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109节

  得通知族长,让他们早做应对。

  崔自正有些心不在焉。

  陈青兕心满意足的带着四十余份答案离开了,对于自己在科举中的助手,他自是要认真选择的。

  至于原本打算团结一致,一起对外的考功司考功令史、书令史,彼此各怀心思的散去了,再也不提针对之事。

  赵友建、王德玄还想挽回一些局势,找杜斐、贾大隐、袁知一一起商议,这还未开口,三人已经匆匆离去了,立场分明。

  几乎同一时间,太极宫,武德殿。

  李治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以及许敬宗、来济、杜正伦、孙处约、许圉师、辛茂将八人请到了殿里。

  “昨日,朕手上收到一份由陈卿私自上疏的折子。今日召诸公来,想问问诸公的看法。”

  李治挥了挥手,将拓写的八份折子分别分发八人之手。

  折子很厚,写得很细,正是关于科举的改革。

  陈青兕的经学功底并不深,但他写报告的水平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要写好一份报告并不容易,不但要抓住重点,写得清晰明了,还得让人一看就懂,不能过于直白,导致连篇累牍,更不能卖弄文采,用过多的专业词语,让人看不明白。

  报告是写给领导上司看的,你写的东西上司看不懂,还指望讨得了好?

  陈青兕写的这份报告,简明扼要,几可成为奏疏叙事的摹本。

  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内容很足,可看起来却没有一点的生涩,字字句句都直点要害。

  长孙无忌一字不落从头看到尾,竟对于繁杂的科举有了大体的认识。

  了不起,了不得!

  长孙无忌脑子里闪过六个字。

  “陛下!”

  长孙无忌知道李治特地召见自己的目的,这是要压榨自己在关西勋贵身上最后一点的威信,为科举撑腰。

  不管处于什么境地,长孙无忌不说话,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开口。

  他也当仁不让地出班道:“陈员外郎对科举的认识理解,远超老臣多矣,老臣不敢妄自评判。此改革虽大,却处处中肯合理,将公允落实极处,老臣支持。”

  长孙无忌表了态,自然轮到了李绩。

  “老臣是个粗人,不太看得明白。这陈员外郎是陛下提拔的好人物,自然不会差的。”

  李绩若是大老粗,就没有几个聪明人了。作为军方大佬,他从来不掺合政治,只是表个态,摆明立场便好。

  许敬宗已经提前知道了一部分内容,此刻窥得全貌,更是震撼,他自是知道如此细致的改革全是一人所为,也明白李治的心意,连连赞叹:“当初以陈员外郎负责科举,便有另类声音,说陈员外郎过于年少,当不得大任。老臣亦有此番感觉,直到今日,方才明白,是陛下慧眼识珠,我等鼠目寸光,惭愧惭愧。”

  来济、孙处约、许圉师皆与陈青兕关系极好,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是连连称赞。

  杜正伦是唯一没有与陈青兕有过往来的,但见风气这样,自不会强行反对,跟着附和。

  剩余的辛茂将是填补李义府空缺的,新晋宰相,向来以许敬宗马首是瞻,自同是如此。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屏退众人,却在私下让人将许敬宗请到了偏殿。

  “陛下!”

  许敬宗面对李治很是虔诚。

  李治对于许敬宗也没有过于的拘束,换了一身常服,说道:“今日陈卿往考功司挑选助手,科举改革很快就会为众人知晓。庙堂的局势很稳固,朕不担心,唯独一些外力,爱卿多多关注。总之此次改革是朕之意,陈员外郎只是奉命行事。谁在此时闹事,谁在此时与他为难,便是与朕为敌,爱卿自决就好,朕不过问。”

  李治行事不择手段,他从来不在乎过程,只重视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180章 反响激烈 如同儿戏

  因为事先通过气,李治的旨意在诸宰相手中只是过了手,便盖上了宰相印。

  唐朝的制度就是如此,一份真正有效的圣旨除了皇帝的玉玺以外,还要有宰相认同的印记,方才能够生效。

  只是在第二日,朝廷就公布了科举改革的全新方案,通过朝廷传向四方州府县城。

  全新的科举制度曝光,刹那间,李义府被贬的话题不香了。

  先是京畿之内,大街小巷无不谈论此事。

  口碑可谓两级反转。

  在民间赞同者居多,百姓们大多凑个热闹,在他们看来,让世家大族,达官贵胄走不了后门,就是好的政策。

  但在士林却招来了不少的骂声。

  京畿内的士林大多都是豪门士子,他们有家财支持,在京畿游学寻求出仕的机会。

  他们有人脉有关系,凭什么要跟庶族寒门公允的坐在一个考场里考试?

  有捷径走,又有谁愿意去走坎坷之路?

  能够通过行卷、公荐,提前取得科考名次,也是一种本事,为什么要改变?

  只有为数不多的庶族庶出子弟愿意为其发声,但很快就湮灭在了诸多的声讨中去了。

  有间酒肆。

  两位国子监的学霸正在一起饮酒。

  正是魏元忠与张柬之。

  魏元忠似有心事,一杯一杯的喝着,俊朗的面容有些泛红,眼中带着醉意。

  “孟将兄,难怪你选择明年参加科举,陈先生事先与你漏过风了?”

  魏元忠是为数不多知道张柬之有意控制成绩,以便能在国子监里求学的。

  对于他突然决定参加明年科举,有些意外,直到得到科举改制的消息,联想最近半年,张柬之常与陈青兕往来,有些明悟。

  张柬之说道:“元忠兄也跟世人一般看待先生?先生并未多言,只是劝为兄参加科举。”

  魏元忠道:“自是不敢,只是弟心中不快。先生看重孟将兄无话可说,可对程伯献,那蠢货都比对弟上心,这心中不是滋味。”

  魏元忠是国子监的天之骄子,文武双全,属于明星生员。

  可偏偏万众瞩目的他,未得陈青兕的青睐。

  若是他人也便罢了,偏偏是依为偶像的陈青兕,这让魏元忠颇为难过……

  张柬之道:“元忠处于瞩目之下,何须先生照拂?”

  魏元忠囔囔道:“终究有些不一样。”

  便在这时,街上传来了喧闹之声。

  “打起来了,卢国公家的郎君,跟修武伯家的郎君打起来了,就在马球场。”

  这是百姓向坊内武侯报警。

  长安人口众多,治安管理不易。

  为了便于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每个街坊都设有武侯铺子,里面的武侯负责日常巡逻,缉捕盗贼,维护治安。类似于后世片警……

  魏元忠起身道:“这程蛮子当真是恶性不改,就不怕污了先生的名望?”

  今日是国子监休沐,两人在来得路上遇到了程伯献去马球场玩耍,心知卢国公家的郎君八成是他。

  至于修武伯家的郎君,魏元忠、张柬之都认识,叫杨琪,曾经也是国子监的学生,祖上是辅国将军杨暄,太祖父叫杨岳跟杨素是兄弟,祖父杨宏礼是贞观朝的宰相,父亲杨元嗣而今官拜礼部侍郎,家学深厚。

  在国子监的时候,魏元忠与杨琪关系不俗,加上反感恣意妄为的程伯献,本能的就站在杨琪这边。

  “走!我们看看去!”

  借着酒劲,魏元忠拉着张柬之就向马球场走去。

  来到球场的观众席上,却见一人追着三人叫骂。

  “姓杨的孙子,有本事别跑,程大爷教你学学说话。”

  程伯献有些极其败坏的大叫,对着杨琪奋起直追。

  因为成绩提升,程伯献已经实现了马球自由,只要成绩不退步,随便怎么玩。

  这一大早,程伯献便约好了朋友一起来球场玩球,打了一场比赛,休息的时候,听到杨琪说起了科举的事情。

  杨琪在家排行老二,家里蒙荫的资格给了老大。

  杨元嗣让杨琪考科举,打算动用关系,给他弄一个进士的身份,然后进入官场。

  结果新规出来,别说是礼部侍郎,便是亲王宰相也没有本事走后门。

  杨琪自是心存不满,言语间对陈青兕冷嘲热讽。

  程伯献听不得这个,让杨琪闭嘴。

  两人起了口角,于是打了起来。

  程伯献身手了得,一个手就将杨琪按在了地上。

  杨琪的好友助拳,让程伯献一并打了。

  得知事情的经过,魏元忠有些意外,说道:“程蛮子难得干了件好事,不枉先生如此对他。”

  他说着拉着张柬之继续上前,说道:“面对他们,武侯肯定不敢管,我们走近一些。万一,对方来人了,程蛮子吃了亏,我们助拳去。”

  张柬之苦笑跟上。

  最终没有轮到他们出手,程伯献无愧程咬金的孙子,在打架斗殴上天赋异禀,他人根本不敢出手,最终杨琪给程伯献按在地上摩擦,逼着他当众道歉,将说过的话收了回去,也不管陈青兕听不听得到。

  此事闹得颇大,杨琪的父亲杨元嗣气得直接上书弹劾程处弼,痛斥他教子无方,纵容程伯献为非作歹。

  门下省!

  许敬宗与辛茂将喝着茶。

  对于自己的老部下,许敬宗没有任何的忌讳,直言道:“既然教子无方,那就拿他开刀吧!”

  辛茂将说道:“杨元嗣此人还算清廉,一时间不好拿捏他把柄。”

  许敬宗道:“据说杨元嗣的祖上也是关西勋贵,地位仅次于八柱国。陛下还赞太府卿说‘越公儿郎,故有家风’。既是关西勋贵,跟褚遂良应该有些关系吧。陛下将重担赋予我等,岂能一事无成?”

  他只是不屑于李义府去争,这才由着他放肆,并不代表他许敬宗这把刀握在李治手上的刀不锋利。

  辛茂将说道:“属下明白了!”

  只是第二天,杨元嗣便遭到了弹劾。

首节 上一节 109/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