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62节

  王叔文这人,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利国利民,也减少了财政的开支。

  更是将那些苛捐杂税等一一废除,让百姓松了口气,能好好过日子了。

  但你要是大肆的夸赞他,倒也没有这个必要。

  历史上变革的多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没成功的,哪一个做的事情不比他多呢?

  王叔文是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但是他的能力却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抱负。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顾周遭的环境问题。

  他有处理问题的想法,但是却不能将实施过程中的阻拦也一并消除。

  简单来说,就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只在乎结果,却忽略了过程,那这个结果注定是要和他想象中的有一些偏差的。

  他失败的原因不在于推行新政的本身,而是推行新政的方式。

  其中有些措施唐宪宗继位后也是极力推进的,比如削弱藩镇、整饬吏治、加强财政等,还一度出现了所谓的“元和中兴”。

  但王叔文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广结朋党、培植亲信,不断壮大自己的“圈子”,触动了宦官、藩镇、重臣、宰相、皇室的利益。

  诚然,既然要变革注定是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有对抗的本事。

  就比如削藩,削藩是必要的,但是前提是要有能对抗藩镇的实力,不然就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究其根本,不过还是手中可用之人太少,兵权也不是那么好收回的。”

  萧然则是说道:“对我们来说那并不是什么问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世民被萧然这话说的一愣,随后就笑出了声,“有道理,有道理。”

  紧接着又话锋一转,问道:“同样都是主张变革,莫非王叔文有问题,柳宗元和刘禹锡就没有吗?”

  萧然说道:“他们两人在这个时候步入朝堂,结果等到李诵去世之后,他们就被贬了,而多年以后,两人又被召回京中,却都没有得到重用。”

  李世民说道:“官海浮沉,像这样的人历朝历代数不胜数,难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吗?”

  萧然点点头,“那当然了,刘禹锡生性乐观豁达,对生活态度积极,为官多年,时人皆道他有宰相之才,只是他仕途不顺,屡屡被贬,且身体羸弱,病痛缠身。”

  “这要是换了一般人,说不定早就恶疾缠身,抑郁而终了,但是刘禹锡没有,他反倒是利用闲暇自学医术,久病成医,亲友生了病,他基本上都能治。”

  李世民抚掌大笑,“这倒是个人才,世人都说想开点,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可是少之又少。”

  萧然赞同的说道:“可不就是么,所以他才能活到七十一岁啊。”

  在现代看来,活到七十多岁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的时候,这可以说是十分长寿了。

  毕竟平均下来,宋朝的人均寿命是四十多岁。

  这么一对比,就知道刘禹锡是有多长寿了。

  不过可惜,柳宗元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在被贬谪之后,刚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就因病去世。

  十年后,他又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

  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

  于是又被贬。

  最终在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不过四十七岁。

  李世民看向萧然,说道:“我本以为你欣赏他们,是因为他们生性乐观豁达,可如今看来好像也不是?”

  萧然却笑着摇了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谁又能说柳宗元不乐观呢?”

  李世民不解其意,疑惑的看向萧然。

  萧然说道:“刘禹锡晚年寄情于山水,与好友白居易,裴度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不去想朝堂之事。”

  “柳宗元则不一样,他深深的认为官场黑暗,所以自然忧虑较多,这从他们两人留下来的诗词文章就能够看出来。”

  刘禹锡的诗歌既清峻又明朗,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也曾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但是不同的是,刘禹锡却有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味。

  而柳宗元则是想要揭露官场的黑暗面,并且深陷其中,自然心情愤懑。

  这两人哪种好,哪种不好,还真就说不清楚。

  至于萧然,他之所以欣赏他们,却不是因为这些。

  应该说不只是因为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

  在那个封建时代,他们却提出来唯物主义的思想。

  虽然说只是一个雏形,但是在那唯心主义盛行的时候,他们却能想到另一方面,也是很不容易了。

  而刘禹锡的想法也十分正确。

  当法律严谨,官场清明的时候,百姓自然就不会觉得一切都是天命,只有当官员没有作为,甚至欺压百姓的时候,百姓才会说这是命。

  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说这都是命。

  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

  李世民在一旁沉默的听着,半晌都没有说话。

  萧然也说的口干舌燥的,连忙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

  结果他这水都已经喝完了,就见李世民还在那坐着呢。

  萧然一脸疑惑的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李二叔,你坐这想什么呢?”

  李世民说道:“无非就是在想你刚才说的话罢了。”

  说道这个,萧然却来了兴趣,问道:“李二叔,你觉得你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

  萧然都愣住了,没想到李世民想了半天就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答案。

  看着萧然那呆愣的表情,李世民觉得有些好笑。

  “你这副表情是做什么。”

  萧然回过神来,说道:“没什么,就是没想到你会这么回答罢了。”

  李世民看向萧然,眯起了眼睛.

第475章有恃无恐的大唐宦官!

  “那你以为我会说什么?”李世民问道。

  萧然理直气壮的说道:“在你们看来不应该是君权神授吗?”

  李世民回答道:“这和你说的唯心唯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萧然挺直了身体,“这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一个是这是上天给你的,一个是自己争取的,自然不同......”

  说到这,也不用李世民回答了,萧然自己就反应过来了。

  刚才是他钻牛角尖了。

  都不惜的手足相残也要登上皇位了,怎么可能真的信命,不过就是仗着百姓愚昧,来给自己登上皇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

  此时萧然也没有兴趣再讨论这个问题了,于是便挥了挥手,说道:“走吧,我大姨父茶水应该都喝了两壶了,你不去和他聊一聊?”

  李世民站起身来,“自然是要聊一聊的。”

  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背影,萧然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也回去睡觉去了。

  ————————

  唐顺宗一朝

  李诵,庙号顺宗。

  大历十四年进封宣王,建中元年册立为太子。

  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

  贞元元年,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

  贞元二十一年正式继位,即位后,立即重用王叔文等推行改革,抑制宦官。

  此举引起一些守旧大臣与宦官们的联手反对。

  805年8月,宦官逼迫李诵退位,让其禅位于太子李纯。

  贬逐二王,又将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等八人贬至外州任司马,改革失败。

  此事件被学界称为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贞元二十一年。

  兴庆宫。

  李诵卧在床上,满脸倦容。

  一旁的牛昭容轻轻的坐到了李诵床边的脚踏上,满面愁容的替李诵掖了掖被子。

  自从中风之后,李诵就说不出话来了,如今也不过只能含混不清的说出几个意义不明的音节而已。

  也是为了不打扰李诵养病,所以朝廷上的政事都是经过多方人手之后,才会由牛昭容告诉给李诵。

  至于李诵的意见,他除了同意或者不同意之外,也表达不出来什么,只能靠牛昭容的猜测。

  此时的牛昭容正在忧心,要不要将将士们不交出兵马的事情说给李诵听。

  她怕李诵听了之后怒急攻心,病情会更加严重。

  李诵恍惚间看见了牛昭容眼底的神色,虽然不解其意,但他还是拍了拍牛昭容,在牛昭容看过来的时候,李诵轻轻的抬手,指了指门口,口中含混不清的喃喃道:“叫...叫王...w..唔呜......”

  牛昭容先是擦了擦李诵流出来的口水,随后轻声问道:“可是要将王侍郎叫过来?”

  李诵缓缓的点了点头。

  没过一会,王叔文就走了过来,问牛昭容道:“圣上叫我可说了是何事?”

  牛昭容表面上只是摇了摇头,却看着王叔文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气。

  圣上都那个样子了,哪里还能说什么话呢?

  想到这,牛昭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随后又故作淡定的擦干,走进了殿内。

首节 上一节 662/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