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75节

  这些年诸将跟着他东征西讨,打完整个靖难,兄弟之情是完全建立起来,但现在他们所说的事,可谓惊天动地,朱高煦也不敢确定所有人都愿意跟着自己干。

  即然说了,他当然也不后悔。

  好在他这么多领兵打仗从无败绩,诸将也信服和支持他。

  现在大伙议论这些事时,个个都有点激动,兴高彩烈的。

  事到后最,朱高煦缓缓道:“我父王当年有张玉、丘福、朱能、火真等亲信心腹。”

  “诸位兄弟,也是如此,是我朱高煦在这世上唯有值得信任的人。”

  “今天的事,希望大伙保守住秘密,出了这个门,就不要再私下议论。”

  周虎立马道:“殿下放心,即便妻子儿女们,也不会知道。”

  众将纷纷点头。

  -------

  洪武三十五年(1402)八月中旬,北平的燕王家属和世子等人先后来到京师。

  皇帝派人传令朱高煦再次回京,但他的兵马在开平原地不动。

  同时接到传令进京的,还有驻守在山海关的耿瓛。

  朱高煦得到消息,专门在开平等了一天。

  耿瓛要去京师,必然要经过开平卫,果然被朱高煦等到耿瓛。

  耿瓛见到朱高煦,非常客气,因为当年其父亲耿炳文战败后,谭渊要羞辱耿炳文,是朱高煦力保其父的尊严,还让人把耿的尸体带了回去。

  耿瓛提到往事,再三感谢朱高煦。

  朱高煦暗暗提醒他,最好也赶紧跑路,不然以后下场不妙,但耿瓛居然不相信,反应没有盛庸和平安那么敏锐。

  八月下旬,朱棣册封徐氏为皇后,不几日,朱棣大封功臣,公、侯、伯封了一大堆。

  原历史李远也被封了个安平侯。

  但这会他主动要求跟着朱高煦,连个封侯都没有弄到。

  原历史徐祥也被封兴安伯,这次因为一直也跟着朱高煦,也没封伯。

  这样朱高煦的部下和原历史一样,没有一个人被封侯伯。

  另外靖难的功臣里,姚广孝拒不受封,还是找了个庙宇呆着,开始还偶尔去上几次朝,后来干脆就不去了。

  袁珙推了几次,皇帝还是封他为太常寺丞,赏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宅院,基本等于是弄个闲职,得了大量的好处。

  朱棣原本想让袁义为锦衣卫指挥使,但他婉拒,和兄弟袁光也是要了大量的银子宝钞和宅院,于是纪纲得势,成为新任锦衣卫指挥使。

  金忠为工部右侍郎。

  此时所有的功臣里,只有皇帝的子女们还没有进封,满朝文武也似乎都在等着这里的变化。

  八月底,京师又发生一件大事,景清意图行剌皇帝,被识破。

  皇帝朱棣大怒,先处以磔刑,接着灭其族,再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瓜蔓抄”的意思,就是朋邻乡里,如瓜蔓辗转牵连,连景清老家的村民朋友也倒了八辈子霉,俱被诛连。

  朱高燧得到消息是又惊又怒,当初世子还想把景姝嫁给朱高燧,还好他聪明,找了个借口,现在想想,果然是个大坑,心中把世子又记恨上一笔。

  九月初的某天,朱高煦正常去上早朝。

  朱棣登基后,他很少上早朝,皇帝也不管他,因为不上早朝的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姚广孝、袁珙也是如此,三弟朱高燧也是这样。

  最近天热,朱高煦也算难得起这么早,但到了奉天门发现京师的文武官员基本都到了,他还算是来的比较晚的,连他的大哥世子也在,但三弟朱高燧依然没来。

  他照例先拜见大哥,世子也客气的和他说了几句。

  转过身后,朱高煦先和丘福打了个招呼。

  丘福立马神神秘秘的把朱高煦拉到边上。

  朱高煦莫名奇妙。

  “高阳王你这样不行啊,连上朝都难得过来,如何竞争太子之位?”丘福低声道。

  “。。”朱高煦左右看看,大伙都离的比较远,连忙道:“丘将军言重了,这些事,父皇早就有了定夺,高煦心里,也是支持大哥的呐。”

  丘福翻着白眼看了下朱高煦,也不知道有没有相信,但现在奉天门下到处是人,也确实不好细说这事,他无奈道:“高阳王还是得多上朝,军中的兄弟们都是支持你的。”

  朱高煦心想,哪些兄弟?你是说张武、火真、谭清、朱能、薛禄、王聪他们吗?

  燕王的心腹诸将,可没有一个支持我的。

  就在这时,远处有人老远叫着高阳王。

  朱高煦回头,原来是徐祥和李远。

第203章 这是得罪陛下了?

  丘福见状也不好和朱高煦私聊,不一会,李彬和徐忠又过来了,接着孟善也来了,朱高煦这边很快围了一圈武将,都在聊天。

  丘福是大嘴巴,见状便道,这两天好像陛下要分配诸将,驻守八方,大伙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最好提前和陛下打声招呼。

  李远闻言,立马道:“俺无所谓,只要不去福建和广东,去哪都行。”

  李彬则问:“为何这两地方不能去?”

  “那边太热,我不习惯,我在北方呆惯了。”李远笑道。

  “纪指挥使。”突然唐元对着李远身后叫道。

  朱高煦扭头,发现纪纲不知何时也到他们这边了。

  纪纲哈哈一笑抱拳道:“诸位将军好。”

  诸将顿时纷纷闭嘴,也不说话。

  纪纲自讨没趣,也知道诸将看不上自己,讪笑了下,向朱高煦点点头,转身而去。

  纪纲一走,大伙也热烈的聊了起来,朱高煦发现,只要不是燕王心腹,大部份武将,还是很认同自己。

  毕竟他在靖难几年的各大战役里,出尽了风头,为燕王立下汗马功劳,大伙都看在眼里。

  所以李远说的没错,三到五年内,必须要起兵,时间拖长了,对自己极为不利。

  又聊了片刻,藩将李贤和阿哈出也挤了过来。

  他们藩将平时自成一块,阿哈出和火真关系比较好,经常和张武,张辅这些世子系的在一起,但今天不知为何挤过来。

  李贤在靖难中一直跟着朱高煦,在其他人眼中,也算是朱高煦的亲信。

  他也不避忌,看了眼朱高煦,朱高煦马上退出人群,和他走到边上。

  李贤低头小声道:“陛下让狗儿进宫,狗儿想问高阳王的意思?”

  “啥”朱高煦愣了下,没想到王狗儿(王彦)还是要进宫了。

  王彦在靖难中是领兵大将,多次血战,还救过燕王,特别上次燕王连换三匹马,都是王彦在身边紧紧护卫,所以朱棣对王彦印象极好,关键是王彦平时根本不和朱高煦来往。

  朱棣也不知道他们是结拜兄弟。

  朱高煦心中狂喜,马上点头:“可以这么干。”

  李贤也点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狗儿进宫,起码在宫中多个眼线。”

  朱高煦则不动声色,表示了默认。

  两人也没聊到几句,有个宦官走到奉天门的左前侧,嘶声高叫:“陛下驾到---”

  这宦官有点眼生,朱高煦看了几眼才认出来。

  这是王景弘,以前燕王府燕王的心腹宦官。

  朱棣进宫中,裁换了大量的宦官和宫女,皇宫又大,所以感觉心腹宦官不够用,这才想让王彦进宫。

  王景弘以前和侯显,郑和都是朱棣心腹,以前因为有郑和侯显在,所以很少露面,这会朱棣的宦官不够用了,所以也到了前台。

  皇帝到了之后,御门听政就正式开始了。

  下面乱烘烘的人群立马往两边站好,先行叩拜大礼,三呼万岁。

  朱高煦观察到一个细节,朱棣没当皇帝前,燕王府议事,都是武将在左,文臣在右。

  现在上朝,就回到原来那套,文臣在左,武将在右。

  果然是鸟尽弓藏,现在天下打下来了,武将没啥用了,地位就要降低点,朱高煦默默的想着。

  但现在排武将第一的人很招恨,因为是李景隆。

  李景隆只是个降将,且多次败在燕军手上,所以几乎所有的燕军将领,都不服他。

  但没办法,人家老早就是国公,资历深,官儿大,所以暂时排第一。

  朱棣是带着侯显一起来的,到了之后侯显就站在朱棣身侧,距离御案不到几米。

  王景弘则在奉天门左前方,距离朱棣大概有七八米。

  从位置上看,侯显这时的地位还是比王景弘更高点。

  但朱棣目前第一心腹还只能算是郑和,虽然没在现场,但郑和的地位不可动摇。

  朱棣一本正经的坐到御案后,王景弘又高唱,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其实大明朝每天都有各种事,但不知是谁定的规矩,就是要说这句话。

  朱高煦觉的都是屁话。

  王景弘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有人叫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朱高煦惊讶的抬头,发现居然是世子。

  “恩。”朱棣缓缓的恩了一声,听起来还很有威严。

  世子出列,道:“父皇初登大宝,天下祥和,百姓拥戴,儿臣以为,当大赫天下,让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铁铉等罪臣后人,感受到皇恩浩荡----”

  此言一出,现场简直一片哗然。

  连朱高煦也极为震惊。

  朱棣最憎恨的几个人,就是黄子澄、方孝孺、齐泰、铁铉、练子宁等。

  这些人都被诛连,族之,一个比一个下场惨。

首节 上一节 175/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