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第704节
“五郎君,你终于醒了,你如果还不醒的话,我只能发电报给你妻子,告诉她该改嫁了!!”
“哈哈……”
说着说着,这名叫小木城的高个子肌肉男,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声传入对面麻生五郎的耳朵里,就像是一道道“讥讽”他的魔音,渐渐的,他本来还睡眼朦胧的眼神,开始泛红,拿起平时驱赶“野蛇毒虫”的排刀,就向小木城冲了上去。
“啊……”
“你要做什么,你疯了吗??”
“哎呦!!”
当慌张的喊叫声从木屋外传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从各自的屋子里探出了头,在他们的视线里,此刻正在发生一起“瘦弱中男,追击肌肉大汉”的好戏。
甚至还有人发出了叫好声。
………………………………………
汽车穿过整个“德川城”的主干道,周围的人在看了一眼后,纷纷让路。
(荷兰人建立的努贝港城,被日本人冠以德川家的姓氏,是如今新九州的首府。)
等到汽车走后,才出现了小规模的议论声。
“刚刚那个是总督府的车吧??”
街角,一个戴着斗笠,背着竹筐的卖药农,踩着他那双已经有些破损的“汉制橡胶鞋”,望着已经只能看到车屁股的黑色汽车,眼神中露出了好奇和敬畏。
“那不止是总督府的车,还是总督大人的专车,下次见到,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人群中一个穿着短袖衬衫,内里套着白衬衫,大夏天依旧套着一条长裤,戴着桃木框眼镜的年轻人,语气敬畏的给周遭的人科普着车内人的来历。
“斯国一,是总督大人,那刚刚他不是看到我们了??”
“笨蛋,总督大人怎么可能看你们,最多瞄一眼,毕竟,你们这种人,是不可能和他这样的大人物,产生任何交集的。”
年轻人看似和这些站在一起,但他说话的态度,却很瞧不起这些为了点钱财就跑到新九州的“愚民”,毕竟如果没有这帮家伙,自己这样的江户大学的高材生,没准现在已经被选调去汉国留学进修了,怎么可能会被提前调到这个该死的地方,搞什么城市下水道规划。
要不是调他过来的人,多次保证,只要工作满三年,他就可以调回本土,甚至还能享受更高的待遇,没准现在他早就开始骂人了。
而等到年轻人说完这句话后,虽然有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人想要反驳,但又被对方身上的那股高傲的气势吓退,最后只能和众人一样,感叹着自己和总督大人,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帮可怜虫!!”
这名叫田中少雄的年轻人,在离开的时候,用蔑视的阳光扫了扫那些傻乎乎的移民,然后就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上了那辆专门来接他的“海帆汽车”。
(兰芳本地的汽车品牌,算是当地唯二的一家,拿到合法造车牌照的汽车公司,该公司从汉国本土进口零件,辅以当地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搞出了一辆稍微逊色于民生牌汽车,价格适中的大众化轿车,在整个南洋,甚至在整个远东,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
新九州的总督府,是一座仿造至兰芳总督府的汉式水泥建筑。
虽说是水泥建筑,但外表却看不出任何水泥的痕迹。
表面包裹着蓝色的瓷砖,甚至就连门口的停车场,都被染成了蓝色,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座总督府,又被称为“蓝房子”。
(意为蓝色的房子。)
当接运田中少雄的汽车停靠在门口的停车场时,坐在后排,鼻孔都要朝到天上去的田中少雄,语气平淡的开口:
“总督大人,大概每天在总督府,工作多久??”
“大概是十个小时左右。”
汽车司机,解除安全带,刚刚准备开门的时候,听到这句话,毫不犹豫的进行了回答。
“哦,没事了,让我下来吧!!”
司机还没有明白田中的意思,就从后视镜看到靠在后座上,丝毫没有下来意图的田中少雄。
此刻的司机才明白,原来这就是他所说的“下来”。
压着心里的“不满”,司机下车后,跑到后座处,打开了车门,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句:
“请您下车!!”
直到这个时候,靠在后排的田中少雄才正眼看了司机一样,稍微伸了伸懒腰,就在司机的伸手保护头部的动作下,慢慢吞吞的下了车。
刚一下车,就正对着总督府大门,而大门口,还有四个站岗的士兵,士兵手上的步枪,在阳光的照射慈爱,不断的闪烁着“黑光”,让田中少雄非常满意。
毕竟这些士兵,未来也是来保护他的,士兵越精锐,他越安全。
带着这样孤傲的心态,田中少雄走进了这栋蓝房子。
蓝房子内,办公的人,比他想象的要多,最起码在他的印象中,是这样的。
“喂,总督办公室在哪??”
田中少雄很不讲礼貌发拦住了一个抱着文件的年轻文员。
文官看了他一眼,虽然心里很不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粗鲁,但还是告诉了对方去办公室的道路。
“这里,左转,再右转,上二楼,第四个办公室就是了。”
“多谢!!”
“对了,我叫田中少雄,是刚刚从江户大学调来的,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看着眼前这个姓田中,态度跋扈的男人,伸来的手,尽管很不高兴,但还是同样伸出了手:
“大石季明,会记处,负责安排资金的统计和收纳。”
而对面的田中少雄则是应了一句,就离开了这里,一点交谈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八嘎,真是一个无礼的家伙!!”
大石季明望着“吊儿郎当”离开的田中少雄,咬牙切齿的骂着属于这个时期,特有的“混杂”国骂。
(日本土语和国语的结合)
“砰砰砰!!!”
总督办公室内,正在办公的北岛次男,听到门外不断传来的敲门声,眉头紧皱,表情不悦的说道:
“进来!!”
大门打开,走进来了一个穿着衬衫长裤,戴着眼镜,留着平头的年轻人。
“北岛总督,我是从本土江户大学调来的龙武三十五年毕业生田中少雄,请多多指教!!”
北岛次男看着眼前这个自信到近乎“狂妄”的年轻人,眼神犀利的说道:
“出去,在敲一遍门!!”
“纳尼!!”
田中少雄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本章完)
第579章 大豆产业的繁荣与落寞
罗浮省,春城市……
【美利坚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吱吱……”
履带行进的声音,不断的出现在这片“乌黑发亮”的黑土上,而在这片黑土上,则种植着近七万亩的大豆。
作为汉国目前除去小麦水稻之外,最大的农作物,大豆在汉国市场的综合价值,超过五亿华元,是类似罗浮这样的农业地区的经济支柱。
相比于动辄创造几亿华元,甚至十几亿华元的橡胶产业,大豆产业,与之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甚至如果不是目前大豆在全世界还有一定的销量,就这五亿华元的产值,都不一定会有。
而这五亿华元中,最起码有四亿华元,是汉国人自己提供的,由此可见,大豆在汉国市场的地位。
其实从纯饮食的角度上看,大豆,尤其是最主流的产品大豆油,其实在汉国的产品,正在被类似“菜籽油”“橄榄油”“茶油”等号称更健康的食用油冲击,更何况还有汉国每年销售到海外的廉价牛油,以及类似“猪油”这样的,用了几千年的动物油。
如果不是大豆的其他作用,没准这个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要知道前些年,在第二次美洲战争之后,尤其是在获得中部地区肥沃黑土地后,整个汉国的大豆就进入到了疯狂扩产的状态。
一直持续到三年前,也就是龙武三十三年的时候,整个汉国本土的大豆种植面积都是以每年数百万,甚至近千万亩的速度进行扩产的。
但从去年到现在,不仅没有继续扩产,反而迎来了下跌,而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汉国市场的饱和。
其实在过去的时候,受限于土地的质量,以及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对于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需求,整个汉国的大豆市场看似每年都有人喊“要饱和”,但是却每年都在上涨,而这就给了很多人一個错觉,那就是投资大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是只要稍微懂市场的人都明白,没有一样东西,会一直涨下去,就像很多人觉得房价还会继续涨下去一样,但真实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能够一直涨下去的商品。
房子,也是属于商品,甚至哪怕它是最贵的商品!!
而汉国的大豆市场越是如此,而且见顶的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以至于在现在的汉国,大豆产量,甚至跌到了龙武三十二的产量,而这个产量,恰恰是开始下跌的前一年。
而在这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两个原因,那就是产量和市场消费。
其中产量方面,其实在最早的时候,汉国大豆,受制于土地质量水平,以及缺乏优良种子的缘故,每亩地,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甚至接近四分之一的水平。
但是在第二次美洲战争后,这样的局势,得到了彻底的扭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国获得了位于五大湖附近的黑土地。
要知道黑土地这种东西,在整个世界,其实就只有四个地方有,一个是当初美利坚的控制的中部大平原,以及东罗马帝国东欧领地下辖的乌克兰大平原。
剩下的两个一个是南美的潘帕斯大草原,一个就是神州的辽东。
而黑土地的营养价值,是要远远超过普通土地的,而黑土地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增产,而依靠着这个神奇的能力,整个汉国市场的大豆产量,相较于美洲战争之前,几乎翻了一点二倍,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价格的连年下跌,导致大豆从巅峰时期的年产六点三亿产值,跌到了现在五亿出头的水平,整整消失了每年一点三亿华元的财富。
而这对于整个大豆行业来说,几乎可以用“伤筋动骨”来形容,毕竟进入工业化,尤其是在进入农业工业化后,以及以石油内燃机行业为核心的机械化农业之后,整个汉国的农业生产看似越来越精细化,成本也下跌了,但是带来的连带效应也变大了。
而这一点在整个大豆产业中,显现的淋漓尽致,大豆产业的下跌,首当其冲就是大豆的制作,榨油,提炼,以及包括豆饼在内的整条加工业。
而生产出现问题,最后一定会导致整个零售端也出现问题。
甚至就连生产大豆收割,榨取等机械设备的厂家,在最近这两年内,都开始频频的降价,要知道在大豆市场一片火热的时候,这帮配套厂家,可是还搞过几次看似小幅度,实则钝刀子割肉的“涨价”,而至之所以现在不涨价了,归根结底,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市场真的已经饱和了,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无论在怎么涨价,都不会有买单的。
就像麒麟汽车的老板古兰腾所说的一样:
“一个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恰恰是降价去产能,最好的机会,不要等到市场下跌的时候再去降价,再去想办法去产能,那样的话,你就会发现同行的速度永远比你快,最后你就会被挤死在这条赛道上……”
而大豆产业链上的所有人,包括那些种植的农户,自然就是古兰腾所说的“后知后觉”的人。
而除去产量问题之外,最大的问题其实和市场有关,众所周知,汉国的国土广大,管辖地域横跨整个美非亚三洲,从寒带到热带,甚至温带,无一不包,而在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下,想要完全整合所有人的口味,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兰芳,蓬莱,东印度等地,喜欢吃橄榄油,因为他们地处的地区本身就适合种植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