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美洲日不落

美洲日不落 第220节

  “这印度你别看每年赚那么多钱,出产那么多棉花和香料,但是这玩意可都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比如印度很多地方,棉花和香料可是只卖给英国人,其他人想买,都买不到……”徐老板提起了英国如出一辙对于印度的贸易垄断。

  “还有,你别看这孟买街头有那么多咱们汉国的自行车,但那玩意价格有多高,你知道吗??”

  徐老板问了白二文一个有关贸易的问题。

  “一百二??”白二文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在白二文看来都算很高了,毕竟现在本土一辆自行车已经降到不到五十元了,这再怎么远,也不可能高到离谱吧??

  “一百二,笑话,要是真这个价,自行车得卖疯。”听到一百二十华元这个数字,徐老板当场笑出了声,让白二文有些摸不清头脑。

  “是三百!!”徐老板说了一个让白二文震惊的数字。

  “什么,怎么可能这么贵??”白二文立马被这个价格吓的差一点掉了下巴,这可是三百华元银币,不是三百什么不知名小国胡乱印的纸币!!

  “之所以是这么多,那是因为……”随后徐老板就和白二文讲起了目前印度的海关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除英国工业品之外,其余国家的工业品一律加征高额关税,甚至如果是和英国竞争的纺织,机械等商品,关税还会更多。

  而汉国的自行车,很遗憾,就被英国人加入了机械类名单,毕竟无论怎么说,这玩意,也属于机械类,和英国的机械制品,产生了竞争关系。

  如此这般,也就造成了在印度的外国商品奇贵,但是英国商品很便宜的现状,其本质就是垄断印度这个庞大的市场,完成倾销。

  在一战后,英国和法国就是靠着这一手,迅速从战争的阴影走出来的,而目前英国所实施的,甚至比后世更加恐怖,毕竟在后世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英国还要点脸。

  现在直接就是一点脸都不要了,印度这块市场,基本就是英国商品的天下。

  这样自然有极大的好处,那就是英国的商品永远都不缺市场和原材料,坏处则是英国进一步依赖于殖民地经济,甚至反过来,这种近乎躺平的赚钱方式,还压制了英国工业的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首个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的英国,会在第二轮工业化的时候,停滞不前,甚至被德美两国赶超。

  现在其实就有了这样的现象,只不过还不够明显。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军工橡胶,以及电报。

  因为汉国和美国的战争,实际上汉国和美国目前的军工体系,除海军以外,全世界最完整,最先进的。

  全世界最好的步枪诞生在汉国的实验室,诞生在美国的工厂或者研究所,但唯独不是大英帝国。

  步枪如此,火炮也是如此,就比如英国人赖以控制世界的海军,军舰上的舰炮,实际到了线膛时代,已经和汉国有了一定的差距,就连后起之秀的美国,都因为汉国的威胁,舰炮的发展水平都加快了不少,目前最新的海星三十二磅线膛舰炮,已经基本达到了目前英国主力舰舰炮的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目前汉国遥遥领先的橡胶工业和占全世界七成的橡胶产能。

  就连英国最先使用的铁路,总铁路里程,也已经被更适合修筑铁路的美国超越。

  如果不是没有足够的市场,英国的工业产能,可能已经被东海岸和五大湖的美国工厂赶超了。

  如果加上汉美两国正在疯狂发展的电报网路,那么从科技以及部分工业的角度看,大英帝国的没落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因为大英帝国庞大的体积和恐怖的外交能力,一时半会还看不出来。

  而对于这一切,看的最清楚的就是英国的精英,他们一边加快国内工业的更新换代,一边试图获得英国的橡胶产地,其中像加勒比以及马来亚,就是英国人选定的最佳地点。

  同时也让英国人对高速发展的汉美两国,更加警惕。

  在如今的英国精英心中,总有一种情节,那就是第二次汉美战争情节,已经到了英国人不得不承认,必须用战争同时削弱这两个帝国统治威胁者的程度了!!

  如此,汉国对工业品,在印度就更不可能拿到好的关税份额,美国也是如此,凡是威胁大英帝国全球统治的,都是英国重点提防和打击对象!!

  …………

  当白二文和罗大牛从这间餐馆走出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中,通过和那位徐老板的交谈。

  白二文对印度这个英国殖民地,有了更深的看法,已经和当初那种幼稚发大财是想法,完全不一样了。

  几天后,白二文站在孟买港的内,最后一眼看了看这个让他受益良多的城市,随后头也不回的钻进了幸福号的船舱。

  目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求打赏,求月票

  (本章完)

225.第225章 汉国工业:钢铁

  第225章 汉国工业:钢铁

  西京制铁公司……

  这是一家汉国钢铁业的巨无霸企业,就在前一天,该公司在西京交易所中,市值突破五千万华元。

  一举奠定了汉国钢铁产业龙头的地位。

  而西京制铁的老板秦藴真也以两千万华元身价,位列汉国真金榜第五位。(所谓真金榜,其实就是汉国的富豪榜,真金榜实际就是一个杂志,每三个月,也就是一季发行一次,每次发行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而在这个真金榜榜首的是来自南洋的纺织大王霍秋林,他旗下的霍氏纺织公司,掌握着全日本三分之一的生丝采购权,与日本权贵高层有大量的接触,其家族财产高达六千万华元。

  其二子霍长峰,还娶了日本某个大名的女儿,在日本也算是颇有根基。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真金榜也就骗骗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老百姓。

  那些高层实际都清楚,这大汉朝,最有钱的还是王室,光一个荣耀银行总存款就超过四个亿,这还不算那些王室的私人领地与金矿,乃至被王室资产科投资的企业。

  像目前汉国市值最高,达到两亿两千万华元的,就有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是皇室的。

  这还不算本来就是王室的金山制药,这家公司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华元,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股份,直接或间接掌握在王室手中。

  要说汉国谁最有钱,谁还能比的上宫里的那位!!

  所以这份真金杂志又被人戏称为假金杂志,因为真金,真龙,从来也没有入场过,更别提所谓的上榜了。

  但是依旧有很多富豪渴望上这个真金榜,别的不说,去哪个地方投资,一句真金榜多少名,人家地方衙门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了。

  看起来很夸张,但人性就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有先敬罗衣,后敬人这句话。

  毕竟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虽然俗,但人就是这样,俗里来俗里去,最后到死也落了个俗字,埋进了俗到不行的土里!!

  就比如刘鹏自己,嘴里说,不要与民争利,要节俭,但最后怎么了,女人越来越多了,宫里开销越来越大了。

  可见哪怕是君王,也是人,不是神!!

  …………

  “目前我们的炉钢,比原来的厚度,还是韧性,都要强不少,甚至可以直接作为蒸汽船的龙骨。”

  “李记者,这边就是我们的钢炉……”

  西京制铁公司下属的某个炼钢厂中,厂长胡庆之带着西京日报的采访记者李文龙,在炼钢炉前参观。

  “目前我们的炉钢啊……”

  “胡厂长,我想问一下,这个厂每年的产钢量是多少??”

  胡厂长还没说完,就被李文龙打断,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产能!!

  “大概是两千吨左右……”胡厂长思索了一阵,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这么少??”李文龙听到只有两千吨钢材,不由有些诧异,之前看的资料,不都是几十万吨吗??

  怎么现在只有两千吨了??

  “李记者,你是个大忙人,你是不知道这钢和铁的区别,这自英国人开启工业化以后,这全世界每年扩张的最快的就是生铁产量,至于说钢产量,因为技术和应用的问题,一直都是很低,今年预估我汉国全年的钢产量,也不过六千吨,就这都算高的,要不是陛下下旨要我们提高钢产量在总钢铁产量中的占比,没准还会更低……”

  胡厂长和李文龙详细解释了一遍钢和铁的区别。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全世界,都以铁工业为主,英国就是最好的案例,按照英国1848年记录,今年大约应该可以达到二百二十万吨的生铁产能。(原时空1848年是二百万吨,因为汉国的影响,增加了二十万吨)

  而汉国去年全年的生铁产量据工商部披露的数据,大概是在六十万吨左右。

  而今年因为启动了多个大的基建项目,比如在汉国各地兴修水利大桥,以及铁路支线的衍生,甚至包括后来的汉巴战争需求,在这样的双重刺激下,开年第一季度就达到了二十万吨的水平。

  哪怕后来有所下降,但今年突破七十万吨产能,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可能还会更高。

  而在这其中,最尴尬的就是钢产量,整个汉国的钢产量,从最早的几百吨,一直到现在的六千吨,其实走的路,已经很快了,英国的钢产量估计有没有两万吨,都是两说。

  毕竟这个时期,钢对工业的运用,还没有那么厉害。

  而如果按照需求推动产能科技来看,属于钢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哪怕是在后世,钢的大规模应用,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其实要胡厂长说,现在汉国这六千吨钢材,都有些过剩了。

  只不过这些话,他不会当着媒体的面说出来,毕竟身为钢铁行业的人说这样的话,不是公开和陛下的钢铁战略唱反调吗??

  反调可唱不得啊!!

  而一旁的李文龙,李大记者,则一边拿着黑本子,用镀金钢笔把刚刚胡厂长说的那些,快速记下来,一边询问道:

  “目前工厂的收益怎么样??”

  “目前我们西京制铁三厂,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季度的四十万元的生产销售计划,这个计划是……”

  一听李记者提起厂子的收益,胡厂长就一本正经,好似给老板秦藴真做汇报一样,一板一眼的对李记者回答道。

  说完之后,胡厂长还多嘴问了一句:“李大记者,刚刚那些要见报是吗??”胡厂长的脸上透露着一丝忐忑,脑子里不断回想从接待到谈话,有没有得罪这个李记者的地方。

  “对,我回去后,会把和胡厂长你的谈话,汇总成一篇文章,过几天发表在西京日报的侧版。”李记者头都不抬的,拿着钢笔回答道,“对了,侧版不是正面,是里面那一面。”李记者生怕胡厂长不明白什么是侧版,专门解释了一句。(汉国的报纸都是正反两面,其中头版就是正面的最中,也就是最显眼的地方,侧板就是里面的)

  “李大记者,伱抽烟不抽??”听到真的要上报纸,还要上西京日报这样的大报,胡厂长立马热情了起来,直接从兜里掏出一个金黄色烟盒,烟盒上面画着牡丹,是汉国市场上,比较好的一款高档烟,名叫牡丹。

  “我不怎么抽烟……”

  “哎呀,这男人不抽烟怎么行,来,把烟抽了!!”

  “这可是好烟,一包一块五勒!!”

  “啊,这么贵!!”

  窜……

  经过几番客套,胡厂长如愿的给李记者点燃了香烟,脸上露出讨好之色。

  李记者很熟练的吐出烟圈,看起来也是个老烟枪了,毕竟这写文章的,谁还不会抽烟。

  不抽烟,能写出文章??

  而胡厂长看着李记者这个熟练的样子,心里笑了笑,表面依旧是客套的笑容,热情的不得了,搞得像要和李记者结拜一样。

  “李大记者,我们这个厂子是龙武三年建起来的,当时啊,是真苦啊,我一个人……”

  谈起西京制铁三厂的故事,胡厂长就流下了眼泪,带着哭腔的说着他们所谓的艰难创业故事。

  一旁的李记者跟着速写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情。

  “我们当时二百个工人,发大火的那天,日夜抢救啊,终于把机器抢了出来,可是……死了两个小伙子……”胡厂长声泪俱下的谈起龙武四年的那场差一点毁掉三厂的火灾,“李大记者,你说,他们算不到英雄??”胡厂长随后对李记者带着哭腔的询问道。

  “算,他们是我们汉国的大英雄,不,像胡厂长这样建设我们国家的人,都是英雄!!”

  李记者眼神坚定的看着胡厂长回答道。

首节 上一节 220/9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给瞎子让座

下一篇:景泰风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