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第199节

户部衙门的几位官员聚在一起聊起了八卦:

“今早上看到皇太孙的车架从这洪武门出去了么?”

“那当然看到的了,挂着旗子怎么可能看不到,就是不知道车上坐的是谁,挂了旗子又没有仪仗,一定不是太孙本人。”

“这个大家都猜到了,想不想知不知道车架里做的是谁?”

“应该是宗亲里的长辈吧,别人没这么大面子。”

“这你可就猜错了,车里坐的人和咱们一样,都是臣子!”

“这倒是稀罕事儿,车里头要真是个臣子,那就只能是皇太孙看重的门人了,要不然也不会亮旗给大家看?”

“谁这么好运气,能让太孙看重!?”

“皇太孙才刚册封就收门人,这性子有点急呀,太子爷当年也是主持完科举才开始收门生的,也没这么大张旗鼓过!”

“这个就不劳咱们费心了,天家爷孙的关系好着呢,皇上可是连北征都要把皇太孙带在身边,别人怎么比得了!”

“照这么说,朝上岂不是要多个常青树了?”

“那可不,爷爷还能给孙子拆台不成?”

“那咱们得赶紧打听打听,上门拜访交好一下,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兄台所言是极,带点礼物混个脸熟,以后也好常来常往。”

“这怕是难了,你们知道里头做的是谁,就不会想着去送礼了!”

“此话何意?”

“车上做的人叫周新,做大理寺评事的时候,就翻过锦衣卫的案子,后来做了御史后,越发的不近人情,有了‘冷面寒铁’‘铁面御史’的绰号,再后来到了各地为官,累迁官至正三品江浙提刑按察使,这样的人他就算敢收礼,你敢送么

“周新这名字好熟悉呀,是不是跟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有过节的那个查案高手?”

“就是他。”

“这么个冷冰冰的人,太孙收他做什么?”

“就是,都官至正三品了,还要依附储君,想来这个铁面御史,有些言过其实了!”

“你别管别人是不是言过其实了,总之人家周新现543在算是稳稳的了,就算回了地方,那些跟他平级的大员,一样要矮他一截。”

“要是留京听用,人家有金身护体,直接就能平调正三品的左、右侍郎官阶,这要换了旁人,能有个四、五品就烧高香了。”

“周新要是当了京官,怕是用不了几年,咱们身后这六位尚书大人保准得有一个挪地方…”

几人聊得投入,丝毫没注意,自己嘴里作为尚书大人之一的夏元吉已经背着手站在后边听了好一会儿了。

“几位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差事吧。”

“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聊八卦的几人闻言一惊,急忙转身行礼道。

“积压的卷宗和公文都整理完了么,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思扯闲篇儿?”

“公文整理不完,你们几个不许下值,哼!”

“下官遵命。”

几任急匆匆的领命回衙办差。

训斥完属官后,夏元吉停在原地叹了口气,暗自想道:

皇上要清理官场不是没理由的,他都管的这么紧了,还有人躲懒聊天,要是管的不紧会怎么样?

怕是能拖一天是一天,事到临头再抱佛脚。

第二百六十章:锦衣卫的指挥使们

千步廊上早上发生的那一幕,还没到中午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

不仅是户部的官员们都好奇的聊着八卦,各部衙门包括五军都督府甚至是玄武湖边的三法司都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还不知道考成改制的人都纷纷美慕嫉妒着周新的好运气。

知道详情的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六科的六位都给事中,却心思各异:

有的觉得周新马上就要站到风口浪尖了,这时候收到门下十分的不智,至少也要等考成改制尘埃落定才行;

有的觉得朱瞻基主动站出来帮臣子分担的做法很让人敬佩,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储君模样。

白虎街上的锦衣卫大堂却是另外一幅场景…

新上任的两位指挥使,一位是纪纲以前的部下庞英掌昭狱,一位是从朱老四的随军亲军卫中调来的刘勉掌缉拿巡捕。

通过刘勉这些时日的观察,庞英自从被提拔到和纪纲同级的位置后,对纪纲的态度就完全变了,明里暗里都没少给纪纲使小绊子

找来锦衣卫的老人儿一打听才知道,纪纲以前对庞英可不怎么样,贪过庞英的功劳不说,还让经常支使庞英做些下人的话,现在庞英因为北征的表现好,被升上来了,自然是要出出气的。

“哎呀,这个周新周大人还真是得皇太孙殿下看重啊,昨天进的宫,今天一早才被送回去,听说身上酒气还不小,看来是皇太孙殿下酒喝得高兴,把周大人留在东殿过夜了,真是个有福气的!”

刘勉说完朝庞英挤挤眼,后者会意的出声道:

“那可不,皇太孙可是差遣自己的贴身太监总管昌盛昌公公,亲自驾者车,打着太孙的旗,走洪武门给送回家的,周大人现在是皇太孙门下唯一的门人,那将来的六部尚书里必有一席之地,真是叫人羡慕的紧呀”“!”

纪纲面无表情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好似是没听到二人的谈话,可他手上拿的书本却被捏变了形。

刘勉是永乐皇帝的贴身亲军卫出身,虽然也叫锦衣卫,可是从来都不归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管,刘勉和纪纲两人也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刘勉的敌意来的毫无根由,让纪纲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庞英,以前是他的手下,办事算是得力,任劳任怨,很少跟人起争执,遇事能忍就忍,在纪纲看来庞英就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只是没想到庞英一上位,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以前欺负他的那些人,反而是不闻不问,这让纪纲更是恼火。

掌管锦衣卫内部军纪纠察的南镇抚司他本来就管不到;

现在手里的指挥使大权也被三分了,刀被分走了,三个指挥使谁也管不到谁,他就算有火也发不出来。

而且往日里得罪的人太多了,除了更用心的办差,以求被皇上庇护外,他没有别的保身之道了。

两位新任的指挥使看到不接茬的纪纲有点失望的对视了一眼,接着挤兑道:

“庞某听说纪大人跟这位江浙按察使周大人可是有些过节的,庞某劝纪大人一句,这过节还是早点了的好,免得日子越长越不好收拾!”

纪纲还是不说话,刘勉诧异的问道:

“还有这回事么?”

“庞兄弟不会是在说笑吧,刘某听说那位周大人是位难得的好官呀,这才得了皇太孙的青睐,被收归门下,怎么会和咱们纪大人有过节呢?”

“刘兄以前不在堂内当差,不知道也不奇怪,咱们纪大人有位侄儿,在南镇抚司受家法死了,就是拜这位周大人所赐。”

纪纲再也忍不住,出声解释道:

“纪某和周大人并无过节,纪某的侄儿是因为犯了人命官司,才被行了家法,这是他咎由自取,与人无尤,纪某本人也很敬佩周大人‘铁面御史’的为人。”

“二位大人不要听那些长舌妇乱讲,以前有这样的误会也就罢了,咱们锦衣卫也不在乎外面的那点儿闲话;”

“只是现在周大人已经拜到了太孙门下,要是再传这样的闲话,岂不是要纪某里外都不是人了么?!”

纪纲嘴里骂的长舌妇就是庞英了。

后者听着纪纲夹枪带棒的话也不生气,呵呵笑道:

“纪大人高风亮节,庞某佩服,只是这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庞某可是听说这位周大人被吓得几年下来滴酒都不敢沾,生怕被人给构陷栽赃了。”

“·々哦,有此事么?”

“这想必是乱传是非的小人太多,让周大人一时不察给误会了,时间长了误会自然就会解开了,庞大人就不要费心了。”

“纪某还有要事,先失陪了”

“纪大人留步,刘某还有要事要说,请您稍待片刻。”刘勉急忙出声叫住了纪纲。

“刘大人请讲。”

刘勉是朱老四的贴身护卫出身,能被派来锦衣卫做指挥使,一定是极为信任的,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咱们锦衣卫在外边的名声不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谁都拿咱们无可奈何,就是因为皇上信任咱们,倚重咱们;”

“咱们锦衣卫唯一的仰仗就是天家的信任;”

“太子爷早就对咱们锦衣卫怨言颇深了,这是朝野皆知的;”

“现在和咱们锦衣卫误会颇深的周大人又被皇太孙收为门下,周大人的嘴里能有我们锦衣卫的什么好话么?”

“天长日久的,难保皇太孙不会像皇太子那样厌弃我等锦衣卫,真要那样的话…”

“天家三代人,两代储君都厌弃了我们锦衣卫,那我们锦衣卫还有以后可言么扯?”

“刘大人所言何意,纪某不是很明白?”

庞英听完刘勉的话却是心里一乐,锦衣卫被太子爷厌弃的元凶就是纪纲,要是皇太孙也对纪纲有了成见,那纪纲的乐子就大了!

“刘某劝纪大人,赶紧去找周大人把误会解开吧!”

“底下的兄弟们可都是拖家带口的,上上下下加起来十几万张吃饭的嘴,纪大人您得多担待!”

刘勉说完朝纪纲一抱拳。

第二百六十一章:太孙的旧部

刘勉的话把纪纲逼到了墙角,让纪纲脸上青筋暴突

庞英见状也紧随其后,朝纪纲抱拳一礼道:

“为了弟兄们一家老小的饭碗,还请纪大人您多担待!”

“二位不觉得欺人太甚了么?”

纪纲咬着牙强忍着翻脸的冲动问道。

“此非我兄弟二人所愿,只是还请纪大人以大局为重!”

“请纪大人以大局为重!”

刘勉和庞英又立场鲜明的站到了一起,排挤纪纲。

“我纪某人可是死了个亲侄儿,二位让我去找仇人赔礼道歉?!”

纪纲朝二人怒目而视,冷声问道。

“纪大人刚才自己也说了,令侄儿本是咎由自取,才受的家法,周大人只是秉公办案,如实奏报而已,怎么能说是仇人呢?!”

刘勉急忙出声纠正了纪纲的错误用词。

“刘兄所言甚是!”

首节 上一节 199/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