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42节

  “来了!”随行护卫的匡正提醒了一句。

  远处一辆马车徐徐而来,骑马领路的正是史务滋。

  陈青兕当先迎了上去。

  来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在陈青兕眼中却算是大人物。

  在陈青兕的规划中青溪县发展的根本是耕种与蚕桑。

  耕种自不用说,整个国家民族之本。

  蚕桑却并非青溪县发展的特点,青溪县地理位置极佳,水陆通达,适合发展手工业、运输业。只是当下县内老弱妇孺过剩,只能以蚕桑过渡。

  也是因为一直不重视蚕桑业务,县里没有真正的蚕桑行家,都是一些以其为副业的妇人,小规模养殖补贴家用。

  这自家小规模养殖跟大规模养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陈青兕在县里找不到蚕桑行业的专家,决定向外县邀请专家指点。

  这要请就请最好的,此番请来的是嘉兴县的许王氏。

  嘉兴县是丝绸之府,从唐朝来算都有两千年的历史,蚕桑之乡。

  许王氏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代的专家,可不是后世那种动动嘴的学院派。

  士农工商,四大阶级。工名义上位于第三,实则居于最末。

  能够在技艺方面闯下偌大名望的人,绝对是经过千锤百炼,有着代代相传的独门手艺。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第73章 病种,弱种,死种

  马车到了近处,史务滋也很是意外,想不到陈青兕竟会以县令之尊亲自来迎接一个匠人。

  不过跟了陈青兕数月,他也知陈青兕的性子,除了御下严厉以外,没有县官该有的官架子,只要他觉得有必要,别说是匠人,就算是街上的乞丐都会聊上几句。

  陈青兕是他见过最不像县令的县令,也是他见过最好的县令。

  破败成这样的青溪县,在他的手上正一点点地散发光彩。

  青溪县百姓的表情,史务滋即便是在杭州、苏州这样的江南大城镇都未曾见过。

  史务滋将陈青兕到来的消息告诉了车里的许王氏。

  得知陈青兕亲自来迎,正在马车里暗自忐忑的许王氏惊得直呼“失礼”,不等马车停稳,慌忙下车拜见。

  许王氏在嘉兴的时候,听史务滋说青溪县县令陈青兕亲自请她去青溪县指导,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是骗子。

  逼得史务滋无奈,找了嘉兴县县令的儿子作保,方才确定了史务滋的身份。

  许王氏在行内极有名望,可阶级地位摆在那,一路上都觉得不真实,听到陈青兕亲自来迎接,更显慌张:她从未受到过如此待遇,对方还是一县之长。

  陈青兕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了许王氏,领着她一起去参观居养院。

  居养院占地面积很大,原来是个谷仓,因此有一个很大的晒场,用来晒陈年的稻谷。

  但现在的晒场更多的是提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起在太阳底下休息聊天。

  晒场的一角晒满了各类的衣服,数十个竹竿挂满了衣服。

  陈青兕亲自跟许王氏介绍整个居养院,说道:“现在居养院承接了县学跟县衙的食堂工作,还有一些浆洗缝补工作。靠着席都尉的仗义相助,居养院勉强能够维持自足。本官以为这并非长久之计,总不能一直倚仗席都尉。”

  “蚕桑是本官所能想到她们唯一能够胜任之事。只是县里对如何合理的大规模养殖蚕桑全无经验,这才将您老请来,指点一二。”

  许王氏带着些许惶恐,也感受到了这位青溪县县令真的尊重自己,眼眶微微泛红,说道:“承蒙陈县令这般厚待,老身自当尽力而为。”

  看着年轻有为的青溪县县令,许王氏暗暗决定就凭借这份尊重,自己当尽力传授自己心得,当然祖传的技术是不能传的,这是她们生存吃饭的手艺。

  陈青兕领着许王氏看了他们准备的蚕室。

  许王氏当场就提出了诸多的意见,如保温防热、补湿排湿、通风透光以及如何防尘等细节问题。

  陈青兕忙让人记下,以便一一整改。

  来到蚕室,许王氏见一群妇人正在用一种灰色的水喷洒在蚕蛹之上,不免大皱眉头,说道:“这是干什么?”

  “石灰水……”陈青兕很自然地说道:“喷洒石灰水,可以进行简单的消杀真菌,就是肉眼看不见的毒物。”

  许王氏愕然道:“此法管用?”

  陈青兕反应过来,难不成这时代还没有用石灰水消杀一说?

  确实如此,石灰水消杀浴种是明清时代,嘉兴湖州蚕农发现的法子,现在是唐朝,自不存在这种技术。

  他心念一转,立刻找了借口道:“此法乃本官从古书中习得,且亲自试过,绝对管用。”

  他哪里试过这个,只是后世见过乡下人百姓用这种办法给蚕蛹消杀。

  但他明白一点,时代是在进步。

  乡下人百姓固然名望远不及许王氏,但根据时代发展规律,靠着百姓一代代累积下来的经验衍生出来的法子,绝对错不了。

  许王氏脸上阴晴不定。

  身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蚕农,许王氏深知丝绸的最后质量跟蚕种的优劣密切相关。

  为了培养更好的蚕种,他们会在腊月大雪天,即铺蚕种铺于雪中,令雪压一日,以低温淘汰病弱蚕卵,古人称之为天裕,还会以温汤淋洗,促进蚕卵孵化,俗称浴种。

  这个时代是没有温度计的,温汤的温度高低,全凭经验。

  为了培养更好的蚕种,许王氏家中几代人都在研究此法,可从未试过以石灰水来消杀。

  此事若成,不亚于一个新的思路。

  许王氏在陈青兕也不敢摆出专家的架子,尽管她不太相信此法可行。

  “可否让老身,近看一些蚕种?”

  陈青兕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许王氏上前眯着眼睛静观,有些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惊骇,说道:“这些蚕种居然皆是上品?却不知是从何处购来?”

  陈青兕道:“是本县蚕农自己培育的蚕种……”

  许王氏脸上闪过一丝幸喜,说道:“可一直在用这石灰水消杀?”

  “一直在用!”

  得到如此答案,许王氏激动得慌忙作揖:“迂妪鲁钝,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许王氏干了这行一辈子,对于蚕种的优劣一眼即明。

  他们嘉州的上品蚕种从不外卖,以确保丝绸之乡的卓然地位。

  不以蚕桑出名的青溪县竟培育出了可以跟嘉兴相比的蚕种,足见这石灰水消杀之法,不但可行,而且极有效果。

  他们许家能够成为蚕桑行业的领头羊,也在积极改进各种方法,并未从蚕种消杀方面入手。

  她眼中透着一丝遗憾可惜,此法若由他们许家掌握,许家地位当更上一层。

  只是虽相处时间不长,许王氏却能感受到陈青兕的为人,他不是将这种绝密技术藏私之人,相比让一家独享此技术,他更愿意让全天下的蚕农都拥有这种方法。

  经过这番插曲,许王氏对于此间事情更为上心,除了亲自传授青溪县蚕农经验心得,还答应从嘉兴调来两名弟子全程指导。

  便在这气氛绝佳的时候,下人汇报主簿雷欣从桐庐县购回蚕种,已经返回县内。

  陈青兕双手一合,说道:“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大匠一同去看看?”

  “也好!”许王氏刚刚当了一回井底之蛙,也想瞧瞧是他们嘉兴蚕种被后来居上,还是仅有青溪县是例外。

  雷欣一脸兴奋,带着邀功的语气说道:“陈县令,相比嘉杭不愿出售上等蚕种,次等蚕种也是天价,桐庐县极好说话,不但卖给我们上等蚕种,价格还实惠。”

  许王氏得陈青兕授意,来到马车旁,打开一筐竹篓,一眼望去,神色大变,伸手取过一串,拿到眼前细看,最后甚至用指甲撕开蚕茧,察看里面的蚕蛹。

  许王氏一言不发,逐一打开雷欣购买来得一筐筐竹篓,方才道:“回禀县令,这些蚕种看上去确实是上等蚕种,但大多都是病种,弱种,甚至是死种。”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第74章 纯纯的恶,烂到骨子里的坏

  许王氏这话音一落,雷欣立刻就急了。

  “你这老妪,不懂休要胡说,这怎么可能是病种、弱种、死种?”

  雷欣快步上前,拿起一串蚕种,说道:“陈县令,你看这蚕种茧结的多白,多结实,一看就知是好种。”

  青溪县的变化,肉眼可见。

  雷欣这类人已经洞察了这摆在眼前的泼天机遇。只要跟着陈青兕,自己未来绝对能喝上一口汤。

  整个县衙官吏,除了史务滋这样有身份背景,纯粹是为了学习的世家子弟以外,其余人无不斗志昂扬,废寝忘食的工作,以求等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晋升的机会。

  为了这批蚕种,雷欣东奔西走,亲自去了嘉兴、杭州、桐庐三地,最终选择了从桐庐采购蚕种。

  嘉兴、杭州都是盛产丝绸之地,蚕农的行规就是不许将上等蚕种卖与他县,次等蚕种贴了嘉兴、杭州的金,价格昂贵。

  而桐庐县新任县令上任之后重视蚕桑,通过各种渠道方式高价求购嘉杭湖的蚕种,募集人才,发展县里的蚕桑技术。他们县里的上等蚕种固然比不上嘉兴、杭州的上等蚕种,却胜过了两地用来贩卖的次等蚕种,价格非常实惠。

  这明晃晃的功劳给一个老妪说成了大过。

  雷欣焉能不急?

  陈青兕反应极快,这第一时间他并没有继续询问调查,而是下令封口。

  “体乾,记下在场的每一个人,谁敢泄露半字,休怪本官严惩。”

  史务滋心中凛然,赶忙照做。

  周边官吏随从很少见陈青兕动怒,此刻竟觉脊背生寒,均不敢多言。

  雷欣脸色苍白无血色。

  许王氏也吓了一跳,哪里想到一直待自己态度和悦的年轻县令只是一瞬就跟变了人一样。

  “都退下去,体乾、雷主簿、秦典史……许王氏”他一一叫着人名,但叫到“许王氏”的时候,立刻又换了态度,“大匠,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进屋去谈。”

  他说着让匡正抱着一筐蚕种,进了一间当下无人的蚕室。

  他并没有理会雷欣,而是作揖道:“大匠,这位雷主簿本官素来倚重,他也不算是外行,他家有八十亩桑田,在我青溪县算是为数不多的蚕桑大户。居养院中的蚕桑之事,由他负责。你所赞誉的蚕种也是他带头培育,本官不过是根据书中之法,提出了一个石灰水消杀而已。本官完全相信,他是能够分辨蚕种的优劣。”

  雷欣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首节 上一节 42/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