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38节

  回到中书省,卢杞警告关播说:“我一向认为你庄重谨慎,不多说话,所以推荐你到这个位置上,刚才怎么想起来发表意见!”关播从此再也不敢发言。

  李世民冷哼一声,“那他确实够胆小的。”

  萧然说道:“其实在李适逃到奉天,朱泚称帝之后,李怀光曾去勤王,但是却因为卢杞的谗言,导致他直接兵变。”

  李怀光生性粗疏而且固执,一路上多次说卢杞、赵赞、白志贞都是奸臣,并且说:“天下混乱,都是因为这些人,我见了皇上,将请求杀了他们。”

  卢杞知道后,大为惊恐,从容上奏说:

  李怀光的功业是国家的依赖。臣听说贼徒吓破了胆都无心守卫了。

  如果趁着李怀光的军威,可以一举击败贼军;现在假如允许他朝见皇上,皇上必然要赐宴,赐宴就要流连拖延,就会使贼军得到京城,等他们从容休整完备,恐怕就难以谋取了。

  不如使李怀光乘胜进攻收复京城,破竹之势不可失去啊。

  而李适竟然信以为真,命令李怀光率领兵众屯驻便桥,限定日期一同进发。

  可是实际上,李怀光并不是什么奇兵神将,而且他不远万里来勤王,结果李适却让他直接去收复京城,这不是和在开玩笑一样么。

  李怀光既不敢进兵,拖延时间又怕受惩罚,因此想叛乱。

  而坚定了他的想法的,还是李适。

  李适为了安抚他,下诏加封他为太尉,并赐给他铁券,派李升和宦官邓鸣鹤去送铁券和宣读诏书。

  李怀光大怒,把铁券扔到地上说:“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赐给我,是叫我反叛。”言语态度更加放肆。

  李世民说道:“恐怕这李怀光早就想反了,不然丹书铁券,分明就是恩赐,又没有收回他的兵权,何至于此。”

  萧然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以为的,毕竟李怀光之前就十分嚣张,之前李适下诏派崔汉衡出使吐蕃,要求吐蕃派兵帮助收复京城。”

  “但是按吐蕃的规矩,进兵以掌兵大臣的官印和意见为凭证,没有李怀光的签名和官印,所以吐蕃不敢进兵。”

  “李适听了之后,派陆贽到李怀光这里来商议借用吐蕃军队,李怀光多次坚持说不行,不肯在文书上签名,甚至对陆贽说:‘你有什么能耐?’可以说是十分嚣张了。”

  李世民愤怒的说道:“他分明就是不想让吐蕃派兵!由此可见,李怀光此人压根就是不怀好意,也没想着收复京都!”

  萧然点头说道:“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毕竟谁也不知道李怀光到底是什么时候起的这个心思,当时朱泚称帝,很多藩镇也都称王了,想要他坚守本心,很难。”

  李世民说道:“当时李怀光的勤王,如今看来分明就是一场试探。”.

第437章无语的李世民,不想说话了!

  毕竟造反也是需要勇气的。

  如果不是因为卢杞出的主意,恐怕李怀光不会真的起兵。

  李世民突然说到:“卢杞曾污蔑过杨炎,导致他被贬官,但是我记得之前你说过,这个杨炎似乎也不是什么清正廉洁的宰相。”

  萧然点了点头,“对的,杨炎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生性狭隘,以私害公,崔祐甫曾经推荐杨炎与自己同任宰相,杨炎却在专权后对崔祐甫的举措多加破坏。”

  “杨炎早年依附宰相元载,对元载感恩戴德,尤其敌视那些曾经参与处置元载一案的人,由此陷害了段秀实,罢其兵权,构陷刘晏致死。”

  李世民说道:“这么看来,还真是一报还一报啊。”

  萧然却说道:“杨炎比卢杞要好一些,毕竟他推出的两税法,有效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对经历安史之乱后急需修养生息的百姓来说,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赋税压力。”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萧然有些疑惑的看向李世民,“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世民更是茫然,“这我要说些什么?李适后期重用宦官,任由宦官飞扬跋扈,不知收敛,更是大肆敛财,搜刮百姓,甚至识人不清。”

  说到这,李世民叹了口气,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好在有一点,他最起码是想要做一个明君的,搜刮来的东西也并没有自己奢靡挥霍。”

  听李世民这个意思,是打算过去将李适骂醒了,于是萧然站起身说道:“那就走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椰子,想了想,拿起来喝了一口,“走吧。”

  ————————

  唐德宗一朝

  李适,庙号德宗。

  大历十四年,李适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之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

  建中二年,李适发动削藩战争,但因社会和政治条件不成熟,反而致使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接连爆发,他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协力平乱。

  执政后期,转而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并对藩镇多事姑息。

  李适在位时期,内部兴起了古文运动;在对外关系上,他联合回纥、南诏、大食,打击吐蕃,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度重开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切断的东西陆路交通。

  建中元年。

  垂拱殿。

  杨炎,段秀实垂首而立,面前坐着李适。

  只听李适说道:“修筑原州城,开挖陵阳渠,这不是元载的提议吗?”

  杨炎点头说道:“正是,臣以为这对防御吐蕃有着极大的成效。”

  说完,杨炎还看了李适一眼。

  在杨炎上疏提议的时候,他就曾派人去收集过朝堂中大臣们的意见,结果段秀实却十分反对,这让杨炎十分不快。

  所以,本来只是他和李适商量的事,却叫上了段秀实。

  李适显然是不知道段秀实为什么会在这里的,于是便问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结果却见段秀实不赞同的说道:“臣以为,如今正是春耕的时候,百姓以农为本,怎么能再这个时候征劳役了?自然要等农闲的时候再说。”

  还没等李适说话,杨炎就说道:“这可是关乎着国家的事情,自然要比农耕重要一些,何况农户中也并不只有一个男子,农耕依旧可以继续进行。”

  段秀实看向杨炎,:“杨宰相这话与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炎被他这话起了个倒仰,这不就是在说他不知民间疾苦么!

  李适也看向杨炎,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从心里来讲,李适还是十分信任杨炎的,毕竟在他启用杨炎之后,所得到的成效也是肉眼可见的。

  当年吐蕃和南诏联合入侵川蜀,杨炎反对派回原任节度使崔宁挽救局面,而是另外推荐将领率兵入蜀救援。

  结果,既解救了川蜀的危局,又避免川蜀重新退回崔宁割据的局面。

  这让李适对杨炎更是刮目相看,更别提后来杨炎又面对公私不分、宦官贪污等问题,提出主张将国家岁入由君主私藏改归政府,重新划分国库与私库之别。

  而这一提议实行下来,如今也很有成效。

  最重要的是,杨炎还提出了两税法,得以让百姓休养生息。

  而这些不过是杨炎起用为相后,仅仅几个月的政绩罢了。

  所以李适虽然认为段秀实的话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想听一听杨炎的想法。

  杨炎之所以提出要修筑原州城,开挖陵阳渠,也并不是无的放矢。

  如今吐蕃那边虽然看起来安分不少,但是终究是外族,肯定要防范的。

  再加上藩镇势力强大,更要防范于未然。

  至于陵阳渠,更是用来抵御天灾人祸。

  所以听到李适的话之后,杨炎也并没有慌张,而是十分从容的将自己的所想说了出来。

  李适没有说话,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有道理的。

  见李适有同意的迹象,段秀实连忙说道:“臣并不是不赞同杨宰相的做法,不过臣认为,无论是原州城还是陵阳渠,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时时间长,所以应该等到农闲时再提。”

  杨炎说道:“你也说了,耗时时间很长,那如果不赶快修建,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该如何是好啊。”

  段秀实皱起眉头,“可也不应该赶在春耕的时候,春耕是最重要的时候了,若是农户去服役,地里的粮食该如何是好?”

  杨炎说道:“春耕之后还要灌溉,又要捉虫,然后收获,如果按照你的话说,那岂不是永远都没有时间去修建了吗?”

  段秀实反驳道:“收获的时候并非在春天,春耕也用不上三个月。”

  杨炎立刻反问道:“那你是觉得,除去春耕的一个月,剩下两个月就能将这一切都修筑完成吗?”

  段秀实并没有被杨炎的话给套进去,而是说道:“那加上这一个月,就能修筑成功了吗?”

  杨炎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段秀实刚想开口说话,就听见杨炎就说道:“可这自然是越早越好,拖延不得的。”

  李适听了两人说的话,想了想,觉得这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两位说的倒是都有些道理。”

  看着李适摇摆不定的样子,杨炎说道:“现如今,农户每家定是不止一个男子,所以征劳役对春耕的影响不大。”

  段秀实连忙反问道:“总有家中没有孩子,或者年老的,那又该如何呢?难道对于这样的可以不征劳役吗?”

  杨炎看了段秀实一眼,没想到他的反应还挺快。

  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样的人家的,不是因为心狠,也不是缺那几个人.

第438章于心不忍,有点不地道了!

  不过是一旦下发了这样的文书,那么肯定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将自己家给找理由摘出去。

  到时候服役的人全是一些底层的穷苦人家,甚至为了凑数,有可能这样的人家,一家一户出了不止一个人。

  这不是可着穷人压榨么。

  到时候定是要民不聊生。

  李适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这点杨炎清楚,段秀实也清楚。

  所以段秀实才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杨炎在心中暗恨,他严重怀疑,段秀实就是和他过不去,所以才会反驳他。

  不然朝中那么多人都没说话,怎么就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了。

  这么一想,杨炎更是讨厌段秀实了。

  于是便嘲讽的一笑,说道:“既然你如此关心农事,为何还要担任节度使?不若担任司农卿比较好。”

首节 上一节 638/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