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91节

  他突然感觉妹妹好像比自己还强,成熟稳重,很有见解。

  等等,我们为什么要到海外来?似乎太子没我的份了?朱瞻圻这么想想,好像太子没自己的份了?

第515章 燧发枪

  洪熙六年,朱高煦从大澳回来后就布置攻夺苏禄国(菲律宾)之事,仅动员两万兵马,一年不到,彻底攻破苏禄国。

  明军下手极狠,反抗者格杀勿论,余下的成年人纷纷被围起来种甘蔗,孩子则由明军教育,很快征服了整个苏禄国。

  这一仗打了约十个月,得到人口数十万,掠得财富近千万。

  洪熙七年,休整了片刻的明军再攻渤泥国,这边更容易,半年就攻破。

  至此,整个南亚一带,除了还有满者伯夷(爪哇)之外,另一个时空的所有国家,俱被纳入大明领土。

  洪熙八年,朱高煦调防各地都司都指挥使,改革兵制。

  此时经过数年的征兵制和裁兵动作,整个大明水陆师已经降到两百万以下。

  大明国土面积增加了不止一倍,兵马却大大下降。

  朝廷在大部份省和地区都只留了十卫,五万多兵马。

  像原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北、江南,十五个省中,除了河北、陕西有二十个卫,十万多兵马,其余各省俱是十卫五万多兵马,十五省合计八十五万人马。

  后来成立的甘肃、辽东、大宁、奴儿干,交趾、西贡、马六甲、大澳、大员,九地中,辽东有十万兵马,其余各五万兵马。

  这九地合计五十万兵马。

  另有刚攻占的苏禄国、渤泥国成立南洋省,两地加起来约五万多兵马,各五卫。

  至此,大明步骑已经削减到一百四十五万,远远低于永乐时的两百二十万。

  除了步骑之外,大明另有八支水师。

  大明原有浙江水师、福建水师、江南水师、广东水师、交趾水师、西贡水师、马六甲水师,现在又加上南洋水师,共八大水师。

  每支水师约五卫,两万五千多人,八大水师合计二十万。

  整个大明到洪熙九年时,共计水陆两部一百六十五万。

  此时大明地盘比永乐大了一倍不止,兵马好像少了,会不会不够用?

  当然不会,因为这八年陆续退役很多兵士,战时都可以随时征召为军队,现在大明军队,五年后可以退役,军中永远都是年轻青壮,可以说整体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在最高的水平线上。

  虽然只有一百六十五万军队规模,但比起永乐时的两百多万,不知强了多少倍。

  洪熙九年(1415),七月。

  皇帝朱高煦上个月刚从四川回来,皇城里还没呆到两天,又跑到京师西郊。

  内阁运正常运行了数年,皇帝最长的一次,将近一年没在皇城,居然运转如故,现在大明的文官们很开心啊,有没有皇帝都无所谓。

  估计有人还在想,最好永远不要有皇帝才好,皇帝你天天出去玩吧,不要回来了。

  西郊原是工部一个仓库所在,后来改建为教育科技部科技司火器局。

  这天火器局试射新火器,朱高煦很有兴致的带着一些军将来到现场。

  军将们很多都是熟人,经过几年的移换,大部份主重要军将,都回到京师。

  像瞿能、张辅、盛庸、平安等重要大将都已经回到京师,有些人已经听闻到风声,皇帝似乎又想进搞点大事。

  大明的军队已经如此强大,皇帝要搞事,沉寂了两个的军将们,隐隐感觉到又要打仗了。

  今天现场很多靖难和讨逆的老将,大伙都在边上看着,皇帝好像在和火器局杨元峰在说什么事。

  不一会,皇帝兴致勃勃的回来了,然后招呼众人过去,皇帝带头走到靶场。

  众将刚到,远处跑步过来数队军士,他们手中拿着大伙从没见过的兵器,盛庸眼尖,立刻叫道:“火铳?”

  靖难时南军就常用火铳,但显然,洪熙刚造出来的火铳和他们见过的不一样。

  这火铳和明中后期的鲁密铳已经极为相似。

  在朱高煦的指点下,大明工匠们,直接跳过火绳枪,打造了燧发枪。

  火绳枪和燧发枪原理相似,只要有略懂的人提醒,技术到位,很容易直接跳过。

  大明现在就是一步到位,进入到燧发枪的地步。

  “来。”皇帝把众人叫到身前,并亲手拿过一杆,向众人示意:“这是我大明15式燧发枪,枪重九斤,枪长一百三十五公分,有效破甲射程为六十步,最大射程可以到一百二十步。”

  诸将一片哗然,很多人不敢相信。

  但也有提出异议,平安这大嘴巴立马道:“这玩意不是打的很慢?打完一发就没用了?遇到骑兵就惨了。”

  靖难和讨逆中双方都有见识过火铳,当时明军的火铳射程也就二三十步内有杀伤力,通常打完一发就不会有机会打第二次。

  明军当时盛庸最擅长用,也取得过成绩,尽管这样,仍然不被明军普遍认可。

  众将虽然不敢说什么,但都看向平安,应该感觉平安说的对。

  大明现在军队的战斗力几乎无敌,当兵五年可以退役,但不是一定退役,很多人当到十年才退。

  十年都在训练,上马能骑射,下马能肉搏,几乎就是巅峰蒙古加巅峰后金的结合。

  这会别说亚洲,整个世界上都是无敌的存在,更别说还有铺天盖地的火炮兵。

  所以在诸将看来,这火铳没啥用。

  皇帝也不生气,笑道:“这燧发枪和火铳不一样,一个熟练的射手,每刻钟可以打十发,点火率虽然现在只有七成左右,但如果数量多了,威力还是挺大的。”

  有人立刻默算起来,一刻钟十发,平均要近一百息打一发。

  就算最高射程一百二十步,对方骑兵进入后,你打了一发,一百息后,骑兵也早到了面前了。

  “还是只能打一发啊?”有人奇怪道。

  “那要看你们怎么打了?”朱高煦哈哈大笑,然后挥手:“只要方法得当,以后就是骑兵也很难近身。”

  “准备。”边上由宋猛率先大叫。

  哗哗哗,现场军士纷纷持枪列队,飞快形成五条横队。

  朱高煦这燧发枪,三段击的时间还不够,但五段击差不多刚刚好。

  众人疑惑不解,但都个个看着,大伙对皇帝非常信任,但还是不明白,为何以后骑兵也近不了身?你一刻钟就能打十发,难不成,对方骑兵是爬过来的?

第516章 西征?

  砰砰砰,随着最后一排打完,空中全是烟雾弥漫,此时这五列军士已经连打了十轮,很多人的枪管都在冒烟,发红,估计快要被打爆废掉。

  刚刚十轮五十次波,几乎没有停过,看的诸将大气也不敢喘,都觉的十分压抑。

  等烟雾散去,皇帝带着他们去看五十步外的靶子,那靶子披着铁甲,被打的到处是孔。

  “厉害,真特娘厉害。”向来只喜欢用骑兵推崇骑兵的平安忍不住惊呼。

  “这特娘来多少,死多少啊?”何福也叫道。

  今天这燧发枪着实震惊了他们,也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正如皇帝每次所说,以后打仗的套路,和以前不一样了。

  “燧发枪加上火炮,以后的骑兵,肯定要将逐步退出舞台。”当然,现在没有机枪,朱高煦也不敢说的太满,只能说逐步。

  “陛下英明,造出这等利器,我大明,必然天下无敌。”盛庸赶紧拍了记马屁,四周一片奉承之声。

  朱高煦没有得意之色,他穿越过来都十几年,从十七八岁的少年,成长为三十五岁的壮年,这才点燃了第一个科技树,造出燧发枪,想想其他小说,都快统一全世界了,还是太慢啊。

  “燧发枪出来后就好办,以后就是逐步提升枪管强度,提升点火成功率,慢慢改进,休养了这么多年,也该让别人见识下大明的新武器了。”皇帝说到这里,众人纷纷大喜,终于又要打仗了?

  几天后皇帝召开内阁大会,任命了新的总兵官。

  盛庸为征西总兵官,统筹西北诸省军务,准备抽调西北方向精锐五万人,进行西征。

  此次西征,不带一个民夫,全部都是步骑。

  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三万,骑兵每人两匹马,步兵带一万辆大车,四万马骡,总计八万匹马。

  步兵等于既带装备,又带后勤。

  另带了轻型火炮五百门,随军工匠五百名,新式燧发枪五千支。

  西征的目标,就是报复阿哈鲁,同时为大明开扩疆土。

  简单说,就是往后世印度、不丹等,甚至两伊方向打。

  任命瞿能为征西副总兵官。

  瞿能将在盛庸出兵后一年,再次带领五万大军西征。

  第二批人和马和第一批相似,但不带炮,不带车,五万步骑,每人双马。

  盛庸在西征时间一年后,无论打到哪,都暂时就地休整,等待瞿能。

  皇帝目标很明确,也有详细的计划,并且相当稳妥,没有像历史上任何皇帝那么突进冒失。

  前两年无论打到哪,就地驻守,将征服所在地方的所有人集中起来筑城,修路,建堡。

  第三年盛庸回军,朝廷另派第三波五万人出发,第三波也是如此,不带炮,不带车,每人双骑。

  前二年就是巩固第一年占领区。

  第三年开拓新地盘,第三年到第八年,用五年时间巩固第二个占领区。

  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也占领过这些地方,但最后都没有守住。

  大明方略当然不一样,占领之后,立刻摧毁当地文字,语言,强令学习汉语,同时来回移民,新建城堡,每两百到五百里,建新城,集中方圆数百里所有的百姓一起生活。

  简单来说,让所有人离开家乡,重建新城,统一生活,特别前期会遇到很多草牧民族部落,散布各地,很难管理,所以要集中起来,便于管理。

  重要的路口,水源地,建新城,筑新堡,以为防守。

  第二个五年,再开始第三次西征。

  朱高煦算过时间,后面每五年一次西征,连续的给西侧压力,不给他们发展和休养生息的机会,他现在三十五岁,就算干到七十岁,还有三十五年,至少可以来七次,万一能活到八十岁,还能多干两次。

  他的儿子,孙子们,将来会继承他的遗志,不停的西征,夺取中亚,西亚,甚至打进欧洲,掠夺他们的地盘,扩大大明国土。

  历史上无论是谁的征伐,通常成功之后,也很难守住,时间也不会如此连续和密集。

  朱高煦采用逐步蚕食,步步推进,五年一次西征,慢慢巩固占领国土的方略,将为大明,留下巨大的国土面积。

  当然,他不像蒙古人没有准确目标,看谁不爽就打,朱高煦优先要夺取后世石油较多的地方,先占下来再说,没有石油的地方,不在他考虑范围,除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首节 上一节 491/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