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78节

  现在借这几年皇权巩固,朱高煦决定拿盐利先开刀,正式改制。

  盐业历来都是朝廷管制,但历古朝代都不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即便是后世,也只占朝廷总收入的万分之二到四。

  这收入是相当低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万亿收入就两到四亿。

  朱高煦到大明朝来时,当年全国收入二十多万亿,按比,也就一百亿不到。

  而在原明朝,朝廷发盐引来换收入换粮,因各种宗室官员侵占,所得更是少之又少。

  现在宗室官员侵占少了,但难保将来不会再卷土重来,所以朱高煦打算拍卖全国盐田,盐证。

  和他用青楼的套路一样,把全国现有盐田中的百分之九十,按面积设证,十年起拍,卖与商人。

  朝廷除了一次性收十年拍卖费,再按面积收税,同时限定盐价范围,不能让盐价飙升。

  朝廷自留百分之十盐田自己经营,以做为和商人盐田经营的对比。

  大明盐业集团,就是自营的全国百分之十。

  这百分之十,基本是广东福建两省以前军户,这次朱高煦给他们一次选择。

  愿意退役的,以后进入盐业集团,转身国企,专门干盐业,拿高工资,不用打战。

  不愿意退役,继续当兵,但以后,不能经营盐业。

  结果大部份都选择进国企,退役,朱高煦借着这机会,又裁了上万军人。

  自古以来盐就是暴利,朝廷传出拍卖盐田,顿时天下震惊,各地商人纷纷涌跃报名。

第501章 皇帝载入史书的话

  盐业关系民生,所以历朝历代都是管控经营。

  管控的理由是为了老百姓好,怕老百姓吃不上盐,朱高煦当然只能笑笑了,那咱们也要为老百姓好,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盐。

  所以他也是大费周章,定了很多新规。

  此时大明的盐田,主要有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沿海等地盐场,还有云南,四川等地的盐矿,当然,海边盐场还是主要食盐来源。

  除了朝廷自留的百分之十,朱高煦把余下各省的盐场也好,进行拍卖后,责令盐商不得有掺沙子,市面上卖价定为每斤八文,至于各盐场出厂价,那朝廷是不管的。

  洪武到永乐初,民间售价基本在六七文左右,现在定为八文,也不管出厂价,就是保证盐场主的利益,同时让百姓也承受的起,但如果出厂价太高,地方商人不愿意拿,你盐场主要到处开店铺,也是件麻烦事。

  除了保证价格,还要保证产量,各省盐场都有规定的最少产量,要他们按时投入市场,保障民需。

  当然,以前海边很多农户或自己弄盐搞走私,但以前这事需要各地巡检司去查处,现在不用官府出面,当地正规盐场老板就不能放过这些走私私盐的。

  这种让群众对付群众的方式,可以大大省却官府精力。

  以后个人走私弄盐会变的极难。

  从朱高煦的经验来看,朝廷想干好一件事,首先要让利于民,你不能想着和办事的商人去争利。

  商人有的赚,才愿意干这件事。

  其次朝廷一定要做好监督,商人干的不好,就处罚,治罪,干的好,就要奖赏,这样才能形成有益的循环。

  然,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监督。

  别说商人有多坏这种废话,中国老话叫‘无商不奸’,这话就是废话。

  只要你制度上去了,再奸的商人也得老老实实办事。

  东本国商人不奸吗?只要监督到位,处罚严重,你看他们敢耍奸吗?

  大明这么多奸商,就是监督不到位,处罚不够重,简单来说,朝廷官员不干事,因为对他们来说,升官发财最重要。

  朱高煦认为,做为皇帝,干好自己的本职,抓好官员的监督问题,做什么都会很容易。

  你别管民间怎么经营盐业,怎么增产降产,怎么恶性竞争,怎么打商业战,你朝廷就管好官员,让他们按律监督,认真做事,肯定不会出现问题。

  拍卖天下盐田的那天,朱高煦当着天下盐商的面道:“历朝历代以来,盐业都由朝廷经营,朕这次是首开先例,让利于民。”

  “朕的要求很简单,朕管好自己的官员,让他们不扰民,不坑民,不害民,一切事情按律秉公处理,做为对朕的回报,你们要让百姓吃的上盐,吃的起盐,吃的到好盐。”

  “大家各按其职,做好自己的本份。”

  “如果因为朕的官员影响到你们的经营---杀,官员犯罪,罪加一等,朕的经验告诉朕,杀人虽然不能扼制贪官,但如果不杀,只会越来越多。”

  “而你们,如果不好好经营,影响民生,朕,一样不会放过。”

  朱高煦的意思很简单,大家各司其职,我管好官员,你们好好做生意。

  官员管不好,是皇帝的错,生意做不好,是你们的错。

  朱高煦是当着天下盐商的面这么说的,如果官员犯错,肯定是朕没有管好,是朕的长刀,不够锋利,是朕的律法不够完善。

  因为有经验告诉朱高煦,这个世界,确实某些地方可以管好官员。

  皇帝的这番话很快传遍天下,也被载入史册,如果官员没管好,肯定是皇帝的错,是大明律法的错。

  在盐业上,朝廷还占了十分之一的盐场以为国营,主要是看经营对比,和彻底放开的可能性,需要数年的判断才能决定。

  而在糖业和矿业及海上贸易上,各有不同。

  海上贸易这块,朱高煦彻底放弃了,水师船只不再东来西往的运输商品售卖,专力进行海上征伐,全部让民间商人来干。

  朝廷干好两样就行,一是收海关税,二是卖大型海船,仅这两项,就赚的盆满钵满。

  杨立山以前和郑和出海,一方面是开路探寻,完善世界地图,二是沿路做生意。

  以后他们不做生意,主要任务就是以后面军事行动做准备,开始殖民掠夺。

  矿业上面则采取官办和民租两种。

  大型的重要矿,由官方自己开采,中小型和不重要的租给民间,收租金,另外再按产量收税。

  通常租金比较少,收租金是代表这矿是国家的,收税才是重点。

  能收多少税,说到底还是看官员监督。

  但朱高煦有样本在那。

  每个新矿由官方先干两年,然后承租收税金。

  你民间租用后,再与监督官员勾结,少报产量,少交税,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糖业也是如此。

  讨逆战中,朱高煦为了赚钱,弄了很多甘蔗地,之后又到处收黑糖,然后弄为白糖。

  这几年已经赚了很多,现在糖业也要改制,交由商人经营,如何弄白糖的方法,也慢慢流传出去。

  朝廷将原有糖场同样拍卖,直接全部卖掉,没有期限,因为这玩意和盐场不一样。

  卖掉后收重税。

  以后谁的糖卖的好,各凭商人自己的本事,朝廷只负责收税。

  说实话,以前朱高煦自己弄白糖,然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船运到各处卖,除掉各种开支后,还不如现在直接收税好。

  而且白糖彻底放开后,糖产量大大提升,销售大大提升,税收也是狂增。

  在整个的商业部改制中,很多讨逆功勋拍到了盐场,糖厂,甚至矿产的经营权,这是朱高煦对讨逆功勋们的一种支持和赏赐。

  至于他们将来能不能经营好,那就不是朱高煦能管的事。

  整个洪熙四年朱高煦主要心思就是教育,兴建学校,还有商业改制两件事上。

  民间赞声一片,皇帝让利于民,尽管有部份是勋贵得到,但普通商人也同样得到很多。

  ---

  六月的杭州有点热,今天学校上午有体育课。

  同学们最喜欢上体育课,因为啥都会可能。

  上个月他们练了射箭,听老师说等天热了,还要练游泳。

  但今天是足球。

  老师姓于,前云南卫所军士退役,在云南时,就跟着汉王的兵马,玩过足球。

  秦汉和赵真比较喜欢玩,齐大雄就不喜欢,跑不动。

  体育课结束后,班长齐大雄和秦汉,赵真、王有才等人在一起,找了个阴凉地方聊天。

  齐大雄有事问秦汉三人。

  “杭州逐昌金矿,朝廷要拿来拍卖,我爹居然问我,出多少钱合适?”齐大雄洋洋得意道。

  因为他学了数学,还经常回来帮老爹算帐,他父亲现在觉得齐大雄挺利害的。

  “金矿也卖啊?”王有才眼中闪过激动之色。

  逐昌金矿开挖于唐朝,历经宋、明,一直是重要的金、银产地,直到明万历年间发生矿难,矿区塌方后荒废,然后就等到解放后,才重新开始,当时官府排干矿洞积水,继续在明代金窟之下开挖,目前该矿还能年产黄金五万两,和黄金同时产出的还有白银,白银产量,比黄金还高。

  这个矿前后挖了上千年还在挖,是相当值钱的。

  秦汉马上道:“朝廷现在主要精力在石见银山上,估计对这矿没兴趣了。”

  “要交重税的。”齐大雄道:“万一出价太高,可能亏本。”

  “亏本不至于,也就是少赚多赚的问题。”

  少年们议论纷纷,但毕竟年纪小,给不了意见。

  齐大雄便邀请他们参加拍卖会,现场再看,大伙自然同意。

  秦汉也感觉很有意思,想去看看。

  拍卖在杭州府衙附近,当天去了很多商人,据说浙江,甚至省外的巨富商人都有到场。

  齐大雄带着几个同学就坐在他父亲身后。

  王有才眼尖,突然指着一个女孩道:“严小芍。”

  严小芍是他们班同学,仅有的四个女生之一,和秦汉他们同年,长的还比较标志,班上很多男同学对她有意思,不过她平时几乎不和男同学说话,放学上学都是马车接送,秦汉和赵真都没和她说过一句话。

  齐大雄道:“她父亲是海宁富商,以前还是讨逆军。”

  “啊。”几个少年不敢相信。

  严小芍父亲叫严森,是讨逆军大将严强的堂弟。

首节 上一节 478/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