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45节
“高煦说这边盛前金矿银矿铁矿,俺们来了快一年,什么矿都没找到,工具坏了这么多,以后如何修理,长此以往,耕田都无法继续。”
朱棣现在最关心的是耕田。
他选的地方是后世的农牧业最发达的地方,即适合牧畜,又适合屯田,可惜他们屯田技术实在不行,今年产量并不好。
“大王。”徐理这时沉声道:“咱们用了建城的人最好少点,大量的人力,要用在屯田和捕猎、打渔上。”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活下去。
朱高煦让他在靠近海边先建第一个城,朝廷可以补给和联系,朱棣完全不听,因为怕自己城建好后,朝廷会派人来攻夺,直所以接带着人深入内腹。
现在他们就缺少水产,也不能自己晒盐,更不会得到朝廷的补给,困难重重。
此时朱棣抬头,看向远处。
只见前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人影在忙碌。
要活下去啊,朱棣终于又感觉到自己错了。
第469章 大王要放弃世子了?
朱棣手上接近有两万多人,其中土人约有一千多,方圆百里内的土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抓,基本被清空。
他把人分成三批,一批包括土人都负责建城,一批专门建他们自己的居房,还有一批专门屯田和打猎。
因为当过皇帝,朱棣一心想建个大城,所以投入燕城的人力最多。
现在将近一年下来,朱棣知道自己又错了,没听朱高煦当年的话。
当初应该先在海边建个小城,然后努力屯田存粮,先保证有足够的粮食,再想着其他事。
他本末倒置,全力在建城上,不但建城进展较慢,粮食有点供应不上。
最近朱棣已经要求降低妇人和儿童的供给,优先保证青壮和劳力。
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屯好田。
“我们现在有多少田了?”朱棣这时问。
金忠道:“八千四百亩。”
“多少田能够用?”朱棣又问。
“最少要五万亩。”金忠道。
“要这么多?”朱棣虽然当过皇帝,但对农事真的不是很清楚。
金忠道:“以每亩两石计,一亩田可以养一个人。”
“咱们两万多人,估计要两万五千亩是最低要求。”
“但要考虑到失收欠收,还要存粮,还有人口的增长,咱们最低要保证能五万亩在手。”
他们两万多人到了大澳后,当地很多环境恶劣,人员也不停的有伤亡,但是人口却不见少。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家属,大伙没事就生孩子,即使受制于医疗条件,存活率远远不如后世,但人口居然出现缓慢的增长。
当然,这边天气良好,温度适宜,也保证了新生儿的存活率,甚至能保障他们良好的生存条件。
只要不轻易踏足更远的山林深林,不出现少量人员去挑衅大量土人的事,他们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从建城中分出五千人,专门屯田。”朱棣这时终于改正错误,准备加强屯田。
在之前,他是依靠大量的人马出去打猎,获得收获。
但现在,方圆几十里内,已经很难打到猎物。
当天朱棣和诸文武商量了下,决定加强屯田,减少建城人数,只要先建好屋房,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后期在外围慢慢建城。
“薛禄。”
“末将在。”薛禄抱拳道。
“明天你带个千人队,继续往东北部去,俺看到东北部好多高山,应该有不少野兽和土人。”
“喏。”
“土人尽量抓活的,可以用来干活。”
“末将明白。”
朱棣这时转向金忠:“和他们沟通的怎么样?”
金忠苦笑:“请大王再给臣一点时间。”
朱棣要他学会和土人沟通,但金忠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朱棣只能点头,然后又道:“刘荣。”
“末将在。”
“你带两百人,和部份工匠往东走二十天,看看有没有矿,高煦说这里是坐在矿车上的地方,俺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过矿,这次你们走远点,到处转转。”
“喏。”
一番吩附之后,朱棣解散了人群。
他走到高处,四下打量着,突然就看到了长子朱高炽。
朱高炽自从到了大澳后就不怎么理朱棣,因为朱高炽已经无欲无求了。
但高炽到了这里快一年后,体重急剧下降,最近这体形越来越像朱棣和朱高煦,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朱棣为他高兴,但朱高炽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儿子和他渐行渐远,而他偏偏现在只有一个儿子。
他想了想,暗暗长叹一声,走下高处,慢慢往朱高炽那边去。
朱高炽正和原户部郎中鲁锡之聊天。
鲁锡之做过北平府下面的县令,当初也是做为燕王亲随被流放到这里。
鲁锡之略懂农事,现在大澳的农业技术指导就是他。
不过去年好像种的不行,鲁锡之最近在和朱高炽一起研究,是不是播种的时间不对。
因为大澳的天气与大明不一样,这边又比大澳南部温度略高,鲁锡之以为,可以和交趾或广东学习,试种两季稻。
但朱高炽认为,二弟朱高煦在留言中,说这边种小麦更好。
两人正在讨论这事,朱棣过来了。
“咳咳”朱棣在后面轻轻咳了几声。
“拜见大王。”鲁锡之转身,先拜见了朱棣,然后心领神会,向朱高炽告退。
“父王。”朱高炽淡淡的叫了声。
他原本想叫父亲,因为父亲王爵已经被高煦剥夺了,不过自从到了大澳后,大伙又叫起了大王,他也没办法。
场中很快只有父子两人。
朱棣皱眉看着儿子,缓缓道:“高炽还在记恨俺?”
“儿臣不敢,儿臣没有。”朱高炽的回答都很敷衍。
朱棣心中很不高兴,但还是忍着:“当天高煦带兵破了北平城,俺也是为形势所逼。”
“俺说后悔,并不是后悔把太子之位给高炽。”
“俺是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把高煦留在京师,那他是神仙都没有办法造反。
朱棣这话也是考虑了很久才说出来。
因为最近一年,确实感受到朱高炽和自己越来越疏远。
“父王不用后悔。”朱高炾叹气道:“世事如棋,变化莫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儿臣想通了,或许一切都是天意,这都是上天早就注定的。”
“父王即使当初把高煦留在京师,说不定他还会来次玄武门之变。”
“以前的事,儿臣实在不想再提。”
“咱们现在,还是想着如何活下去。”
朱高炽这意思也很明显,你别忽悠我了,咱父子门清,你心里到底有没有后悔,你自己有数,咱们还是不说以前的事。
朱高炽敢肯定,父王朱棣心里,是后悔当初立自己为太子和世子的。
朱棣表情有点尴尬,以前忽悠朱高喣忽悠习惯了,没想到世子不吃这套。
他脸色有点发红,仔细想了想后,伸手搂起朱高炽的双臂,语重心长的道:“高炽说的对,以前的事俺们就不要再计较,现在一切往后看。”
“当务之急,还是同心协力,带着大家活下去。”
父子俩说了会话,相互都不是很满意,因为有面和心不和的趋势。
朱棣黑着脸回到自己房中。
他的房子是第一批搭建,主材料是木头,同一批很多房子都是匆匆搭建,他身为大王还好点,有些房子遇到雨天都会漏,然后再补。
回到房中没多久,朱棣就叫来侯显。
“今天晚上,召王氏--让她准备下。”
“奴婢知道了。”侯显缓缓退出去。
王氏是永乐初年进宫,苏州吴县人,因从容委宛行事,能体会上意,所以得到徐皇后的喜欢,协且徐皇后管理后宫事务,连朱棣对她也很看重,后来被封为贵妃。
徐皇后死后,朱棣更加的倚仗她。
但在历史上,朱棣没和徐皇后之外的妃子生下子女。
等侯显找到王氏后,便小声道:“请王妃今晚准备下,大王可能想要--”侯显说到一半便停下。
王氏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臣妾明白了。”
燕王要准备和她生孩子,原历史王氏跟了燕王十几年,都没生下一子半女,这会真是激动万分。
哪个女人不想有个孩子。
侯显这时又道:“奴婢等会去找杨太医,请他再想想办法,做足准备。”
到时,必能怀下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