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86节
“士气!”程伯献毫不犹豫的道:“大战最注重士气,想要取胜,除了鼓励己方士气,还得想法子打击敌人的士气。”
“你呢?”
陈青兕望向翟承休。
翟承休道:“学生以为是细节,通过细节判断局势,作出正确决定。”
“都对!”陈青兕满意道:“这篇《曹刿论战》,你们没有白背。”
程伯献轻声道:“又有什么用,左右上不得战场。”
陈青兕轻笑道:“不学,永远上不得战场,学了,未必不能。扪心自问,你们真觉得自己具备上战场的实力?”
程伯献沉默不言。
陈青兕也不在这问题上纠缠,而是问道:“你们昨日逃学,是去干什么?”
程伯献警惕的看着陈青兕。
陈青兕笑道:“说过去便过去,你不回答也可以。我只是想了解一下……”
程伯献想了想道:“读书太无聊了,跟人约了打马球。”
第143章 风雨欲来
陈青兕得到想知道的答案,也没有再问,让两人上学去了。
昨日在国子监闲逛,他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国子监很大,环境清幽,亭台楼阁,花香怡人,四处都有看书读书之处,但少了一点点生气,缺少娱乐嬉戏的地方……
学生不能不读书,却也不能只读书。
儒家中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渐渐发展成了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内容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不过这是正常的发展,政治化的儒学固然少了一些先秦儒学的包容开明,却也保留了核心,还添加了一些法家的学说,王霸之道相结合。
直到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新儒学开始,儒家才发生了变质。宋代新儒家融合了道教、佛教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加上特殊重文轻武的时代背景,书生真就成为文弱的代名词,给阉割的彻底。
讲道理,这个时期的尚武之风犹在,国子监里居然没有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奇怪。
其实这是陈青兕对于国子监这个机构了解的不够。
国子监说是国家最高学府,但唐以前面向的都是朝堂勋贵,是专门面向朝中重臣的福利,安排勋贵后人入学,便于拉拢人心入仕,另一层面还有圈养人质的目的。
故而国子监的学生并不多,也就几百人。都是勋贵之后,谁稀罕在国子监里玩耍?
李世民重视国子监,给寒门开放了晋升之路,将国子监的学子扩充到了大几千人,往上翻了十倍不止。这发展得过快,许多东西自然就来不及跟上。
陈青兕可不想庸碌的在国子监混日子,得干点事情出来。
国子监是朝廷的特殊机构,负责教育,与庙堂之事无关,想要升官,除了混日子,只能在这里干点成绩出来。
作为大唐第一学府的高材生,怎能不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
陈青兕习惯性的书写发展方略……
便在陈青兕拟定国子监改革计划的时候,原本因为废王立武之后稳定了一年余的长安,再次陷入动荡。
李义府这只疯狂的李猫再一次对关陇勋贵张开了獠牙,状告门下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在长安时,曾共谋反叛。
此事一出,朝野哗然。
李义府攀咬韩瑗、褚遂良这并不意外。
只要有点政治远见的朝臣都能看出来,现今这个天子并非善茬。
韩瑗一直在李治面前为褚遂良求情,褚遂良在潭州当都督也不安分,三天两头往京中来信,导致李治在今年年初再度下令,将褚遂良从潭州调往离京师极远的桂州当任都督。
足见李治铁了心要清除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勋贵成员。
可来济也在其中,这便让人惊讶了。
来济跟长孙无忌、褚遂良不是一路人。
李治被任命为太子的时候,来济就是太子府的司议郎,兼崇贤馆直学士。
李治登基,来济任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也是李治为数不多可信的大臣。
现在李义府连来济一起攀咬,让人心生疑虑。
尤其是许敬宗竟也支持李义府,使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天子的意思。
李治此刻已经是乾坤独断,真是他的意思,谁都保不了来济。跟来济走得近的大臣,无不人心惶惶,只有孙处约站出来抗辩。
李治并未做决断,而是下令让许敬宗、辛茂将、袁公瑜一并审理。
此事一出,长安的庙堂又陷入紧张的气氛之中。
身处国子监的陈青兕对此是一无所知,直到源直心登门拜访,陈青兕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源直心忧心忡忡的说道:“李猫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拉拢了许相公。”
许敬宗跟李义府不一样,许敬宗身为原秦王府巅峰十八学士之一,固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只要钱财来得正当,女人不涉礼法,贪财好色并不是罪。故而他的官声还是不错的,被视为能臣干吏。
历史上直到他死了以后,才给人扒出了真面目。
陈青兕问了一句:“现在情况如何?”
源直心道:“很是严峻,来相公身为国相,并未受到惩处,只是等候调查。刘给事中却被下了大狱,现在情况不知。”
陈青兕听刘仁轨竟被下了大狱,不免愕然,他记不得历史上有这么一出,不过历史上李义府确实多次想要谋害刘仁轨,但都被刘仁轨躲过去了。
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导致刘仁轨没躲过去吧?
陈青兕胡思乱想。
源直心道:“先生深得陛下器重,不知能否在陛下面前为来相公、刘给事中美言几句?”
陈青兕苦笑:“在下连面圣的资格都没有,谈何替来相公、刘给事中美言?”
他确实是兼任弘文馆直学士的名号,但李治不召见,他一个六品小官怎么可能说见皇帝就见皇帝,那是宰相的待遇。
源直心也苦着脸道:“是某急糊涂了,胡乱投医。”
中书省官邸。
李义府浑身燥热,剑已出鞘,能够获得什么效果,就看这几日了。
同为中书侍郎的李义府、王德俭聚在了办公署。
在这紧张的时候,相比宅邸相聚,办公署才是最好的地方。
“让韦郎中联合关西之人一起去拜访长孙太尉,看他这一次会不会出手。”
韦郎中叫韦盛,出身关中韦氏一直依附长孙无忌、褚遂良,但随着关陇勋贵的没落,不少关陇士族开始明哲保身,选择投奔李义府。
户部郎中韦盛便是其一。
李义府并未将此事言明,而是让他潜伏在关陇勋贵之中。
今日亮剑,表面上是对付韩瑗、来济、褚遂良,真正的目的是剑指长孙无忌,逼迫长孙无忌动手营救韩瑗乃至于褚遂良。
王德俭躬身表示明白。
李义府道:“陈青兕那里,还没动静?”
王德俭摇头道:“暂时没有动静,最近几日,他颇有韬光养晦的感觉。下官已经让人怂恿源直心鼓动陈青兕为来济求情,就是不知他会不会寻机上书或者求见陛下……”
第144章 不见得只有两种走法
李义府有些心烦,对于陈青兕的表现,产生了十足的危机感。
王德俭却有些不理解,都什么时候了,庙堂上最激烈的争斗,宰相级别的对抗。
现在不关注韩瑗、来济,不关注孙处约,却在乎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监丞。
这是作何道理?
王德俭很想建议李义府莫要去理会陈青兕,将目光转移到大局之上,只是摄于李义府行事的狠厉,不敢多言。
李义府看出了王德俭心中所想,却也不解释什么。
王德俭与他同为中书侍郎,论及才智,李义府自问比不过足智多谋的王德俭,他能爬到今日,王德俭功居第一。
李义府能够居于王德俭之上,除了手段更加狠辣之外,靠的便是对李治的了解。
李义府是最早跟随李治的人,比任何人都早。
在其他人都将宝压在李承乾、李泰身上的时候。
李义府因为运气,受李世民指派服侍晋王李治。
李义府最开始还不情愿,在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最透明的晋王李小九能笑到最后。
天大的馅饼就掉在了李义府的头上,李治成为皇太子以后,一直服侍他的李义府自然水涨船高,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也是第一心腹亲信。
对于李治的脾性,李义府自问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在世人都觉得李治懦弱的时候,李义府就已经发现自己侍奉的对象是一头伪装成猫的老虎。
看上去人畜无害,实际上最有手段不过。
李义府跟了李治多年,深知李治除了想要当一个不亚于自己父亲的皇帝外,还想为大唐压下威望日盛,严重威胁皇室权柄的关东世家。
他李义府愿意成为李治手中砍向关东世家的刀,在李治的支持下,他聚集了一群寒门子弟,有今日的地位。
李义府知道,李治并没有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他。
以上官仪为首的科举一派也是李治针对关东世家的棋子。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刀,李义府多引腹心、广结朋党,成为了朝野上下人人敬畏的存在。
然而到了这一步,李义府发现自己竟然受到了李治的疏离。
这点点疏离,或许李治自己都没有发现,但作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谄言自媚,揣摩圣心的李义府而言,却是深有体会。
李义府一开始还不明所以,直到得知李治特地将江南的陈青兕召入京师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错在了何处,知道自己为何会受到疏离,更进一步揣测出陈青兕有可能在未来取代自己。
尤其陈青兕面圣进入国子监以后,李义府不安的感觉日盛。
已经尝试过权利滋味的李义府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恐惧。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