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32节
三国时期与其说是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的争斗,不如说是他们部下的谋臣武将在斗智斗勇。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荀彧、周瑜都是千年难得的军事家,因为他们的相互辉映,让三国更加添彩。
也让三国最终鼎立贡献了自己的千古智谋,庞统、郭嘉、鲁肃、关羽、张飞、徐晃、夏侯惇、吕蒙等一大批人才为三国更是增添了传奇,留下不朽诗篇。
萧然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刘邦刘彻几人无比向往了。
“此等乱世,我肯定要去看看了!”刘彻有点迫不及待了。
“确实该去看看了!”刘邦也连连点头。
萧然拿出几本书,“三叔,这是三国志,还有三国演义。”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想速成看营销号。”
萧然把书递给几人。
刘邦简单翻阅一下,如获至宝。
“此等佳作,得好好看看。”刘邦很期待了。
“三叔,你们先看看,休息几日我会去找你,到时候一起去三国。”萧然看向刘邦几人。
“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刘邦表示很满意。
萧然送几人回到大汉,最后是刘邦。
“三叔,我先回去了!”
刘邦拉着萧然,“胖虎啊!大秦的公主都去你家了,我大汉的公主也不差的,要不然...”
萧然连忙摆摆手,“三叔,下次...下次一定。”
萧然说完就溜了,不给刘邦机会了。
刘邦摇摇头,“哎,可惜了!”
现代
萧然出现在小院里面,没有看到其他人。
萧然回来的时间刚好是午休时间,其他人都午休了。
躺椅上只有朱棣一个人发呆。
“老爷子,你怎么不去休息啊!”萧然在朱棣另一边坐下。
朱棣缓缓睁开眼,“睡不着了!”
“你要是觉得一个人孤独...”萧然压低声音说道:“村子里有老太太,给你介绍一个。”
“信不信我揍你!”朱棣晃了晃拳头,“没正经!”
“我是说认真的,你一个人就不想找个老伴吗?”萧然露出坏笑。
“小兔崽子,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朱棣没好气说道。
“我是说认真的。”
朱棣摇摇头,“老头子不需要!”
李渊和朱棣平时无话不说,但是这种兄弟情义和老伴是不一样的。
没办法弥补这种关系。
“人之常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朱棣摇摇头,“小兔崽子,你打住,你再说老头子和你没完。”
萧然也不说了,“要不要去看看燕王妃?”
萧然说的自然是年轻的徐妙云。
徐妙云走的早。
朱棣摇摇头,“终究是不一样了,之前能见一次,就很满足了。”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想到徐妙云就莫名其妙幸福感袭来。
“再去就不合适了。”朱棣已经知足了。
“老爷子,徐皇后已经故去快二十年了,你找个老伴不过分。”
萧然安慰朱棣。
朱棣摇摇头,“不了,不了!”
朱棣看着另一边发呆,萧然看得出来朱棣在回忆和徐妙云的点点滴滴。
徐妙云自幼出身将门之后,她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的长女。
朱棣和徐妙云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徐妙云与朱棣相依相伴三十年。
而朱棣一生有九个儿女,其中七个儿女皆为徐妙云所生。
并且在徐妙云死后十七年里朱棣不再立后,可以说她是朱棣一生的白月光。
在《明史》中记载徐妙云为: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
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徐妙云自幼聪慧过人,喜好读书,很有文采,被当时的人称之为女诸生。
在徐妙云11岁时,已经称帝的朱元璋就下旨把徐妙云接入宫中陪伴朱棣,他要和马皇后亲自抚育朱棣和徐妙云。
朱元璋的儿媳有不少,但唯独太子朱标的妻子即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女常氏和徐妙云最让朱元璋和马皇后满意。
尤其是徐妙云侍奉朱元璋和马皇后极为孝顺,马皇后对徐妙云也如对待亲生女儿一般,
“日侍马皇后左右,独被宠眷”。
徐妙云入宫三年与朱棣培养了三年的感情,三年后水到渠成,朱元璋就下旨让二人完婚。
就这样年仅14岁的徐妙云嫁给了16岁的朱棣。
朱棣与徐妙云大婚之后就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要到北平去就藩,徐妙云也就跟着朱棣来到了北平。
当朱棣到了封地之后就忙坏了,朱棣作为戍边藩王,在北平要与各路地方官员接洽融合,应酬很忙。
燕王府内部事务需要管理的地方就很多,朱棣还要与地方官应酬,因此他根本忙不过来。
这时候徐妙云的贤惠之处就出来了,她在朱棣忙于应酬外务时,她把燕王府内部机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大到王府机构制度管理,小到给孩子找老师以及王府仓库收支等琐事,她都一人操持的有条不紊。
明太宗实录: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萧然看向朱棣,“老爷子,你和我说说徐皇后的事情吧!”
“妙云!”朱棣眼神有点发红,不可一世的永乐大帝,现在多了几分柔情。
“在大明这个奉旨成婚的年代,我们是青梅竹马,这就很难。”
“特别是在北平就藩之后,我主外,妙云主内,其乐融融。”
“两人可以一日三餐四季的就这么过下去,还生育了长子高炽、高煦、高燧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那个时候是真好。”
朱棣脸色洋溢着幸福微笑。
萧然点点头,大明皇帝这样的不少。
朱元璋马皇后是,朱棣徐妙云是。
朱祁镇对钱皇后也不错。
朱见深和万贵妃。
朱佑樘和张皇后也是。
如果历史就让朱棣这么生活下去,那么到最后朱棣也会落得个一代贤王的名声,而徐妙语也会成为被后人称赞的贤惠王后。
朱棣也沉浸在一家人在北平的幸福氛围中。
想到后面的靖难之役,朱棣脸色就变得不一样了。
“靖难之役...”朱棣喃喃自语,“没有靖难之役,或许妙云就不会那么劳累了。”
“或许她也不会早早的离我而去。”朱棣缓缓闭上眼睛。
“还有高炽的身体...”
朱棣很自责,甚至是后面的朱高煦朱高燧的造反,让朱棣很自责。
这是朱棣开的头。
眼看侄子朱允炆用这么狠辣决绝的手段削藩,朱棣有些不安和害怕。
朱棣知道当时天下藩王中以他实力最强的,也最让侄子朱允炆忌惮,而朱允炆的刀早晚会砍到他身上。
朱棣身边的一些谋臣如道衍和尚就开始劝他应该反抗了,徐妙云也是在这时候建议朱棣早做打算,不能坐以待毙。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上举义靖内难,后所赞画,多协上意。
后来在靖难之役时,朱棣率主力部队去袭击大宁城,留下长子朱高炽带领一些老弱残兵镇守北京。
而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率大军奇袭北平,朱高炽积极指挥军队守城,不过名义上是朱高炽守卫北平。
实际上朱高炽每次安排战略部署都要事先请示母亲徐妙云,而徐妙云为了固守北京也费尽心思。
徐妙云是一代名将徐达的长女,她自幼就见识过父亲行军打仗的本事,她深知守城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士气。
因此她每天几乎都会亲自披甲上阵到城楼上督战鼓舞士气,同时她还发动燕王手下将领家的女眷们与她一起披挂上阵。
靖难之役是朱棣和老婆孩子努力的结果,没有其他人帮忙还真的很难成功。
靖难之役一战就是四年,这期间朱棣多亏了妻子徐妙云和儿子朱高炽帮他稳定后方,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与朱允炆的军队在前线作战。
为此朱棣曾经感叹自己这一生有多么幸运能娶得如此贤内助妻子,这也是朱棣一生对徐妙云既尊重又喜爱的原因,皆因徐妙云是典型的贤内助,对他的事业甚至人生都帮助很大。
“老爷子,你别这样想,他们知道了也没有抱怨什么。”萧然把水杯递给朱棣。
“你做的事情没有辱没大明,况且这是自救。”
“不是你想起兵造反,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只是保命而已,不进行奉天靖难,燕王府和其他几个王府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结局。”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