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08节

  不就是这么原因么,现在老朱也算是给朱文垚缠住了,要是见不到老朱,朱文垚就闹的厉害。现在能带朱文垚的,实际上也就是老朱和郭宁妃。

  就算是徐妙锦这个亲娘,朱文垚也就是稍微的闹一闹,他还是更喜欢跟在老朱的身边,毕竟出生后没多久就是被老朱带在身边。

  不过这一切也不算什么大事,大家现在也都习惯了这样的一些方士,都觉得这样挺好的。

  老朱是颐养天年,在开开心心的含饴弄孙。闲暇之余稍微的过问一下朝政,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不过的生活状态了。

  而对于朱允熥来说,现在也少了老朱的一些‘干涉’,几乎是可以做到大权独揽。前两年哪怕处理政事,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老朱点头才行。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就算是偶尔会去询问老朱的意见。但是更多的时候,事情基本上也就是朱允熥给直接办了,用不着还要去请示老朱。

  这样看起来确实挺好的,老朱觉得满意、朱允熥也觉得满意,朱文垚也可以开开心心的快乐成长,这就是皆大欢喜。

  和徐妙锦说完话,朱允熥也跑去了东房那边歇息,徐妙锦也不觉得自己失宠等等,东宫里现在的规矩森养着呢。

  就比如说朱允熥的侍妾们,每天都是需要去徐妙锦那里问安的,吃穿用度等等自然也都是严格的按照宫里的规矩来,是太孙妃来主持、管理。

  作为东宫太孙妃,徐妙锦看似是非常大度、有格局,做着一系列符合如今这个年代当家主妇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在朝着母仪天下发展。

  新的一天开始了,朱允熥早早的起床准备去上朝,温柔乡不是他的归宿,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刚到偏殿,就有小太监上前禀报,“启奏殿下,秦王殿下和周王殿下推辞有疾,今日不上朝。”

  朱允熥顿时乐了起来,“晋王呢?”

  小太监就连忙说道,“晋王殿下在殿外,燕王殿下和楚王殿下也在等候开朝。”

  二叔和五叔前两天在朝堂上大肆开炮,存在感十足是真的,不过得罪人也是真的。这两天打算稍微的避避风头,过两天还要再继续开喷。

  当然也可能是觉得大局已定了,这个时候就不好继续在朝堂上诱什么存在感了,还是低调一点的让所有人几乎都忘了他们才是更好的选择。

  到底是藩王啊,在朝堂上太有影响力、存在感绝非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牵扯到一些国政,这更是容易引火烧身、引来非议。

  所以事情办成了,那就果断的开溜,这也符合朱樉、朱橚的性格,他们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油滑的人,进退有度。

  朱允熥也不生气,反而会觉得自家二叔、五叔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更多的应该是二叔的意思,但是这个事情做的肯定是没问题。

  还是继续准备早朝的事情吧,这件事情根本没什么好说的,海贸、市舶司的事情,文官们还可以继续有所期许,只是他们也不该有过高的期待值。

  文官集团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在这个巨大的蛋糕面前只能分的极少数的一部分利益。也别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了,除非他们能够立刻碾压宗室和勋贵。

  这就是现实情况,这就是现在的一些局势,不认都不行的一些局面就是如此。

  龙椅依然空着,朱允熥这个皇太孙站在丹陛上在主持着早朝,大家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位皇太孙就要坐在龙椅上主持早朝了,这一天看起来也是不会太久了,毕竟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如果要选时间节点的话,无非就是皇帝大寿之时、太孙生辰之日,或者是皇重孙殿下的满周岁之时,就应该会有一个定论。

  很多人也都是心知肚明的,洪武三十年就是洪武皇帝年号的结束之时,明年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有着新皇登基后的新年号。

  钦天监等衙门都已经开始在暗中发力了,在选着一些好日子。一些文官、大儒,也都是在私下里琢磨着年号的选择,这也是投效新皇的证明。

  看起来大家也都是在不断的努力,也都会接受一个全新的朝局的出现,毕竟气氛都到了这里,挡都挡不住了。

  朱允熥还是那么不骄不躁,好似一切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一般,没有因为大局已定就得意忘形。

  还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接下来的事情,名分虽然重要,可是做好事情更加重要!(本章完)

第289章 都别急

  市舶司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操心,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规章制度,但是有些事情基本可以明确。

  市舶司重开已成定局,皇帝依然会限制出海,但是这也绝对不是单纯的海禁政策,必要的对外交流、朝贡以及商贸等等,该做还是要做。

  肯定是要限制普通百姓出海,也会打击一些海商私自出海贸易等等,这些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放在任何国家,对于走私以及私越国境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那就更别说现如今的大明了。这么做大家都觉得心安理得,没人认为有问题。

  市舶司的掌控之权也不会下方到地方的布政使司,文官们想要拿到绝对的主动权是不用多想了。

  勋贵集团倒是想要掌控,那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这就是以皇权为主导,勋贵和宗室多方力量参与其中,士绅也能得到好处。

  只是单纯的为某一个利益集团服务,想都不要想这样的好事情,这也是朱允熥绝对不会容忍的一个现象。

  市舶司也好、海贸也罢,归根到底都是需要为大明服务,需要为大明带来更多的财源,带来更多的金银珠宝以及特殊的物资等等。

  好动的朱文垚不老实,被老朱抱在怀里也不安分,在学走路的他现在不愿意被人抱在怀里。

  “要不我来抱抱。”朱允熥看着眼热,说道,“我这儿子说起来也没抱几天,学走路总归是要教一教。”

  朱允熥的话听着心酸,但是老朱不放在心上,“你管不住,这孩子脾气大,也不好好走路。走两步就往地上坐,还是咱抱着塌实。”

  这些可能也是朱文垚的小游戏了,现在确实是需要人抱着才能稍微的走两步。但是走两步之后,说不定就是猛然想要来个屁股蹲。

  别人给吓得心惊肉跳,但是这孩子开心啊,这也是他现在又开始折腾人的一种方式。

  只有带过娃,那才能明白带娃的不容易。尤其是现在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奶娃,带起来自然也就是更加的费力了。

  “先前和妙锦商量了一下,要是文垚这里能脱得开手,我就带着她回老家。”朱允熥开口说道,“这么些年,我们朱家媳妇还没回去过。”

  老朱顿时不乐意了,“你娘没有回去过,你祖母回去过一回,这事你莫要瞎说。”

  无语的朱允熥沉默半天才说道,“那也该妙锦跟着回去一趟了,说来这些年祖父也就回去了三趟,过两天带着文垚也回去一趟。”

  这话让老朱行动,自从老朱自封吴王以来已经将近四十年了,老朱也就是开国初年的时候三次回去谒陵,更多的是太子和诸王回去谒陵。

  这也很好理解,皇帝不可能是轻易离开皇宫的,再加上政事繁忙,所以以至于凤阳离应天府也不算远,老朱也不能抽空回去。

  “那成,咱身子骨要是撑得住,过两年是该回去一趟。”老朱就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想着文垚一两岁了,咱不带他过去,岁数还是小了点。”

  朱允熥就开玩笑说道,“那也好,等到文垚十岁了,我让他自个儿回老家一趟。祖父一个人回去也好,快去快回还能帮着照料文垚。”

  老朱乐呵呵的,因为他的宝贝重孙又不老实了,好好的走了两步又是想要来个屁股蹲。

  要不然老朱一直给‘拎着’,小胖孩现在就该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了。不过就算如此还是不够,小胖孩两条小胖腿蜷曲着,这是要打秋千呢。

  “这孩子我只怕是带不住。”朱允熥笑着开玩笑,“这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哪有那么多劲,看着就使不完。”

  老朱更开心了,他的重孙白白胖胖的非常活泼可爱,宫里上下谁见了不喜欢?

  这不是滤镜什么的,本来胖嘟嘟的小婴儿就是讨人喜欢。更何况朱文垚是真的白胖,小奶膘看着就是令人开心。

  再加上又是一个胆子大的,见了人就要咿咿呀呀的说几句,再加上大大的眼睛,还真的是一个福娃娃,看到了就想要逗一逗。

  “这一趟回去,祭文咱来写。”老朱就说道,“你七叔就不许他去陪祭,这是大事,轮不着他去陪祭。”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我把赞仪给带着如何?其他的不好说,赞仪到底是大伯祖父的嫡脉,我还想着之后就该给他袭封靖江王了。”

  朱文正、朱守谦父子两个确实没少让老朱失望,但是老朱对于自家大哥还是很有感情,所以靖江王的王爵一直都没有考虑废黜。

  朱允熥的话也让老朱在思考,朱赞仪已经十六岁了,朱守谦都已经过世五年了。对于这个自小在宫里长大的侄重孙,老朱还是比较喜欢的。

  朱允熥继续说道,“明年我让赞仪自湘、楚入蜀,历陕西,抵河南、山西、北平,东至大宁、辽阳,从山东回京师,让他拜访诸王。”

  老朱就笑着问道,“这么说来,明年他回来之后就准备去就藩了?”

  “那是自然,赞仪谦逊好学,和守谦兄长不同。”朱允熥就笑着说道,“大伯祖父那边还是要有香火,到时授予赞仪金册、金宝,但制如郡王册宝。”

  靖江王的特殊就是在这里,明朝封藩,诸王国都以始封之王为始祖,但靖江却是例外,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

  朱兴隆到底是老朱长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老朱坐了天下,朱家的长房实际上是朱文正、朱守谦、朱赞仪。

  现在给靖江王的待遇很明确,那就是一个郡王。但是皇帝恩赏方面仍享受亲王待遇。

  比如说靖江王府置有庄田,这是郡王所没有,又比如说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

  老朱仔细想了想才说道,“用金册,但是给银印,咱的家世如何天下皆知,咱不能对不住你大伯祖父。”

  比起亲王肯定是要差一点,但是比起郡王就要高出很多,这就是靖江王的特殊之处,这也是历史上整个大明时期靖江王的特殊之处。

  朱允熥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笑着说道,“赞仪多半是能守住家业,我们这些人里头,赞仪算是最守规矩的。”

  老朱长叹一声说道,“咱现在也就是盼着赞仪守着家业了,要不然咱也不知道如何向你大伯祖父交代。”

  对于宗室的问题,朱允熥一直都是非常慎重的,这里面除了是知道老朱极其重视亲族之外,也是因为有着其他的一些考量。

  不管怎么说,宗室在封建王朝当中也是一股极其重要的力量,对于制衡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自然也就不能忽视这样的一股力量了。

  只是该规范起来自然也就要规范起来,开国初年对于宗室太过优容,这不见的就是什么好事情。

  想想秦王等人的劣迹斑斑,那不只是天下初定有着更方面的混乱,这同样是因为他们仗着老朱的宽容,所以一个个的也就有恃无恐了。

  这样的事情朱允熥肯定不会继续容忍,这也是他这么几年一直在有意无意完善对于宗室的规章制度的原因,该限制的时候肯定是需要限制。

  不只是朱允熥明白这一点,老朱同样也明白。而那些宗室们,稍微清醒一点的大多也能够知道这样的一个局势。

  此一时彼一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以为的宽容、放纵宗室,新皇登基后肯定会对宗室该施恩的施恩,该打压的时候就需要打压了。

  和老朱简单的商量了一些事情,基本上也就是确定了要回老家祭祖的事情了。

  朱允熥也需要抓紧时间稍微安排一下,毕竟现在是政事一把抓,他现在要是离开应天府的话,有些事情自然也需要安排好。

  虽然现在朱允熥回凤阳,政事看似是可以顺理成章的直接交给老朱,毕竟老朱还是大明的皇帝,他来处理政事看起来就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洪武皇帝都已经许久不理朝政了,这一点大家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许多的事情依然是需要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来处理。

  现在该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将一些事情给安排好,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要么是及时送到他手头上,或者是立刻奏报给皇帝,都要定好规矩。

  虽然朱允熥离开应天府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已,但是该做好准备肯定还是要准备好才行。

  将事情都给安排好,避免因为出现一些紧急的状况而出现一些波动,朝局该稳定的时候肯定还是需要稳定才好。

  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自然也不算短,真的要是有些野心家,说不定也有可能利用这样的一些时间做些事情,就是想要趁朱允熥不在京搞些小动作。

  道衍被叫到了文华殿,朱允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回凤阳的这些天,奏章你记得草拟,该急报的就抓紧急报。”

  其实选择在秋后回凤阳也是有原因的,不只是说距离老朱的寿宴近等等,最主要的还是一些事情基本上已经安排好了。

  秋税的征收等等都已经完成了,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少了一桩大事,可以从容应对了。

  道衍就连忙说道,“殿下放心就是,现如今朝政之事自有章程。各级衙门也都知道该如何做事,定然不会误了大事。”

  这话当然有道理,现在天下已定,一些主要的矛盾和隐患也被解除,现在看似也就是只需要做好内政就足够了,其余的事情倒是不用担心太多。

  吏治被整顿、相权也不需要担心,勋贵集团的力量也被压制,大明现在内政方面看似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隐患。

  内忧没有,外患更是几乎不存在,没有割据势力、没有外敌环绕,现在大明不去攻打其他的势力,那就可以让一些邻国感觉到谢天谢地了。

  这一切自然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朝廷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很多的事情可以正常的运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皇帝直接来裁决。

  朱允熥笑了笑,随即说道,“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边关、军国大事,记得第一时间奏报陛下。”

  道衍点头,随即谨慎的问道,“殿下不在京的这些时日里,想来礼部等衙门也会多有准备,臣要不要准备一些?”

  “准备什么?”朱允熥不高兴的说道,“这些事情你不要掺和,那些外头在说什么太孙门下的,也都给我规矩点,谁在这个时候多嘴,决不轻饶!”

首节 上一节 208/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宫太监:从后宫开始权倾朝野!

下一篇: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推荐阅读