵不绝的轮番攻城,如果长期下去,北平城是肯定守不住的,现在就看燕王什么时候能带兵回来。
北平城共有九门,主要的南面有三座城门,即丽正门、顺城门、文明门,这三座城门也是南军攻击的第一重点区域,因为北平九门里只有这三座城门是没有瓮城的。
现在北平城负责守着这三个城门的,分别是丘福、唐元、和朱棣另一个女婿永平郡主仪宾李让,全是朱棣的心腹自己人。
“哇吼。”就在朱高炽想着心思时,突然外面传来欢呼声。
接着房胜从外面匆匆跑进来,他身上的甲胄上有好多箭伤,看起来极为吓人,但居然若无其事,应该甲胄中还有披甲,其中后背处有支断箭还没取下,插在上面,把朱高炽看的眼皮一跳。
“世子殿下,南军退了。”房胜笑道。
朱高炽长长舒了口气,回头看看,宦官方忠,余平,文官金忠和袁珙四人赶紧过来,两个宦官扶着世子朱高炽,几人走出塔楼。
城头到处都是欢呼声,城下却是一片骂声。
南军正在徐徐后撤,有的还在下面抬拣伤员,城头上的燕军看到,有故意拉弓去射,然后引来下面骂声一片。
城头的燕军立马也骂了回去,双方都在问候对方的直系亲属,这好像是中国千百年的悠久传统。
朱高炽听的直皱眉,觉的这些大兵头们毫无素质,和二弟朱高煦差不多。
他在众人的扶持下,站在城头,他已记不住今天是攻城的第几天,但他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燕军阵亡将士被抬下去。
而城下的南军,好像无边无际一样,每天都会出现同样多的人,似乎打也打不完。
“今天还早,南军怎么这么早退了?”金忠这时奇怪的问。
房胜笑道:“天气冷了,天黑的快,而且我观南军,很多衣着单薄,只要咱们再坚持守好了,用不了多久,他们能不战而退。”
朱高炽身边几个人纷纷点头称是,进入十月后,北平温度越来越低,特别到了晚上,更是寒冷,这对于南军来说,的确也是个难题,因为南军根本没有带过冬的物资来北方。
想想朝廷举五十万大军北进,居然后勤无法跟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但城下面的李景隆可不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北平城被攻破,也只是早晚的事,只要燕王不回来,他很有信心拿下北平。
李景隆这人不学无术也罢,还喜欢自以为是。
为了显的自己与耿炳文和吴高等人的不同,他连五十万大军的工事都不修,或少修。
按说大军驻扎包围北平后,各营应该修筑自己的工事,一防城中兵马冲阵,夜袭,二防外围有燕军骚扰。
李景隆派陈晖领一万五千骑在外游曳,就觉的外面围已经没有威胁,外围的工事已经可以不用修建,然后连自己面对北平城的一面工事,都没修就决定攻城。
他大概认为南军有五十万大军,燕军不敢攻出城。
当然,事实上他也没算错,攻城至今,燕军果然是不敢出城的。
李景隆的大营就设立在北平东北的郑村坝一线,并在大运河的边上,建立九座营寨,正好可以阻挡燕军回师北平的路线。
元朝在郑村坝开凿坝河与通惠河,是北运河两大支流,也是元大都至通州的重要运道。
坝河起于北护城河,经和平里,酒仙桥,西坝村,东坝村汇入温榆河,沿途原有七座坝,因此得名。坝河承担着重要的漕运任务,元朝年间,元每年运输一百万石以上,船夫一千三百多人,坝夫八千余人,昼夜不息。
元亡后,由于无人管理加上坝河浅涩,现在坝河已经干涸湮灭,而大明还暂时没有重修的计划,直到这里重新成为京师后,大明才重启河道,用来为京师运转物资。
此时的曹国公李景隆也正在城下观看北平城。
今天攻城虽然依然失利,但是李景隆主动鸣金提前收兵的,因为他刚刚接到前方快骑军报,顾不得先攻北平城,马上鸣金收兵,然后等诸将来开会议事。
他本事没有,却和后世有些官员差不多,很喜欢开会。
可他没想过,他随便下个命令,各方负责攻城的守将跑过来多不容易。
北平城全长二十多里,很多守将要从十几里的地方跑过来,大伙赶到现场,就为了听片刻的废话,又累又气,却敢怒不敢言。
“大帅,诸将都来齐了。”此时陶铭上前报告。
“恩。”李景隆很有威严的应了声,还是没动。
身为一军主帅,当然不能着急,要淡定,不然大伙还以为我心慌呢。
李景隆也不急,又在原地与陶铭聊了一会,摆足架子后,这才慢慢回到自己大营。
大帐中各方诸将都在,很多将领的甲胄都没脱,有的身上还有血渍,有的还有箭伤,但所有人不得不恭恭敬敬的叩拜:“见过大帅。”
“曹国公。”
“大将军。”
反正各种叫法都有,乱七八糟,李景隆听的暗暗生气,特别对那些叫他曹国公和曹公的,都要拿个小本子好好记着。
李景隆还没走回帅位,有个帽子都没了的明将上前,急问:“末将斗胆,曹公,今天为何这么早就下令收兵?”
李景隆抬头看去,原来是副将俞通渊,俞通渊是大明开国功勋之后,以前就是瞿能手下,他原本是四川某卫所指挥使,他率川军卫所前来增援,被分给瞿能,毕竟曾是上下属。
李景隆立马就把瞿能也记恨上。
曹公曹公,曹你娘的公,听起来像宦官似的。
瞿能肯定没想到,就因为俞通渊叫了声曹公,李景隆会连带着他一起忌恨上。
俞通渊只是指挥使,在满营的都指挥使和都督中,级别算是比较小的,李景隆根本不想搭理他,马上沉声道:“本帅刚收到军报--”
原来有松亭关的明军溃败后,已经有快马逃到这边,告诉李景隆的人,陈亨反了,如不出意外,燕王应该能尽得大宁卫所兵马。
这下举营皆惊,诸将都是脸色大变。
盛庸和瞿能还有平安、郭英等将更是不可思议看向李景隆。
两军正在对战,这种军情你能报出来?这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
果然,李景隆话出来,四周诸军将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很多人脸上已现惧色。
跑来的人不知道燕王有没有拿下大宁,但如果松亭关全军尽失,燕王拿下大宁问题也不大,到时燕王手上可能有超过二十万的大军,且是明朝最精锐的边军。
这仗就不好打了。
李景隆还没感觉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依然没在意,大声道:“如果本帅没有猜错,最多半个月,燕逆就要回军北平,所以本帅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之内,一定要打破北平。”
“北平有九门,谁能打破第一门者,本帅一定向圣上报举为首功。”
李景隆倒也会用点小心机,还故意用军功鼓励大伙。
这会他心里想的是美滋滋,只要打破北平任何一门,大军就能一涌而入,到时活捉燕王府上下,和燕军所有军将的家属,你燕王就是有三十万,五十万大军,还不投降?
但诸将可不是这么想的,你李景隆都能得到消息,用不了多久,北平城内也会得到消息,到时守军还不和打了鸡血似的拼死防守?
十天攻下,谈何容易?
第134章 来多少死多少
看到诸将脸上皆有惧色,老将郭英沉声道:“老夫看北平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各军再奋勇一些,定然三日可破。”
“燕军所有军将家属俱在城中,到时把他们一抓,燕王就有一百万大军,也只能乖乖投降。”
郭英这话就比较中听,至少给大伙希望,不像李景隆自己心里想的美滋滋,却在说不好的消息。
郭英这么一说,大伙也知道得拼命了,如果不想和燕王几十万大军硬碰的话,十天之内,一定要打破北平城。
“老将军说的好。”李景隆这时哈哈大笑,拍案道:“咱们就让燕逆乖乖投降。”
众将不置可否。
次日,天刚亮,南军再攻,攻势比昨天更猛。
但城头的守军也好像知道了消息,防守也比昨天凶。
此时北平城各处都在奋勇厮杀,只有西北角比较安静。
负责这边进攻的,正是四川来的都指挥使瞿能和他的川军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