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美洲日不落

美洲日不落 第409节

  哗啦!!!

  又是几份文件被扔到了一边,这部分则是不同意的,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太扯。

  给自行车加机枪,这是什么鬼,亏这帮人想的出来。

  要不是看不到人,董子秦高低得问一句“是不是万物都可以配机枪”。

  当解决完这些奇葩事后,一份文件却是吸引了董子秦所有的目光。

  这是一份代号“雄狮”的战车方案。

  图纸上,一个重十二吨,带着履带的方形战车,就像一个科幻“玩具”,不停的吸引着董子秦的关注。

  这个战车的地盘很像一个东西,那就是龙卷风拖拉机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底盘。

  作为如今汉国最好的拖拉机公司,董子秦是亲自感受过他的灵活的。

  可以说,“灵活”就是董子秦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的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这个原因,龙卷风拖拉机公司和其他拖拉机公司,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会因为制造的原因,排在后面。

  但有了就不一样,那就是“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对于董子秦来说,一台战车什么最重要,防护,速度,火力,这些都不是,而是灵活。

  是在战场中面对敌人,能够迅速做出调整的灵活,这一点,龙卷风拖拉机公司,做的非常好。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龙卷风拖拉机公司和其他求大的公司不一样,他们主要是在敏捷性上做文章,这一点刚刚好符合军方的需求。

  但是一台战车,光有敏捷,还不够,还要有火力,有防护。

  所以一开始董子秦没有看那些只有几吨的设计图,而是直接瞄准了十吨以上。

  毕竟只有这个吨位,才能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至于再高,对不起,“带不动”。

  毕竟目前内燃机的技术,还停留在拖拉机时期,军方使用的技术,实际已经比市场上的大部分技术要来的更加先进了。

  毕竟军用比民用领先十年的定律,可不是说说而已。

  看着手中的战车图纸,以及那门五十五毫米火炮。

  董子秦总感觉有些不对劲,毕竟最初他可是计划使用七十五毫米的速射炮。

  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设计,或者技术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想到这里,董子秦对外面的警卫员喊了一句:“备车,去第七号”。

  所谓的地方七号,实际就是目前战车生产的一个代号基地。

  是在西京郊区的一个地方。

  整个第七号,实则就是由雷神集团下属的西京兵工厂负责。

  主要零部件则是全国采购,龙卷风拖拉机公司,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个底盘供应商。

  ………………………………………

  马车停靠在七号基地外,基地的大门前,立刻来了几名荷枪实弹的守卫,上前查看。

  董子秦甩出一张带有闪电标志是通行证,很快就得到了放行。

  “董将军!!”

  “姜师傅。”

  董子秦和一名姓姜的设计师会面,此人是整个战车计划的总设计师,因为比董子秦大二十多岁,所以被他尊称为老师。

  “姜师傅,战车呢??”

  董子秦结束简短的寒暄,直接就询问战车的消息。

  “这边,跟我来。”

  跟着姜师傅,穿过几个把手严密的实验室,来到一处密封的产房,看到了现在还处于“零”状态的战车。

  (所谓的零,其实就是没有完成设计定型的半成品)

  “目前我们的雄狮战车,以及基本完成了初步的定型,这就是目前的设计大概。”

  “我们采用……”

  听着姜师傅介绍眼前还在安装钢片是半成品,董子秦仔细看了看,随后提出疑问:

  “姜师傅,我想知道,为什么要使用五十五毫米的火炮,这个水平的火炮,无论是射速,还是威力,都不能和我军,最成熟的七十五毫米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是累赘。”

  董子秦的话很不客气,微微让周围那些还在工作的工程师很不高兴。

  毕竟你一个外行都清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些内行不知道吗??

  姜师傅开口回答:

  “董将军,我们之所以使用五十五,而非七十五,不是不行,而是稳定性。”

  “目前我们的战车,还处于初级阶段,贸然使用大口径的火炮,是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战争,是最不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经过我们设计团队的商量,七十五毫米暂时被剔除在整个战车系统之外,等到成熟以后,再更换炮台。”

  姜师傅的话让董子秦刚刚在办公室的疑问,得到了缓解,但很快他又陷入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炮塔”。

  “我们的炮塔更换简单吗??”

  “是否耐磨损??”

  “零部件是否容易更换??”

  连续三个问题,让姜师傅对这个“外行”稍微放下了心。

  毕竟当初得知负责战车计划都到了是一个刚刚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这样的情况一个“毛头小子”,是很容易翻车的。

  毕竟年轻人越是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往往也是最狂妄的时候。

  这一点,作为过来人的姜师傅十分清楚。

  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董将军,还是有两把刷子。

  “我们的炮台,基本和车身是分开的,在战时可哪怕打烂了,也是可以更换,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有些地方,还需要焊接。”

  姜师傅指着某个焊接过的接口对董子秦介绍,随后又说:

  “至于零部件,按照整个雄狮计划最初的设计,该型战车未来会一直进行升级,一直升级到不能再升级下去。”

  “考虑到未来可能迎来的大规模采购,我们基本在每一个零部件上,都做了标准了化设计,方便生产。”

  姜师傅指着眼前的半成品,以及一些刚刚拿来的设计图纸,对董子秦侃侃而谈,说道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整个人都充满了激动,好似很快就会生产“一万辆”战车一样。

  董子秦随手翻了翻送到他面前的“机密”。

  随即开口:

  “火力,是否有机枪。”

  是的,机枪才是董子秦最主要的目的,至于火炮,其实在董子秦看来,作用不大。

  按照董子秦多次和教导师内部参谋推演的战车作战场景。

  基本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就是伴随步兵进攻,充当火力点,打击敌军的阵地,这也是火炮口径最大的作用。

  第二则冲击,或者说“穿插”。

  按照董子秦初步模拟出的战场情况,战车最主要的就是大规模集结后的穿插,乃至冲击。

  这一点上,面对的往往不是敌军的炮火,而是来不及撤退或防守的敌军士兵。

  而在面对灵活的士兵时,所谓的火炮,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毕竟如此近的距离,炮口如此高的情况下,面对近在咫尺的敌军士兵,很容易出现火炮打出去,打没了,或者根本打不到的尴尬场景。

  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机枪。

  这是董子秦唯一能够想出的办法,也是目前最好对付步兵的手段。

  所谓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拘束这个道理!!

  听完这位董将军对于机枪的见解后,姜师傅和那些偷听的工作人员,都有些惊讶。

  毕竟他们是以科技的角度看待机枪对于战争打作用,所思考的永远是机枪对战车火力的“增强”。

  至于战术层面,他们还真没有想过。

  “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些人和真正军人的区别,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去过真正的战场。”

  姜师傅心里闪过这么一句话。

  想到这里,姜师傅紧跟着反问:“董将军,我们刚刚还在商量炮塔上的出口,你认为应该几个??”

  董子秦想都没有想,直接给出了“两个”的答案。

  随后他又解释了一句:

  “还有一个是给机枪手的。”

  听到这里,姜师傅才明白了过来,随后又问:

  “机枪应该是多大口径??”

  “十二点九,只能是十二点九!!”

  董子秦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把他一直就认可的答案全都说了出来。

  事实上在办公室刚刚处理机枪口径问题的时候,他虽然在步兵的计划中剔除了有关十二点毫米的“计划”。

  但不代表他真的不打算用了,而是在他心中,十二点九毫米有一个最好的使用点。

  那就是战车。

  根据模拟,冲锋中的战车,除了遇到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步兵,最多的就是“火力点”。

  这些火力点,多数以阵地的形势出现,考虑到后期美军的火力进步,以及科技进步。

  十二点九毫米的大口径机枪,就很有必要了。

  因为只有这个口径,可以射穿一部分钢板和防护,其他的,哪怕是七点九毫米,也最多射穿钢盔,稍微厚一点的目标,根本就是无能为力。

  或者说,遇到了也是呼叫火力支援,毕竟它只是步枪弹。

  姜师傅有些佩服的点了点头,随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09/9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给瞎子让座

下一篇:景泰风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