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16节
突然一只大脚踩在了秦癞子的脸上,将他的半张脸都踩进了泥里。
秦癞子看不见人,嘴里毫不让步,骂道:“哪个王八羔子惹你秦爷。”
“好你个癞子,长本事了!敢自称爷?”
秦癞子本欲破口大骂,一听这声音,便如遇到了猫的老鼠,整个人都软了下来,道:“邹爷,邹爷,您怎么来了。”
邹豪并没有说话,而是伸手接过一根棍子,对着秦癞子的一条腿就挥了下去。
啪的一声,棍子直接断成两截。
秦癞子抱着痛脚在地上打滚,哭着嚎叫:“邹爷,我错了,我错了!”
生生给打断了条腿,竟是狠话也不敢说。
邹豪如饿虎一样盯着他:“留你一条腿,不是让伱在地上滚的。今天你的任务完不成,我先废了你的第三条腿。明天还完不成,你就爬着干。”
他说着看了一眼四周心寒胆落的流民,道:“官府给了我们吃住的地方,那就得好好干活,不好好干活的,秦癞子就是下场……”
他说着,还恶狠狠的瞪了秦癞子一眼。
秦癞子不敢再哭喊,而是拄着自己的锄头,一蹦一跳地去挖渠了。
对于这种无赖,邹豪这种丐首最有法子。
有了榜样,原本就老实的流民百姓更加勤恳的卖力,那些看着风气偷懒的,也不敢有别的念头。
邹豪满意的点了点头,身为丐首,对于地痞流氓的欺软怕硬的本性了如指掌,今日他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而来,秦癞子正好撞上。
这时一人快步跑来,“邹首,陈佐史来了!”
邹豪脸色微变,说道:“快带我去。”
邹豪赶来拜见的时候,陈青兕正在听着彭耆老的教诲,李红清在一旁左顾右盼。
“陈佐史!见过陈佐史,多谢陈佐史斡旋,现今庙里聚集的百姓都得到了安置,正在依照官府的安排挖一条沟渠,灌溉田地。”
邹豪对于陈青兕还是有几分感激的,虽说受到了胁迫,却也真的解决了燃眉之急,只要好好干活,熬过这一阵,就能回到老家,继续当他的乞丐头子。
“辛苦了!”陈青兕客气的寒暄了几句。
邹豪也就过来问个好,与陈青兕这样的人就算尿不到一个壶里,混个眼熟也是好的,很识趣的就离开了。
与萧家定下了婚约,陈青兕也成为了佐史,此行算是圆满。
但陈青兕并没有回铜官的意思,而是拉着彭耆老逛一逛义兴县,并非为了游玩,而是做实地考察。
彭耆老看出了陈青兕的意思,并没有拒绝,领着他进村下乡,将自己毕生研究倾囊相授。
而李红清似乎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也跟着左右游玩。
惹得陈青兕心里有些烦躁,他总觉得李红清在图谋什么,可又想不明白,若是常人想不通就不想了。
但陈青兕见惯了尔虞我诈,心思较深,尽管他已经确认小姑娘并无恶意,却也忍不住多想。
彭耆老指着正在挖沟渠的百姓说道:“这条沟渠是为了灌溉城南新开垦的田地挖的,引的是荆溪之水,此渠开通,可灌溉城南上百亩田地,对于百姓来说,算是利好。”
陈青兕摇头道:“若在五年前是利好,十年前是大利,现在却是未必。戴县令依旧以旧观念理政,害人害己,终究会自食恶果。”
彭耆老笑道:“负道对于陛下很有信心?”
陈青兕道:“至少不是昏庸之主……”
将李治跟秦皇汉武或者他父亲这类圣君,那是没得比,可他的成就在一众明君里面,是能排得上号的。
李红清很不屑地撇了撇嘴,尽管她是大唐军神的孙女,但对于李唐朝廷却没有多少好感。在她知事之年,父亲就被贬苏州,去官去爵,整日买醉,不再是哪个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虬鬤客领着她游历江南,所见所闻也无盛世景象,别说现在的李治,就算李世民这样的千古圣君,在这位敢爱敢恨的女侠心里,也就比杨广好上一点点。
若在寻常时间,她必然是要出言反驳的。但今天看着原本在义兴县里乞讨,食不果腹的流民百姓,吃上了饭,有了安居之地,且都是陈青兕之功,就想着卖他一个面子,不说话了,只是看着卖力挖渠的百姓,心情愉悦,娇艳如花。
三人一路南下,路过了新开垦的城南田野。
今年风调雨顺,田地里的水稻长势极好,绿油油的稻穗,一亩一亩成片成片的出现在三人眼前。
辛劳的百姓网田里撒着一种叫莽草烧制的白灰。
莽草是一种药材,有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的功效,作为种植粮食最古老的国家,先辈们早就研制出纯天然的肥料与杀虫剂。
烈日当空,他们表情麻木,并没有多少即将丰收的喜悦。
陈青兕看着这一切,很应景的念了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彭耆老反复念了数遍,泪水都湿了眼眶,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才气得归隐田园的?
想着天使可能已经到了江南,自己的弟子如此出色,焉能不助他全其名望?
“负道,回去以后,你将此诗写下,老夫要寄出去,让那些好友品鉴,让他们知道老夫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弟子。”
他这把年纪的老儒生,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人脉。
求票求票,兄弟们多多支持,拜谢!
第28章 登门拜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在彭耆老的宣传下,这首《悯农》很快就在义兴县的上流圈子里传开。
这个时代诗词并非主流,但一首好诗还是能够让人赞叹,引发讨论的。
尤其是《悯农》这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又意义非凡的诗句。
对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一句,江南上下感触最深。
戴洪凌念着手中的诗句,心下没由有些后悔,陈青兕的才能远超想象,若能收为己用,也能全自己之名,可恨那小子天生反骨,到现在也不向自己低头,难不成要自己堂堂县令,跟他认错?
哼?就先晾他一段时间,熬不住了,自会妥协。
除了戴洪凌,县里的大多士绅也收到了品鉴《悯农》的拜帖。
其实所谓品鉴,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炫耀,这也是公认的传统。
这个时代缺乏传媒渠道,谁谁谁写了一篇好文章,拿出来求品鉴指点,目的就是宣传。
唐诗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光,毋庸置疑。然而初唐诗词却不在其列,这时候的诗通常是宫体诗,还未得到正确的引导发展,大多妖娆做作,词藻靡丽,多是南朝梁陈的胭脂气息,全是靡靡之音,说一句诗词的黑暗时代毫不为过。
《悯农》作为中晚唐时期的诗作,出现在初唐,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引发了不小的风暴。
因为过于易懂,传到了百姓耳中,引发了不小的共鸣,开始向民间流传。
义兴县客栈。
娄师德看着儒士写下《悯农》全诗。
儒士说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否就是江南最真实的写照?”
娄师德身在江南,深有感触道:“确实如此。”
儒士目光不离《悯农》,说道:“陈青兕,二十一,义兴县佐史,铜官村出身,娶萧氏女,发现火凤妖人,安抚流民,写下《悯农》,小小村子,竟有如此人才。宗仁,可知此人住在何处?”
娄师德道:“就住在城中驿馆,此诗在城中疯传,这些日子,拜会的人不少。”
儒士笑道:“走,我们去拜会一下。看看这位少年俊杰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舞文弄墨的迂腐书生。”
终究是初唐,诗文是小道。
儒士、娄师德一并走出客栈,来到驿馆,送上了拜帖。
一首《悯农》让陈青兕感受到了一朝小火的感觉,连续两日都有人登门拜访或送上请帖设宴相邀。
这蹭热度凑热闹,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能推的陈青兕都婉拒了,有些无法推脱的,不管中不中意都开开心心去参加,也得到了不少好评。
之前因为戴洪凌刻意轻视,知道陈青兕安抚流民的人不多,但随着名气的提升,他单枪匹马深入虎穴安抚流民的举动,也为大多人知晓。
有文采又有实干,陈青兕三个字,真正传出了名气。
“来自河东的游人?”
陈青兕看着手上的拜帖,字非常的漂亮,一笔一划有大家风范,落款是河东裴隆。
河东裴隆?
陈青兕没听过这个名字,若是朝廷使者,可能用的是假名,真要是机缘巧合的恰逢其会,河东裴氏也值得一交。
没有多想,陈青兕将拜帖收下,亲自出门迎接。
驿站外两个青年儒士并肩而立,一个年长的儒士一袭青衫,嘴角两撇胡须上翘,温文尔雅,另一个年纪稍小的文士带着一些拘谨的站立,他身形不高,但身材魁梧,儒士衣服下有着壮硕的身躯,一张方正的国字脸,半张脸都是细细的黑须,可以想象未来的他一定有一脸茂密的胡须。
“贵客来临,陈青兕有失远迎。”
年长的儒士作揖回礼,说道:“在下裴隆,字子晏,这位是某至交好友,姓楼,名宗,字德仁,游历至此,得以拜读陈佐史的《悯农》,深感震撼。隆于长安曾拜读上官秘书少监之诗作,为上官体那绮错婉媚的诗风震撼,今日得闻《悯农》,意境之深,不亚于上官秘书少监矣。”
陈青兕初听上官秘书少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再听上官体便知道对方说的是上官仪。
后世很多人都不了解上官仪对于唐诗的贡献。
其实上官仪与他的上官体称为唐诗的先驱,毫不为过。
诗的发展有一个进程,至隋唐时期,所谓的诗就是一群庙堂大佬自娱自乐的产物,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杨广,乃至某某文豪逃不脱南朝梁陈的胭脂气。尤其是李世民,他的文采其实不错,他的前几句可以大气磅礴,但是后面几句立刻堆砌辞藻,转为妖艳之风,肉麻要死,将自己气吞天下的帝王气概抵消干净,诗的荒漠,不过如此。
上官仪的是第一个对宫体诗作出改变的人,在他之后是初唐四杰卢照邻、王勃、杨炯、骆宾王,紧跟着的是陈子昂、刘希夷还有张若虚……
上官仪是先驱,四杰是奠基,陈、刘、张是推手,最后唐诗在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岑参这些人手上走向巅峰。
这一瞬间让人跟上官仪相提并论,陈青兕险些把持不住,忙道:“裴兄过奖了,吟诗不过小道尔,反倒是裴兄的字,让在下大为震撼。那笔锋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充斥着遒丽之气,让人佩服。此请帖,可为某练字之师也。”
在唐诗未走向辉煌之前,诗还真没有办法与书法相比。
裴隆捻须微笑,他的书法学自虞世南,深得其三味,心中也颇为自得。
两人各自吹捧一番,然后一并入内。
陈青兕很自然的为原来的贵客准备了他们义兴县的特产阳羡茶。
裴隆、娄师德自然习惯了这种文人雅士的待客方式,对于冲刺着猪肉、生姜味道的茶并不排斥,反而一脸享受。
陈青兕品着自己煮的茶,再一次提醒自己,他日若遂凌云志,敢叫茶道换青天。
三人相互闲聊了几句,很快就进入了正题:这个时代,最大的谈资永远是国家大事,政务机要。
求票啦,书友们多多支持新书,谢谢!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